广播传播与戏剧新路
——论中国现代广播剧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
2014-04-10刘家思周桂华
刘家思 周桂华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广播传播与戏剧新路
——论中国现代广播剧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
刘家思 周桂华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发明,给文艺传播带来了革命,给戏剧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从而催生了一种新的戏剧样式——广播剧。中国现代广播剧忠于生活,忠于时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显示了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
无线电广播;戏剧传播;广播剧;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一、广播技术的发明与现代传媒的革命
广播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它是以无线电的发明为基础的。19世纪中后期,世界无线电研究迅猛发展,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04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铭教授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并应用到无线电接收机中。1906年,美国科学家李·德福雷斯特又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先后将其应用在无线电接收机屏极检波电路和电话音频增音器上。自此,人类进入了灿烂辉煌的电子时代。这就为广播的诞生作了技术准备。1906年12月24日,在西方的圣诞节前夜,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和亚历山德逊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并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广播。当时广播了两段笑话、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独奏曲。这标志着广播电台的正式产生,开创了无线电广播的先河。1908年,李·德福雷斯特又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进行了一次广播,被当地所有的军事电台和马赛的一位工程师收听到。1910年,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开始研究无线电接收机,推进了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而电子管的发明应用,又使收音机的电路和接收性能趋于完善,促进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1913年德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迈斯纳利用电子管研制成功了电子管无线电发射机,使无线电广播真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到1918年,电子管在各种类型的无线电收发报机和电子设备中得到普遍采用。从此,无线电话和无线电广播由实验阶段逐步进入实用阶段。1920年,美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此后,各国的无线电广播陆续诞生。1922年11月14日,伦敦ZLO广播站正式开始在英国每日广播节目,该站在1927年改为英国广播有限公司,即BBC。1922年,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无线电台也正式开始播音。1924年发展到荷兰、意大利;1925年发展到日本。随后,其他各国的无线电广播也相继发展起来。
无线电技术在20世纪初已经传入中国。但是,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在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1923年1月,奥斯邦从美国带来无线电设备,在上海办起“ECO”电台,并进行广播,开启了中国发展民用广播事业的第一步。中国创办电台,萌芽于奉系军阀,是军用的。1922年9月,奉系军阀收回了由俄国在哈尔滨控制的一座无线电台,改名为东三省无线电台,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军事通信电台。1924年8月,中华民国交通部颁布中国第一部无线电广播法规《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对于无线电广播电台由先前的无条件地取缔改为有条件地限制,规定老百姓可以使用广播收音机,并且准备成立中国自己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客观上,这个法规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直到1926年,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自己办广播电台,最初是官办。1926年1月,无线电专家刘瀚就在奉系当局的积极支持下创办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经过多次试验后,10月1日开始正式播音,呼号XOH,发射功率100瓦。1928年1月1日,他们将发射功率增大到一千瓦,呼号改为COHB,用汉语、俄语和日语三种语言广播。1927年3月,东北无线电监督处在北京、天津设立广播无线电办事处,开始在京、津筹建广播电台。5月1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呼号COTN;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播音,呼号COPK。