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下的文学之“微”

2014-04-08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众文学微信

周 丽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自媒体时代下的文学之“微”

周 丽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媒体技术和数码技术的革新,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日渐迷你化。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带动着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在自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已经渗入到文学内部中来。该文主要探讨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文学的“微”化特点,以及在自媒体背景下“微”文化的发展方向。

自媒体;主体;内容;文本;微化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 ,手机微博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2%。美国作家丹.吉尔默提出的“自媒体”概念本是“Journalism3.0”意为网络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加上分享与连接的两大特性,由此受众不仅仅是被动、单向的接受媒体所喂食的新闻,也可以主动成为新闻传播者。微博、微信、米聊、陌陌等新兴的这种微型传播工具所连接的传播载体都是每部手机背后个体的人。自媒体时代的个体作为一个移动的传播媒体,充分体现了“媒介是人的延伸”。每一次传播工具的创新和变革都会带来文学各种形态的变革。口头传播时期的文学形式多表现为神话传说和诗歌,文字印刷传播时代是文学精神内容最为发达的年代,主要为各种形式的独立著作。从口头文学到纸质纯文学时期,文学的每一次发展都和传播媒介密不可分。

一 创作主体之“微”

创作主体的扩大化和草根化。这里我们说的也是创作主体既是文学创作主体也是广大受众,在自媒体时代文学,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2011年瑞士信贷发表了一系列调查数据称,学生和白领是目前新浪微博的主要用户,这些用户中,47.5%左右的新浪微博用户每天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23.6%的用户每天上网3到5个小时。可见在自媒体时代占据主要用户群的仍然是草根大众。2013年8月3日用户名为“一句心情签名”发了一篇如下的博文“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是要自己走完。(转)”在网络中尤其是微博或微信中还有数不清的草根以这种方式每天文字创作或者转发文字。长期以来,文学一直被置在高阁是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身份象征。而自媒体平台为大众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体验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文学创作不再被职业作家和少数精英所把控。网民结构的大众化使普通人开始参与到这个虚拟、迅捷的平台中来,使文学回归民间。“人人都能成为文学家”成为现实,微小的普同大众在这里找到了存在感和满足感。与创作主体的草根化相对应的是,在自媒体时代把控文学命脉的主体是那些受过一定教育但是文学素养又不全面的普通大众。相比传统文学创作主体,由于专业文学素养的缺失,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和一次一次的互动转发使这些文字的原创文学被稀释的越来越口水化。这些文字除了转发一下名言警句外,原创性的越来越少且大多数都是都生活的感悟。缺乏像传统文学那样连续性的整体性的文章。

草根大众的喜好影响专业作家的写作。自媒体时代作家与读者的沟通更为迅捷,而传播工具的大大改善也提高了普通大众的文学阅读水平,大众对传统文学中作者写什么读者就看什么的模式不买账,他们开始与作家沟通试图改变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典型的如因《盗墓笔记》而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南派三叔”近日在微博上发文称:“如果我把小哥(其作品中的一个极受读者欢迎的人物)写死了会怎么样?”博文发了不到一分钟,微博评论瞬间就刷刷的不赞同。在此环境下伴随着经济利益的极大诱惑,很多作家也因此迎合读者的口味去写作或者因为读者对结局不满意而修改结局。普通大众为了增加关注度也在微博中投其所好。例如“治愈系爱情”用忧伤而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吸引了大批在爱情中不得意的用“我的前任是个极品”发文:知乎上有人问“爱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感觉,一条答案是“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或者开专门的笑话或微小说用户以吸引那些爱吐槽的文艺青年。在自媒体时代下,不是文学生产决定文学消费而是文学消费绑架了文学生产。

二 创作内容之“微”

