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甜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2014-04-09王俊宇曹贵寿于小彬刘刚于静

山西果树 2014年2期
关键词:瓜苗甜瓜草莓

王俊宇 曹贵寿 于小彬 刘刚 于静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猜你喜欢

瓜苗甜瓜草莓
温暖的记忆
春苗“出货”
草莓
缔造和平
我喜欢吃甜瓜
科技抗寒保春种
甜瓜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