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度台湾行记

2014-04-08武宇林

博客天下 2014年31期
关键词:花儿民族

武宇林

7年前,我随宁夏教育考察团访问了向往已久的宝岛台湾。一路所见所闻,如诗如画如歌。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大峡谷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台北、台南等各地美食品尝不尽。台湾风景美、饮食美,人更美。台湾人所具有的中國传统美德及阳光友善、文明礼貌、奋发图强之精神风貌,无不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在台湾世纪海峡两岸文教交流协会的热情接待下,我们先后赴台北、桃园等地,参访了台北教育大学、高雄餐旅学院、桃园市武陵高级中学等,与相关的教育界人士进行交流座谈,感受到了台湾教育的许多独特之处。台湾大学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高达80%以上,不少曾留学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由此可见其高等教育之水准。

高雄餐旅学院的参访也令人难忘。这所知名度很高的、由博士团队治校的新兴职业学院,不愧是“培养餐旅精英的学校”,不少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都趋之若鹜,愿意报考该校,以求学得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其新颖的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三明治式”独特教学方法,务实而显著的教学效果,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诚以待人,表里如一。勤劳习作,服务至上。朴实自然,热忱宽厚”的校训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从台湾回来后不久,撰文“台湾职业教育印象”,发表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以期大陆同行有机会借鉴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之长。

7年后的今天,我又有幸赴台参加了国家民委和台湾原住民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两岸少数民族发展研讨会”。我之所以欣然二度赴台,不仅是因为首次访台留下了美好印象,还缘于对昔日台湾同窗的好感。

20年前,我从宁夏银川只身来到日本留学,其后的10余载里,我先后有过两位台湾同学。第一位是台湾高雄人,他叫吴伟光,是我在岛根大学读硕士课程时的同学。我们两人在同一位日本导师指导下学习美术教育专业,他擅长铁艺装饰,而我擅长中国工笔画。

吴伟光对大陆留学生有着一副热心肠。每当留学生们申请奖学金时,只有他不申报。他对我说,台湾的经济收入要比大陆好一些,机会还是让给大陆同胞吧。有位大陆男生发现好几个月没有收到水电费的通知单了,觉得奇怪,原来是吴伟光悄悄替他缴费了。每天清晨,吴伟光都会早起,把会馆门前清扫得干干净净,连日本管理员都赞不绝口,大陆同学则称他为“活雷锋”。

其实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他从小就学会了勤劳节俭,会干家务,到日本留学后,学习之余一直在打工。他偶尔抽烟,我亲眼看到他装在口袋里被雨水泡湿而弯曲的一根香烟竟舍不得扔掉,把它小心掰直了再抽。

初到日本,日本老师和同学讲的很多日常用语我都听不懂,上专业课就更难了。正当我忧心忡忡时,吴伟光说,这样吧,我们选一样的课,我用中文做笔记,你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我的笔记。两岸共通的汉语、共通的文化,成了我们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也解决了我上课记笔记的难题。

正是有了这位台湾师弟的呵护,让我最初的日本留学生活顺畅了许多,也温暖了许多。两年后,我们都如愿取得了硕士学位。吴伟光回到台湾发展,我转到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生院,硕博连读人文学专业。在那里,我碰到了第二个台湾同学卢秀满。

卢秀满来日本有好几个年头了,日语很流利,已经硕士毕业进入博士课程。她人非常好,美丽端庄,心地善良。研究室只有我们两位讲汉语的中国人,自然很快就熟悉起来。有一天,她主动来找我说:“你好像还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拿到奖学金吧?我有一份在海上保安大学教汉语的兼职讲师工作,工资挺高的,一周去一次,不太占用学习时间。我觉得你更需要这份工作。如果愿意,那我就推荐你去。”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就这样,有了这份稳定的讲师工作,再加上后来连续几年申请到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并在当地公民馆找到了中国画讲师等工作,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

这两位朴实善良的台湾同学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很多普通台湾人的影子。

此次二度访台,接待方的朋友带我们的团队到餐馆用餐期间,司机一直坚守在车上,往往是工作人员准备一个简单的盒饭送去给司机,在驾驶座位上用餐。每当乘客们上下车时,司机都会和善而快速地帮客人装卸行李,勤勤恳恳,以服务好乘客为己任。

台湾大型旅游车的外观和内装修也很人性化,精致美观,舒适整洁,窗帘大多是粉红色的,由质地优良的布料艺术设计而成,车内顶棚的灯有蝴蝶等美丽造型。正如一位宁夏朋友所感慨:台湾的观光车,白天像迎亲的花车,晚上像新人的洞房……旅行客车的结构设计也科学合理,有前门和中门两个门,便于大量乘客快捷上下车,节省时间,避免了马路及宾馆前的拥堵。

车体分两层,上层是乘客,下层装行李,里面很宽敞,人基本可以站立行走,和中门相通,乘客在车上,随时可以下来取东西,非常方便。司机的驾驶座位也在下层,与乘客座位上下分离,互相不影响。乘客们聊天、导游宣讲,都不会影响司机专心驾驶。据说,按照台湾的行业规定,司机不得与乘客一起用餐,也不得随意到乘客所在的二层。除非是客人有需求,比如调试麦克风等。而且,司机运营期间一直不离开岗位,特别尽职尽责。

