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鹏回忆录细述家庭生活

2014-04-08

看天下 2014年18期
关键词:李小鹏李鹏孩子

“我在宿舍对面搭了一个鸡棚,买了40多只雏鸡,每天把菜叶切碎,给鸡喂食。

大琳生完孩子以后,每天炖一只母鸡,她只喝汤,吃一个鸡腿,其他的鸡肉归我吃。”

“大概20多岁,穿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这是李鹏见到朱琳的第一眼。他虚岁29,她虚岁24。

一年多后,两人成婚。再后来有了三个子女,执手50多年,相濡以沫。

最新出版的《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中,前总理没有用辞藻堆砌修饰,而是用平淡的语句,描述了一对平凡夫妻的平凡生活。

他们也会为分配狭小的居住空间绞尽脑汁,也会被孩子的哭声吵醒,会在家里养鸡以补充营养,会为装饰小家而自己动手做沙发……

“你小心一点”

因为没有遇到合心意的人,直到虚岁29岁,李鹏依然单身。1957年元旦之夜,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当晚,吉林市政府邀请苏联专家、有关厂矿的负责人同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举行联欢会。时任吉林丰满发电厂副总工程师李鹏也应邀参加。

会上,时任吉林市长张文海发表讲话。因为他讲话喜欢引用一些成语、古语,俄文翻译纷纷躲到一边,没人敢上前翻译。这时候,张文海高声问:“小朱来了没有?”在他第二次喊人的时候,朱琳(原名朱霁凌)走了出来。

漂亮而又博学的朱琳很好地完成了翻译任务,给单身的李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录里,他写道:“那个晚上,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对她一见钟情。”

会餐开始,李鹏发现自己碰巧和朱琳坐在一桌,自然而然发起了“进攻”。他主动向朱琳敬酒,朱琳则礼貌地对他说:“请先给专家敬酒吧。”

晚餐结束后是舞会。李鹏的目光已经牢牢地投在了朱琳的身上。两场舞过去后,李鹏发现朱琳的舞姿很美、很动人。当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他终于鼓起勇气,走到朱琳面前说:“可以请你跳舞吗?”朱琳看了看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两人跳起了第一场舞。

在第一场舞蹈中,苏联留学的李鹏趁机用俄语与朱琳交流,两人互相通报了姓名和基本情况。

李鹏说:“我叫李鹏,在丰满发电厂工作。”朱琳回复他说:“我叫朱霁凌,在102厂工作,在专家翻译室当翻译。”

短短一场舞结束后,李鵬再也没有兴趣和别人跳舞了,他一心想着如何能再次与朱琳跳一次舞。终于,几段音乐过去后,李鹏发现朱琳就在自己身边不远处,于是,他又一次主动走上去说:“可以再请你跳一次舞吗?”这一次,朱琳比上一次热情了一点,再次答应了李鹏的邀请。

李鹏不再那么紧张,跳的动作自然了很多,用俄语继续与朱琳交谈。可惜,两人话还没有说完,这场舞又结束了。

曲终人散,朱琳也要和苏联专家一起退场了。见此,李鹏急忙赶到礼堂门口,抢在苏联专家之前,先和朱琳握手告别,然后才和几位相识的苏联专家握手告别。

后来,李鹏听说,朱琳在回去的车上和女翻译孙丽君说:“李鹏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礼貌,跑过来先和我握手,然后才和苏联专家握手。”已经结婚的孙丽君笑着对朱琳说:“他对你有意思,你小心一点。”

两地书

舞会之后,朱琳占据了李鹏的心,他经常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和她见面。后来,李鹏通过一位熟识的苏联专家,了解了朱琳的一些情况。

1957年三八节前夕,这位苏联专家要回吉林。李鹏托他给朱琳带去了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信写得很简单:“祝你三八节快乐。”送去的两件小礼物,一件是当时比较高档的幸福牌钢笔;另一件则是一个纪念章,是李鹏在苏联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送给他的。

两三周过后,苏联专家返回丰满。李鹏急切地问他:“礼物交到了吗?”专家回答说:“交到了,但没有答复。”

看着李鹏急切的样子,专家补充说,“没有拒绝你的礼物就是答复了。”李鹏听了以后很高兴。这位苏联专家建议李鹏主动去看望朱琳,并且鼓励他说,“按照你们的条件,我看是很合适的一对。”

不久以后的一天傍晚,按着专家的建议,李鹏就坐车到吉林市去看望朱琳。

招待他吃过晚饭后,朱琳请李鹏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个人面对面地坐下聊天。这次谈话的内容比上次跳舞的时候更多一些。

