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的差异

2014-04-08熊华勇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感染力通讯消息

熊华勇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互联网这个新媒体的出现,给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挑战。这种挑战的较明显表现是互联网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出现跨界和混搭现象。这种新变化要求人们既要进一步认清报纸之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的区别,又要研究新媒体出现后新变化的内在理路及其表现,以引导新闻写作实践和促进新闻写作理论的更新。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就报纸之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的差异再作讨论。

一、标题与新闻事实的关联度

从标题与新闻事实关联度上看,消息标题以实标为主,通过凝练概括的语言,揭示新闻事实,显明新闻事实运动变化的某种状态,给受众以明确的概念,动态性强;而通讯标题重在议论,抒情,或表明对事实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或设问、或设悬,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想象等,多以虚标为主,不向受众揭示新闻事实,偏于静态(受众不能从标题中获得关于新闻事实的明确概念)。请看下面的例子:

(1)肯尼迪遇刺丧命,约翰逊担任美国总统。

(路透社达拉斯,1963.11.22)

(2)东史朗诉讼案又一铁证,南京大屠杀不容抵赖(引标)

我市发现1938年日本印制的《最新南京地图》(主标)

图上南京“旧最高法院”对面清清楚楚标明有多处水塘(副标)

(《石家庄日报》2000.1.27)

(3)今晨6时30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着陆(引标)

中国太空人飞回来了(主标)

(《羊城晚报》2003.10.16)

(4)“子弹头”昨首发沪杭线(主标)

全程90分钟,票价为53元44元两档(副标)

(《钱江晚报》2007.1.29)

(5)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孙世恺)[1]13

(6)中南海的春天(冯建、曾建辉)[1]116

(7)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1]333

(8)世纪大阅兵(记者贾永、曹智)[1]396

以上所举例子(1)—(4)属于消息标题,(5)—(8)属于通讯标题。可以看到,消息标题尽管可以用虚标但总是以实标为主,它要向受众揭示新闻事实,表明新闻事实运动的某种状态,动态性很强,兹以例(4)说明:主标向受众揭示动车在沪杭线首发之新闻事实,副标补充运行时间、票价等信息,给受众以明确的新闻概念,运用了主副相结合的复合式标题,报告了实实在在的新闻事件,显示了在要求火车提速大背景下,沪杭动车首发的新信息,新闻事实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5)至(8)都没有向受众明确揭示新闻事实,虽然(5)(7)(8)等暗示了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但受众对新闻事实是什么是模糊不清的,相对于以上所举的消息标题而言,这些通讯标题“悬置”了新闻事实,让新闻事实处于静态,从而虚化了新闻事实:或表示评价;或揭示本质;或留下悬念;或抒情;或暗示主题等等,也就是说,通讯标题多以虚标为主,主体意识强烈。

结论:消息标题与新闻事实关联度密切,以实标为主,动态性强,给受众以明确的新闻概念;通讯标题与新闻事实关联度较松散,以虚标为主,多呈静态,确定性差。

二、标题在形式上的表现

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句型句式使用;2.标题的结构;3.破折号的使用;4.标题的长度。

(一)句型句式使用上的区别

在句型句式的使用上,消息标题多采用主谓句型,不管是单一结构,还是复合结构的消息标题,受“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事实”这个规定性所要求,都以主谓句为主要句型,具体表现上又以陈述句式为主;而通讯标题由于没有概括新闻事实之要求,大多采用的是非主谓句型,表现为名词短语句、动词短语句、形容词短语句等,这些短语句又具体表现为偏正式短语句(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宾式短语句和并列式短语句等,虽然也用主谓句型,但较少。前面(1)至(7)例所举标题已可以让我们见出这种区别。这里再举数例说明(为节省篇幅,不再提供数据来源。下同)。

(9)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0)俞平伯赴香港说“红楼”

(11)义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当选人大代表

(12)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

(13)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14)在大海中永生

——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

(15)事业·爱情·家庭

——著名科学家谢希德和曹天钦的故事

(16)谁是最可爱的人

(9)—(12)是消息标题,全是主谓句型;(13)—(16)是通讯标题,除了(16)是主谓句型外,其他全是非主谓句型。

(二)标题结构上的区别

新闻标题在结构上表现出两种形式:单一结构;复合结构。所谓单一结构是指标题由唯一的主标构成,没有引标也没有副标。在表现上又有单行排列和双行排列两种类型;复合结构是指由引标、主标、副标相组合而呈现的标题形式,这表现出三种情形:引标+主标式(引主式);主标+副标式(主副式);引标+主标+副标(完全式)。