1928年1月1日,沈阳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自办的第一批官办广播电台。同时,中国自办的民营电台也出现了。1927年3月,上海的新新公司为了推销自己制造的矿石收音机,在上海开办了发射功率只有50瓦的我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到年底,上海的无线短波电台收发商报已发展到上海附近海面上的中外商轮和昆明、广州、厦门、福州、杭州、宁波、九江、武昌、汉口、洛阳、太原、郑州、青岛等地,且由青岛天文台无线电台转发到天津和北平两地。也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北京还出现了一座商办的私营电台——燕声广播电台。于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无线电短波通信网络初步形成。还有,192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占领下的台湾、大连建立起广播电台,使用日语播音,宣扬殖民奴化思想。这时期尚未出现全国性的中央台,广播事业只初具雏形,全国的广播电台约有10余座,但规模都很小,发射功率很弱,收听范围有限,当时全国收音机大约有l万架左右。因此,当时的广播影响也不大。北伐战争的成功,消除了军阀之间各自为政的半分裂状况,民国政府立即在南京创办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开始播音。这是国民党继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之后创办的第三个全国性的中央媒体,宣传政府的主流声音。该台呼号XKM,发射功率500瓦,每天播音两小时;所有新闻稿件均由中央社提供。1932年,该台扩充电力为75千瓦,更改呼号为XGOA,是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国民党还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如杭州、北平、广州、上海等,办起了20来座地方广播电台,以转播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扩大其政治影响,统一思想精神和民众意志。1929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电信条例》,允许民间经营,促进了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全国广播事业勃兴,民营电台数目剧增。上海就有28家之多,天津有4个电台,北京有北平电台、燕声电台等。同时,云南、山东、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广西、江苏、四川等省,也都先后开办了无线电广播。到1936年,汉口建立了5000瓦电台,福州也建立了1000瓦电台,北平电台也由300瓦扩充到1000瓦,上海有50至100瓦的民营电台50余家[1]。至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出现的民营广播电台大约有70多个,其中50多个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上海。至此,无线电广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就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起来。
无线电广播是人类传播史上又一次重大的革命,使人类信息传播进展到了第四个革命性的阶段。此前人类传播经历了语言的形成与使用、文字的创制与运用、印刷术的发明等三次革命。广播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重大进步。广播传播以其前所未有的超越时空特征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够快捷、远距离的传播信息,而且对象广泛,能够突破知识、年龄和兴趣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功能多样,感染力强,使信息接收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体验与感受。因此,广播电台一出现,就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此,收听广播,不仅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生活情状,而且成为改变人的思想意识的无形手段,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景观。没有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发明,后来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传播也失去了基础。
二、文艺传播的新路与广播剧的诞生
随着人们对无线电的广泛使用以及对大功率发射机和高灵敏度电子管接收机技能的掌握,广播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体的身份就更加凸显起来。它不仅为文艺传播提供了先进的手段,而且开启了一条文艺传播的新路,这是从广播问世起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的。
