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瓶梅词话》词语考释五则

2014-04-08璐,康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舌根词话大词典

高 璐,康 健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同时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该书用语多为元明时代鲜活的口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风貌。关于这本书的词语研究也比较成熟,有专书词典出版,如白维国先生编写的《金瓶梅词典》①白维国.《金瓶梅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1.,但该书年代已久,很多词语只做了解释并未阐明其来源,且引例较少;《汉语大词典》虽有不少《金瓶梅》引例,但对其词条释义也有疏漏。因此本文将在前人基础上选择《金瓶梅词话》中有疑问的几个词语,做进一步的训释。

一、当门

(1)贲四娘子道:“耶咯,三位娘上门怪人家,就笑话俺小家人家,茶也奉不出一杯儿来!”生死拉到屋里。原来上边供养观音八难并关圣贤,当门挂着雪花灯儿一盏。(《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四回)[7]275

《金瓶梅词典》把“当门”解释为“门中间,门上”[1]109。文中说“生死拉到屋里”,既然已到屋里,“上边”、“当门”应是屋里施设,白维国先生“门中间、门上”的解释就有些不妥。

《汉语大词典》把“当门”解释为“挡着门”和“对着门”,我们认为有道理,但不够全面。在近代白话文献中,“当门”出现的例子不少,如:

(2)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水浒传》第三回)

(3)员外入那笆门中,一似身登月殿,步入蓬瀛。但见:三门高耸,梵宇清幽。当门敕额字分明,两个金刚行勇猛。观音位接水陆台,宝盖相随鬼子母。(《醒世恒言》第三十一卷)

两例中的“当门”,一个是指嘴巴的正中间,一个指门的正中间,都有“当中”、“中间”之意。

“原来上边供养观音八难并关圣贤”,可见“当门”这个地方是供奉神像的地方,农村的家中,神像一般都供奉在堂屋的正中间,正对着大门口,“堂屋”本身就是房子最中间的一间屋子,而最中间的屋子最中间的一个地方,用以供奉神像,必然是一个尊贵的位置。这个供奉神像的地方是在屋子的里面而并非门上。

《汉语方言大词典》认为“当门”在冀鲁官话中意为“正中间”;江淮官话为“外间屋”;西南官话为“前面、前头,对着门的地方”;中原官话“地板”。[6]1878

《金瓶梅》的作者历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笑笑生”很显然是一个化名,而他的籍贯兰陵,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般认为,兰陵在明清指的是沂州府兰山县,其范围大约为今天的鲁南及苏北一带,那么作者所用的方言大部分也当为此地方言。

“当门”在现在的冀鲁方言里还十分常见,口语里常说“小孩子吃饭不要坐在屋当门”,是因为这个位置的尊贵,一定要让年长的人或者客人坐,小孩子坐在当门就有违长幼之序,显得没有礼貌。方言中出现的这个“当门”指的是“屋子的正中间,正对着门的地方。”是在屋子里面,而并非门的正中间。

其他近代和现代文献中也不乏“当门”作“屋子正中间对着门的地方”的用法。

(4)“师到鹅湖,当门安下。忽然见灯头来挑灯,便造偈曰:一灵孤灯当门悬,拟欲挑来历劫昏。山声朴直人难见,此中会得处处全。”(《祖堂集》卷第十)

(5)家内始作三七斋,僧徒大集,忽见赵生至,皆惊恐奔曰:“魂来归。”赵生当门而坐,妻孥辈亦恐其有复生,云:“请于日行,看有影否。”(《太平广记》卷四二一)

(6)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将其当门摆开,一边喝酒,一边指着苦楝木质细密的年轮(人民网《生命印记·苦楝花开》)

(7)回到家已是午饭时分,儿子直愣愣地当门站着,“爸……”(《监狱故事·回家探亲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门”应释为“屋中间,正对着门的地方。”

