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2014-04-08陈国锋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验室事故生产

陈国锋

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陈国锋

(吉林省磐石市环境监测站,吉林 磐石 132300)

保证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正常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随着实验室种类、数量与规模的的增加,其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对人员、社会、环境、物品可能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在安全管理和建设以及善后处理上,要依法依规,及时纠偏、解决问题,把不安全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解决人的不安全因素入手,稳定物的状态,控制环境要素,杜绝安全事故。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为因素;预防对策

保证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开展的必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实验室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最为典型的当属2004年某实验室SARS病毒泄露与2011年某大学师生感染布氏杆菌传染病、2013年某大学化工学院原319实验室爆炸案,敲响了实验室安全管理警钟。

1 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安全[1]

实验室不论其是否经依法设立或注册,实验室的工作开展不能影响、危害公共安全,某些实验室的工作或者实验室的某些工作可能关系到公共安全,为确保这些实验室的工作不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对此类实验室及其相关工作涉及的设施与环境条件有严格的限制与技术要求。实验室应遵守这些限制条件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要求等,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实验室的工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管理范围内的,该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生产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目标时,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一位。实行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的其他目标。“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不仅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救援,进行事故调查,找原因、追究责任、堵漏洞,这当然也是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对事故预防也有亡羊补牢作用,但更重要的,要做到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千方百计预防事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该法同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项规定中主要有三点是明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二是衡量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标尺为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除此以外,其他的根据不足为凭,更不能自定条件、降低要求;三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颁布实施,明确规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管理、感染控制与监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7月印发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该条款是在资质认定方面的特殊要求,在安全方面不能满足要求的实验室,不能通过资质认定。

在已作废的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仅在第二页用小码字标明“四氯化碳有毒,操作时要谨慎小心,并在通风橱内进行”,但在HJ 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开篇就以大体字告知“警告:四氯化碳毒性较大,所有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见,我们在实验室要实现安全工作,前提要立足于各项法规及标准等硬性约束,对于工作中有抵触或者违反其条文的错误认识与行动要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不能超越其条文而自行其是,更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每一条具体的规定与要求都是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与惨痛的经验教训升华而成的。

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危害

实验室的不安全运转主要危害到人、物品、环境、社会方面,对人来讲,就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也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目前实验室运转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实验室自身大多无力处理而外排,尤其是涉及到生物安全与辐射安全的,对人员、环境、社会造成的直接与间接危害更是无法估量。对物品来讲,除了造成设备损坏、丢失而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信息与技术等泄露与被盗时有发生,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3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善后

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领导和责任者没有追究责任不放过。目前,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与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来进行有针对性或者选择性地开展检查,而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有可能成为下一次安全事故的隐患。在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海恩法则的核心是任何不安全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它表明两点: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及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而另一条安全规则“墨菲定理”则认为,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有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因此我们对任何安全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可以怀有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切不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要真正的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4 从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入手,抓好实验室安全[2-3]

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稳定状态、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相比较而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主导因素,实验室安全事故也是如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反应,例如,生理疲劳会导致动作紊乱,不能正常支配工作所需体力,尤其是视觉疲劳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细节决定成败的实验室来说,是不可忽视的。若由工作人员因动机和态度改变引起的厌倦、不安等心理疲劳就会导致操作失误,就有可能把因情绪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带到工作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即是人员对于长官意志的盲目服从,主动式则是明知不可而为之。概括起来就是存在侥幸心理、从众从上心理、麻痹大意、盲目自信、精力不集中等,具体的表现就是知识不足、经验不足、违背意愿、过度疲劳、对工作不适应、烦恼等。此类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例如,2005年10月9日某大学药学院一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一名工人严重烧伤,起因是该实验室安排一名合同制工人单独进行一种中药的提取试验;2006年6月17日某大学理工学院一实验室内,一名博士生在精制环氧丙烷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火灾;2006年3月15日某大学化学楼一实验室在进行操作时,因期间弥散在空气中的混合气体可能和放置在实验室内的一台冰箱制冷设施发生反应,引起冰箱发生爆炸;2005年8月3日某有机所实验室一名工作人员在处理四氢呋喃时误将硝基甲烷投放到氢氧化钠中导致爆炸;而2013年4月30日某大学化工学院实验室爆炸案则是施工队人员盗拆金属构件造成。

5 结束语

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之不流于形式,切实得到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做到依法依规、安全生产,是完全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当然,也要看到,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会刺激人的心理,影响人的情绪,甚至打乱正常行动,物的运行与布置恰当与否会影响人的识别与操作。因此,要保证物的良好状况,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使人、物、环境更加和谐,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1]张友杰,曹飞.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10-112.

[2]吴育廉.高校实验室建设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60-62.

[3]殷馨.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规范化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66-168.

Issues on Laboratory Safety M anagement

CHEN Guofeng
(Jilin Province Panshi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Panshi132300,China)

Ensuring laboratory safety laborator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which is also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of normally operation.Along with laboratory type,quantity and scale increases,the security risks are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which cause harm to personnel,social,environment,items.We should follow the law,the timely correction,solving problems,solving the unsafe incidents in the bud,from solving human insecurity start,steady state of things,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rder to prevent accidents.

laboratory;safetymanagement;human factors;preventivemeasures

G482;X92;TU714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4.05.066

2013-08-22

陈国锋(1975-),男,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实验室事故生产
学中文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废弃泄漏事故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小恍惚 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