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行业实习教学模式
2014-04-09章小莉张克君孙新华
章小莉, 张克君, 刘 歆, 孙新华
(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 100070;2. 辽宁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00)
0 引 言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1]。专业学位的特点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1-2]。以前专业硕士都是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开展,发放“单证”[1]。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1]。我们在2012年开始的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初始开设的“行业实习”教学环节,意在保证专业硕士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保障毕业生未来能很好地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1],就此我们进行了行业实习教学模式探索。
1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困境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对学校的学术气氛较为熟悉,对具体的行业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却知之甚少。
计算机技术广为应用,计算机专业却跌近冰点,应届毕业生面对市场的大量机会,却难启通行之门。这种背景下,使得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招入的生源来自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其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在少数。跨专业的学科背景,更让学生对非IT、却大量依托计算机应用的行业非常陌生,知识储备不足,以至于迷失学习方向。
专业硕士虽然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3]。专业硕士教育本质上属于高层次职业教育,这在日、韩研究生教育中是十分明确的[4]。在我国,大家虽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是专业硕士教育已经明确在学习期间不要求公开发表论文,即对学术水平不做具体要求。可他们必须完成行业工程实际项目开发,撰写实践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行业文化,感悟工程实践。然而来源于校园的学生由于对行业的陌生,不容易快速深入实际项目。
比较国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状况,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明显不足:教育法规不够完善,功利思想过于严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导致职业特色不够明显,教学质量令人担忧[4]。我们2009年后的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同样肩负处理好这些问题的任务。为期两周的行业实习成为入门的专业必修课程[5]。
2 行业实习目标
紧紧依托行业[6],突出职业特色,是行业实习必须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此我们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行业实习,依托我们多年来本科教育服务的政府机关行业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根据前期对行业计算机通信系统和政务系统建设与运维的调研,结合行业的新发展和当前需求,明确了行业实习的教学定位[7]是:了解实习行业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和技术技能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来提高他们增强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意识。
通过实习,引导学生明确今后学习方向,提高专业学习和研究针对性[8]。在实地考察中,思考现实应用中如何有效地将专业基本理论与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面对日益严重的信息时代安全问题,专业硕士还需要深刻而全面地认识行业中围绕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的信息安全体系,考察信息化安全保障、电子认证、软件安全、数据库安全、多媒体安全等相关技术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指导今后的学习研究乃至工作。
3 行业实习教学探索
3.1 教学内容遴选
为期短短10个工作日的行业实习,要从行业文化、人员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基本教育,以落实确立的教学目标。就此学校与基地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遴选,内容包括行业教育和行业中计算机相关技术讲座,形式则选择座谈、讲座、参观、研讨等多种方式。
(1) 行业教育。为了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容从一个陌生者过度到对行业的了解,甚至热爱,确立了基地安排行政三级业务骨干进行各级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介绍,行业近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讲解,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与运维工作演示,通信安全与管理、电子政务网站管理与使用的考察。并安排各级单位一线领导、技术总工、业务主力与学生座谈,介绍职业人的平凡工作、肩负责任和工作意义,展示行业日常工作流程与组织纪律文档,讲述紧急事件处理故事,报告行业时代英模,使学生在生动的讲述和亲眼所见中,快速了解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对行业的直接感性认识,明白行业运行机制,学习行业先进事迹,感悟职业人优秀素质。
(2) 技术讲座。基地技术讲座主要由合作单位的一线技术骨干介绍行业主要使用的技术,以及在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系统环境的升级换代过程和技术更新情况,保障系统的发展,并抛出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发现和思考的新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激发他们投身行业解决难题的热情。面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生的技术讲座有:网络及安全防护技术,认证系统的数字证书、数字签名技术,协同办公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系统等。
