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14-04-09吴保磊赵红灿

社科纵横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者大学生文化

吴保磊 赵红灿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文化认同是近几年的热门研究课题。有学者指出,对于民族而言,文化认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1]。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成为大学生新的自我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2]。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认同状况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学者认为,对于人类而言,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所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3]。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交锋,对于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难免会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迷茫,因而找不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在大学生的头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解决好的课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认同,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是指体认和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它体现的是具有相似特点的群体对某一事物共同的态度。认同是人们在不断追寻自身生命价值、探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谛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旨在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归宿在哪里”等自身存在价值的问题。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但其核心是文化认同[3]。

关于对文化的理解,我国学者季羡林指出:“文化就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物质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4]。所以,人类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人类因文化的不同而区分。人类创造出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又决定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认同。一般而言,民族文化认同在最广泛意义上可以界定为:以一系列符号所象征的“民族基质”(national essence)或“民族志的素材”来确认自己文化的继承、复兴和壮大,致力于同质性(主要指主体意识和整体性)的文化共同体建构[5]。

在文化认同表现形式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解[6-10]。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为态度情感理论和价值归属理论。前者的观点可以表述为,文化认同表现为认同对于某种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的归属感,包括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艺术等的认同,“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11]。强调文化认同的实质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或者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自身归类到某一群体并与其它群体相区别的主观性意识”[12]。具体表现形式有文化符号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和价值文化认同。价值归属理论则主张文化认同具有生存适应价值,是人们评量外来新异文化的内在心智操作准则。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和规范行为。在笔者看来,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间并无实质性差异,前者突出的是文化价值观和自我认同,而后者强调的是对异于自己认可的文化的态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对新异文化评判的依据,恰是基于自身内在认同的标准。后者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语境中,尤其是移民浪潮中,移民为了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生活环境,需要对新的文化环境进行评判和找到归属感。这个过程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之内,但其逆过程,即对待新异文化的批判和有选择的接受的过程,可以为本文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这里暂且不予展开。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概况

(一)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现状的研究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认知行为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很强的接受能力。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多元文化,容易对他们的道德规范、情感归属和精神信仰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能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世界,汲取不同的文化营养,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也存在着对我国的文化渗透、文化侵略的现象,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13]。

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文化认同危机。有的学者指出,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威胁着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并提出要强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意识,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构建新的文化认同来化解当前的文化认同危机[14]。有的学者则更具体地指出了危机所在,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现状及未来存在困惑,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存在认同困惑,并指出西方文化的侵略具有隐蔽性[15]。还有学者指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危机,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政治观念弱化的问题,提出当前的教育存在问题亟待解决[16]。

还有学者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阐述了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和维护与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并深刻指出学校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国家文化认同方面应起到主导作用[17-18]。研究指出,国家文化安全的表征和条件,一是国家拥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二是国家内的各个民族之间具有高度一致的民族文化认同。也有学者试图分析文化认同危机的深层原因,指出文化认同危机具有深刻的历史成因。该学者具体分析了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文化失范、虚无、分化、断层的原因[19],对深刻理解和解决文化认同危机起到了一些指导作用。

(二)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大学生影响研究

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而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开展了研究,概括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社区文化、流行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特殊地区文化等四个方面。

1.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网民的数量达到95%。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有学者专门就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问题对900多名大学生作了调查[20]。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上网的习惯,他们利用网络获取新闻、聊天交友、休闲娱乐、学习和就业招聘。由此可见网络文化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学者指出,积极的方面是网络改变了过去单一枯燥的学习模式,同时为生活以及交友带来了便利,网络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遇,消极的方面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垃圾信息、网络游戏对身心的伤害,以及网络诈骗行带来损失[21]。

与大学生联系更紧密的一种互联网文化是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已网络为载体而开展的精神文化活动家和物质文化活动”[22]。与传统的网络文化一样,校园网络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众多学者在分析其利弊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方案,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23-24]等。