两人介绍完各自的情况后,李鹏说:“我们已经彼此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个朋友,有机会多来往,增加了解。”朱琳笑着点头,答应了李鹏的要求。

“短短”两个小时过去,李鹏要和朱琳告别回去了。此时,朱琳说:“我以后有机会,到丰满你那里去看看。”

“通过这次见面,我们确定了可以做朋友,而且彼此都萌发了爱慕之情。”李鹏后来回忆说,“我对她的第一感觉很好,看她介绍自己的举止言谈,都是很得体的。特别是招待我吃饭的时候,她坐在一旁看着,自己不参与,而是让餐厅的工作人员接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过了不久,朱琳果然找到机会到丰满找李鹏了。

那时候,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中央派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领代表团参加竣工典礼,并亲自点名李鹏陪同参观。而朱琳也跟随代表团来到丰满。

参观结束后,他们在李鹏住的招待所见面了。

这次,朱琳对李鹏讲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李鹏也说了自己家庭的情况。两人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李鹏的提议下,1958年春节,朱琳和他一起到北京见了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当时,赵君陶是化工部教育司副司长,不久之后就抽调去参与北京化工学院创建工作。

赵君陶见到朱琳后非常满意。过了几天,李鹏就先回到丰满工作,留下朱琳和他母亲住在一起,一呆就是一个多月。

后来,幼年丧母的朱琳曾真切地对李鹏说,在和李鹏母亲相处的那段时间里,真正感受到了母爱。

1958年7月10日,两人相识一年后,步入了结婚的殿堂。当晚,他们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只请了少数亲朋好友参加。

50年后,2008年7月10日,李鹏和朱琳在北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活动,纪念他们的“金婚”。“能够找到这样的终身伴侣,我感到非常幸福。”李鹏说。

婚后,李鹏只要到外地出差,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给朱琳写一封信,告诉她到达地区的情况、风土人情以及风景名胜。而只要李鹏预定某一天到达哪个城市,朱琳就提前把信写好寄出,保证李鹏到了目的地可以按时收到。那个时期,他们之间的两地通信有好几十封。

为了朱琳健康,李鹏还曾“偷师”学习过按摩。

1962年,朱琳的身体变得不太好,经常头晕、失眠,有时候还不想吃东西,身体日渐消瘦。为此,朱琳病休了一段时间,去医院做了检查。但是,医生并没有检查出什么结果,没有进行药物治疗,只能让她加强锻炼,补充营养。

这段时候,李鹏正好去北京开会,住在他母亲赵君陶那里。

在母亲的住处,李鹏认识了一位来自四川的李姓按摩师,发现她手法高超,按摩有很好的效果,于是就偷偷学了几手。

等到李鹏回家后,他自己模仿李的手法,给朱琳提背筋、按摩,没想到居然有效,没等李鹏按摩完,朱琳就睡着了,没有了失眠的困扰。

林巧稚救命

两人结婚没多久,1959年初,朱琳怀孕了。

这是李鹏和朱琳的第一个孩子,李鹏的母亲赵君陶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就把朱琳接到北京待产。

不过一个意外,让李鹏夫妇差点失去这个孩子。

1959年5月末的一天,朱琳陪赵君陶坐公交车到李鹏的五舅母夏之栩(赵世炎之妻)家探望。公交车突然急刹车,朱琳向前一冲,一下子蹲下来,结果发现出血了。

赵君陶急忙叫车把朱琳送到协和医院保胎。但一周后复查时,医生发现朱琳的情况很严重,“孕妇的羊水破了,大人和孩子都有危险,必须卧床休息!”立即让她住进了危重病房。

过了两天,还是没有孩子出生的消息,赵君陶急忙向邓颖超求助。邓颖超请来了中国当时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前去会诊。

在林巧稚和协和医院的精心护理下,朱琳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6月7日星期天,李鹏的长子李小鹏安然出生,虽然刚生下来时还不到5斤重。

当时在丰满的李鹏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方面为得到一个儿子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担心朱琳的健康。朱琳带着李小鹏在北京坐月子的时间里,他只能经常通过长途电话询问他们母子情况。