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在结构上的区别明显:(1)消息标题表现得复杂多样,而以复合结构居多;(2)在单一结构上,消息标题可以有单行排列和双行排列之样式,而通讯只有单行排列;(3)在复合结构上,消息标题各种形式都有充分表现;而通讯标题,采用主副式多一些,这尤其表现在人物通讯、风貌通讯、事件通讯等的标题上;而引主式、完全式几乎难以见到。例子从略。

(三)破折号使用上的差别

虽然消息标题在各种结构形式上均有充分表现,而且复合结构渐有增多的趋势,但从写作实践和习惯上可以看到,消息标题很少用破折号。一般来说,当文章标题有副标时,因副标是对主标的补充、解释或说明而要用破折号。这在消息标题中没有得到有力回应,却在通讯标题中得到突出表现。从前面所举的例子及后文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只要通讯采用了主副式标题,其副标必用破折号。

(四)标题长度上的区别

这里“标题的长度”是指新闻体裁标题(引标主标副标)在字数上所达到的量度。也就是标题字数的多少所导致的其在媒体(主要指报纸)上所占空间的跨度。这里考察的核心标准是字数的多少。

根据常识所知,消息标题有浓缩新闻内容,揭示新闻事实的要求,以实标为主;如果新闻事实本身缺乏新颖性、独特性,不能吸引受众眼球,那么写作主体还会利用修辞手段、文学手法为之配上虚化标题或者加强标题的艺术性来让“眼睛”传神。综合这两者看,消息标题必然会“长”起来。根据程旭兰的研究[2]以及当下报纸新闻发展的实际情形看,消息标题所呈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越来越多。如果以40字作为一个判断点,我们就会看到:超过40字的消息标题很容易找到;而通讯标题大多在20字以内,20字到40字的较少,而40字以上的就很难找到。请看下边的例子。

(17)雪百年耻扬眉吐气 迎新纪元普天同庆(引标)

首都各界隆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主标)

庆祝大会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举行

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 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等

与各界群众八万人欢度良宵(副标)

(18)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主标)

胡锦涛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高级军官警官表示祝贺习近平宣布命令

郭伯雄主持 徐才厚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出席

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是杜金才刘亚洲杜恒岩田修思王建平许耀元(副标)

(19)圆梦九天的壮丽航程

——党中央关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科学发展纪实

(20)香格里拉之子

——追记云南省迪庆州原人大常委会委员、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

(21)地阔几许心宽几许

——记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以上(17)、(18)是消息标题,字数都在50字以上,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国家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或活动,又由国家领导人“唱主角”,对之进行报道时,消息的标题(就报纸而言)必定长,有的甚至超过100字。(19)至(21)是通讯标题,字数在30字左右,最长的有38字,未超过40字。而且这几例是特意举出的较长的通讯标题。

三、标题在审美上的要求

这里“审美要求”是指“追求最佳传播效果”这一新闻写作的崇高目标对新闻写作主体的美学要求或艺术要求。就标题而言,对消息和通讯的美学要求是一致的,但由于二者各自的质的规定性,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之美学要求又表现出差异。我们主要从功能、艺术手段、主体意识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功能上的区别

从整体来说,消息的功能重在传播(传播知识、传播信息、舆论宣传),强调客观性、概括性和理性;通讯的功能重在感染(通过富有情节的故事,以情动人,感染受众),强调主观性、具体性和感性。但具体到微观的标题上,有些消息标题除了它的传播信息功能之外,其感染功能也得到凸显,有的甚至超过了通讯标题的感染力。看下面的例子:

(22)背了半个世纪的“零”甩进了太平洋(引标)

奥运会第一块金牌为我所得(主标)

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曾国强力举千钧占鳌头(副标)

这则消息报道的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首金的新闻,采用完全式标题,将中国人打破奥运会金牌零记录,开创历史新纪元,扬眉吐气的自豪感、自信心展示出来,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激动、兴奋之情,其感染力是很强的。再如:

(23)外电报道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引标),

米字旗帜降,百年屈辱一朝雪

五星红旗升,千秋盛典彻夜歌(主标)

同样是报道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但(23)这例消息标题的感染力远胜下面这个通讯标题:

(24)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中英两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纪实

前面所举的众多例子,感染力较强的消息标题有(2)(9)(17)(22)(23)等,而相比之下,通讯标题的感染力却大为逊色。

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消息正文部分只能对新闻事实作客观概括报道,篇幅简短,不能展开,缺乏故事性(形象性生动性情节性),也就缺乏感染力,为弥补这一不足,吸引读者眼球,新闻工作者只好在标题上下功夫,利用消息标题结构上的丰富形式,动用各种表现技巧,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渗透主体意识,增强其感染力,“一夜心血为一题”让标题出彩;而通讯则正相反,由于在正文部分要对新闻事实作情节性故事性处理,突出其感染性,在标题的制作上反而不如消息。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感染力上,消息以标题胜,通讯以正文胜。

