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A,不如B”句式的认知层面剖析
2014-04-08马婧伟
马婧伟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与其A,不如B”句,是广义因果复句中的一种。邢福义先生在《汉语复句研究》一书说道:“‘与其A不如B’句式在前后项的相互关系上具有择优性和推断性,因此该句式是一种择优推断句式”。[1]135由此我们可知,“与其 A,不如B”句式是“择B弃A”的优选关系,“不如B”才是句式表意的重心所在。
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以及对这种概括认识的主观判定[2]2。认知层面体现在两种不同的关系之中:一是客观事理的关系,二是主观判定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可以通过“信赖程度”[3]457加以描述,“信赖程度”是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在1985年提出的概念,用它来解释说明人们对某一命题的相信程度。具体公式为:用P{X}刻画,X表示任意的命题,其取值区间为[0,1]中的值。比如,P{X}=0,表示人们认为X是假命题;P{X}=0.5,表示人们不确定X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P{X}=1表示人们认为X是真命题;0<P{X}<0.5,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性比较小;0.5<P{X}<1,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主观推测层面
“主观推测层面”[4]44是人脑思维认知层面中的一种,该所反映的认识不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背景知识,对客观的现实所进行的一种主观性猜测。在“与其A,不如B”句式中,主观推测层面所反映的认识是“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不确定”,即P{B/A}=0.5。
“与其A,不如B”句式是一种择优推断句式,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A、B分句本身并无优劣利害之分。因而,对于A分句所陈述内容处于偏句或主句的位置及B分句所陈述内容处于主句或分句的位置,都取决于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例如:
(1)[姚明来NBA测试],与其说是向美国篮球界展示他的实力,不如说是为他出国做好铺垫。①
(2)[姚明代表中国来NBA测试],与其说是为他出国做好铺垫,不如说是向美国篮球界展示他的实力。
(3)[在亚洲国家看来,美国所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与其说是为了别国的民主和人权,不如说是为了实现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权更迭”。
(4)[美国认为他们所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与其说是为了实现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权更迭”,不如说是为了别国的民主和人权。
例(1)由偏句A“向美国篮球界展示他的实力”和正句B“为他出国做好铺垫”构成,如果脱离客观现实情况,单就讨论这两个分句本身,二者是不存在对比和优劣的。进而说明,偏句A“向美国篮球界展示他的实力”和正句B“为他出国做好铺垫”二者之间不存在B在A的基础上成立的可能性大,或者B在A的基础在成立的可能性小的问题。“与其A”带有对事情作假定性估量的语气,表示假设偏句“与其A”成立。故而可以推出,说话人认为,偏句A“向美国篮球界展示他的实力”成立,正句B“为他出国做好铺垫”成立的可能性不确定,即P{为他出国做好铺垫/向美国篮球界展示他的实力}=0.5。
再分析例句(3),偏句A“为了别国的民主和人权”和正句“为了实现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权更迭’”,二者本身无优劣利害之分。说话人认为,偏句A“为了别国的民主和人权”成立,正句B“为了实现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权更迭’”成立的可能性不确定,即P{为了实现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权更迭’/为了别国的民主和人权}=0.5。
再观察以上四个例句,例句(1)(2)为一组,例句(3)(4)为一组。这两组例句表明:A、B分句在“与其A,不如B”同一复句格式中,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A、B分句可以互换位置。那么,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等,在对那么A、B分句进行一种主观猜测时,不能确定分句A、B成立的可能性大小。所以如若偏句A成立的话,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是不能够确定的,即P{B/A}=0.5。
二、客观反映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4]47是指人脑思维中不同于主观推测层面的又一个认知层面。这一层面所反映的认识不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背景知识对客观的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性猜测,而是客观的现实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在“与其A,不如B”句式中,从客观反映层面上看,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的可能性要小于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即P{A}<P{B}。例如:
(1)竞争性广告所造成的消费,与其说是让消费者得到信息,不如说是让消费者受到愚弄和欺骗。
(2)有关专家认为,与其每年汛期花大力气防汛抗汛,不如平时在水土保持上多下功夫。
(3)一些住户认为,与其搬到什么都不方便的商品房去住,不如在旧公寓里先抵抗一阵。
“与其A,不如B”句式在客观反映层面,A、B两分句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比性、择优性和取舍性。从客观层面的分析来看,例(1)偏句“说是让消费者得到信息”和正句“说是让消费者受到愚弄和欺骗”是说话人对A、B两分句在意义上的比较,通过比较,选择了说话人认为更符合反映“竞争性广告所造成的消费”情形的B项。客观反映层面所反映实际情形就是:说话人认为正句“说是让消费者受到愚弄和欺骗”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偏句“说是让消费者得到信息”,即P{说是让消费者得到信息}<P{说是让消费者受到愚弄和欺骗}。
例(2)中偏句“每年汛期花大力气防汛抗汛”是对现象的假设,而正句“平时在水土保持上多下功夫”亦是说话人所提出的建议,这种建议的基础在于主句在与偏句对比中处于对比优势。说话人认为应该选择“平时在水土保持上多下功夫”的建议,放弃“每年汛期花大力气防汛抗汛”的行为。即正句“平时在水土保持上多下功夫”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偏句“每年汛期花大力气防汛抗汛”,即P{每年汛期花大力气防汛抗汛}<P{平时在水土保持上多下功夫}。同样,分析例(3)得出:正句“在旧公寓里先抵抗一阵”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偏句“搬到什么都不方便的商品房去住”,即P{搬到什么都不方便的商品房去住}<P{在旧公寓里先抵抗一阵}。
三、信赖程度的重要性
“与其A,不如B”句式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所表现信赖程度是不同的,由于“信赖程度”在二种层面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导致了该句式内部情况的复杂性。正如前文交代,从主观推测层面上看,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从客观反映层面上看,说话人认为,偏句A成立的可能性小于正句B成立的可能性。由此我们得知,“信赖程度”的大小决定了说话人在二种层面中对事实的判断。
本文通过对“与其A,不如B”复句在人脑思维中主观和客观两种认知层面所具有的不同认识的研究,以及“与其A,不如B”句式表现出主观推测层面与客观反映层面认识的不一致以及“信赖程度”在二种层面中重要性的把握,将A、B分句之间的关系揭示得更清晰具体。
注释:
① 本文语料均采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丁力.语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3]G·波利亚.数学与似真推理[M].杨讯文,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85.
[4]丁力.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