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桂林难民垦殖区建设略述

2014-04-08曾少文秦翠英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救济桂林难民

曾少文, 罗 天, 秦翠英

一、战争引发的难民问题与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立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战火的不断蔓延,华北、华东以至华中、华南的部分地区相继沦为战区,许多普通百姓家园被毁,他们为躲避战火,纷纷迁往后方。这些难民大多数是富有民族意识的农民,他们不甘留在破碎的家园让敌人像牛马一样使唤,于是忍痛离乡背井,携带妻儿老小从沦陷区由长江下游奔到武汉,再由武汉奔到衡阳,又从衡阳奔到广西的北大门——桂林。据统计从1938年9月到1939年3月,入境难民达16 398人,到1939年底,有15 370人入境。 1940年入境难民有31 765人,到1941年底,广西省振济会救济的难民数共达103 547人。占全国救济难民总数的11.2%,全国振济会救济难民数共计9 236 887人。[1]由此可见,难民数量之多。

面对这样严峻的难民问题,如何对难民进行收容与安置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不对难民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济,则无法保证他们的生存以及社会的安定。193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非常时期救济难民办法大纲》,成立难民救济总会,各省成立分会,统一开展难民救济工作。10月由广西省民政厅主管的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广西省分会成立,统筹安排办理各地救济工作。1939年4月改组为广西省振济会。随后还在一些重要的县设立了难民救济支会。在桂南战争爆发后,振济会针对这一时期移桂难民的突发性、无序性立即根据灾情,斟酌财力,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救助并颁布了各种难民救济政策法规及办法,如《修正广西省振济会办事细则》《广西救济区组织规程》《广西义民救济站组织规程》《广西省立农民借贷处章程、办事细则》《非常时期广西省救济难民办法》《紧急救济难民十一项办法》《广西收复地民众救济办法》《配置难民十二项办法》《非常时期难民移垦条例》《收复区各县市救济难民办法》等等。[2]

由于桂林密林荒地遍地都是,因此为了更有效开展桂林的难民救济,利用难民开辟桂林的荒地增进粮食的生产。1938年9月1日广西省政府依据所制订和颁布的《清理荒地暂行办法》、《荒地承垦条例及施行细则》和《难民垦殖实施办法大纲》与中央赈委会一起决定在桂林成立移桂难民垦殖处并正式划定在桂林李家村和大中镇良丰乡十里坪开垦4 500亩具有试验性质的难民垦殖区,用来安置收容难民。移桂难民垦殖处把桂林难民垦殖区分为三个小区:第一小区在良丰,面积为3 600亩;第二小区在虎塘,面积为1 500亩;第三小区在大中的红景山,面积为400亩。[3]143应该说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立不仅能使入境桂林的难民参加生产得以生存,而且还对桂林加强抗战力量,充实物资供给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

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建设

桂林属于半热带气候地区,春夏雨水充足,秋冬雨水少气候温和,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最适合种植水旱二稻、红薯、芋头、豆科植物、杂粮和蔬菜。据统计桂林土地面积共有6 377方里,山石面积约占670多方里,水田约占75万多亩,荒地面积3266方里,其它多是园林、农场。[4]良丰乡位于桂林雁山,距离桂林16公里,石灰岩地质构成,四面环山,土质为沙质土壤,土色黄褐色。土壤中所含的腐植物成分较低,地表土层很坚硬。良丰河横穿其中,并且还有一条小河和地下河便于浇灌,很适合难民开荒。

1938年中央委员会难民垦殖处搬到桂林以后,9月皖省务农难民在冯副委员长的领导下组织了274人垦民和随行家属260人共534人先后由第八救济区遣送到桂林难民垦殖区开展垦荒。[5]难民垦殖工作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起来。(1)移桂难民垦殖处到全县(今全州县)大规模购置铁铸的农具。(2)帮助难民搭棚建屋,解决难民的居住问题。在垦殖区内用茅草建造房子,五六户一幢,房子周围用松枝做篱笆。到1939年1月房子建造完毕。

(3)安置难民到垦殖区。入境桂林的难民,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1939年3月入境桂林5 957人的难民中,据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广西分会对1938年11月-1939年3月的5个月时间里桂林县入境的各省籍难民数统计,江苏籍2 354人,安徽籍2 223人,浙江籍155人,山东籍67人,湖北籍444人,河北籍153人,河南籍134人,吉林籍3人,共5 533人,占总数的92.9%。[6]174而这些人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只能到垦殖区从事农业劳动。因此参加难民垦殖区的二百多户垦殖户大多以江苏、安徽、湖北、浙江等地为主的难民。