二、不防头

(1)且说应伯爵见贲四管工在庄子上撰钱,明日又拿银子买向五皇亲房子,少说也有几两银子背工。行令之间,可见贲四不防头,说出这个笑话儿来。伯爵因此错他这一错,使他知道。(《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7]425

(2)妇人见他的话不防头,一点红从耳畔起,须臾紫胀了双腮。(《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八回)[7]446

《汉语大词典》将“防头”解释为“注意,留神”。“不防头”解释为“不提防,不留神”。

白维国先生在《金瓶梅词典》中将“不防头”解释为“不留神、冒失、引申为不合时宜”。[1]41

两本词典解释并无太大出入,但都不够明确。文中两例“不防头”有细微不同,前例作“不留神、冒失”讲,后例作“不合时、没遮拦”讲。前者往往形容说话人说的状态;后者往往叙述所说之话造成的结果。在其他文献中也见用例:

(3)宝玉听了这话,忙近前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出来了,他岂不恼呢。我怕你得罪了人,所以才使眼色。(《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4)青儿自在巧姐那边。刘老老道:“茶倒不要,好姑娘,叫人带了我去请太太的安,哭哭老太太去罢。”平儿道:“你不用忙,今儿也赶不出城去了。方才我是怕你说话不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

(5)秦氏一面张罗凤姐吃果酒,一面忙进来嘱咐宝玉道:“宝二叔,你侄儿年轻,倘或说不防头,你千万看着我,别理他。他虽腼腆,却脾气拐孤,不大随和儿。”(《红楼梦》第七回)

(6)“我只劝你从此以后少在外头胡闹,少管别人的事。天天一处大家胡逛,你是个不防头的人,过后没事就罢了,倘或有事,不是你干的,人人都也疑惑说是你干的。不用别人,我先就疑惑你。”(《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金瓶梅词话》中还出现“不防头脑”一词,与“不防头”用法相同。

(7)以后见他说话儿出来有些不防头脑,只低着头弄裙子,并不作声应答他。(《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7]348

三、年时

(1)月娘道“大妗子,你还不知道:那一个因想起李大姐来说年时孟三姐生日还有他,今年就没他了,落了几滴眼泪……”(《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三回)[7]969

“年时”,徐志强(2000)认为“时”字为“时日”,跟“前时”、“春时”、“饭时”的“时”相同,并说“峄县将时日简称为时”,“年时”应该指“过年的时候”,也就是说孟三姐的生日是过年的时候。但是在第四十六回中有这样的记叙:

(2)月娘指着玉楼:“你也叫他卜卜。”玉楼道:“你卜个三十四岁的女命,十一月二十七日寅时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7]551

由此得知孟玉楼的生日不是“年时”,所以这个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汉语大词典》中“年时”有五个义项:“当年,往年时节”;“岁月,年代”;“方言,去年”;“指历法的年月时日”;“年头,年份”。白维国《金瓶梅词典》把“年时”解释为“去年”[1]374,“时”字读轻声,不读原调。

我们认为白维国先生的释义是正确的,“年时”是一个用的比较广泛的方言词,“年时子”、“年时年”、“年时家”在冀鲁官话、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中都经常出现,意义也都为“去年”[6]2017。文中吴月娘的话,“年时”与“今年”对举,即“去年”与“今年”对举;况且前文还有这样的记叙:“孟玉楼生日这天,西门庆坐在上面,不觉想起去年玉楼上寿还有李大姐,今日妻妾五个,只少了他,由不得心中痛,眼中落泪。”这个“去年”与后文中的“年时”语义相同。所以“年时”作“去年”讲是合适的。

近代其他文献中也有“年时”做“去年”讲的用法

(3)天宫原不着相思,报道今宵逢七夕,忽忆年时。(《长生殿》第二十二出)

(4)试着春衫羞自看,窄似年时一半。(赵长卿《清平乐》)

四、垫舌根

(1)月娘道:“想必两个不知怎的有些小节不足,哄不动汉子,走来后边戳无路儿,没的拿我垫舌根.。”(《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7]604