纵观中外广播史,最初人们利用无线电广播传播的信息,除了新闻和商情广告之外,就是音乐等娱乐作品。如前所述,世界上第一次广播,其节目就是两段笑话、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独奏曲。在1908年到1913年间,纽约的科学家又应用简单的无线电装置转播了音乐会节目。1916年,李·德福雷斯特又在布朗克斯新闻发布局的试验广播站播放了总统选举的消息。1920年6月15日,马可尼公司在英国举办了一次“无线电——电话”音乐会,由梅尔芭太太主演,远在法国巴黎、意大利、挪威,甚至希腊等欧洲国家,都能清晰地收听到。这种具有国际性收听效果的广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正式开端。1920年11月2日,美国在康拉德的指导下,威斯汀豪斯公司广播站KDKA开始广播,首次播送的节目是哈丁·科克斯总统选举,轰动一时。KDKA电台每天播出音乐、谈话、新闻三类节目,大受欢迎。1920年12月22日,德国的柯尼武斯特豪森广播电台首次播送了器乐演奏音乐会。从中国来看,最初也是以播送新闻、广告和娱乐节目为主。1923年1月23日晚8时,ECO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节目就是以音乐娱乐为主。此后,外国人相继在上海、天津、北平、哈尔滨等地开办电台,其节目也以广播商情、广告为主,辅以娱乐节目,新闻占的比重较小。1924年夏天,上海美商开洛公司电台专门播送广告和唱片。1926年10月,无线电专家刘瀚创办的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每天播音两小时,其节目是新闻、音乐、演讲及物价报告等。1927年,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成立,其播送的节目除广告和唱片之外,还有商情和时事等新节目。同年,天津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其节目通常是新闻、商情、音乐、讲座及戏曲节目。当时盛行京剧,天津台经常转播北京上演的京剧,甚受听众欢迎。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海广播事业繁荣,电台很多,但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节目内容上媚俗之风盛行,大多播送广告、股票行情与低级庸俗的娱乐节目,靡靡之音,不堪入耳,民国政府及时予以了整顿。
广播的效益反映在两方面,一是直接的宣传效果,二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哪两个方面,其效果的好坏,都取决于电台节目收听率的高低。毋庸置疑,广播的宣传效果好坏,直接反映在收听率上。而广播电台在经济上是以广告收入来获取利润的,而广告做得好与坏,也取决于听众的多少。因此,一些电台为了赢得高收视率,必须在娱乐节目上做文章,用出色的节目来抓住听众、稳住听众。人们认识到无线电广播是以声音传播为特征的,就试着到剧场去把具有听觉因素的戏剧演出用无线电转播给听众。这样,戏剧节目的播送就应运而生了,广播剧也就从剧的广播中发展而来。
广播剧最早诞生于英国,但这是广播电台在转播歌剧和话剧后受到启发而创作出来的。1923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转播了克伯特歌剧院演出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名作《魔笛》。5月28日,英国广播公司将莎士比亚的话剧《第十二夜》予以删改,加上了解说词,在播音室内试播,获得成功,受到被邀请到播音室观看演播的一批评论家的肯定。很快,人们又认识到广播电台只转播已有的舞台艺术作品还不够,还可以根据广播的特征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作品去吸引听众。于是,英国广播公司就邀请在《第十二夜》任主角的奈杰尔·波雷费埃负责为电台设计具有戏剧因素的新节目。1923年10月,杰弗里(R.E.jeffrey)根据W.司各特1817年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成广播剧《罗布·罗伊》,由杰弗里主演,在英格兰格拉斯哥电台广播。它被“公认为是最早的具有独创性的广播剧”[2]。1924年1月,青年诗人、剧作家理查德·休斯受到奈杰尔·波雷费埃的“专门为广播创作”的思想的启发,连夜以英国威路斯煤矿发生的一起事故为素材,构思并创作出广播剧《危险》,只利用声音来表现剧情和埋在黑暗的矿井里的人们的不同心态,由奈杰尔·波雷费埃导演,英国伦敦BBC广播电台在15日中午1点播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原创广播剧,时长20分钟,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各报也都纷纷大篇幅地加以报道。从此,广播剧就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作家注意,世界戏剧史上又产生了一种新剧种。1925年8月13日,日本著名剧作家小山内熏把它译成日文,改名为《煤矿之中》,由他导演,在东京广播电台播出。他用挖土声、流水声、合唱声、远处人们的说话声等声音来表现剧情,并让演员面对着一面大鼓说台词,造成只在坑道里才有的回响效果,大大增强了真实感,在日本引起了强烈的反响[3]。1925年12月29日,位于美国纽约的WGBS电台播出了南西·布劳西马斯创作的喜剧《SUE·EM》,这是WGBS电台首次征稿时入选的作品,是“美国首次印刷的广播剧”①。192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成立,简称NBC;同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简称CBS)又成立,这为美国广播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8年,英国发明了戏剧用的调节盘,可以同时使用几个播音室,综合各播音室内制作的声音并进行有机构成和混合,后来又逐渐采用剪辑及其他电影手法,“使广播剧的制作发展到了比较复杂的阶段”[4],促进了西方广播剧的飞跃发展。美国NBC广播电台在播送喜剧《阿莫斯与安迪》时就收到了极其强烈的社会效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当电台播放该剧时,有些电影院索性关门,无法与之竞争”[5]。“为了适应喜剧《阿莫斯与安迪》的播出,全国改变了作息时间。工厂早早收工,在东部时间7时到7时15分之间出租汽车司机拒载乘客。”[6]因此,广播剧这种新的戏剧样式就在广播事业中勃兴起来,演播广播剧就成为许多广播电台获得听众、赢得效益的一个基本手段。到1932年,“生机蓬勃的广播剧已遍及欧洲、美洲、亚洲许多科学发达的国家,成为世界性的剧种”,从1925年到1932年间,各地创作播出了数百部广播剧[7]。从此,广播剧成为世界上一个艺术的热门。
