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预防文献分析
2014-04-10杨晓蕾王雪峰
杨晓蕾, 王雪峰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脂肪过度积聚,体质量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常见的儿童肥胖症包括单纯性、病理性的肥胖,在肥胖儿童中95%~97%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先天性遗传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饮食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1]。调查显示:1982/2002中国城市儿童超重率增长了33%,肥胖率增长了29%;农村地区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别增长了15%和3%[2]。肥胖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身体健康,已成为儿童保健领域急需重视的问题之一,故将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预防措施进行汇总分析,以方便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收集的文献均来源于CNKI,以“儿童”“肥胖症”“预防”为关键词,时间为1986-01-01/2013-12-31,检索出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预防相关文献。
1.2 文献筛选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2)与儿童肥胖症预防相关的文献。
1.2.2 文献排除标准 (1)英文文献;(2)会议记录;(3)流行病学调查;(4)作者相同内容重复文献。
2 结果
初步检索出144篇文献,逐步剔除与儿童肥胖症预防无关文献、英文文献、会议记录、流行病学调查、作者相同内容重复文献等,共获得有关儿童肥胖预防文献59篇。年份分布情况见表1。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越来越重视。对纳入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文献综合提炼分析,得出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法进行有效预防。
表1 具体的文献分析情况[n(%)]
表1中的结果分析显示可知,合理饮食对于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最为重要的。合理饮食中又包含提出母乳喂养的有8.5%,提出低热量饮食的有33.9%,提出孕期合理饮食的有30.5%,提出避免偏食过食的有35.6%,提出控制进餐速度的有11.9%。合理的饮食是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的前提。同时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及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关注也是预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3 讨论
如今,儿童肥胖正在成为一个日趋严重,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的儿童肥胖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大中城市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达到14%,平均年增长率高达9.1%[3]。综合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预防文献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运动量的缺乏,孩子的喂养方式,一些家长“以胖为可爱,以胖为强壮”的错误思想等等因素都导致了肥胖儿童的大量增加。预防的手段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母亲孕期时要调节饮食习惯和营养,哺乳期应注意喂养方式。已证实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4]。母乳喂养满足婴儿对营养的需求,而配方乳则会因为营养超出婴儿的摄入量,增加儿童日后发生肥胖的危险。其次,合理饮食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是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最重要的手段。由于儿童的自控能力不强。对于油炸、奶油、糖果等食品比较偏爱,导致儿童热量的摄入失衡发生肥胖。家长应适当的控制引导,避免挑食、过饱等等,同时培养好的饮食习惯。最后是从社会环境方面帮助孩子拒绝肥胖,保证健康。学校社会家庭应多增加一些室外的活动,组织孩子动起来,久坐少动会使孩子能量消耗过少,代谢率降低,从而引发肥胖。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小儿健康,其中,10%~30%发展为成人肥胖症,而后者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脏疾病、胆石症等众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关[5]。
针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预防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的预防手段既可以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改变不良习惯,重回健康的过程,扫清肥胖带给孩子的心理上的阴霾,增强自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1] 王四美,龚群.儿童肥胖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52-5156.
[2] Li Y,Schouten EG,Hu X,et al.Obesity prevalence and time trend among youngsters in China,1982-2002[J].Asia Pac J Clin Nutr,2008,17 (1):131-137.
[3] 余涛,毛萌.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74-876.
[4] 秦吉秀.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致病因素与干预措施[J].华夏医学,2013,26(4):882-884.
[5] Koletzko B.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early feeding on later obesity risk[J].Nestle Nutr Workshop Ser Pediatr Program,2006,5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