1959年11月,朱琳带着儿子回到丰满,李鹏亲自去车站迎接她们,朱琳怀抱着儿子小鹏,身边还跟着一个保姆。

“我看到小鹏白白胖胖的,高兴极了。”李鹏回忆。

当时,他们在丰满的住房条件不是很好。李鹏一直住在招待所,房间虽然很大,但是只有一个房间,保姆带着孩子和李鹏他们住在一起很不方便。

为此,李鹏想了一个“笨办法”,用三个柜子把房间隔开,留出一个通道出入。但是这个做法“自欺欺人”,李小鹏晚上哭闹的时候,李鹏他们也会被吵醒。

终于,过了一段时间,招待所腾出了一个小房间,李小鹏和保姆有了自己的“住处”。

除了住房条件,初为人父母的他们,还要克服生活上的不少困难。

招待所没有烧饭的地方,但是可以订到牛奶,也有开水。于是,在朱琳母乳不够的情况下,他们就用开水把牛奶煨热再喂给李小鹏吃。招待所没有浴室,李鹏夫妇就买了一个大瓦盆给李小鹏洗澡。

这样的条件下,李小鹏一天天长大,而且长得很健康。

险些被消灭的老三

1961年5月,李鹏被任命为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兼调度局局长,从丰满发电厂调到位于沈阳的东北电管局工作。

搬到沈阳,李鹏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东北电管局的职工宿舍里,李鹏分配到一套两居室,带有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和一个过道,使用面积34平方米。

而此時,朱琳肚子里怀着的第二胎,也即将出生。当时,李鹏工作的单位东北电管局在沈阳没有自己的医院,他找到自己的老同学、时任铁路局局长的王树恩帮忙,安排朱琳住到了铁路医院生孩子。

朱琳要生的时候,李鹏把小鹏送到了北京他母亲赵君陶那里抚养。临行前,朱琳专门为小鹏做了三鲜馅馄饨。

“我们看着小鹏津津有味地吃着,吃完一碗又要一碗。想着儿子就要去北京了,朱琳心里有些酸楚。”李鹏回忆。

李小鹏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有好几次李鹏夫妇想念儿子,就把李小鹏接回沈阳住一段时间。

1961年6月1日,中午12点钟左右,一直守候在产房外焦急等待孩子出生的李鹏,听到女儿李小琳啼哭的声音。得知母女平安,李鹏心里踏实下来,就急忙赶去参加东北电管局召开的生产调度会议了。

长子长女先后出生后,李鹏和朱琳就不直接喊对方名字,李鹏称朱琳为“大琳”,和女儿李小琳区分开,朱琳叫李鹏“大鹏”,和儿子李小鹏区分开。从此,这个称呼一直是夫妻两人的“专属”。

李小琳出生以后,给李鹏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但由于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时候,也带了不小的家庭负担。

因为母乳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朱琳一直坚持自己喂奶,小琳吃了一年多的母乳。当时,朱琳本身营养不良,又给小琳喂奶,影响了产后恢复身体。

作为高级技术人员,李鹏当时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工人要好一些,为给妻子女儿增加营养,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郊区的市场上买一些蔬菜、鸡蛋、小米等副食品。后来经过电管局批准,订了一瓶牛奶,晚上给李小琳喝。

有一天晚上,李鹏夫妇被李小琳的哭声吵醒。李鹏对他们请来照顾孩子的老奶奶说:“也许是饿了,拿牛奶喂她吧。”但奇怪的是,李小琳一碰奶嘴就左右摇头,并大哭,只喝妈妈的奶。

“我们才知道,每天的牛奶都被我们请来照顾孩子的老奶奶独自喝了。”李鹏说。

而此时,长子李小鹏三岁了,奶奶赵君陶设法把他送到了北京六一幼儿园——前身是延安保育院。

在六一幼儿园三年的时间,小鹏都住在园里,两个礼拜才接回家一次。“应该说,小鹏在六一幼儿园养成了爱集体、爱劳动、爱同伴的良好习惯。”李鹏回忆。

李小琳出生一年半后,朱琳又意外怀上了第三个孩子。当时,考虑到朱琳的身体,李鹏夫妇犹豫要不要这个孩子。

铁路医院妇科的巴主任对他们说:“根据我的长期临床经验,你怀的这个孩子可能是男孩。另外,依我的经验,月子里得的病要月子里养,妇女在月子里得的病,在下一个月子里就能治好。”听了大夫的话,他们决定要孩子。

“如今,小儿子小勇一听我们讲这段历史就非常‘生气,说,谁说的要消灭老三?”多年以后,李鹏回忆道。

为了保证朱琳坐月子的时候把身体调养好,李鹏做了充分准备:“首先,我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蔬菜、鸡蛋等营养品,其次,就是自力更生。那个时候在沈阳,差不多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白菜和萝卜和在阳台上搭鸡棚养鸡。我在宿舍对面也搭了一个鸡棚,到了春天,我买了40多只雏鸡,每天把菜叶切碎,掺一点玉米碴或玉米面,给鸡喂食,小鸡逐渐地长大了。大琳生完孩子以后,在月子里每天炖一只母鸡,她只喝汤,吃一个鸡腿,其他的鸡肉归我吃。”

不过,依旧是为了妻子的健康着想,三子李小勇出生后,1965年初,李鹏主动做了结扎手术。“这在当时特别是在干部中是不多见的”,李鹏这样写道。

身教子女

李鹏调到阜新发电厂后,把李小琳、李小勇一块送到了阜新幼儿园,就在他们住的宿舍对门,相距不过50多米,打开窗子就能看到家。当时,小琳、小勇经常哭闹,他们站在幼儿园阳台上,望着家,拼命叫喊:“我要回家!”