(4)规定开垦标准。在开垦初期,移桂难民垦殖处规定每一个垦户必须临时种麦子五亩,豆子一亩,蔬菜一亩,以后逐渐发展到每户耕种二十亩的标准。在这二十亩当中有二亩划为公田,其余十八亩地所产的农产品都归垦民自己所有。

(5)解决难民的生存问题。当垦殖区里的难民在未能独立生产之前,为了解决难民的生存问题,移桂难民垦殖处规定凡能参加生产的难民,每天发给大口(十三岁以上)一角五分法币,小口(十三岁以下)一角,[3]144-145一直延续到他们能独立生活为止。

(6)采用“公田制”的劳动制度。移桂难民垦殖处规定无论男女老幼的难民,除了学龄儿童外,都要参加各部门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规定在上午7时开始到11时休息,下午1时开始到5时散工,农忙期间,则例外。由于垦殖区的荒地杂草多,土壤表层很坚硬,因此开垦起来很费力。一天只能开垦一亩的荒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垦进度。为了便于管理,移桂难民垦殖处在每个垦殖小区入口处,都竖起一块木牌,木牌上标明这个小区开垦的亩数,种植的品种,以及工作队的队名。

(7)采用“集体农场”的劳动制度。在移桂难民垦殖区的三个小区中,除第一、第二区采用自由工作时间的“公田制”外。第三区参照苏联的“集体农场”的制度采用共同工作制。垦民集体集合,共同工作八小时。工作能力、工作时间、工作技术分别登记在工作调查表上,然后根据工作调查表所登记的分数酬劳垦民所花出的劳力代价。在农忙期间,超过八小时工作时间,另外发给奖金。

从上可知,移桂难民垦殖处对垦殖区的建设是重视,他们从各方面制订一套管理标准和制度,并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建设工作。

(二)农副产业建设——开办小型手工织布厂

由于农业生产受土地和季节气候的影响,垦区多余的劳动力便不能充分使用,主要是无垦荒能力的妇女与孩子。为祢补这一缺陷,移桂难民垦殖处于1939年在第三小区大中创办了一个小型手工织布厂,为了能使工厂正常进行运转,移桂难民垦殖处还向织布厂提供了3000元做资本,并为工厂购买了27架自制的手工推织布机,组建织户二十家。同时还规定织布厂尽量招收移桂的难民入厂工作,并要求凡15岁以上25岁以下的男女青年,皆可入厂。建厂初期共招收26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性。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技能,织布厂还雇佣二名技师,教工人学习纺纱织布、染织、缝纫等生产技能。工人的学习程序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以4个月为限,注重技术的练习;第二阶段以3个月为限,注重技术上质的进步及量的增加;第三阶段以4个月为限,选出织布已达到精良的工人学习染织技术;第四阶段以1个月为限,让工人学习工厂的管理法。为了使工人与厂方能够更融洽,还特别劝导工人入股。在学习期间工人的食宿由厂方提供,如出产品超过工作标准表之规定时,按照比率,分别给予奖励。

建厂初期,由于工人技术不熟,因此每天产量只有十余匹布。为了提高产量,织布厂还发起一个“斯泰哈诺夫”运动,对于勤快的工人给予奖励,每天织布超过一匹以上的奖银一角,并为成绩优良的工人发放特别的奖章。机织的麻布主要销售到六塘、良丰一带,每匹价格为三元二毛。由于麻布质量好,产品远销到广东、香港等地。随着织布厂不断的发展、壮大,织布厂把获得盈利,以50%补充资本,10%为储蓄金,40%为公役津贴费。[3]146

从中可知,开办小型手工织布厂不仅解决难民问题,而且还发展农副业,扩大了桂林织布业的发展。从而使桂林的织布生产更为发达,织户生产规模更大。

(三)垦民教育与医疗建设

为了激发垦民的民族意识,坚定抗战信念。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垦民的教育,分令各省县尽量筹设新学校,聘请难民教师,充任教员。为此,移桂难民垦殖处在中央指导下在文盲占80%的800多名垦民当中,开办成人教育识字班和在良丰乡十里坪成立了移桂难民良丰乡十里坪小学。[3]147学校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识字教育为副,实施教育事宜。学校所用的教材主要采用正中出版的小学国语、常识、社会三种,中学公民、国文、历史、地理四种教材。而成人教育识字班主要以政治训练、文字训练和生活训练三个方面组成。在成人教育识字班未成立之前,口头教育在每一个小区里都很普遍的进行,每个星期由小区组长召集垦民谈话一次,灌输农事知识,讲解中日问题,研究国际动向,使他们能够慢慢地从小我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垦殖区还设有教育组,移桂难民垦殖处除了计划兴办学校,设立成人班,妇女班外,还设立一个垦民俱乐部,教垦民唱爱国歌曲,开展体育运动等形式来调剂垦民的生活。通过设立学校,一面救济难民,一面又扫除文盲。

