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为什么联想不到

2014-04-09刘全祥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定律算式

刘全祥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此节教材共编排了四道例题。四道例题不仅各有重点,而且层层递进,处理得相当细腻。

如例1(左图),教材在编排三道题的基础上,指出“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然后抛出一个问题: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应该说,教材编写者是煞费苦心的。因为,编者期望通过此问题顺利引出例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详见教参)。但笔者在试教中,发现抛出问题后,很少有学生能顺利联想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这是为什么?细细分析,责任其实不在学生。因为例1主要是讲“用符号和字母表示特定、具体的数”,而在学生潜意识中,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显然不属于数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去考量,学生联想不到反而是在情理之中。

退一万步说,即使如我们所愿,有学生在老师“启发”下联想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那上述教学就是合宜的吗?教过本内容的教师都知道,例2无论是从编写意图还是从教学重点,都是为了凸显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简便易记和便于应用。因此,这很容易给学生以错觉——字母只能表示特定、具体的数。而另一重要的知识点“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不知不觉中竟然疏漏了。而没有了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支撑,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也就失去了凭借和依托。

鉴于此,笔者对上述案例进行了再一次实践.

师生展示交流了生活中用符号或字母表示特定、具体的数的例子后。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个这么迅速、准确地算出符号或字母表示的数,真了不起!不过,刘老师还不服气,还想挑战挑战同学们。同学们,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学生回答略)下面几道算式隐含着数学运算的一条重要规律。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8×7=7×8 11×19=19×11

师:你能接着写一道吗?

学生书写略。

师:写的完吗?写不完我们可以用?

生:用省略号表示。

师:这些算式隐藏着数学运算的一条重要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话具体地说一说吗?

生:这些算式隐藏着的数学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率: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刘老师板书的时候感觉非常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

生:a+b=b+a。

师:a在这里可以是哪些数?

生:可以是8,也可以是11……

生:还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个数。

师:也就是说a在这里表示任意一个不确定的数。b呢?

生:b也表示任意一个不确定的数。

板书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

师:这是乘法交换率,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在操练本上首先用汉语表述你选的运算定律,然后用字母表述你选的运算定律。写完后,看看有什么体会。

新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知识系统,而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资源。它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导向,却没有僵硬的教学程序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反思前后两次教学效果有如此大的反差,笔者以为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教师对课本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问题(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认真解读:既注意到了它的导向性,同时也觉察到它的跳跃性,进而适度“补白”,在顺利实现学生迁移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由“用字母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数学公式”的顺利迁移中,“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用字母表示数简便易记”等知识点也润物无声地渗透在学生的脑海里。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定律算式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怎么写算式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倒霉定律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耐人寻味的定律
采用初等代数推导路基计算公式的探讨
关于节能评估中n值计算公式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