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2014-04-08苏洪文
石 磊,苏洪文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与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内蒙古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石 磊,苏洪文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与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进而转化为优质的旅游产品。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几方面对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进行分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SWOT分析
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是呼伦贝尔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呼伦贝尔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资源之一。笔者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中,对其有利和不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中更好地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避开威胁,促进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 优势(Strengths)分析
(一)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之一就是地理、区位优势明显。首先,自然地理位置优势突出,为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呼伦贝尔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位于北纬47°05′~53°20′,东经l15°31′~126°04′,南北长700千米,东西宽630千米,总面积为25.35万平方千米,北部、西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为邻,西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部与黑龙江省毗邻,南部与兴安盟交界。呼伦贝尔属于高原型地貌,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处内蒙古高原第二梯级至第三梯级的丘陵平原地带,跨越两个地势梯级,形成大兴安岭山地、呼伦贝尔高原、河谷平原低地三个较大的地形单元。呼伦贝尔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部分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全年平均气温为5~3℃,全年平均降水量为250~320毫米。其次,人文地理优势明显。呼伦贝尔由汉、蒙古、满、回、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等39个民族组成,总人口数为271万。呼伦贝尔拥有内蒙古唯一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分别是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这些自然和人文条件十分适合旅游者参观游览呼伦贝尔。再次,呼伦贝尔不仅是中俄、中蒙出入境旅游的重要通道,而且它以其独特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已经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旅游一体化宣传的重要目的地,是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旅游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众多的区内外、国内外旅游区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促进了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再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呼伦贝尔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海拉尔东山国际机场与国内、国际许多重要城市都建立了直达航班业务,特别是香港、台湾航线的开通,使呼伦贝尔成为了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呼伦贝尔拥有了公路、铁路、航空三维立体的交通网络;呼伦贝尔现存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大都集中在呼伦贝尔下属旗县,这些地区交通颇为便利。在市内乘坐旅游巴士均可到达。在当前旅游业的发展高潮中,呼伦贝尔正积极投入资金改善本地景区的交通环境。特别是301国道的修缮,缩短了各景区间的距离。这些区位条件为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二)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突出,特色鲜明
在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蕴含着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与优美的草原风光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在呼伦贝尔体现的十分明显。旅游者不仅可以观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对本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游览,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和理解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之呼伦贝尔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地区民族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在呼伦贝尔的融合和发展使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体现的更加明显,因此旅游开发前景十分远大,对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实践意义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当然,呼伦贝尔的主导旅游资源仍然以传统的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主,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之一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与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一起,成为呼伦贝尔众多旅游资源中的亮点,两者之间互补性较强。因此,开发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专项旅游资源,与开发自然景观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合理开发,共同发展,这样做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意义都十分深远。
(三)政府的大力扶持
政府支持是旅游业发展的保证,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1世纪以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精神的实施意见》的精神,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呼伦贝尔民族宗教事务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将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了宣传和推广藏传佛教文化产品,普及、提高本地区群众对藏传佛教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这些举措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呼伦贝尔旅游产业的发展指导和支持力度,全面推动了呼伦贝尔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进程。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为呼伦贝尔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环境。例如,新巴尔虎左旗按照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旅游业发展总体部署,先后对甘珠尔庙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不断开发和丰富甘珠尔庙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类型和旅游产品种类,以举办寺庙开光仪式、敖包祭祀、活佛、喇嘛传经布道等活动为契机,重视对藏传佛教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藏传佛教文化魅力的彰显,使旅游者深入了解甘珠尔庙藏传佛教的文化渊源以及建筑艺术的魅力,在促进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满足广大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从而提高呼伦贝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此可见,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二 劣势 (Weaknesses)分析
(一)开发水平落后,认同感低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宗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该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虽然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历史影响深远,民族性、地方性特点突出,但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层次还比较低,开发水平还比较落后,寺庙建筑、雕塑、音乐、节庆等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在内蒙古和全国的影响力还比较低,其影响力与知名度几乎不能与国内外其它著名的佛教圣地相提并论。从目前的旅游开发现状来看,除甘珠尔庙、达尔吉林寺是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集中开发外,其它下属各旗县旅游业多侧重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就算是甘珠尔庙所在地新巴尔虎左旗,目前也把旅游发展的重点放在自然观光和少数民族民俗资源的开发上,虽然也在积极打造甘珠尔庙这个藏传佛教文化品牌,但在开发中却忽视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活动,未能形成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整体联动开发模式。其它地区则更不用说,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重视明显不足。旅游者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认同感还比较低,还没有真正开发出高品位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产品,例如佛教饮食、佛教服饰文化等。因此,从整体上看,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地开发和利用。