随着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对于广播剧的理论探讨也兴起来了,很快就出版了一批理论著作。1926年,伦敦出版社出版了由英国广播公司演出部部长戈登·李撰写的《广播剧及剧作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理论专著②。该书既探讨了广播剧本创作的问题,又阐述了广播剧的演播问题,对于音乐与音响效果、演员与演播技巧等问题展开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同年,由法国的加希和戈米纳合著的《广播剧是戏剧》一书也与读者见面了。这两本著作,对于刚刚诞生不久的广播剧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了世界广播剧理论研究的先河。从1930年到1932年间,英国又出版了三本研究广播剧的专著,一是歌德匹赤的《广播剧》,二是泰伦恩的《松鼠笼子和其他(麦克风)广播剧》,三是瓦尔·吉日加德写的《如何写广播剧》。后来,英国戏剧家罗伯特·麦克雷什撰写和出版了广播剧理论专著《广播剧——若干原则》,其中的一章被俞非在70年代末译介到国内来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戏剧家贝尔托特·布莱希特在1930年也撰写了《广播剧论》,具有重要的戏剧意义。以后,日本掘江史朗、内村直又出版了《广播剧的特点和方法》,并由蔡子民编译介绍到我国。广播剧理论的探讨,推动了广播剧的发展和成熟。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播剧已经遍及欧洲和美洲,其艺术形式也逐渐完善,并走向成熟。
三、剧的广播与中国广播剧的诞生
中国广播剧的诞生,也经历了剧的广播阶段。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界的竞争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如何丰富自己的节目内容,是各电台面临的重要问题。如前所述,广播电台当初播送的节目是新闻和音乐,后来为了丰富节目、扩大节目来源,获得更多的听众,各电台便邀请剧团来电台演出戏剧节目,或者到剧场去转播戏剧演出的实况。这一阶段被称为“剧的广播”阶段[8]。“剧的广播”是中国戏剧传播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很快就形成一种广播潮流。
从中国来说,剧的广播是从京剧等古典戏曲的转播开始的。中国的广播电台从1923年1月开始广播以来,到1933年1月的十年间,广播节目都是音乐、曲艺、演讲、广告、商情和戏曲等。当时各电台,“经常轮流转播的有宁波戏、扬州戏、沪剧、苏剧、滑稽和清唱京剧等等”[9],自然还常常转播越剧,但播放最多的还是京剧,几乎是各电台的主打。例如,据《广播日报》的电台节目介绍,从1935年9月6日开始,天津的四大电台每天都转播京剧。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播音后就曾经互相转播过对方的戏曲节目。到剧场去转播戏剧演出的实况,改变了中国戏曲惯常的舞台传播方式。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舞台布景的简化和动作的程式化弱化了视觉效果,而通常使听觉效果得到了强化,因此人们将戏剧欣赏称为“听戏”,这使国人对于这种剧的广播有了坚实的接受基础。当转播成功以后,为了增强审美效果,就请一些戏剧和电影演员到电台从事剧的广播。例如,著名的越剧大师袁雪芬、范瑞娟就到上海的电台演播过越剧。后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听众,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各电台又变着花样到话剧演出现场去转播,随即也邀请话剧演员到广播电台来演播话剧,电台演播的戏剧节目也就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戏曲。话剧人员到电台去演播话剧,最初是由陈大悲1933年在上海富星电台播演“观音戏”开始的。他说:“自从一九三三年我和严华先生严斐仓隐秋两女士在富星电台开始播演“观音戏”之后,上海的播音戏团体真如雨后春笋,多到无法数量。最初尚有话剧一类的东西可从收音机中听到。”③随即上海出现名目繁多的播音话剧团体,专门在电台演播话剧作品,在南京和天津等地也相继出现众多的播音团体在电台广播话剧。此前诞生的一些话剧作品,不少都被拿来在电台上演播过。到1949年之前,全国有上百个广播剧团。“剧的广播”,前后大约盛行了十年。
虽然“剧的广播”成为各电台备受欢迎的节目,但因为戏剧通过电台广播,只有声音,没有具体形象,舞台剧的视觉性不能直接呈现,受众只能凭听觉进行艺术感受,完全失去了视觉感知的可能,这种天生的原初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说,无疑弱化了戏剧的审美刺激,削弱了受众的审美感觉。于是,后来就用解说来弥补这个缺陷,但简单地增加一个解说,还是不够自然、贴切。尤其是,在“剧的广播”中,不管是直接转播戏剧(话剧)的演出实况,还是请话剧演员到电台来广播戏剧(话剧)作品,都是直接转播或广播,并没有根据无线电广播的特征加以认真改编,因此广播出去的作品,其声音还是以对话为主或者是单纯的唱,声音的感染力并不强,这就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欲望。当时有人就批评:“讲到中国的广播电台开始利用电波来播送话剧。那是在最近十年前后的事了。最初实施的是上海的商办电台。但是严格地说起来,当时所广播的并不是话剧,而是文明戏通过电波的一种播音剧,与真正的‘广播话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为这种播音剧的剧本编制的手法既很恶劣,演员的声调以及‘效果’,音乐等等全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他(它)与真正的‘广播话剧’相比,只能是文明戏之与舞台剧的相比,爵士音乐之与纯正音乐的相比吧(罢)了。这种‘播音剧’在艺术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在作为一件宣传品的时候也只是一件劣等的货色,因为他(它)的内容并不精湛,不能切合现实,形式上也过于简陋,最致命的,是‘播音剧’没有应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当时有些人给这种‘播音剧’起了一个名字,好似是叫作‘观音戏’。我们不管这个名字的原义是什么,我们还是把当时所广播的话剧称为‘播音剧’比较适切点吧?同时我们还可以拿‘播音剧’这名字来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广播话剧”作为区别。”[10]作者在这里所说的播音剧,就是我们所说的“剧的广播”中的话剧广播,而他所说的广播话剧,就是当时通行的“播音剧”或“广播剧”。因为开初各电台演播时并没有认识到广播剧应侧重于声音表现,所以广播特征不突出。因此,当时有人批评上海一些电台演播的是“说书话剧”[11],对于天津广播的,也批评“每星期的播送,也不过是大家背一次书罢了”[12]。这种天生的不足,使广播电台开始探讨剧的广播的利弊问题。正是这种探讨,推动了专门为电台广播而创作、演播的广播剧的诞生。这种新的戏剧出现后,当时名称多样,有的还是称话剧,有的称播音剧,有的称无线电话剧,有的称电台剧本,有的称闻声戏,有的称电播剧,有的称空中话剧,伪满地区称放送剧,如此等等,并不一致。
