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2014-04-09胡锦和
胡锦和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公司淮阴卷烟厂,江苏 淮安 223002)
0 引言
施工过程是指从工程建设目标出发,根据工程图纸设计,统筹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具体建设的阶段,是由施工方案、资金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人力管理等环节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1-2]。该阶段是工程投资额度最大的一个阶段,由于已经设定了建设框架,在此阶段能够节约的投资空间有限,但由于组织不善、物价上涨、物料浪费、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而导致的工程造价上涨可能性却很大[3-4]。因此,优化施工方案的整体设计,准确把握工程各个节点、各个方面的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是保证工程造价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实际的不二法宝。
1 案例分析
结合无锡市某园林景观工程为例,分析施工阶段环境影响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1.1 工程概况
工程为综合性园林工程,规划面积17.1公顷。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合同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工程数量由监理工程师与发包方工地代表现场签证作为付款依据。合同约定施工日期是:2005年5月~2005年12月30日。实际建设日期为:2005年5月~2009年12月,比原计划延长了1000多天。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征地拆迁、道路改造等因素影响,导致施工条件发生改变,提高了工程的实际造价。承包方和发包方发生了两项分歧:一是工期延长造来的人力、机械成本上涨分歧;二是苗木种植土球偏小分歧。
1.2 实例分析
分歧一:发包方认为工程量变动不大,且在征地纷纷、道路改造期间允许承包方承揽其他工程,因而不能提高工程单价。而承包方则认为,由于发包方原因,工期拖延时间太长,带来了机械、人力成本的上涨,提高了工程造价,因而应提高固定单价标准。在实际结算时,通过第三方参与,维持合同约定固定单价,但因发包方原因引起的工期延长,造成的人工、机械成本的上涨,应按市场价结算。这充分表明了施工环境对工程成本变动的巨大影响。
分歧二:承包方以保证成活率、免费补植等措施,说明苗木种植土球偏小没违反合同,要求仍按约定价格结算。发包方提出因为施工标准降低,应按小土球套用定额,降低结算价格。在实际处理中,按小土球套用标准,降低了结算价格。同时,因为小土球原因带来了成活率低由承包方负责。这充分说明了施工设计对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因为降低标准,不按设计标准,擅自施工,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增加工程的维护成本,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
2 学界研究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十分重视,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完善、成熟的学科教育体系,行业学会对高校课程开设进行专业的认证评估,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两者的有机统一[5]。在我国学术界,对建筑工程造价也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标准的确定、实施状态的控制和偏差跟踪纠正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理论体系[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界提出了运用信息化技术、动力化研究等前沿的技术来加强和改善工程造价管理,为施工过程控制提供了更多有益的理论参考[7]。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又使施工企业把先进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也给施工过程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深入。
3 施工过程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3.1 科学的施工方案
科学的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控制的源头,应包括施工方法、组织设置、进度安排、节点衔接、成本控制、环境预估等内容。
3.1.1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的前提,施工方法的滞后会带来窝工、设备闲置、材料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到工程造价。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适当的施工方法,要全面把握工程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环境等实际情况来确定的精确合理的施工方法。
3.1.2组织设置
要明确施工组织的责权配置和奖惩要求,使工程建设始终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之中,高效地协调推动各项工程建设资源的融合,避免施工意外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3进度安排
应按工程进度制定有效的计划,使工程建设的各个节点之间实现有效衔接,避免工期过松或过紧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同时,必须提出的是,施工方案还有效应针对工程施工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比如雨雪、风电等自然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从控制工程造价出发,充分预估这些影响带来了设备、材料等损坏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1.4节点衔接
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工种忙得团团转,而有的工种则有很多时间休息。即使在同一工种、同一薪酬谢的岗位,也有这种现象发生,说明各工种、各岗位的配合与衔接存在问题。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没有把握好科学的节点衔接,对各个工种之间的配合从整体安排上缺乏科学的设计和调度。具体岗位、具体人员之间也存着在细致的绩效考核。因此,通过科学、严密的节点衔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挖掘工程成本控制的潜力。
3.1.5环境预估
虽然,各个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都对具体建设环境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基础的资料,也对工程建设阶段可能受到的影响做了充分的预估。但是,设计者本身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工程的实际建设环境。在工程施工阶段,降雨、强风等气候原因、征地拆迁、群众矛盾等偶然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具体施工,有时,这种影响甚至直接提高了工程实际投入。所以,对工程施工的环境、可能发生的矛盾进行充分的预估,拿出紧急处理预案,是在实际施工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
3.2 严格的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工程建设的血液。没有有效的资金支持,工程建设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成本、质量、进度都无从谈起。特别是在通胀压力增大、原料价格起伏较大的情况下,资金管理如果不能与物料、设备、人力管理相匹配,不能保证有效供应,不能及时适应工程进度要求,就会因为资金使用不当,抬高工程造价。
3.2.1严格制定资金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要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组织,明确资金管理、筹集、使用、审批、日常开支等详细制度,保证资金的精细管理。在具体资金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要服务工程建设,具体负责人要常到施工现场查看资金管理与施工存在的配合间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2盘活现金存量
以现金流量为中心,以资金监控为重点,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银行票据,减轻现金流量的需求压力,使项目资金处于有效管理之下而得到有序使用。
3.3 工程材料的管理
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材料的支付价格也有力地影响着工程造价,特别是目前建筑工程材料的价格因动力成本等因素造成的市场变动而出现涨跌,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果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掌握不准,工程造价控制只能是被动的。物料的短缺、积压、不当损坏等现象还会带动人力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其他成本的上升,最终计入并抬高工程造价。
3.3.1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要根据工程量和进度安排,建立完整的设备、材料价格库,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价格进行动态分析,根据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控制好材料的储备数量,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3.3.2做好工程材料使用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设计方案要求,准确预算主要材料的成本控制点,制定材料使用计划,做到比工程建设适度超前、同步控制,及时、有序地配置原材料,保证供应,防止出现呆料、缺料现象。
3.3.3做好限额控制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限额控制的方法,并对控制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反馈,对偏离预算的材料采购成本进行分析。同时,要采用现代科学的采购方法,如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等措施,寻求工程材料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施工成本、质量和进度控制的总体要求。
3.4 健全的设备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设备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对工程造价起到了有益的影响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条件,科学配置数量相当的工程机械和仪器设备,并明确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不同类型的生产环境和状况,运用先进科学的操作技术,及时传送原材料,保证准确地计量需求。通过合理地使用工程机械和仪器设备,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避免因质量不达标引起的返工及工程造价的增大。
3.5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工程施工的人力资源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生产人员三类群体。
3.5.1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
加大人员整合力度,保证建设人员需求。随着近年来技工和普通建筑工人的用工荒,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是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员两类,由于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如技术人员和普通生产人员作用大。要科学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保证技术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队伍的充实。
3.5.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要研究部署技工和生产一线人员的管理方案和工程协同办法,采用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绩效挂钩、薪酬对应、双向激励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降低对工程造价的不利影响。
4 结语
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绝大部分产生于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受到施工方法、资金管理、物料管理、人力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多重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应重视施工过程控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采取科学的控制方式,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蒋红香,宋旦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城市建设,2010(58):411.
[2] 陈丹,胡春阳.工程造价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8(2):148-149.
[3] 汪郑驰.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探讨[J].安徽建筑,2007(6):10-11.
[4] 郭琦.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5] 杨太华. 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科学之友,2009(14):112-113.
[6] 和希顺,林汉,胡合林,等.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3-76.
[7] 黎伟萍.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控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