后来,在同事帮助下,李鹏夫妇请了一个保姆,两个孩子就再没有住过幼儿园。

2008年,时任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CEO的李小琳回忆说:“小时候我就是父亲的‘跟班,跟着父亲去很多电站考察。当时中国较大的水电站、火电站我都看过,非常熟悉。我从那时起就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后像父亲那样,头戴着安全帽下一线,指挥千军万马。”

李小琳跟着父亲下基层访问时,李鹏经常有意带她去当地的特困户家,指着在煤油灯下刻苦学习的孩子给女儿看,教育她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1966年8月,李鹏被紧急调回北京,一年多后,朱琳带着两个孩子小琳和小勇也到了北京,一家五口终于团聚。

新壁街41号是他们的新家。这是一座四层楼房,李鹏一家五口住在第二层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带单独的厨房、卫生间和阳台,按照当时的条件,是不错的房子。

尽管住到了一起,随着李鹏夫妇的工作越来越繁忙,照顾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管家的责任由年幼的李小琳担了起来。“那时候父母工作忙,我13岁就开始当家里的账房先生,父母的工资都交到我手里,我来管一日三餐。”李小琳开心地回忆。

有趣的是,或许因为早早由女儿管家,朱琳对孩子的成长少了些敏感。多年后,到捷克斯洛伐克出差的朱琳专门托人给孩子们带来许多东西。“给小琳带了一块电子手表,很漂亮。”李鹏回忆说,“两个儿子各一双皮鞋,可惜尺码不对,勉強能穿。”

1974年10月4日,已经调到北京电力局工作的李鹏在回家路上,不幸被车撞了。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宣武医院病床上,看到妻子朱琳泪流满面地坐在他身边。大夫对他说,他伤得不轻,右锁骨骨折,左侧四根肋骨受了伤,所幸头部没有严重损伤。

李鹏受伤期间,朱琳要一边照顾他,一边上班。当时,朱琳已调到北京电力局外事处,在局里开办的英语训练班主持工作,离宣武医院相当远,要倒三次公交车才能到。“她那段时间很辛苦,一边要照顾我,为我炖鸡汤,准备补养品,一边还要上班。”李鹏说。

李鹏出院时,医生曾嘱咐他适当做一些双肩的运动,或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让受伤的锁骨恢复得更好,不至于僵化。

李鹏和家人商量干什么家务促进恢复。当时,下乡返城知青里兴起了打家具的热潮。李鹏就想自己也做一套家具,以此来练习右侧肩臂的活力。最终,他提出做一对简易沙发,得到了全家的积极支持。

第一步,由李小鹏上街买了一本做沙发的书。书上并没有完整的图纸,但每个部件都标有尺寸,都是按比例画的。这个时候,李鹏发挥了工程师的才能。他首先选择了一套简易沙发的图纸,然后放了大样,把每个部件都描下来。李鹏的司机刘继宗帮他们购买了一些木工用的工具。

做沙发时,李鹏负责指挥,也亲自动手,李小鹏是主力,李小勇是帮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简易沙发的主要部件都做出来了。

他们用了一床旧被子做了沙发的坐垫和靠背,买了几种砂纸把扶手抛光,上了清漆。这样,一对简易沙发大功告成了。

“第一对沙发制作成功后,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我看还剩余了一些材料,差得不多,又接着打了第二对沙发。”李鹏回忆,经过劳动后,他的右锁骨确实恢复得比较好了。

1983年6月,李鹏被组织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一边交接工作,一边考虑家庭生活安排。“职务变了,对孩子们要求要更严。”李鹏对三个孩子约法三章:在家里住就要遵守家里的规矩,不得夜出不归。每月要交10元生活费,但父母不会花你们的钱。不能向人家借钱、传递信件和接受人家的礼品。

猜你喜欢

李小鹏李鹏孩子
李鹏鹏书法作品
高速公路扩宽桥梁设计研究
Creative Cram
cute pandas
李小鹏:被父母尊重过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李小鹏携女共赴狮城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