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制约因素与优化策略
2014-04-09门献敏
门献敏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形势报告会育人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以下简称接受主体)对形势报告会教育主体传授的政治思想观点、形势政策观点和行为准则的认同、接受和实践,即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2]认真分析研究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制约因素与优化策略,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对探索和完善高校形势报告会育人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对形势报告会价值认识模糊,降损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领导及教师对形势报告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形势报告会置于重要地位并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形势报告会的育人价值把握不清不深不透,单纯认为形势报告会就是空洞说教,没有认识到形势报告会的终极价值是通过对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趋势的教育引导,从而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形势观、政策观。由于对形势报告会重要价值认识上的模糊,在具体落实时,往往选择回避或者简单化的做法,就必然存在着教育内容上的大而空的倾向,出现了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现象,直接降损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
(二)形势报告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限制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现阶段,我国高校形势报告会专任教师发展目标不清晰,实际待遇较低,在现实中造成了整个形势报告会师资队伍思想上的不稳定;形势报告会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任教师在晋职、评先、评优等工作上往往被边缘化,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造成了教师队伍不断流失、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形势报告会专任教师后续培训脱节或缺失,学术视野狭窄和落后,而兼任教师精力相对有限,疲于应付,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形势报告会专任教师队伍思想不稳、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广泛存在,直接制约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
(三)形势报告会教育方法不科学,影响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长期以来,形势报告会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落后,对形势报告会育人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定性而不是量化的层面上,形势报告会教师自我价值认识的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在形势报告会中,单纯的理论说教多,实际事例少,针对性不强,能够给予学生提供帮助的就更少了。即便是某些典型事实的案例解析,也缺乏透彻深刻的说服力,教法设计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实效性较差,客观上制约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
(四)形势报告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松散缺位,阻滞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的发挥。部分高校领导在实际处理德育和智育关系上“一手软、一手硬”,把形势报告会教学视为软任务,不能自觉给予投入和关心,只是应付差事,更谈不上对形势报告会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和完善;形势报告会的指导政策操作空间过大而无章可循,给形势报告会教育教学留下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形势报告会无固定教材和教学内容,极易造成教师的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形势报告会的合力尚未形成,形势报告会育人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也制约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
(五)形势报告会相关理论研究薄弱,降低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形势政策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长期以来,形势报告会课程没有自己明确的学科定位,相关理论研究没有学科支撑,和其他学科相比差距很大。形势报告会政策性强,决定了既不能哗众取宠,信口开河,也不能完全回避,噤若寒蝉,需要针对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入情入理的辩证分析,而现实的相关学术理论研究似乎有远离政治的倾向。有些高校存在着形势报告会就是时事政治的模糊认识,在理论研究上不能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了行动上的盲目性,甚至很多理论教育工作者认为,搞形势政策理论研究是出力不讨好的高风险事情,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形势报告会的相关理论研究薄弱,势必降低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
(六)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减弱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当前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不少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滋生蔓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都给接受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给尚不成熟的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和毒害,减弱了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作用发挥。
二、高校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的优化策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报告会的新方式和新途径。”[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4],这些都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优化策略指明了前进方向。基于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多策并举,构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把形势报告会育人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一)科学完善形势报告会制度。形势报告会要步入规范化、正常化的发展之路,就应从制度上对形势报告会课程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所需资料、教学场地、设备及师资队伍、课程组织管理等方面加以明确规定;精心设计、科学构建形势报告会课程内容体系,并将其真正纳入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有关高校学生形势报告会的有关规定,把形势报告会课程统一列入教学计划,把教学课时、学分、考核制度、兼任教师待遇等落到实处,并在德育评估、党建评估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解决好相关部门之间资源互补、协调合作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提高任课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二)切实加强形势报告会的师资队伍建设。形势报告会教学内容极为广泛,操作难度大,教学要求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还要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和较高的学生活动组织协调管理素质,善于寻找和运用各种载体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形势报告会教师队伍这些特点和要求,必须实行多渠道教育培训,将形势报告会师资队伍的建设纳入到编制规划、评估体系、领导考核等工作中去,寻求统一的“刚性制度”保障,如:“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建立了高校形势报告会制度,省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先后到高校给大学生作形势报告”[5]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人员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理解较深较透,有能力胜任形势报告会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在高校内部还要抓好形势报告会专任教师培养工作,加大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队伍整合、学术研究等工作的力度,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发挥提供人才保障。
(三)充实丰富形势报告会的形式内容。精彩纷呈的教学形式与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形势判断能力。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思维开放、关注热点问题多、知识需求广泛的特点,紧密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邀请著名专家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际重大事件,我国的对外方针和国内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解读,努力提高报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应努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帮助大学生增强政治的敏锐性和辨别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打破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直接参与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增强师生互动效应;根据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特点,精心安排形势报告会教育教学内容,既要有形势政策的宣讲,又要有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权威分析;既要有科学理论的讲授,又要有感人至深的实践案例解读;既要抓好日常的形势政策教育,还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挖掘教育资源,将其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真正主体,进一步发挥形势报告会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四)着力健全形势报告会考评激励机制。高校应正视“形势报告会”教育教学不规范、管理薄弱的现状,着力健全“形势报告会”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方法及制度等,使其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尽快健全教师的激励机制,将形势报告会教师纳入到专业教师序列统一管理,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健全形势报告会兼任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激发其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在评优、晋职、奖励等方面给予形势报告会教师与其它专业课教师同等待遇。高校党委、职能部门以及广大师生只有真正认识到形势报告会在育人功能中的独特作用,才能形成各部门之间资源互补、协调合作的合力,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发挥提供机制保障。
(五)扎实推进形势报告会教育的专题理论研究。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与研究,是搞好形势报告会教学管理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形势报告会是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其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动态性都很强,只有全面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深入开展有关的专题理论研究,才能真正提高其育人功效。即是说教师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学生的认识水平,贴近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政策讲座和定期在校园里组织召开形势报告会……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7],努力做到既传道授业解惑释疑,又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不断增强形势报告会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优化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发挥提供学理支撑。
(六)积极营造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化的优良环境。马克思曾就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在形势报告会过程中,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者必须善于改善和优化形势报告会环境,努力为接受主体创造良好的内化环境,要构建和谐向上的社会整体环境,切实改善和优化由家庭、社区、社会等构成的形势报告会大环境;大力净化社会网络信息环境,进一步健全网络法律规范,运用技术手段全面加强网络监控,有效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并“通过网络及时地开展形势教育,对于师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9]要进行必要地及时地解答,使健康康向上的思想内容牢牢占领网络阵地;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传播性的独特育人作用,形成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为形势报告会接受主体内在动力作用发挥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
[1]党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4(12):18-20.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1-17.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0.
[5]郭维平.高校形势报告会的育人功能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5.
[6]孙丽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5):1.
[7]李家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黄鑫,边建平.简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