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

2014-04-08何清蓉曾玲高丽邱玉红

2014年4期
关键词:工商大学差距劳动力

何清蓉 曾玲 高丽 邱玉红

作者简介:何清蓉,女,汉族,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经济一班学生。

曾玲,女,汉族,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经济一班学生。

高丽,女,汉族,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经济一班学生。

邱玉红,女,汉族,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经济一班学生。

摘要: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力转移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数据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劳动力转移人群也在逐年增加。劳动力转移通过很多负面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为此,本文提出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多种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

一、引言

中国长久以来存在着多样化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则表现得最为明显。资本分布不均衡是导致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也必然会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人们逐利而居的这种行为却因各种外部因素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城乡收入不断扩大,城乡矛盾不断升级,大量农村人口放弃土地前往城市打工,大量土地荒芜,与农业的基础地位的战略思想也不相符。

二、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实行,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各种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因而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农业的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使得传统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从而改善了二元经济结构,一部分乡镇企业也逐渐兴起。这种趋势并没有持续下去,1986年之后,农村体制改革的激励作用逐渐释放殆尽,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严重脱节,城乡二元结构表现更为显著。从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中可以看出,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的中国,尤其是农业部门存在着隐蔽性失业,如果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劳动力供给会具有无限弹性,但现实情况下,我国扭曲的城乡关系政策却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产生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在保证农村家庭的农业经营收入稳定的前提下,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迸发出强大的活力。正如许多研究文献所表明,劳动力是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转移。所以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开始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他们从事的工作又往往能带来比农业收入更高的工资。在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作用下,很多家庭甚至放弃农业经营,背井离乡流入城市。而且目前流入城市的农民正呈现出年轻化和知识化,这些现象无不表现出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但是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很多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一般都是朋友、亲戚介绍的,在无组织、无秩序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增加转移成本,也可能会使劳动力得不到有效配置。另外,有一些地区在有很多岗位上对农村劳动力是有限制的,只针对城镇居民开放,而一些危险性高、艰苦的工作才招收农村劳动力,并且所支付的工资又很低。这种在岗位和薪酬上的歧视行为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因素。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对于农村来说,剩余劳动力的移出,通过参与城市劳动力竞争而压低了城镇职工的工资水平;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减少,人均耕作面积增加,理论上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劳动力的转移抑制了非农部门用工成本的上涨,非农部门的产出增加,城镇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均收入得到提高,且农民工对城市所做的贡献创造的资本收益被城镇居民分享,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只在城市才能享受。这样看来,农民的相对收入在降低,如不改善这种境况,城乡二元结构将不可逆转。

三、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及论证,得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的结论,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为更加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出如下政策建议:

1、政府应当积极引导转移劳动力,提升其素质和技能

就目前而言,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构成参差不齐,但普遍偏低,对于一些技能大都是经验积累的结果,总被一些岗位拒之门外。政府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对在职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即将上岗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专业对口教育培训,这样农民工成功转型为“技工”,实现农民工的自主就业和创业。

2、鼓励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中介组织,规范市场秩序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许多闲置劳动力掀起一股“打工热潮”,大都是无组织的出去“闯荡”,有不错的打工机会便带动周围的劳动力进城。这样的机制大大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中介组织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在城找工作的时间,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将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并且缓解“民工荒”现象,也可以减轻农民工大量进城带来的子女受教育、住房问题等等。

3、促进农村发展规模经济,推动农村技术进步

知识化、青年化的劳动力转移趋势明显,留守劳动力平均年龄增加,劳动能力下降,严重制约农业吸纳现代新技术的能力,造成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发展缓慢的后果。为避免这样的消极影响的出现,有必要结合我国农村的现状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政策,鼓励在農村进行专业化生产,推动土地承包经营,实现规模效应,力争做到以机械、生物技术为依托,实现农业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4、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产业升级

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工业发展的早中期过渡阶段,对于吸收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有积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为该产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鼓励该类型企业聘用转移出来的农民工,改善农民工就业困境。

5、鼓励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工合法维权

由于农民工普遍教育程度低,大都没有法律维权意识,因此近年来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纠纷不断。一方面,农民工的权益如果收到侵害,又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帮助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没有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在纠纷上往往采取过激的手段,使得两败俱伤。政府可以鼓励相应组织或法律机构免费为农民工争取权益,保障他们能够获得应获的报酬和利益。

结语: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发展中的城市化过程是必然要经历的。从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可以借鉴,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而让劳动力转移对缓解城乡二元结构作出积极的贡献才是迫在眉睫的,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农民工就业生活调节和贯彻三农政策来推动城乡一体化早日实现。(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1011)

参考文献:

[1]尹继东,王秀芝.农村劳动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D].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

[2]郎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9)

猜你喜欢

工商大学差距劳动力
重庆工商大学作品欣赏
重庆工商大学学科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重庆工商大学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