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14-04-08田家栋
田家栋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北林业局,黑龙江 鹤岗 154212)
性能先进优良、稳定性能好的发动机技术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打造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成为提升汽车质量品牌的关键之举。由于石油短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整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各种高燃效、低能耗、低排放发动机的研发,因此,节能环保型的发动机将成为未来大发展趋势。
1 我国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第一,我国的汽车发动机以外资、合资品牌为主,因为历史原因,自主品牌发展缓慢。我国的汽车发动机生产起步晚,技术力量也必将薄弱。虽然自主品牌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微型车和商用车的发动机产销量出现了明显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如涡轮增压技术、燃油电喷技术、高压共轨技术等核心仍掌握在外资手中。我国的轿车发动机大多是改革开放后从引进、合资开始起步的。例如,一汽与德国大众、上汽与美国通用、一汽与日本丰田、北京与现代以及北京与奔驰等。而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华晨等企业,基本都是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特别在最近的5年之中,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但与合资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巨头相比,明显起步晚。因此,不论从技术还是产量上,与外资、合资品牌相比,国产自主品牌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第二,发动机产销逐年增长,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中汽协的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产销汽车发动机1 671.91万台和1 697.14万台,2011年发动机生产企业销售累计增长最快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增幅为59.30%;最小的是北京现代,增幅为11.09%。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发动机的产销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但发动机的产销量仍然集中在各大合资品牌之中,市场占有率也屡创新高。
第三,自主品牌轿车发动机产销量有所提高,研发投入巨大,技术进步明显。从中汽协的统计数据看,2011年国内汽车企业共产销1 841.89万辆和1 850.51万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相关优惠政策退出后的调整年,但产销量并没有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产销仍然两旺。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550多万辆,占销售总量的30.89%。自主品牌企业的汽车产销量不但逐年有明显增长,而且发动机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据了解,国内发动机制造企业江淮汽车整合全球资源,与国际知名发动机设计公司AVL合作,以降低排放及油耗,提高功率为主要目的,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专门研发中心。消息人士称,新品在节能及动力提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同步水平。
2 未来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首先,汽车发动机将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快速转变,即绿色发动机将成为大众的首选,同时绿色发动机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绿色柴油发动机将成为主流绿色、环保发动机。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普通柴油机的燃烧率和普通汽油机的燃烧率相比,可以高出10%左右,所以,绿色柴油机比绿色汽油机要节油30%~40%,所以,绿色柴油机无论在节能环保,还是在动力提高上面,都高出汽油机许多。所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绿色柴油机势必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据调查研究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柴油机汽车的数量在迅猛增长。数据显示,柴油机动力车已经达到欧洲汽车保有量的一半以上,且大都达到节能标准。在欧洲,每三辆售出的新车中就有一辆是以绿色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绿色柴油车之所以在欧洲受到如此青睬,主要是因为柴油的燃油消耗量比汽油发动机在同样功率的情况下要低30%~60%。在发动机低速运转的情况下,柴油发动机与汽油机相比,拥有更为强劲的动力。由于柴油机所消耗的燃料比汽油机少,对大气的污染就少,因此更受重视节能环保的欧洲国家的青睐。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措施越来越严格,替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也越来越多,而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3 结语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观念的深入人心,汽车节能环保推广工作中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将成为核心,因此,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发动机技术将会迅猛发展,不断创新,各种轻量化、安全性高、性能好、环保低油耗的发动机将成为大众选择汽车的主流。我国有关部门应该抓住这次机遇,更好地迎接挑战,使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1]车义.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郭俊才,蒋炎坤,罗健夫.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8,(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