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策略

2014-04-09雷雅敏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舆情舆论

雷雅敏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1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比例为20.3%[2]。微博已成为公安院校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开展交流的主要舆论平台,越来越多的公安院校及其个人都通过微博来发布、传播信息。因此,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微博这一新事物,了解其特征,主动应对媒体和进行舆论引导,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牢牢把握公安院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和引导权,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一、公安院校微博的主要特征及发展概况

(一)公安院校微博的主要特征。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平台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内容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并实现即时分享。与其它媒介相比,笔者觉得公安院校微博的特征主要有:

一是特殊性与广泛性。使用公安院校微博的主体对象主要是公安院校和广大师生,有其特殊性,主要对公安院校发生的事件和大学生思想动态比较感兴趣。同时,从微博反映内容上来看,具有广泛性,包括:公安院校大学生对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有关国家、民族等问题的言论;有关公安院校自身形象和办学声誉的舆情信息;有关公安院校突发公共事件与治安问题的信息;大学生对公安院校的教学改革、奖惩处分、师德师风的看法与建议等。

二是个性化与多元性。微博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展示自我、彰显个性和对自由表达的紧迫需要,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舆论平台,当前公安院校校内外现实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都会迅速通过这一平台在广大师生中引发持续注意和讨论。同时,当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文化的多元性推动了一些公安院校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也通过公安院校微博平台体现出来。

三是同质性与放大性。作为使用微博的主力军的公安院校大学生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所以具有较多的同质性,彼此的价值观也比较相似,更容易产生一致性的微博意见。同时,每条微博信息内容还可配发图片、视频等,微博的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操作起来也十分便捷,尤其一些突发事件经过公安院校微博传播,是一种呈几何级数倍增的裂变式的传播,可以成为成千上万网民共同关注的舆论热点。

四是难控性与非理性。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飞速发展,但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网络教育管理却相对滞后,社会公共道德往往缺乏对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导致公安院校舆情较难掌控与引导。同时,由于公安院校一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出现非理性的言行在所难免。

(二)公安院校微博发展概况。

目前,不少公安院校已开通了微博,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四川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上海公安治安学警、上海公安监管学警等。一些公安院校“粉丝”人气极佳,如湖北警官学院新浪微博,截止2013年8月21日22时,粉丝数达6319个。而有的公安院校只有少数“粉丝”,究其原因是这些公安院校微博内容简单、定位狭窄、更新较慢、缺少互动等。从粉丝数量来看,“官方微博”、“招生微博”、“团委微博”、“学生会微博”、“教育培训项目微博”受欢迎程度高,其它类型微博则关注人数较少。所以,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应以“分层导向”理论为指导,认真做好公安院校微博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网民的实际需求和不同类型的博客,采取不同的思路、措施,切实提升公安院校微博建设水平。

二、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开展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的意义

由于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深受公安院校大学生的青睐,微博媒体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更加凸显出来,因此,公安院校加强开展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的意义研究非同寻常,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公安院校通过微博及时发布新闻,提高大学生舆论鉴别能力。

当前,微博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凸显,一些社会舆情事件往往来源于微博平台。微博的媒体属性使得公安院校微博逐步成为公安院校官方新闻重要发布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本校校园情况的第一渠道,也成为公安院校着力打造的宣传媒体。公安院校微博对外展示形象、传递动态,对内加强沟通,充分体现其功能聚合的特点。随着公安院校微博的不断发展,一些运营较好的公安院校微博往往成为传统媒体和其它新兴媒体报道的重要来源。

同时,通过微博可以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舆论鉴别能力。近几年,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也经历着较大的变化,一些大学生道德思想面临复杂化倾向,对传统媒体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对社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当前微博时代的环境下,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舆论鉴别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有利于公安院校快速处置微博舆情危机,切实维护公安院校的形象和名誉。

近几年,公安院校舆情热点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网络舆情(包括微博舆情),还有一些因刑事案件、管理、服务、食品卫生、自然灾害等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在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有着一个基本的模式:事件——微博——危机,微博舆情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微博舆情本身具有很强的正负面效应,它和危机事件发展周期一样具有生命周期,是一个开始、发展、高峰和衰没的波动过程[3]。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舆情的引导决定了危机处置的方向,只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微博舆情,才会传播一种真实的、客观的信息,才能避免新的危机舆情和危机事件的发生,才能有力维护公安院校的形象和名誉,从而切实保障公安院校校园和谐稳定。

(三)有利于公安院校贯彻学生主体理念,促进公安院校师生平等地交往,增强公安院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著名学者石里克阐述了道德生活中“自由理性”的意义,他认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承担道德的责任,只有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4]。微博是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自由天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具有个性特色的话语环境,可以保证大学生的主体人格,这样可以激发大学生主动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兴趣,激发大学生创新的天赋。