2.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包括大众传媒文化、时尚文化、影视文化和草根文化等。这些也是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学者们对其两面性也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拓宽,使其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文化又导致了大学生盲目跟风、非理性消费,使大学生一味追求视觉感受,审美情趣低俗化[24]。也有学者从其他方面进行了说明,认为积极的方面是改变了学习方式,有力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催生了大学生现代化的观念,激发了创新意识,但是一个可怕的后果是大众传媒文化推崇的浪漫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使大学生失去了对远大理想和原有信念的执着追求[25]。时尚文化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并且变化迅速的一种文化。典型的举动就是追星、跟风、时尚消费。如在校园流行的“欧美风”、“日韩潮”。当今的时尚文化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影视文化属于大众传媒文化,但它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影视文化不仅是休闲娱乐的手段,而且还承载传播着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想观点[26]。有学者专门就影视文化的影响作了研究,对各类影视的影响做出了说明[27]。草根文化是顺应大众需求而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大学生一方面是大众文化的追捧者,另一方面是草根文化的传播者。有学者认为草根文化大有可为,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草根文化进行大学生教育。由于草根文化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生活的见解、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草根英雄还可以激励大学生成才。研究指出,作为高校管理者的辅导员老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转变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激励更多的人成功成才[28]。

3.社会主义文化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逐渐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面临着危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精英人才丢失其核心价值观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学者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有学者提出为此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9]。“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文化为主线,形成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的文化认同培育工作机制”[30];并且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要求推进文化发展,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保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31]。

4.特殊地区文化认同

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情况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居住区。典型的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这些地区的文化认同主要在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有学者研究指出,新疆是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境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往往借助宗教这种传统文化方式,传播自身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32]。“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藏族文化面临着主流文化带来的冲击与不适。在与其它民族尤其是与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交往中,藏族成员同样面临着文化认同与适应的考验”[33]。港澳台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危机。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用情与理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重视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来进行文化认同教育[34]。

三、结论与展望

上述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研究成果覆盖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个方面,为后续开展网络社区中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后续的研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

首先,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确地处理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仍然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关于文化认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仍然不足”[3]。文化认同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何去何从,学者们强调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部分学者建议依托虚拟的网络交互平台开展教育,还建议将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知识性教育当中等等,不一而足。

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QQ(群)、贴吧、人人网、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新媒体以及其他各类网络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变革着甚至于吞噬着他们传统的获取信息的观念与信息交流方式。从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组织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分析网络社区的构成基础与特点,研究基于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发挥网络社区对于大学生正向和积极的影响,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体系。切实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文波.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探析[J].2012(9).

[3]于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周留征,刘江宁.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历史成因与现实对策[J].2013(8).

[5]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6]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

[7]闫顺利,敦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哲学反思[J].阴山学刊,2009,22(1).

[8]丁宏.从东干人反观回族的文化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

[9]Berry JW.A 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1,57

[10]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赵菁,张胜利,廖健太.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J].兰州学刊,2013(6).

[13]王立洲.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重建[J].求实,2011(4).

[14]袁国贤.论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15]黄纪针.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3(5).

[16]蔡英谦,蔡殊.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及原因探析[J].论点,2012(10).

[17]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8]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19]孙多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3).

[20]江秋霞,杨晓苏.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实证调查与对策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1]崔泽.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学园,2013(3).

[22]朱军,邹连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3(1).

[23]马丽丽.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2).

[24]张英琦.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5.

[25]管永超,王传芬.当代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J].]教育探索,2013(2).

[26]赵桂英.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13(2).

[27]贺玉.浅析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报,2011.

[28]陈灏杰,徐小娟.草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辅导员教育理念的改变[J].教育与职业,2015(5).

[29]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30]陈文斌,曹文星.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青少年文化认同[J].经济师,2013(10).

[31]韦岚.基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求实,2012(11).

[32]杨海萍.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33]张雁军,马海林.西藏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研究[J].青年研究,2012(6).

[34]崔英超.历史教学与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探研[J].教育探索,2011(6).

猜你喜欢

学者大学生文化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者介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者介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