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3年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2014-04-08张利明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检索

张利明,韩 杰

(保定学院 外语系,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引言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弗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它主要是指工作性质与助人有关的从业者,如医护人员、警察等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因长期从事此类工作而产生的对工作不积极、对人冷漠以及对工作持有消极态度等现象。然而关于究竟该如何定义职业倦怠,学界尚有争论。国内外的研究中经常引用的定义由Maslach提出,即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①。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有三个表现,即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教师作为一种典型的“与助人有关”的职业,这一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自“职业倦怠”概念提出之日起便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兴趣。

如今距Freudenberger提出职业倦怠概念已经过去了40年,国内外学术界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多元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以及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教育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高校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4年发布的中国从业人员职业倦怠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②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更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进程。因此,有必要将国内对这个现象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为关注和研究此现象的学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近年来,对国内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学者主要有曾玲娟、伍新春(2003),朱晓颖(2006),常学义、周益斌(2011)等人。其中,常学义和周益斌对2000~2010年中国大陆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同时对该现象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作者将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入手,着重梳理2010~2014年以来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从而揭示该领域研究的一些新动向。

二、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的文献统计、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统计

以“职业倦怠”和“高校教师”为检索主题,将

①Maslach C,Jackson SE.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1.

②刘桂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时间限定为2010~2013年,在中国知网文献库中能够检索到的文献近300篇,其中2010年64篇,2011年74篇,2012年89篇,2013年70篇。这些文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术期刊(含特色期刊)262篇,优秀硕博论文32篇,国际会议论文及其他来源共3篇。这些文献所涉及的学科主要有高等教育、教育理论、教育管理、职业教育、体育、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等。

从以上文献年度分布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有进一步升温的趋势,基本印证了常学义和周益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增加和提升”的研究成果。

从所涉及学科来看,除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关注度比较高外,体育和外国语言文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者对这个现象的关注有突增之势:2010年之前能检索到的涉及体育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的文献分别只有3篇和2篇,而2010年之后的3年里,涉及这两个学科的文献则分别激增了15篇和13篇,这可能与从事这两个学科教学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有所增加有关。

从研究者的学历层次看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这个现象的关注度较2010年以前略有增高。据常学义和周益斌的研究成果显示,2010年以前涉及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硕博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年也只有9篇,而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三年每年都有10篇左右。除了硕博研究生之外,其他研究者主要来自南昌工程学院、黄河科技学院、西安文理学院等地方性高校,缺乏更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及科研院所,尚未有来自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者。

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质量上来看,进入SCI、EI和CSSCI三大检索及国内七大核心期刊检索来源期刊的文献数量和2010年之前的十年相比有显著提升:2000~2009年十年间进入以上三大类核心检索的论文共有41篇,而2010~2013年四年内则有49篇,这说明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数量上有大幅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

(二)国内高校职业倦怠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分布

尽管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2010~2013年关于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近300篇,但考虑到国内学术期刊及学术文献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笔者将仅对收入SCI、EI、CSSCI以及国内七大核心期刊检索来源期刊中涉及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49篇文献的研究问题进行归类和梳理,并试图揭示近四年来国内学术界职业倦怠现象研究的最新趋势。

就研究问题来讲,被收入三大检索以及国内七大核心期刊检索的49篇文献中,有43篇直接或间接涉及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因素分析,较为典型的有丁迈(2010)、唐昕辉(2010)、王红丽(2010)、张旭敏(2011)、高允锁(2012)等作者的文章;有29篇直接或者间接讨论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并为有关教育管理部门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的决策提出一般性建议,较为典型的有方达(2010)、韩海燕(2010)、赵雪(2011)等人的成果。除了上述两类研究问题之外,还有关于量表构建以及研究综述的论文各1篇。总体而言,2010~2013年三大检索及七大检索核心来源文献关注最多的研究问题是目前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因素分析和对策分析,涉及这两个问题的文献占文献总数的90%以上。