(一)创作内容生活化

2013年7月31日拥有众多微博粉丝ID为“作业本”的用户发了这样一条微博“终于卸载了微信朋友圈,实在不忍心看那些熟悉的人逐渐远离他们给我的印象,变成一个陌生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爱上了秀自拍,热衷于转养生贴,发创业鸡汤、成功必备、佛经咒符、给女人的忠告、给男人的十句话、怀孕必备、各种转发保平安…这些东西原本在QQ群,为什么突然就占领了朋友圈。”在网络媒体技术的进步下使草根大众文学创作的时候不受时间空间和技术的限制,每个人在微博微信这个平台上可以自由的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及时记录当前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感受。并且发文后,会及时有人回复评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相对于滞后传统文学而言更便捷,读者的感受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基于这一点文学创作从传统的宏大历史性叙事转为个体化,去集体化意识也更加得到广大普通用户的喜爱。上个世纪影响颇深的从历史背景切入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在这个时代被“微”化的琐碎生活内容代替,普通大众更加注重个人感受,家庭观念、友情观念和爱情等生活气息浓厚的创作占据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中的大部分篇幅。

(二)创作内容碎片化

随着当下自媒体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接受信息,人的整个生活完全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颇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场景。纵观现在的网络,宏大叙事性的长篇文学在网络上已不多见,转而进入我们视野的是更多碎片化、娱乐化的微文学,随处充斥着名言警句、心灵鸡汤、治愈系文学散文、青春爱情文学。各种文学在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一个“微”字,如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微剧本、微散文。微博微信上的众多的文学名言名句,小故事,小剧本和小说,在无数次的转发和复制粘贴后,完全碎片化,最后传达给受众的已距原本相差甚远。传统文学在自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被解构成只言片语。传统文学创作也慢慢消解直至异化为俗不可耐的“心灵鸡汤”。

(三)创作内容娱乐化

自媒体背后的市场经济消费之手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习惯,有人开玩笑说,从前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揉揉眼睛,而现在我们醒来的第一件事情是刷微博看看我昨天的心情有多少评论。但这对于长期以来被历史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压迫的国民来说未尝不是国民心态的一种解放和进步。自媒体改变了也人们的接受习惯,使得文学领域充满感官刺激的大众文学得到了人们的热捧。那些具有娱乐价值的文学更受大众欢迎,例如微博上的反腐博文、笑话精选、无病呻吟型的堆词。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在自媒体影响下文学的本质被消解的只剩语言。自媒体时代的文学语言大量使用俗语、反讽、口语、谚语、和戏谑的语言,文字表述简单、浅显、俗白、游戏。语言戏谑油滑,内容上掬取原生态生活,文本形式极度自由。如网友“汉语真是博大精深,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这样的句子再配上适当的图片,图文并茂,读者能更快的理解。传统文学创作则注重大政治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象征意义。

三 微化

(一)文本的微化

要表现在字数的限制和文学题材整合。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把创作文本的字数限定在一定区域内,尽管微信不受字数限制,但是受微博影响广大用户一般都遵循微博的规定,一般太长的微博(除了对热点的评论)外没人看。更多读者都是“标题党”。尽管受到字数限制,但是在这140字内,广大网民充分发挥创作天分,不管是什么文学题材,在这140字内都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文本的创作者在这140字内可以戏谑人生,可以自嘲,可以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世界进行颠覆、反讽和戏仿,文笔好的微文能短时间内引起一股风潮。

微笑话

媳妇一跟我吵架,就哭着跑出去逛街购物,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今天媳妇哭着对我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问媳妇怎么了,她说:“你已经一个星期没跟我吵架了。

微戏剧

问方:宝贝儿,这么晚还没睡?

答方:宝你个头啊,我是她男朋友……

答方:操!

答方:你他妈的是谁?

