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2014-04-09沙艳蕾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人口

沙艳蕾

(菏泽学院法律系,山东菏泽274015)

20世纪是人口暴涨的世纪,21世纪则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科技、医疗保健的发展,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长,而计生政策降低了出生率,使人口年龄形成了老年人口相对增加、少年人口相对减少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给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试图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分析,剖析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来势凶猛

美国有关统计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的时间是: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6年,英国为45年,中国大约只需30多年,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仅次于日本的26年。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截至2013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8.87%,已属于“轻度老龄化”。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人口学家预测,204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与此同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12亿后仍将继续上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约20%。这一升一降将使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特点。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形成的,经济发展超前于人口老龄化;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控制所致,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人口的老龄化将会使中国面临比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更为严峻的挑战,会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能力以及消费产业的服务能力等都带来冲击与挑战。

(三)差异突出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首先,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是控制人口的结果,而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人口的生育率经历过多次转折,具有不规律性,所以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不规则发展的态势,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其次,由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具有不平衡性,所以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也具有明显的由西向东的区域梯次特征。以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老龄化结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城乡倒置显著。由于城市人口控制比县镇严(出生率比较低),加上大量劳动适龄人口的迁移,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趋势是农村快于城市。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

我国人口多,老年人口数量大,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成为社会的主要抚养人口,因此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度,将大于上世纪下半叶控制人口数量的难度,甚至将不亚于上世纪后30年中国控制人口数量的难度,而后者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在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严峻形势:

(一)养老的经济实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经济滞后。人口学上通常用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支撑养老的经济实力。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指标越低,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支撑养老经济实力越强;反之老年人口经济密度越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支撑养老经济实力越弱。支撑养老经济实力最强的是瑞典和比利时,老年人口经济密度2002年仅为0.06%;然后分别是新加坡0.10%、澳大利亚0.9%、加拿大1.5%。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是4.7%,日本为8.5%;中国最高51.82%。2050年我国到老龄化的峰值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当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超前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了突出矛盾,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第一,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出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第二,老年人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快速增长,其中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三,老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需求迅速膨胀。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也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养老的具体模式

人口老龄化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费孝通先生说过,“赡养老人在西方并不成为子女必须负担的义务,而在中国却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预计到2039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比上升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目标。

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养老仍面临着许多不利条件——养老保险制度残缺不全;社区和养老机构发展缓慢等。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如何使老年人享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使其不仅在经济上老有所养,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老有所乐,将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对策

2030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总供养系数不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我国要抓住这个黄金时代,大力发展经济,为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深入分析导致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积极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完善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加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做到使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有效解决老龄化带给我们的难题。

(一)积极调整现行生育政策,逐步完善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学研究表明,造成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特别是出生率的下降起到关键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出生率出现大幅度下降。1970年时人口出生率为 33.43‰,到 1979年,出生率迅速下降到17.82‰;到1985年平均每对夫妇生育孩子的数量下降到2.2个;尽管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出现了近十年的徘徊,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育率出现了第二次转变,到1998年平均每对夫妇生育孩子的数量下降到1.8个左右,已经接近英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发达国家,并低于美国的水平。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在迅速延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从1957年到2010年,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55.82岁上升到72.38岁,女性从55.95岁上升到77.37岁。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和人均寿命的迅速提高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

为了减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群众期盼,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通过现行生育政策的积极调整,老龄化趋势必将随之缓解。

(二)加大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当人们谈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时想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最为直接。首先,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出了挑战。我国上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本应遵循广覆盖原则,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其次,人口老龄化必然对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提出挑战。由于我国目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与单位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老有所养”。

全国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说,解决1.43亿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但也应该看到国家在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上做出的努力。根据全国老龄办提供的一组数字,我国在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上已取得很大进展:1996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00亿元,2005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093亿元,增长了4.24倍,2010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则达到13420亿元。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解决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等问题,民政部组织实施了“霞光计划”,累计投入中央集中的福彩公益金7.52亿元,带动地方投入77.9亿元,新建、改扩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4008所。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3.2万所、床位232.6万张。面对不期而至的人口老龄化高峰以及“空巢化”带给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全国老龄办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了“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之路。在国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养老服务得到不断改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提倡“积极老龄化”等新概念,真正做到老有所乐

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我们首先面对的难题是养老保障问题,要让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从经济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如何解决老年人精神上的孤独,给与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才是我们面临的更大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0年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群的健康长寿,群体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美状态。近十余年来,“健康老龄化”的理论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国内有关专家对于如何评价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探讨也十分活跃。最早在我国提倡“健康老龄化”的学者是邬沧萍。早在1994年,他就在《中国老年学》杂志刊登了《为实现健康的老龄化而努力》一文,此后他又发表了《“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健康的老龄社会》等论文。从此,健康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1999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口号。“积极老龄化”是指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适用于个体和人群。老年人亦是社会的一份子,要让老年人也积极参与社会,发挥余热,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年龄带给的挑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要求,也是大大地减轻国家负担的必需。“自己不受罪,子女不受累,国家省了医药费”,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我国是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因此,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道路,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国唯一的和最好的选择。

在大街小巷楚楚流动的人流中增添的点点白发,使我们在经历人口激增浪潮冲击的同时,又面临着一场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的冲击。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银色浪潮”的冲击和挑战,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只有认清当前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积极调整现行生育政策,逐步完善人口年龄结构,同时加快发展经济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加大养老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地解决老龄化带给我们的难题。

[1]佟新.人口社会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5.

[2]莫龙.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约及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3,(1).

[3]田雪原.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改革,载人口大国的希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4.

[4]陈友华.关于人口老龄化几点认识的反思[J].国际经济评论,2012,(6).

[5]彭希哲.人口与人口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48.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人口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