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性:文化的本质特征

2014-04-08赵珊珊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共性文化

赵珊珊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公共性:文化的本质特征

赵珊珊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公共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之公共性突出地表现在其价值的主体间共享、形式的历史性同一以及功能的秩序性整合等方面。在当今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文化的公共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公共性;本质特征

研究文化、发展文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就国内来看,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和谐文化”概念,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则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即迈向文化强国。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交往、文化与公共性问题已成为人类直面的主题。在此背景下,以公共性为视角研究文化、以公共性为导向发展文化,则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何谓文化

(一)文化概念的阐释

对于文化的界定必须立足于当下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基本视野指向:一是广义的指向,二是狭义的指向。文化的广义视野把各种有形的与无形的、物质的与精神的、传统的与现代的创造物都纳入文化范畴。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较早把文化归纳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他指出:“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及习惯的复杂整体。”[1]瓦维林和福法诺夫指出,广义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的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有价值的东西”。[2]56美国学者C.恩伯和M.恩伯这样描述文化的总体性和普遍性:“文化就是生活中数不清的各方各面。”[3]29中国学者梁漱溟也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4]55文化的狭义视野主要把文化理解为知识、观念、思想、价值等观念性存在。亨廷顿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指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5]3瓦维林和福法诺夫立足社会的精神生活指出:“文化是社会在教育、科学、艺术和其它精神生活领域中取得的各种成就的总和。”[2]89张岱年先生从层次与功能的统一着眼,指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思想、意识、观念;第二层次为文物,即思想意识的实物化、实物形式;第三形式为制度、风俗,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6]43

(二)本文拟定的文化研究视角

本文立足于广义文化的视角而认为:文化是被社会和社会集团所普遍享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集合总体,它包括艺术、文学、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等各个方面。在大文化观的视野下,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囊括进文化范畴,全部社会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文化现象,文化的共在和共享得以凸显,这本身就是公共性的视角。

二、文化的公共性逻辑

(一)文化价值的主体间共享

一方面,文化价值之所以可以主体性共享,是因为文化具有传播性。传播、交流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奥格本称其为“文化的源泉”,威尔伯·施拉姆则称其为“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文化的传播性植根于文化超越民族界限的普遍性品格。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密不可分,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是——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7]84此外,人是一种总体性的存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人,推动着文化生生不息地流动、演化着的“活”的生命过程。这表现在文化作为人把握世界的方式,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因此说,文化选择又会体现某些共通的、共享的东西,即规律,这使得各国家、各民族已有的文化选择具有了交流与互相学习借鉴的可能和必要。另一方面,文化价值之所以可以主体性共享,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公共性品格。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实践关系就是以人为目的,以自然为实现手段的关系。文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实践、通过对环境的改造提升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是人作为主体的再生产。实践的公共性品格主要体现在实践所要解决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的普遍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基本的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当自在的自然不能直接满足人类生命个体的需要,有限的个体无力实现自己的多方面需要时,人们就只能借助群体的、他人的力量,以共同体的形式和自然相抗争。共同体中,不同的价值诉求、差异想法观念之间,碰撞、争论、互动的结果,不仅是逐步趋向于相互承认、相互理解,而且还在共同的活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的主体间的价值共识。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创造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合力的结果。合力作用的结果是其既不属于个人、又不外在于个人的公共意志、公共情感和公共价值。其实,文化正因为内蕴了主体间的价值“共识”,才能向所有进入它领域的人开放。它不仅为本民族所共享,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民族间交流传承。

(二)文化形式的历史性同一

1.文化是人类历代传承的结果

人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具有历史性、连续性、变动性。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质上是诸多历史个体的力量和能力的社会化。马克思说:“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类的历史。”[8]321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的传承亦决定了文化的传承。“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使用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建立在历史创造的基础上……人必须保存祖先造福后代的发现……通过传统,知识和技术如同救火线上的水桶一代代地传递,而且靠典范传达给后世,于是前辈的传统引导着人们。”[9]157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社会共同体本身就是人类在文化上的伟大创造,不同共同体在文化上有共性也有差异,这就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文化是自身内蕴的传承

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明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既成为过去文化价值的结晶,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人们所遵守和认同。一方面,文化是作为活动产品的形式而存在的,其中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产生的物质产品的物化形态的文化,精神产品的可感知的感性物质符号,如科学著作、艺术作品等外在形式的文化和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形态(制度、风俗习惯等)的文化。文化的这种客体存在方式具有固定、保存和积累文化成果的作用,这就为文化成果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传递、积累和继承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让它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10]8。马克思写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121文化传承的过程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同一。

(三)文化功能的秩序性整合

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更需要一定的社会规则及其维护下的秩序。作为社会秩序得以形成的可能性依据,文化功能的秩序性整合突出地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文化”一词本身就内蕴着秩序整合的含义。文化的词源学意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中的“人文化成”一语。这里的“化”是化成、改造的意思,就是按照“文”来“化”,文而化之。“文”同“纹”,其本意指“色彩交错,纹理好看”,引申意就是“使……变得有条理、好看”,也就是有秩序、有次序,是向善、向好的演化。维基百科指出,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总之,文化自身的词源意义正体现了文化可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实现一定的价值共识,从而推动秩序的整合。其次,文化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制约、支配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方面。第一,文化主要体现为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体系,表现在文化提供了特定时代公认的、普遍起制约作用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上的共意可以把社会交易的范围扩大到直接社会接触的界限之外以及把社会结构长久保存以超越人类的生命历程”,依靠共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个体和族群得以有效整合,从而实现社会的秩序性运转。第二,文化作为一种观念、精神、风俗、习惯,可以通过唤起人们的感受、感觉、情绪、倾向、偏好、共同情感,将分殊特异的个体联结和扭合起来。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运用“理性的狡计”,形成了“自生自发的秩序”。

[1]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瓦维林,福法诺夫.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论[M].奚洁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 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 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0]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7.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辑:木 生

G0

A

1671-8275(2014)01-0015-02

2013-11-25

赵珊珊(1987-),女,山东滨州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猜你喜欢

公共性文化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谁远谁近?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