问方:我是她爸!(附加愤怒的表情)

微散文

要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只需拥有三样东西——有想做的事,有值得爱的人,有美丽的梦。

尽管文本的字数进行了微化,各种题裁也不拘于形式。但是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意义却没有微化,人生的得失成败,快乐与痛苦在这些幽默的微文中体现的恰到好处。它们浓缩的反映社会现实、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戏剧性的推进人物台词。不但不会给人沉重感反而以一种深入浅出之状让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

(二)创作时间的微化

传统文学创作需要花费作者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古人写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写小说.动辄“闭门谢客,披阅十载”。太史公著《史记》花了13年,仇兆鳌评杜甫“ 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思矣 ”,从而能“语不惊人死不休” 。曹雪芹共“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石头记》。自媒体网络时代,现在的作家一年往往10多万字,动辄就标榜自己“著作等身”。自媒体下的草根大众整体文学素养不高,立志成为太史公式的人物也寥寥无几,创作只不过是线下生活的调味品,只是娱乐自己和粉丝而已。他们只需花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可以原创一个微小说或者复制嫁接名家的故事作为自己的创作。他们没有对生活的积累,也没有对人生长时间体验,更不会对写作进行精心布局或反复修改。所以这些商品化的短时间创作的微文学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和埋汰。这些草根大众的作品很快就会被其他的短时间作品所替代,消失在网络世界中。即使有少数职业作家愿意花上大把时间去创作,但是由于受碎片化的信息和物质化的影响也很少有精品推出。

(三)教化功能的微化

“淘宝账号给我。”电话里回荡着男人低沉的声音,她有些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当看到自己购物车内的所有物品都被购买后,她感动了,可是女人的矜持之心让她忍住了找他的冲动。直到一周后,她沦陷了。收到的数十个包裹,都他妈是到付。这个故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多微博用户关于“男人到底该不该给女人花钱”的口水大战。往往人生的很多道理就在大家看到这个微文的时候慢慢开始理解。

20世纪的文学文本是以图文并茂的纸质文本为主,而自媒体时代的文学文本主要是电子文本,其文本里镶嵌有图片、动画、音频、视频,链接有网站和社区等,动静结合,声图文并茂,多种方式组合与排列。虽然缺乏传统文学读者期待视野,但是自媒体对技术的整合运用,使文学对于大众来说更有代入感,具有感官冲击,审美更加符号化。感情升华和共鸣也更直接和强烈。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共同搭建了一个体验快乐的舞台,在参与中体验到自由性和平等性,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零碎的隔阂的个体,而是有无限活力和创造力的整体。在这个公共领域里,微博微信传达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更是一种时髦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潮流的象征。其间所形成的时代风尚,引导了大众生活、艺术的观念变化,影响到整个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种现代传媒的文化氛围形成文学的独特语境。尽管网络文学形式大多一致,内容不突出。但是网络文学,尤其是在微博中,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舆论导向大部分还是积极向上的,积极扮演文学的教化功能。在自媒体中人们以戏谑的方式发泄内心的情感,把对现实的调侃都微化到了文字当中。当人们回到现实社会,可以更理智、更平和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在这个良性互动中,文学春风化雨般地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普世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传播。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虽然在形式上大大的迷你了。但是文学所应有的审美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文学的无功利性不但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而远去,反而离大众前所未有的近。但传播媒介具有信息多而杂、点对点的互动传播和开放式的媒体平台,使大众创作的微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虽碎片化、低俗化、过度注重图文技术而忽略文学本身的含义,使大众文学成了文学的中心。其文本形态与意义呈现也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得不担心纯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美感是否被传播媒介和市场消磨殆尽。但应该看到,微文学创作者的草根探索、在文中对个人生命的关注、对文学语言的精心锤炼,都是文学创作史的一次新变革,是现代传媒带给文学的一次生产力的解放,这对日益边缘化的中国传统文学来说,未来的大众文学一定会经过这个社会转型期而越来越成熟。

[1]王一川.网络时代文学:什么是不能少的?[J].大家,2000,(3).

[2]〔美〕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谭雪芳.传播学视阈下微博文学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责任编辑姜仁达]

"Micro-Literature" During the We-Media Age

ZHOU Li
(Media school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China)

After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with th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and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comput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of the growing mini.Dissemination of technology every innovation led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 literature,in the media since the reform era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infiltrated into the interior of literature in the pas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lf "micro"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media era,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background from the media "micro" culture.

we-media;main part body;text;micro-literature

G21

:A

:1008-9128(2014)06-0041-03

2014-04-29

周丽(1987—),女,四川达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大众文学微信
我们需要文学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微信
微信
微信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