记得首次访台时,无论是在风景区,还是在市区,只要一说是大陆来的,人们都会友好地露出笑容。有的会说,哦,我去过北京。有的会说,哦,是大陆同胞啊!对我们非常谦和礼貌。

此次二度访台亦然,我和大连民族学院的一位女教授在候车期间,信步走进一家古玩商店观赏字画,主人正在和朋友喝茶聊天。我们自我介绍:是来自大陆的。主人笑着说:“知道,能看出来。欢迎光临!坐下来一起喝点茶吧。”

一日清晨,我走出下榻的台东市娜鲁湾酒店,来到不远处的木栈道上跑步,看到小路边有不少从未见过的热带花卉植物,是木棉花吗?但不能确定。于是,我向坐在长椅上的一对老夫妇求教。老伯站起来笑眯眯地告诉我:那开着一串串粉红色花穗的是“穗花棋盘角”,开大红花的是“凤凰木”,这边是“栀子花”,那边是“七里香”。我又问:“穗花棋盘角”是哪几个字啊?这时,老人从裤兜里掏出一片纸来,一一指给我看。纸片上书写的汉字都是繁体字,字迹工整舒展,颇有楷书的书法功力。老人说,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植物的名称,经常有人路过打听。于是,他准备了这张纸,事先写好,有人问时,就随手拿给人家看。

二次访台,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也是“2014台湾原住民族与大陆少数民族发展研讨会”的会场。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位于台东市,是为保护台东卑南考古遗址而兴建的野外博物馆,于2002年8月正式開馆,是台湾有名的博物馆之一。

我们的研讨会主办方为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台湾和大陆部分高校学者及民族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两岸研讨会。我作为大陆学者有幸做了关于宁夏回族音乐舞蹈的产业化发展及“花儿”歌舞剧《回乡婚礼》的演讲,介绍了“花儿”民歌在西北各地的演唱现状、宁夏回族“踏脚舞”、“羊响板舞”、“口弦”、宁夏回族丰富多彩的婚礼习俗、在此基础上诞生的“花儿”歌舞剧《回乡婚礼》的五幕剧目:相识、说媒、插花、沐浴和婚礼,以及该剧在国内及中东地区的访问演出等。

我还演示了30多幅有关西北“花儿”、宁夏回族婚俗的田野调查图片和“花儿”歌舞剧的剧照,并播放了宁夏“花儿”歌手唐祥演唱的《下四川》的录音,还邀请同去参会的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雷兴明教授,配合演讲内容,现场演唱了“花儿”民歌《眼泪花儿把心淹了》,赢得与会学者的热烈掌声。

没料到演讲内容引起了台湾与会者的关注与兴趣,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当即发言,邀请宁夏《回乡婚礼》剧组前来演出。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的一位处长则希望得到“花儿”歌曲光碟。这都使我感到欣慰,也期待不远的将来,宁夏的“花儿”歌舞剧《回乡婚礼》能够有幸在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为台湾同胞展演。

会议期间,大陆与会者利用两个中午,浏览了该馆的部分展览,给我印象颇深。其中一个展览是《原住民族民俗文化展》。原住民族人口约50万,约占台湾总人口2300万人的2%。这些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早年多居高山。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已被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认可,届时享受节日假期。

我们通过观赏原住民族的生活模拟实景及图片文字等声像展览,领略了各原住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别致的居住式样、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绮丽的音乐舞蹈、神圣的民间祭祀以及纹面、织布等古老的风俗习惯。我看到橱窗里展示的泰雅族的“口簧琴”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和宁夏回族的“口弦琴”很是相似。想必很多少数民族的习俗是有一定共性的。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台湾不仅重视对原住民族的民俗文化展示,更重视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该馆内,我看到了国立关山高级工商职业学校的一幅“原住民族技能班”的宣传广告,其课程内容有:原住民文化与历史、原住民语、原住民舞蹈、原住民音乐、艺术欣赏等。广告上附有该校学生进行草编、木雕、陶艺等操作实习场面的照片。他们正在以学校教育传承的方式,将原住民族的民间技能列入课程设置,实实在在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传承。

该博物馆还有一个《蒙古族和藏族服饰展》,展出数十套民族特色鲜明、色彩艳丽的蒙古族服装和藏族服装。展厅内还装饰有两座精致的蒙古包和藏族毡房模型,营造出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氛围。近年来,我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正在关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参与了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服饰的收集整理工作。

这个展览是台湾蒙藏委员会举办的。台湾蒙藏委员会原来负责管理蒙族、藏族聚居区的行政、宗教及其他各项事务,下设蒙事处、藏事处、蒙藏教育委员会等,现在主要负责在台藏人、蒙古人的生活和就业等。委员会设有蒙藏文化中心,主要进行传扬展示蒙藏两地的文化交流。据该会人士介绍,在台湾史前博物馆的蒙古族和藏族服饰展中的展品,都是其工作人员远赴西藏拉萨、青海及内蒙古等地精心采集来的。而我们的参访团中,恰好有两位来自青海和四川的藏族团员,他们没想到在台湾竟能看到本民族的服饰展,颇感亲切与惊喜。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花儿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