1925年,闸北徐公在《新上海》杂志第3期发表《无线电话剧》,首次对广播剧进行论述,对新出现在美国的广播剧作了介绍。这是中国广播剧理论探索的萌芽。但中国广播剧并没有立即诞生。直到1933年,我国才诞生了第一部广播剧。1933年1月27日下午六点,上海商业广播电台亚美广播公司为了组织募捐,支援抗日的将士,播出了广播剧《恐怖的回忆》,揭开了中国广播剧的历史序幕。这是由苏祖圭编剧并导演的。该剧是为了配合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播音而创作的,刊登在1933年1月20日出版的《中国无线电》杂志第2卷第2期上。这是一个两幕剧,真切地表现了日寇的血腥暴行,激发了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该剧发表时称为播音剧。广播剧在中国诞生以后,广播剧文学创作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者积极从事广播剧的创作和演播,而且一些著名的作家、戏剧家也纷纷从事广播剧创作。从创作来看,中国广播剧最初是编导合一的,后来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广播剧文学创作队伍。这里,既有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也有随着广播事业的崛起而出现的广播编辑。主要有苏祖圭、柏身、洪深、夏衍、孙瑜、于伶、石凌鹤、余力、蔡楚生、刘流、李昌鉴、李一、张元贤、邢智寒、陈沉、郑重、卢林、陈澄、黎鸣、颜柳、陈望野、程俊等。而且,很快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从1935年1月19日—1936年5月23日,国民党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就有77个。其中,传音科自编的55个,投稿7个,改编和改译15个。这些作品,有28个在当时演播时还没发表。有的后来发表了,如《木兰从军》《旅客》等;有的演播时比较粗糙,后来发表时也许做了修改,质量有所提高,如《为了孩子》等。1935年9月,民国政府中央广播电台管理处就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个广播剧选集《播音话剧》,共收《历劫英雄》《爸爸的苦心》《尝胆》《老大徒伤悲》《烟贩》《赌徒》《花柳恨》《患难夫妻》《明灯》《五卅泪》和《母猪儿》等11个广播剧。这一集广播剧都是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选编的,又都是由传音科职员创作的,从戏剧艺术上讲,虽然还有一些缺陷,不是“无懈可击”,但对于提倡广播剧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吴道一所说,从剧情上讲包括“民族精神,民生指导,伦常,拒毒,戒赌,戒嫖等”,“似乎有些刺激性可以兴奋一般听众,有些感化力可以激动一般听众”,是“提倡播音话剧的先驱”[13]。整体上看,这些广播剧体制比较短小,以独幕的短剧为主。从广播剧的演播上看,技术并不很高,是直播的。然而从广播剧文学文体上看,尽管当初有些作品还留有一定的话剧特征,但整体上看,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一开始就显示了较强的广播特征,呈现了较高的艺术起点。
中国广播剧诞生以后,中国广播剧理论也开始勃兴。1935年6月,郑伯奇以笔名华尚文发表《从无线电播音说起》④,他将广播小说和广播剧看成是文艺大众化的两种形式,针对京沪平粤无线电广播很盛行,提出了创作广播剧的急切的任务。7月,他又在《新小说》发表6月1日写的《小说的将来》⑤,指出“播音剧的作者也要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家,这都是可能的。”他是我国左翼文艺界最早谈到广播剧的人。到1935年下半年,一批广播剧理论文章在报刊发表,其中苏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揭开了广播人对广播剧创编和演播的探讨,堪称中国现代对广播剧文体展开探讨和批评的第一人。广播剧理论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广播剧的创作。到1936年,中国广播剧文学就呈现了飞跃发展的势头,各电台竞相播演广播剧。
四、中国现代广播剧的历史分期
然而,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现代广播剧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日寇的全面入侵,中华民族遭受到了空前的灾难,各项事业都遭受到严重的摧残。中国广播剧的发展,也经受了严重的阻碍。因此,从整体上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划分为抗战前、抗战中和抗战后三个阶段:
(一)1933年1月到1937年6月,是中国现代广播剧的诞生阶段。这一阶段的广播剧主要集中在津、沪、京以及东北、华东等地,名称繁多:电台剧本、播音剧、播音话剧、广播剧、无线电话剧、空中话剧等等。这一阶段,南京形成了以中央无线广播电台传音科话剧组为代表的广播剧创作和演播的群体,上海形成了以洪深、石凌鹤、李昌鉴、张元贤为代表的广播剧创作群体,天津形成了以陈沉、郑重等为代表的创作群体,这是中国广播剧初期基本的创作力量。固然,这时期的广播剧文学以原创为主,但改编剧占有很大比重,《卧薪尝胆》《雷雨》《红军回来了》等,都是根据话剧改编的,影响也比较大。当时,正是左翼文学运动的后期,也是国防文学运动的勃兴时期,因此广播剧呈现出两种趋向:一是宣传抗战,反对投敌卖国的广播剧。中国广播剧是在宣传抗战中诞生的,也是在宣传抗战中发展的,一开始就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关联在一起。总的看来,这一阶段的广播剧以抗战爱国剧为主导。《恐怖的回忆》《苦儿流亡记》《东北血》《开船锣》《围城记》《太平无事》《对垒》《灯》《爸爸的苦心》《流离声》《撤退北大营》等,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作品。这些广播剧,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血腥罪恶,暴露了汉奸的丑恶嘴脸。与此相联系的是,有不少广播剧宣扬民族气节,歌颂民族英雄,进行社会教化。二是表现底层不幸命运,批判社会罪恶的广播剧。《罗莉莎》《恐怖之夜》《姊妹花》《水深火热》《笙箫缘》《女店员》《被灾后的一群》《一吻之罪》《负疚的心》《喜筵之后》《罪的种子》《懦弱者》《伟大的爱》等等,都是当时出现的较好的广播剧。应该说,与初期白话诗相比,中国广播剧一诞生就显示了较高的艺术起点,尽管当时还有不少作品舞台话剧的痕迹较重,但绝大部分广播剧显示了较强的广播特性,整体上看还是比较成熟的。广播剧的诞生,使广播剧理论的探讨有了实体对象。1936年,《广播周报》发表署名为志的《谈播音话剧之特点》⑥和《播音剧的使命与应取之途径》⑦,《广播日报》发表陈沉的《话剧播音与前瞻》⑧和署名为辛的《谈播音剧》⑨,《现象》发表刘亚伟的《读洪深先生作播音剧本〈开船锣〉:因而再谈无线电戏剧》⑩,《上海广播半月刊》发表了陈大悲的《谈谈播音戏》。这些文章,不仅建构了中国现代广播剧理论的基本轮廓,显示了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推动了中国广播剧的发展。
(二)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中国现代广播剧的成熟阶段。这时期,中国的版图一时出现了国统区、解放区和敌占区(沦陷区)三种区域。同时,上海还有被称为“孤岛”的租界。在国统区、沦陷区和上海“孤岛”这三个区域都有广播剧,但在不同的区域中,广播剧也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其实绩也完全不一样。国统区大多还称之为播音剧(或话剧),但已正式有了“广播剧”命名;沦陷区则大多称之为放送剧。总体上说,这时期的广播剧以国统区的创作为主导,其成绩最为明显。这里有爱国抗日剧、社会教育剧和现实批判剧,但以抗战剧为主体,成就最高。《“七·二八”的那一天》《以身许国》《慰问》《第七个“九·一八”》《姚子青将军及其部下》《逃到哪里去》《莫云》《守住我们的家乡》《敌》《最后的一课》《模范工人》《巾帼英雄》《流浪》《孤岛星火》《烈妇》《逃难》《倒毙》等等,都是优秀的广播剧作品,深刻地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成为激发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号声,坚定了人民的抗日斗志,指引了民众前进的方向。此外,这时期沦陷区也有一些广播剧,在被日本侵略者控制的电台和刊物上发表出来。1942年,在华北沦陷区曾经出版过油印本广播剧集《播音剧汇编》,收集了20个广播剧本,大都是美化日本侵略罪行,鼓吹大东亚共和,反对人民抗战的。这是受日本侵略者控制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但也有作者巧妙地将抗日情绪隐藏其中的剧本。如《朱买臣》《新的一致》《钟声》(佚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解放区因为一直没有广播设备,其广播剧几乎是空白。虽然有的作品因为是抗战宣传的急就章,仓促创作,仓促演播,舞台剧痕迹还较重,但总体上看,这时期的广播剧艺术上走向了成熟。这时期的中国广播剧理论获得了发展。董每戡的《广播剧论》、《对于剧人的希望》和傅锦衣的《加强和扩大播音剧》、靳以的《播音剧的批评与研究》[14]、金丁的《关于播音戏剧》[15]、陈大悲的《谈谈无线电的话剧》[16]、横江的《播音剧的写作与演出》[17]以及云臻的《关于“播送剧”的写作技术》[18]等理论文章,从抗战宣传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出发,围绕着广播剧文学自身的特征及其创作的思想艺术性进行了广泛探索,还涉及了广播剧的演播以及社团组织问题,无疑推进了中国广播剧理论的建构,也促进了中国广播剧文学创作和演播的发展。
(三)1945年9月至1949年,是中国现代广播剧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广播剧文学不仅国统区繁荣,解放区也出现了,而且香港、台湾等地也有。其名称趋向统一和固定,大多数称之为广播剧。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开始恢复重建,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也恢复了广播剧的播演,而地方电台,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营的,也开始了广播剧的演播。尽管很快又内战开始,对广播剧有一些影响,但广播剧文学创作整体上还是发展了,广播剧走向了繁荣和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时期,国统区的广播剧以揭露批判的现实剧为主,代表作有《清歌一曲》《米蛀虫》《海滨之歌》《火烧仓库》等;解放区以揭露国民党血腥屠杀的罪行、反对内战、歌颂拥军爱民、歌颂革命英雄、反映生活变化等为主,代表作有《血染荒原》《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黎明前的黑暗》等。这一阶段的广播剧,舞台剧的特征淡化了,凸现了广播的特征。尤其是,这时期国统区的广播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现实题材的,也有历史题材的;既有现实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还有现代主义的;既有悲剧,又有喜剧,还有正剧。《米蛀虫》等现实批判剧、《还魂草》等人性表现剧、《苹果树和冬青树》等哲理剧、《草原的故事》等浪漫悲剧、《博士之家》等讽刺喜剧、《清歌一曲》等传奇剧和《银光》等儿童剧,充分显示了现代广播剧的实绩和成就。