当前公安院校德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提倡人与人之间通过对话、交往与理解,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微博时代下人际交往是以自己为同心圆向四周辐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微博中,广受读者欢迎的李开复就是一个卓越的青年学生思想指导者,通过微博不断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教育思想传递给青年学生。

(四)有利于促使公安院校师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通过微博,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是我国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层次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我国网络高速发展时期,使用以微博为主体的大众媒介及信息较多的群体,与区域差别比较大的中小学生相比,把他们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更具有可行性,并且对今后我国的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有关公安院校的微博消息日益增多,而对公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凸显出的种种矛盾的集中报道是公安院校备受媒体注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在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一些公安院校管理部门对微博媒体不熟悉,“微观念”没有深入人心,用传统方式应对

舆论热点事件,给舆论引导带来难度。

微博没有固定的审核把关人,同时微博的信息量很大且复杂,会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现实的冲击,动摇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因此,对微博的监控和引导存在较大难度。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如何正确应对媒体和进行恰当的舆论引导,是摆在每一位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但目前,公安院校在微博数量和微博影响力方面与其他行业还有一些差距,甚至有些公安院校具有排斥心理,害怕开通微博,或者做个摆设:只开通、不管理,导致微博形式化。有的公安院校微博虽然进行了维护和引导,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缺少制度规范、内容简单、枯燥、更新效率低、沟通不够等。实际上,问题的真正原因是观念上的滞后,没有真正理解微博对公安院校发展的意义,从而导致对待微博的态度不积极、不主动。

(二)舆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个人话语权增大,分化了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

微博在公安院校的兴起,微博舆论的主体出现多元化倾向,信息传递也呈现放大效应,经常会出现“意见领袖”。传播学表明,一般网友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往往比较茫然。这时,一些人通过自己的言论来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间舆论,孤立错误言论,从而实现对校园舆论的引导,这些人就是公安院校微博的“意见领袖”。公安院校德育工作主体的话语权逐步被“意见领袖”所取代,而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又可能是微博中的任何一个人。在微博中,易造成“网络舆论群体”中的成员对各类议题的认知偏差,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公共舆论的性质和走向。此外,不良信息、个人炒作信息也易对公共舆论环境造成冲击。若不加引导就会使得各种不良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头脑,传统的德育引导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部分公安院校微博管理不到位,微博联动体系尚未形成。

当前,一些公安院校仍然处于在web1.0用户浏览信息的状态,主要进行内容传播,不重视大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致使部分公安院校微博变成公安院校网站的“翻版”,存在内容单一、缺乏互动的情况,而且部分公安院校在微博运行、人员培训、管理及奖惩方面尚未形成制度。同时,在部分公安院校面对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方面,只有公安院校官方微博公开信息进行应对,其他各级微博大都保持沉默,这表明公安院校微博还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微博联动体系并未形成,在信息传递、服务提供和突发事件处置方面难于发挥微博整体合力。

(四)微博对公安院校维稳工作的传统方法提出挑战,有时出现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微博得到迅猛发展,传统教育主体的话语权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公安院校大学生通过网络所获取的内容与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所灌输的内容出现不一致,这很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从“门户网站”、“博客”再到“微博”,信息传播的限制空间逐渐被打开,各种类型的信息得以快速便捷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微博”里寻求彰显自我的同时更有可能不加辨别地去接受错误思想,而被引向歧途,有时出现违反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容易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四、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的主要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一些公安院校普通的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谣言就会借助微博到处蔓延,若处置不当,很容易产生各种舆情危机和社会问题。微博时代,面对日益增多的公安院校舆情,公安院校应采取多种策略加以应对和引导。

(一)树立教育平等观和微博教育功能的理念,增强互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是微博的高度自主化、个性化使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教育者的灌输,而是积极主动地猎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探索人生道路上心态的困惑、理想的迷惘、感情的失落、精神的求索等政治问题和思想疑惑”[5]。因此,公安院校教育者应以教育平等观和微博教育功能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与他们开展平等的交流。二是由于微博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等特点,采取渐进式教育方式,能够促使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从被动形态转变为主动形态,利用“微博”功能能够有效了解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和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起到渐进式的引导作用。

(二)鼓励公安院校和有关教育者开通微博,建立微博分类平台,架设公安院校与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新纽带。