所请的工程师都在自己岗位上从业多年,伴随行业通信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发展、壮大而成长,参与过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初期的艰苦创业,承担过系统内某项技术全面建设、运行与管理。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综合素质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学习阶段需要干什么,不再对就业感到迷茫,为学生在今后正式成为行业一员,甘于默默奉献,上了生动一课。
(3) 实地参观。参观经济欠发达地区行业系统网络运行,聆听最基层人员艰苦创业事迹报告,使学生看到财政收入薄弱的基层单位,行业人员如何创造条件把事情做大、做好、做强。
参观横向和纵向行业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了解视频会议在行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实现各种天气条件下各级行业部门之间的及时在线会议,传达各级各类指导声音,统一各级领导思想,保障工作平稳有序的发展。也理解了课堂学习的各种通信协议、视频会议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
参观安全保障平台的运行,观看基地人员实际工作与日常事务处理,提高对信息安全保障各类各种知识应用的认识,消除行业及职业所需相关理论学习的厌烦情绪。
参观一线实际技术产品的研发,了解基层单位对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懂得坚守住平凡的岗位,日日夜夜的简单重复,一丝不苟的严谨和认真,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才是辉煌背后的真实。
(4) 现场研讨。学问,边学边问,可2006年大众教育时代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提问的能力。学问中的“问”,应该解释为“疑问,疑难之处”。全日制学生也许是满腹疑问,不知从何问起;也许是高高挂起,不闻不问问题。设立现场研讨,既是促进学生在直接观察中,敢于大胆提问,同时也是通过带队教师与基地教师的研讨,向学生演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自己参与到研讨之中,在行业实习中更多取得自己需要的收获,掌握团队讨论的方法[9]。
3.2 教学师资遴选
行业实习,不仅需要基地教师的参与,学校教师也必不可少。随队教师既肩负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管理,还同时要做好与基地的协调,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基地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以便双方更好合作。因此带队教师首先要对行业有所了解,最好能熟悉实习单位,并在全面了解行业技术、技能需求的前提上,有自己的专业强项,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
基地教师是行业实习的教学主力军[10]。行业教育教师,必须熟知行业历史、文化、先进事迹、行业基本业务,有优秀的演讲能力。技术讲座教师既是技术的能手,又必须有较好的教学经验,能与带队老师合作完成技术深入研讨,善于及时回答学生提问。
异地实习基地,还需要基地有配套的组织人员和服务人员,他们的艰苦付出,才能保证学生在基地的衣食住行。
学校与基地双方良好的配合,严密的组织,才能保障学生行业实习顺利开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行业,了解在行业从业所需知识、技术、技能,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向,坚定做好研究生阶段理论学习与项目开发信心。
3.3 教学成绩考核
基地也是未来学生研究课题开展的合作单位,便于学生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培养专业硕士的职业特色[11]。到基地进行行业实习,给了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学生的行业实习,同时面临对学校形象的展示。因此,实习考核学生的重点虽然是对行业的认识,对实际需求的了解,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设计良好的学习计划,但是也考核学生的集体观念,对学校的热爱程度,乃至做人的基本素质。所以成绩考核方面,从出发和回程途中表现、日常出勤、离队请假、按时听课、讨论参与程度、参观注意纪律等方面进行考虑,重在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自我管理的意识。
实习报告反映学生实习的收获,也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考核的重点是语言的组织、文字的表达、做事的态度、学术的严谨、写作的功底,报告内容既要遵守基地的写作规范,又必须能把自己学到、看到、体会到的内容表达清楚。在学术腐败风气严重的今天,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教育必不可少。
由于报告内容主要来自基地的收获,基地教师的评估不可或缺[12],同时要反映学生行业实习期间的全面表现,带队教师的意见也必须考虑。
4 结 语
实习教学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它是对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完善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13]。作为研究生阶段全面学习开始之初的认识行业实习,为期时间不能太长,但肩负的任务却不少。因此,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主抓实习的内容和质量,并在开展过程中进行实习环节内涵的建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行业是技术需求主体,技术创新和良好使用,离不开行业支持, 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行业单位具有发言权,我们充分利用合作单位以及行业领导的大力支持,针对行业技术工作环境特殊、以及工作中采用的技术与设备种类繁多,行业行为要求严格的特点,通过与行业技术强的单位合作,成功地开展了行业实习教学,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校理论知识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总结出工科全日制专业硕士行业实习宝贵经验。
理工科专业实习是高校和依托行业之间资源的有效整合[14-15]。为期10天的行业实习,说短也长,虽然学校有经费的支持,但我们的出现还是需要基地方方面面的人员、交通工具、以及财力的支持,确实给合作单位增加了的工作负担。如何更好地改进行业实习环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对方的负担,保证行业实习能够长期地做下去,需要我们与基地继续进行探索。
[1] 百度百科. 专业硕士[EB/OL] http://baike.baidu. com /view/ 1034984.htm
[2] 康 妮,王 钰,沈 岩,等. 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程人才培育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 61-64.