这时期,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张望的《演播音剧不比舞台剧容易》[19]、鲁贤的《播音剧的认识》[20]、石华的《怎样写广播剧》[21]、天台的《如何导演广播剧》[22]、岂金的《广播剧的特性》[23]、王枳的《闲谈广播剧》[24]、郑伯奇的《电波与文艺》[25]、钟卒的《广播剧的表现领域与分幕》[26]、江小和的《关于播音剧》[27]以及《怎样写广播剧本》[28]等理论文章,不仅对于广播剧的文体特征有了全面的认知,而且对于广播剧文学创作理论也有了系统把握,既对广播剧演播有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又触及到了接受问题,以及从对广播剧成败得失的分析审问到对广播剧团体的组织设想,都做出了努力,推动了广播剧创作,尤其是“纯声剧”概念的提出和“声相”的认识,准确地把握了广播剧的本质特征,刷新了广播剧理论,为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之,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诞生时期,因为广播条件的限制,复杂的音响效果难以制作,因此不少作品保持了比较浓厚的舞台话剧的特征。同时,这时的作品不仅以短小的独幕剧居多,而且根据话剧改编的作品也比较多,原创作品比例不占绝对优势,并且有的原创作品比较粗糙。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探索时期,对于广播剧文体特征的理论探讨非常活跃而积极,使创作者对于广播剧创作有了认识,推动了广播剧文学的成熟。抗战初期,因为战争影响还不大,加上对于广播剧有几年的探索,因此这时期的广播剧文体上多数比较成熟,声音的运用比较突出,艺术感染力强,诞生了《第七个“九·一八”》等一批标志性作品。后期因为战争的影响,物质匮乏,设备被损坏,仓促而为的作品,就比较粗糙。尤其是沦陷区的所谓放送剧处于反动宣传的目的,几乎没有艺术价值可言。抗战之后,广播剧不仅在国统区有广播剧,解放区和香港地区也兴起了,广播剧的文体特征鲜明,创作题材丰富,反映生活深广,描写人物深刻,形式多样,个性鲜明,风格突出,呈现了全面成熟的发展态势。
五、中国现代广播剧的基本特征
中国现代广播剧在其发展历程中,艺术上不断完善,反映生活的深广度不断拓展和掘进,塑造了众多感人的艺术形象,诞生了一大批精品,与其他文学相互辉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戏剧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现代广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广播传播事业发展状况的集中反映。总体说来,中国现代广播剧忠于生活,忠于时代,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综观现代广播剧文学,其思想和艺术上显示了鲜明的特征。
1.自觉承担了民族责任,高扬着民族主旋律
中国广播剧文学是以抗战剧为先声的,它以推动中华民族寻求解放与复兴,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己任,描写中华儿女的悲壮人生,表现民族的理想与期待,始终灌注着爱国主义精神,高扬着民族解放与复兴之梦的主旋律,打造了优美崇高的艺术品格。纵观中国广播剧文学,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风貌,比较全面地显示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现代化历程,而且从一诞生起就肩负着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一方面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倡导维护国家的安宁。对外反对侵略,暴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宣扬对日抗战;对内反对内战,呼吁政治民主与和平。另一方面,批判反动统治和黑暗现实,消除社会的丑恶现象,张扬民众精神与生活的正能量,致力于为民族国家的社会健康进步清除障碍。因此,表现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就成为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和一条思想主线。可以说,一部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史。它致力于民族精神的建构,给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2.以现实主义为主,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为辅
中国广播剧与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戏剧一样,也是以现实主义的审美路向为主导,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审美路向发展不足。如前所述,中国广播剧文学创作者一开始广播剧创作就自觉地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向。他们从现实出发,着眼于国家命运,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状况,展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程及其遭遇到的曲折与磨难,体现了强劲的现实主义精神。无论是左翼抗战剧,还是国民党中央传音科的社会教化剧,还是国统区民主人士的现实批判剧,在审美路向上都坚持现实主义。这时期,浪漫主义抒情剧,尤其是现代主义戏剧创作非常少。虽然也出现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现代主义作品,但总体上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3.通俗性、大众化和审美性的内在统一