同时,目前呼伦贝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自然景观未能和藏传佛教文化有机结合,缺乏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为一体的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导致了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缺乏足够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随着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地区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在不断地兴建和完善。但从目前看来,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主要存在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旗县,交通及现代旅游服务设施的落后,制约着这些地区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旅游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条件,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拉尔区、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等地区,与我国那些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相比较,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而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方面,这些旗县里所能提供的住宿设施条件有限,而具有一定档次的更是屈指可数,休闲娱乐设施也明显不足,这些有限的接待能力显然不能满足旅游发展需求。因此,许多旅游社不愿组织团队到这些地方体验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可以说,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阻碍了景区的开发建设,而且给景区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严重制约着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进程。
三 机遇 (Opportunities)分析
(一)符合旅游者对宗教文化旅游的心理追求
2000年,世界旅游组织就预计,今后几年对宗教旅游的需求将以每年15%的比例上升。因此,大批旅游者以高度的热情参与了多种多样的宗教文化旅游活动,旅游界和宗教界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宗教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中,佛教文化旅游出现了“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随着“宗教旅游热”的兴起,传统的宗教文化越来越能激发和满足都市人的好奇心,宗教文化旅游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工作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后,使人们对单调乏味的城市生活越来越感到厌倦,人们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之后就会趋向于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旅游者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文化方面的诉求,需要更多的文化体验与参与,这也是近年来宗教文化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通过体验传统宗教文化,满足了旅游者追溯传统,释放心理压力,重新找回传统文化中那份安静祥和的心理空间。而在强调坚持本真性原则下,对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用原汁原味的藏传佛教文化魅力吸引游客,满足他们强烈的宗教文化体验及高品位的旅游审美需求。
(二)和周边国家的区域旅游合作前景广阔
呼伦贝尔作为中国最大的中俄蒙毗邻地区,是加强中俄、中蒙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综合来看,呼伦贝尔在参与中俄、中蒙区域旅游合作中有着巨大的优势。随着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和与蒙古国东方省和乔巴山省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俄、中蒙毗邻地区旅游合作的长足发展。凸显的区位优势将呼伦贝尔由原来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推向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为呼伦贝尔经济特别是呼伦贝尔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呼伦贝尔的旅游业实现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机遇。为此,呼伦贝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旅游交通、整合旅游资源、开辟国际旅游航线及联合营销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懈努力,集中展示了呼伦贝尔周边地区的主要旅游产品,为中俄、中蒙区域旅游合作搭建平台。
四 威胁(Threats)分析
(一)客源市场的竞争
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旅游者大多是来自周边地区的,而且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优势。整体看来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客源较稳定,大都来自周围省份和内蒙古其它盟市。少数名声在外的文化资源有许多港澳台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但目前看来,旅游业的客源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相对滞后,推出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和周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较早的旅游发达地区相比,面临的客源市场竞争显得更加突出。这些地区藏传佛教旅游开发较早,许多旅游产品已经走向成熟,其中不乏精品项目,慕名而去的旅游者络绎不绝。与之相比,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较晚,知名度较小,精品项目不多,在吸引旅游者方面不占据优势。呼伦贝尔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在区内要面对呼和浩特、包头、通辽等地的竞争,在区外要面对河北、青海、西藏等地区的竞争。
(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呼伦贝尔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景观往往坐落于草原自然景观之中,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但是当前许多旗县在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不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在原有藏传佛教景观周围大量修建宾馆、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已经对藏传佛教景观周边的自然景观造成了极大威胁。
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大量的的佛事活动势必会成为旅游开发的一部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会对藏传佛教的传统活动产生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同时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也会在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给佛教世界带来威胁,旅游者带来的物质世界的庸俗化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些年纪较轻、定力不够的僧人产生影响,打扰僧人的清修。另一方面,在有些旗县出现了少数喇嘛和僧人违背藏传佛教教义,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旅游者需求,随意改动藏传佛教活动仪式,并利用旅游者祈福禳灾的心理,把进香、捐功德等活动变为敛财的手段。这样下去藏传佛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就会失去其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内蒙古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对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呼伦贝尔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促进呼伦贝尔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旅游开发的文化品位,开拓新的旅游市场都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范能船.佛教文化、中国文化、旅游[J].旅游学刊,1990,(04): 52-55.
[2]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J].天府新论,1990,(01): 31-34.
[3]程道宏,徐占江等.呼伦贝尔盟志[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2324-2325.
[4]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黄志敏.内蒙古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W分析[J].经济论坛,2012,(03):44-46.
[6]陈宇.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03):20-23.
[7]陈芸.宗教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以泉州市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9):65-66.
[8]张立勇.桂东南宗教旅游SWOT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04):140-141.
[责任编辑张灿邦]
SWOT Analysis 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Cultural Reasourse In Hulunbeier Of Inner Mongolia
SHI Lei ,SU Hong-wen
(Tourism Management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 of Department of Hulunbeier College ,Hulunbeier,Inner Mongolia 021008;China)
Tibetan Buddhism cultural reasourse in Hulunbeier Of Inner Mongolia,filled with a long history,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rich connotation.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cultural reasourse in Hulunbeier of Inner Mongolia.
Inner Mongolia;Hulunbeier;Tibetan Buddhism;tourism development;analysis method of SWOT
B94;C95
:A
:1008-9128(2014)06-0122-04
2014-05-06
石磊(198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