(2)我是不消说的,只与人家垫舌根。谁和他有甚么大闲事?宁可他不来我这里还好。(《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四回)[7]524

《汉语大词典》中“垫舌根”释为:“指被人在背后议论讥笑。”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垫舌根”释为“做别人说三道四的对象。”[6]4051引例为《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例。

《金瓶梅词典》解释“垫舌根”为“被别人谈论”。[1]123

我们认为:如果将“垫舌根”解释为“背后议论讥笑”,那么这个词就相当于“嚼舌根”了;“嚼舌根”是一个应用相当广泛的方言词语,北京、东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都用,作“背后胡说、嘲讽”讲,含贬义。而“垫”字并无侮辱讥笑的意思,它有“填补空缺之意”,这一意义也比较常用,如:

(3)别着急啦,大节下的,我这儿还有两盘倭瓜馅的饺子呢,好歹的你先垫一垫。(《四世同堂》十六)

(4)招弟必须唱压轴!不管有什么角色,都得让一步儿!我的女儿不能给别人垫戏。(《四世同堂》五八)

“垫舌根”可以被理解为填补舌根空白,这并没有“嚼舌根”的那种贬义色彩;类似的词语还有“垫肚”、“垫补”等,“垫”字都作“填补空白”讲。由此,我们认为《汉语方言大词典》“做别人说三道四的对象”、《金瓶梅词典》“被别人谈论”的解释比较可靠;《汉语大词典》释义中有“讥笑”之意,与单纯的“被谈论”相比,“被谈论”的内容可以有好坏之分,“讥笑”说明被谈论的内容只包含坏的方面,而根据考察,“垫舌根”并不单纯包含贬义,也可以表示正常的讨论,因此我们认为《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够准确。

五、擦杠

(1)西门庆道:“你不知这小油嘴,他好不兜胆的性儿,着紧把我也擦杠的眼直直的。”(《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7]1101

《金瓶梅词典》将文中“擦杠”一词解释为“顶撞”[1]48

《汉语大词典》对“擦”字做了九个解释,其中有一项解释为“顶撞”,引例为《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潘姥姥听见女儿这等擦他,走到里边屋里,呜呜咽咽哭去了。”2008年版的《金瓶梅词话》已经将这个“擦”字改为“证”字,“证”字在江苏话中有“争辩”的含义,包含言语冲突的概念,在文中被解释为“顶撞”之意。

今天的甘肃兰州话、青海话里面都有“挖擦”一词,意思就是“挖苦”。“擦”字就被解释为“去你的吧”,含有骂人的贬义成分,与文中的“顶撞”之意不谋而合。另外近代其他文献中也有“擦”字做“顶撞、辱骂”解释的例子:

(2)思量一转,泪如泉涌,道:“以此一番,防范越严,他走来也无面目,这姻缘料不能够了。况我当不得这擦刮,受不得这腌芃,不如死了,与他结个来生缘罢!”(《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

(3)徐哲尚肯服善,听他一两句;那徐言、徐召是个自作自用的性子,反怪他多嘴擦舌,高声叱喝,有时还要奉承几下消食拳头。(《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

近代其他文献中“杠”字有“顶着”的意思,与“擦”字意义相近,同义构词。

(4)且说林善甫脱了衣裳,也去睡,但觉有物杠背,不能睡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在晋语中有“抬杠”一词,意为言语冲撞,“杠”字可做“顶撞、辱骂”解释。

综上,“擦杠”做“顶撞”解释是合理的。

[1]白维国.金瓶梅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雷汉卿.近代方俗词丛考[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3]徐志强.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之谜[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4]杨萍,曲文军.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辨证[J].临沂:临沂师专学报.1998,(1).

[5]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6]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舌根词话大词典
增山词话
半梦庐词话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反复复发的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诊治分析
新词话
词话三则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全舌全喉切除治疗晚期舌根癌3例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