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实施现状

2014-04-08王艳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系院校高职

王艳萍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教师的工作能力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师教学能力、工作业绩进行检查、评定是教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教学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而言,“教师评价”是指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情况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评价和教学业绩评价。教师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与权重、评价形式和方法、评价结果反馈等要素组成。

一、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现状

依评价目的不同,教师评价制度主要有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种。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是指以加强教师绩效管理为目的,依据教师评价的结果,对教师做出晋级、加薪、增加奖金、降级、解聘等奖励或惩处的决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在与奖惩脱钩的前提下,实现全体教师与学校组织的共同发展。

受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影响,我国的教师评价制度长期以奖惩性评价为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均意识到奖惩性评价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进发展性评价理论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目前关于发展性评价的理论较多,实践较少,致使关于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成果可操作性不高,因此,有必要对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改革进行实证研究。

二、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现状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现代产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依靠教师的支撑。然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并不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为提升办学质量,纷纷开展教师评价工作,但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实施、改革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适用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亟需构建一套能够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并能够促进教师和学校协调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

随着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的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已取得的成效

1.增强了高职教师的危机意识

通过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实施,加强了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工作业绩的监督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师,增加了教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教师不能工作懈怠。

2.初步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框架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起步较晚,经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框架,同时,评价主体驱于多元化,逐步将校外相关人员聘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不断健全,涵盖了职业道德、课堂教学、科研能力、实践技能等多方面,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标缺乏发展性

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和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仍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实施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规范和约束教师的行为,评价的结果影响着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甚至影响工资待遇,注重对教师过去工作表现的总结和评定,忽视了教师的未来发展。这种评价体系虽有利于强化师资队伍管理,却容易让教师对评价产生抵触情绪,也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过分关注评价结果划分出的等级,忽视评价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因此,这种评价既不利于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主体缺位,且分工不明、职责不清

评价主体是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人员,从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实践来看,评价主体包括校内学校管理部门、各级教学督导人员、校外专家、同行、学生,其中教师自我评价和行业企业评价缺位。教师自我评价的缺位使教师评价完全成为外部评价,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地位不平等,剥夺了教师的参与权和申辩权,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业企业评价的缺位,使教师评价体系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不能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3.评价内容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主要从课堂教学质量、教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进行,其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所占比重较大,教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评价所占比重较小。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精力,却不重视制定教师教科研工作和实践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现有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不重视实践教学评价、缺少关于顶岗实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行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评价指标统一化、片面化

高职院校教师个体差异性较大,按教授课程的不同,分为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三类。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不同,分为新教师、经验教师。不同类别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效果、对教学工作的认识、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各不相同,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用统一的指标体系评价全体教师。这样统一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针对每类教师的优势、特长和发展意愿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不能有效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外,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设计多以静态的、易于量化的教学因素为基础,这样的标准化指标忽视了教师的许多隐性工作,不能在评价结果中全面反映出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发展潜能,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偶然性和局限性。

5.评价方法简单化、主观化

目前,教师评价仍是高职院校管理教师的主要手段,评价主要由学校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实施,用标准化的硬性指标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工作业绩,通过量化指标或调查表将课堂教学效果量化,通过教师承担的课时量、发表论文的等级数量等指标将教师工作业绩量化,根据分数高低区分教师的优劣,侧重于对教师进行横向比较。这样的评价方法主观片面、简单划一,忽视了教师教龄、职称、专业的差异性,忽略了教师个人的纵向发展,不能对教师教学改革、实践技能、社会服务能力、师德师风等难以量化的内容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6.评价手段落后

尽管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手段主要局限于纸和笔,评价手段落后,而且评价时间少,评价双方意见交流不充分,这导致实施评价成本高、效率低,评价结果可信度降低。在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评教通过网络进行,现代技术含量却不高,使学生评教流于形式。

7.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不规范

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包括校内与校外)根据高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原则,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以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研究对象,揭示出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做出评判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各类评价主体听课或依调查表打分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涉及教学素质、态度、组织、内容、效果和教学资料等诸多方面。由于缺乏对评价过程的有效监控,各类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评价结果,降低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设计、评价过程的模式化,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活动,使得教师为适应评价而教学,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

8.评价结果不能有效指导教学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集中于对教师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定,是一种横向的、终结性的评估,忽视了教师的工作过程,忽视了评价的改进、激励功能,难以激励教师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而且,许多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师评价过程中,仅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根据某次听课情况对教师教学提出一些建议,通过评价获得的分数只用来区分教师的教学质量,通常不向教师本人反馈。评价主体也不能针对教师个人特点对其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被评价的教师不能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无法改进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评价结果不能有效指导教学,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三、结语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工作影响着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导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聘制度、教师管理体制、教师职业特点、评价主体自身素质等因素都影响着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推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须充分考虑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优劣之处,既要通过评价保持教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要激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能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1]王斌华.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J].教师教育.2007(12):39-41

[2]王振洪.以终身教育理念推进高职办学改革[N].光明日报.20130610.第007版

[3]陈成志,杨昌鹏,牟科盟,黄卫萍.高职教师评价十大误区(之一)[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8):341-342

[4]赵淑云.浅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特色的弱化与缺失[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69-70

[5]黎少辉.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多元化与学校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职教通讯.2014(02):59-62

猜你喜欢

体系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