(二)艺术手段运用上的区别

以上通过对二者在功能上的区别的分析,可知,新闻写作主体在消息标题制作上所下的功夫和气力远远大于在通讯标题制作上所下的功夫和气力。这个功夫和气力,说白了是指写作主体为追求最佳传播效果(包括标题的感染力),在标题制作上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尽量运用适切的修辞手段、文学手段等表达技巧让标题出彩。刘保全、贲慕琴主编《新闻标题制作1000例》[3]一书对新闻标题的各种表现形式通过大量例子进行了描述,编者虽没挑明例举的标题的归属(是消息标题还是通讯标题或者评论标题),但分明可以看到,那些出彩的标题在表现手法上已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而其中消息标题的比重又占有绝对的优势。限于篇幅我们不再列举时新的例子。我们想说的是:受两种文体内在规定性的限制和规范,消息标题给写作主体使用各种表达技巧、突显主体意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消息标题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较之通讯标题要更为丰富、更见艺术匠心。

(三)主体意识的强弱

主体意识是指在新闻叙事过程中叙述者介入新闻事实的程度。在叙事学中,主体意识表现为叙述声音。由于新闻叙事是一种非虚构的真实叙事,这样,叙述者常与作者合二为一;而叙述声音的强弱会影响到叙述效果,亦即主体意识的强弱会影响到新闻传播的美学效果。

从正文比较,大家的共识是:消息压抑主体性,通讯彰显主体性。消息的正文要用事实说话,忌主体介入横加评说,故主体意识较弱;通讯的正文以叙述为主,可辅以议论、抒情,故主体意识强烈鲜明。问题是,二者在标题上主体意识的强弱与突显标题的感染力之间有无内在关联?答案是肯定的。

从前面对二者在功能上的区别的分析,可知,追求感染力的消息标题,其主体意识一般较强,其他则较弱;而绝大多数通讯标题以虚标为主,主体意识鲜明。比较而言,主体意识强的消息标题,其感染力也往往大于有鲜明主体意识的通讯标题。例子和分析可见前述,此不赘。

在消息标题中很容易找到价值中立,主体性弱,客观性强的标题例子;而在通讯标题中也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比如:

(25)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断流

(26)李可染先生逝世

(27)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28)北京将投入250亿解决缺水问题

以上是消息标题,下面是通讯标题。

(29)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

(30)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31)历史的审判

(32)彭德怀印象

以上价值中立的客观性标题很好体现了新闻写作“用事实说话”的基本规律;但新闻记者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真实报道时,要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和宣传,以建立社会正价值,促进社会进步,实现新闻媒体作为“时代喉舌”的角色使命。要完成这第二个任务,就需要渗透主体意识。在消息中,记者往往采用“春秋笔法”,借他人之口说话等手法,含而不露的渗入自已的主体意识,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在通讯中,记者突显自己的主体意识,对新闻事实大肆议论、抒情,用鲜明的立场态度引导社会正价值的形成。——这就是主体意识在新闻传播中应有的美学效果。新闻标题上显露的主体意识也服务于这个美学效果。

综合上述,小结如下:在标题与新闻事实的关联度上,消息较为密切,通讯较为松散。在形式的表现上,消息标题以主谓句型、陈述句式为主,通讯标题以非主谓句型、短语句为主;消息标题各种结构形式都有充分表现,通讯标题,以单一的标题结构为主,复合结构主要表现为主副式;在消息标题丰富的复合结构形式的表现上,其副标题极少用破折号,而采用主副结构的通讯标题,其副标必用破折号;消息标题在长度、字数上有较大的活动空间,40字以上的标题很容易找到,通讯标题在长度字数上远没有消息标题灵活多变,一般局限在20字以内,20字以上的标题已不多见,40字以上的标题很难见到。审美要求方面,在感染功能上,消息以标题取胜,通讯以正文取胜;在艺术方法、手段的运用上,消息标题较之通讯标题更为丰富,更见魅力;主体意识强的消息标题,其感染力往往大于同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通讯标题。

只有认清报纸消息标题和通讯标题的区别,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在实践上发挥二者各自的长处,迎接和促进文体自身的更新和创造。

参考文献:

[1] 刘海贵,董广安.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程旭兰.报纸消息标题形式变化趋势初探[J].新闻记者,2007(5):50-51.

[3] 刘保全,贲慕琴.新闻标题制作1000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95:8-45.

猜你喜欢

感染力通讯消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一张图看5G消息
通讯简史
如何提高电视播音的感染力
消息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