KANG Ni, WANG Yu, SHEN Yan,etal. Practices in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bilities: concepts and case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J].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2011,12(6): 61-64.
[4] 王文科. 中、日、韩专业硕士教育比较及借鉴[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 90-93.
WANG Wen-ke.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of professional mast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n[J].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010, 31(1): 90-93.
[5] 王宗山,邹丽新.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理工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形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0(3):150-153.
WANG Zong-shan, ZOU Li-xing.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and practice form under new situation[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0, 30(3):150-153.
[6] 安建平,周荣花,谢 湘. 面向现代通信行业快速发展现状探索专业实习新模式[C]//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137-139.
AN Jian-ping, ZHOU Rong-hua, XIE xiang. Explo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new mode to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industry[J]. Electron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Papers Collected of Academic Conference, 2008:137-139.
[7] 叶桂中.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借鉴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7):35-37.
YE Gui-zhong. Referring and thinking for promoting all-rou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J].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2009(7): 35-37
[3] 陈皓明.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5-17.
CHEN Hao-ming. Set up scientific idea of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verall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asters Education [J]. Academic Degrees and Graduate Education, 2006(11):15-17.
[8] 那景芳,徐小平,段建民. 多层次内容循环渐进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2010,27(2):107-109,115.
NA Jing-fang, XU Xiao-ping, DUAN Jian-m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circularly gradually progressing with multilevel contents [J] . 2010,27(2):107-109,115.
[9] 王旭初,罗 均.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脑知识和技术,2001,7(7):1710-1712.
WANG Xu-chu, LUO Jun. Exploration and reformat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J].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01, 7(7):1710-1712.
[10] 安建平,周荣花,卢继华. 面对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现状,探索特色专业建设新模式[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2010: 6-9.
AN Jian-ping, ZHOU Rong-hua, LU Ji-hua. Exploring a new mode for characteristic major to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C]//The Higher Education branch in Chinese Educatio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onference Papers (2010), 2010: 6-9.
[11] 王 钰,康 妮,刘惠琴. 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5-7.
WANG Yu, KANG Ni, LIU Hui-qin.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full-time engineering master in tsinghua university [J]. Academic Degrees and Graduate Education, 2010(2): 5-7
[12] 黄纪军,柴舜连,刘继斌,等.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54-56.
HUANG Ji-jun, CHAI Shun-lian, LIU Ji-bin,etal. Studie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09,32(1):54-56.
[13] 杨 宁,王志萍,徐耀良. 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 145-146,153.
YANG Ning, WANG Zhi-ping, XU Yao-liang. Constructing the on and off campus practice teaching model[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1, 30(3): 145-146, 153.
[14] 阎春生,李明宇,林远芳,等. 本科生光通信实习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31(7): 170-172.
YAN Chun-sheng,LI Min-yu,LIN Yuan-fang,et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acticum for undergraduates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 31(7): 170-172.
[15] 林海涛,唐忠锋,凌新龙. 依托地方行业优势,改革纺织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式[J]. 广西轻工业,2009(9):187-188.
LIN Hai-tao, TANG Zhong-feng, LING Xin-long. With the advantages in the local industry,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textile engineering major[J].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2009(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