公安院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开通公安院校“官方微博”,掌握相关传播规律,主动运用微博这一平台,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地把真相和事实告诉师生。二是有关公安院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开通微博,通过微博保持师生常态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掌握公安院校舆情信息,进行必要的疏导和帮助,可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沟通力,权威发布一些官方态度、看法,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偏向。如一些公安院校开通了“辅导员微博”,所有辅导员以微博为载体及时发布学生思想教育、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三是公安院校应依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建立微博分类平台,如“班级微博”、“院系微博”、“社团微博”、“学生党员(干部)微博”、“心理咨询微博”等,加强与学警的沟通与交流,进行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

(三)建立公安院校微博管理专门机构和队伍,健全微博运行相关管理规定,加强对微博舆情监测与思想引导。

一是要建立一支负责微博管理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如“某某公安院校微博中心”,组成人员主要来自公安院校宣传部门、学管部门、网络中心、共青团工作人员,以及部分高年级学生干部等,主动将维稳内容渗透到微博中去,在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是要适时培养公安院校微博“意见领袖”。公安院校可要求辅导员、宣传干部等人员积极学习和适应微博文化,创建实名微博,尽量让自己成为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充分体现出教育者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努力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

三是健全微博运行相关管理规定。为提高微博信息员队伍对微博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建议相关公安院校出台 《公安院校微博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公安院校微博客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微博平台的运行管理、安全保障、信息发布审核程序等作出严格规定。

(四)建立完善公安院校微博舆情危机预案启动和快速处置机制,加强公安院校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健全公安院校微博新闻发言人制度。

一是针对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危机,应构建公安院校微博舆情危机预案启动和快速处置机制:第一,迅速采取补救手段,隔离危机险境,严格控制危机势态,特别是做好公安院校被困人员和重要财产的隔离,对于伤员更要进行无条件的隔离救治;第二,及时统一口径,避免谣言出现,将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通过微博进行及时、公开报道,引导学生正确讨论,使微博中不实的报道及言论不攻自破;第三,迅速搜集有关信息,及时处置危机事件。主要搜集包括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影响范围、处置原则和处置内容、结果等。

二是针对公众谣言和负面报道引起的危机,健全公安院校微博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了著名的三“T”原则:1.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2.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3.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强调了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6]。现阶段,微博公众谣言和负面报道引起的公安院校舆情危机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健全公安院校微博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媒体和公众通报校方的举措,取得广大师生和其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公安院校发言的主动地位。

(五)跳出微博“虚拟空间”,切实解决公安院校大学生遇到的现实困惑和问题。

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以90后作为主体,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吃苦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易受外界信息影响大。作为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所思所想和存在潜在的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的苗头时,不能局限于在微博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应认识到“微博”本质上只是信息时代一种了解校园舆情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在第一时间予以上报,公安院校宣传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等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将引发舆情危机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强化补益性舆情(正面信息)的宣传、弱化损益性舆情(负面信息)的消解,想学警之所想、急学警之所急,切实解决学警现实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六)加强公安院校微博道德伦理建设,有效提升公安院校师生媒介素养。

微博时代加强公安院校微博道德伦理建设应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网络伦理规范,树立广大师生认可的行为准则。公安院校应当利用微博便捷、快速、辐射面广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重视校园各类网站建设,可考虑设立名师荟萃、智慧讲堂、校园焦点、团情快讯、就业创业等栏目,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最新的新闻动态,营造良好校园舆论氛围。

同时,公安院校应加强师生微博媒介素养,提高师生应对各种复杂信息和形势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微博辟谣等活动;通过有效疏导一切消极的、非主流的思潮和影响,构建与公安院校相符合的传播话语体系;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微博媒介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大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微博舆情进行判断。

(七)加强公安院校微博法制建设,逐步健全规范微博网络论坛中网民言行的法律法规。

一般来说,微博空间中对公安院校不满情绪及其宣泄或网络批评大都属于不违反道德、法律准则,但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有的微博言论,如发布谣言和不良信息、恶意中伤诋毁他人、侵犯知识产权、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煽动对我国基本制度不满等,这些行为属于明显超越伦理道德、超越宪法、法律、侵犯他人权利的消极行为。因此,公安院校可向有关立法机构建言献策,把普通法律的修订与微博公共话语空间的专门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健全规范微博网络论坛中网民言行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网络警察”和“微博论坛管理人员”的力量,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把公安院校微博打造成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公共话语空间。

综上所述,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化是我国公安院校向现代化院校迈进的必经之路,我们应探索出一条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主体,借助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进行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让微博服务于公安院校、服务于公安学警,这样才能构建文明和谐、安定有序的公安校园环境,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警务人才。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

[2]新浪科技.CNNIC:中国网民规模5.91亿 手机网民4.64亿 [EB/OL].http//www.sina.com/2013-07/17.

[3]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产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4]薛晓阳.德育文本:问题与品质的追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9).

[5]邓如平等.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6]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1.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舆情舆论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