就研究者及其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分布来讲,49篇核心期刊来源文献中所涉及的省市多达14个,主要有北京、上海、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等东部省份,另有较少一部分研究来自中西部省份如湖南、四川、广西等省份。从研究对象的人口类型学特征上来讲,这49篇文献中有5篇专门研究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3篇涉及两性教师职业倦怠差异。从教师任课类型及工作类型来讲,分别涉及英语、体育、艺术、学生管理等学科。

综上所述,2010~2013年四年间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问题主要以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为主,研究者及研究对象分布地域较广,从事教学学科较多,此外,研究兼顾了两性教师的性别差异。

(三)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作为心理学及教育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高一虹等(1999)、(2000)曾对国内应用语言学文献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其主要类别有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及非材料性研究。心理学、教育管理以及应用语言学三个学科同属社会学科门类,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均有一定类似之处,因此,本文以高一虹(1999)所采用的分类法为基础对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在SCI、EI、CSSI及国内七大核心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能够检索到的49篇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中,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共有24篇,其中绝大多数采用描述性统计研究方法,只对调查样本的职业倦怠感指数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数据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并试图揭示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采用这类研究方法的主要有杜毅(2012)、兰惠敏(2012)、张玲(2013)等人。除了一般性描述统计分析之外,有少部分学者如程贵林(2011)、罗贤(2013)等人同时采用了较为科学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方法有t检验、方差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综合来看,国内进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时,主要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为主。该类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以马斯拉克(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为主,有些研究者还配合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除了以上量表之外,还有极少数研究者如程贵林(2011)采用李永鑫编制的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

2010~2013年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中除了采用量化分析法较多之外,采用非材料性研究的比例也较高,涉及这类研究方法的主要子类别有以思辨的方法为特征的纯理论探讨,以缺乏材料和文献支持为主要特征的个人经验与观点表述法。这类研究往往是“浅谈”或者“论”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观点比较随意,主观性比较强,因此,与那些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文献相比学术价值比较低。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的研究方法之外,2010~2013年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还有文献综述法,如常学义、周益斌(2011)。

通过梳理分析不难看出,2010~2013年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非材料性研究和量化分析法为主,尽管非材料性研究所占比例较高,但较为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已经占有绝对优势,这反映出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正在超越“经验总结主义”,朝着较为科学的实证性研究迈进。而就研究工具而言,国内广泛使用的测量量表仍以信度和效度比较高的马斯拉克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为主,较少有学者使用国内研究量表,涉及到构建适合国情的本土化量表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三、结论

综上所述,近四年来国内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如研究对象进一步得到拓宽,成因分析不断深入并朝着多学科方向发展;研究方法使用广泛,覆盖了文献搜集法、非材料性研究法以及定量分析等实证主义方法。同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学者们纷纷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一定依据。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由于职业倦怠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我国学者对这个现象的研究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理论创新方面尚未提出自己的建树,采用的研究工具也比较单一,以直接采用Maslach所编制的三维度量表为主,较少对此量表进行本土化修正。

[1]丁迈,侯隽,陈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9):114-117.

[2]朱晓颖.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研究,2006(10).

[3]常学义,周益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面面观——2000-2010年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

[4]王红丽.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8):53-54.

[5]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

[6]唐昕辉,李君春,卢家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47-49.

[7]高允锁,王小丹,吴玲.海南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6):814-816.

[8]方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52-53.

[9]韩海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10-11.

[10]赵雪,王益.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41-43.

[11]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8-16.

[12]高一虹.关于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调查[J].外国语,2000(1):65-72.

[13]张玲.关于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2013(1):141-142.

[14]杜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0):52-53.

[15]兰惠敏.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2(5):143-145.

[16]程贵林.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以河南省为调查样本[J].人民论坛,2011(14):172-173.

[17]罗贤,方可,周章毅,等.南充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10):1832-1834.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检索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