广播剧是一种用无线电传播的听觉文学,霎时即逝,不容听众有丝毫的琢磨时间,因此广播剧必须通俗晓畅。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一出现,就以其通俗畅白展现其特色,赢得了较好的收听效果。这种通俗性显示了一种大众化的发展路向,具有更为广泛的接受市场。同时,中国现代广播剧在取材上与广大民众的生存与命运息息相关,也显示了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取向。因此,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人人都能听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描写上,也体现在取材视域上。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大众化取向并没有走向媚俗,而是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路向。无论现实题材的,还是历史题材的,是现实主义一路的,还是浪漫主义一路的,或者是现代主义一路的;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者正剧,都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可以说,中国现代广播剧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听众本位这个关节点,赢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发明,给文艺传播带来了革命,使戏剧传播呈现了一条新路,从而催生出一种新的戏剧样式——广播剧。中国现代广播剧忠于生活,忠于时代,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显示了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
注释:
①藤义郎《广播剧先驱史》,NHK放送博物馆。转引自朱宝贺、刘雨岚《广播剧编导艺术》,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分会,1986年印刷,第6页。
②对于这两本著作出版的时间,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是1926年。最初是朱宝贺、宋家玲1981年在其编的《广播剧选》中提出来的。二是1928年。这是张凤铸、王雪梅、喻子涵等人的理论著作中的说法。这里采用第一种说法。因为朱宝贺在2009年与董旸一起合作出版《广播剧编导教程》时,还是用1926年这一说法。
③陈大悲.《谈谈播音戏》,原载《上海广播半月刊》,1937年3月12、13日天津《广播日报》。
④见《新小说》1935年第5期。
⑤见《新小说》1935年第6期。
⑥载1936年1月8日《广播周报》第68期。
⑦载1936年5月23日《广播周报》第87期。
⑧载《广播日报》1936年1月1日。
⑨连载于《广播日报》1936年3月5—6日。
⑩载《现象》1936年第2卷第2期。
[1]泰来.北平广播电台访问记[N].广播日报周年纪念增刊:1936-09-01(第三张).
[2]张凤铸.中国广播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1.
[3]宫承波.广播电视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219.又见朱宝贺.广播剧编剧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宫承波.广播电视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219.又见张凤铸.中国广播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5]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13.
[6]曾小原.21世纪南方广播:梦圆今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99.
[7]丛林.广播精品探析[M].北京:北京广播出版社,2002:315.
[8]祖文忠.广播剧电视剧概论[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2.
[9]朱宝贺.略谈广播剧的发展史[M]//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南分会.广播剧新作选:第418.
[10]潘比得.广播话剧草论[J].先导,1942,1(2).
[11]志.谈播音话剧之特点[N].广播周报,1936-01-08(68).
[12]陈沉.话剧播音的后顾与前瞻[N].广播日报新年增刊,1936-01-01.
[13]吴道一.卷首语[M]//播音话剧.中央广播电台管理处,1935.
[14]靳以.播音剧的批评与研究[N].抗战日报·戏剧与电影:第11期,1938-05-02.
[15]金丁.关于播音戏剧[J].上海无线电·播音节目周刊:第21期,1938.
[16]陈大悲.谈谈无线电的话剧[J].上海无线电,1939(40).
[17]横江.播音剧的写作与演出[J].中华评论,1939(2).
[18]云臻.关于“播送剧”的写作技术[J].艺术与生活,1939(4-5).
[19]张望.演播音剧不比舞台剧容易[J].中国广播月刊,1947,1(1).
[20]鲁贤.播音剧的认识[J].中国广播月刊,1947,1(3-6).
[21]石华.怎样写广播剧[J].军中娱乐,1948(1).
[22]天台.如何导演广播剧[N].时事新报晚刊·广播圈:第53期,1948-03-21.
[23]岂金.广播剧的特性[N].广播周报,1946(3).
[24]王枳.闲谈广播剧[J].人世间,1947,2(23).
[25]郑伯奇.电波与文艺[J].书报精华,1946(16).
[26]钟卒.广播剧的表现领域与分幕[N].广播周报,1948-04-18.
[27]江小和.关于播音剧[J].青年半月刊,1947,2(9).
[28]佚名.怎样写广播剧本[J].广播通讯特刊,1944(10).
(责任编辑周一农)
2014-02-1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广播剧文学发展流变研究”(13BZW144)和国家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中国现代广播剧文学史”(09YJA751059)的阶段性成果。
刘家思(1963-),男,江西宜春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周桂华(1968-),女,江西宜春人,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
I207.353
A
1008-293X(2014)03-0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