为了解决垦区内垦民生病的问题,在移桂难民垦殖区中的三个小区还成立了医药室。最初每个医药室由一名医生和三个护士组成。医药室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垦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条件。如:疾病治疗、伤残处理等。在疾病流行期间,医药室还向垦民免费提供药品。如:日月白仙丹、八卦丹、万金油、避瘟散、神丹等廉价的药品。有时也向垦民提供比较昂贵的药品。比如:十滴水、奎宁片等。对于在垦区内生产的孕妇,医药室也给予接生,并给予适当的医药费补助。应该说,医药室的建立对垦殖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垦民身体健康提供了有限的医疗保障。

三、桂林难民垦殖区建设的成效

在垦区难民的辛勤劳动下,桂林难民垦殖区的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39年6月桂林难民垦殖区第三小区“大中”共招收难民1721人,开垦面积119 300亩。[10]桂林难民垦殖区建设最大的意义还在于1939年6月广西省政府拟定《广西省农业推广实验计划纲要》在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的协助下在桂林良丰成立了良丰中心推广区,主要农务区域包括良丰、会仙、六塘、大中等乡。良丰中心推广区的资金除原有8712元外,还由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补助7000元,并增加10多人协助推广工作。到1939年底共冬种小麦14 605亩、育苗286 460株、开垦荒地1956亩。1939年12月10日在良丰举办农业展览会及农产品比赛,陈列各种展品达8700多件,参观人数达3400多人。[11]从这些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成绩十分突出,这也说明垦殖区的建设已达到了垦荒与救济的目的,这种试验是成功的。

桂林难民垦区的难民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这种试验的成功也逐渐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其中就有李宗仁夫人、方振武将军、移桂难民垦殖处主任蒋匀田等知名人士。他们先后来到垦殖区参观。如:1939年秋李宗仁夫人慰问垦殖区中难民并和垦民一起采摘农产品。1941年3月21日广西家畜保育所、农事试验场、桂林科学馆、临桂推广实验县四机构又在良丰举行农产品展览及家禽畜竞赛。向广大乡民展示稻、棉、麦等各种农作物的标本及制成品和改良品种以及举行家禽畜竞赛。各地乡民都极感兴趣参与,而且乡民从农业生产指导获益非浅。

从上述可知,当时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是有成绩的,得到省内外人士的好评。难民垦殖区的建设对桂林的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四、结语

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对于保障移桂难民的生活安定起到一定的作用。逃至桂林的难民在垦殖区内暂时安定下来,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了生活问题,这种救济工作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说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立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2)在垦殖区开办成人教育识字班和收容难童的小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让难民脱盲而且对激发难民的民族意识,坚定难民的抗战信念,培养难民的生活技能具有积极的意义。(3)利用移桂难民开垦荒地使桂林部分荒地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使自然资源直接用于社会生产;垦区难民工厂的开办,不仅培养了难民的生产技能,而且充分利用了难民所带来的东部地区先进的技术经验和思想,发展了社会生产力。(4)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桂林难民救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减缓了因战争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5)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立与建设为今后广西国有良丰农场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在桂林难民垦殖区的三个小区中以良丰小区规模最大,成效最突出。1954年11月在这里成立了广西国有良丰农场,这充分说明了移桂难民垦殖区在难民的辛勤劳动下已得到了初步开发并取得成功,同时也证明了广西国有良丰农场建立与抗战期间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1]艾萍.抗战时期新桂系对内迁难民的救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28,29.

[2]滕兰花.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难民救济工作试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1):131.

[3]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农村动态[M].桂林:新知书店出版,1939.

[4]子文.广西垦荒事业[J].中报周刊,1940,(6):10-12.

[5]国内劳工消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份[J].国际劳动通讯,1938,10:6.

[6]孙艳魁.苦难的人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二十八年本省办理农业推广实验县经过[J].广西农业通讯,1940,(1):47~54.

猜你喜欢

救济桂林难民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桂林行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乐!乘动车,看桂林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关系救济
桂林游
论私力救济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