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2014-04-08王娅
王娅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1 语言交际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在这时,跨文化商务交际就显得非常重要,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语言当中的词汇更是能够准确表达出人们想要说的含义,而且词汇还能够真实反映出现阶段社会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们潜移默化的思想方面的变化。人们想要表达某种想法或者与某人进行交谈,就会先选择恰当的词汇,因为词汇表达的含义有两个层面,一是字面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在字典当中所看到的意思。另一个层面就是词汇的内涵意义,这也是一个词汇的文化内涵,由于人们在学习外国语言时往往都会去注重理解词汇的字面含义,并没有深刻理解词汇的内涵,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这也是跨文化商务交际出现失误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之一。对于词汇的指示以及内涵意义来说,主要包含三种情况:
第一,指示的含义与内涵意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在了解各国语言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不同文化之间有一定的相通性,而且思维方式也有很多比较相似的地方,对相同的动物也会产生相似的理解,比如汉英两种文化当中,鸽子(dove)都是和平的象征;而人们常说的狐狸(fox),在汉英两种文化当中都是寓意着狡猾的意思。
第二,指示的含义相同,但是内涵意义不相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事物可能会蕴含不同的含义,有的是差异较大,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概念。比如在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中,他们认为猫头鹰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也是智慧的象征,在他们那里如果听到有人说:"Themanlookedowlishlyatsomething。"就是说这个人非常聪明。但是在中国却不是这样,在中国猫头鹰被人们称为不吉利的鸟,认为它会给人们带来霉运。再有就是美国人在看到moon这个单词时会想到宇宙飞船,从而联想到浩瀚的太空,美国人表现出来的就是未知的探索欲,而中国人在看到moon时则会出现思念亲人的情绪,会想到一些文学方面的句子,此刻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是温婉情感欲。
第三,指示的意义与内涵的含义都不相同。不同文化当中的语言会运用指示含义不同的词来表达内涵意义也不同的事物,比如在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它也是中国皇室的象征,而在英语当中龙只是一种会喷火的神话世界中的动物,龙在英语中的内涵含义是凶猛。可见两者在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上都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含义和内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空间所呈现的画面是具有相似性的,但更多的方面则是带有差别的。
2 语言交际当中的失误
在语言的交际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这些失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尤为明显,而比较常见的失误就是语用失误,也就是说将句子当中的母语表达方式移到了目的语的范围之内,没有充分考虑到语句是否符合交际准则,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交际失误。
第一,问候言语行为。在交际语进行之前,问候语和招呼语是所有交际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开始性话语,也就是说它的正确使用与否会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成功或失败,从而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的功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问候语也是有较大的差异的,比如中国的问候语其实有很多就已经出现了程式化的趋势,也就是说问候语字面的意思与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致的,在中国比较常见的问候语有你吃了吗?或者是你上哪去啊?等等。但是我们要是把这类句子直接译为英文去问候一个外国人的时候,那么问候语所表达的意思就会与外国人所理解的意思有很大的偏差,因为在外国人眼中,这种词语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问候别人,他们会理解为一种询问,比如说你吃了吗?这句话他们就会认为你要请他吃饭,这种差异性也就使得原先想要表达的意思与现阶段的意思出现分歧,也就使得交际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第二,邀请言语行为。在西方的文化当中,邀请的行为在出现之前,首先双方要经过坦诚的协商之后,才能够实现互相的邀请,这是他们西方国家普遍的方式,也是人际关系最为基本的平等原则,因为所谓的邀请实际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被邀请人的时间,也就是说侵扰了被邀请人的个人自由时间,再加上面子问题,被邀请人不得不去参加,有的时候是被邀请人欣然接受邀请的,而有的时候是迫于面子才去的。而在中国就没有这种形式,因为在中国的邀请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准则的,大多数情况都是邀请方在确定好时间地点之后再通知被邀请人的,中国的邀请是邀请方好意诚心的表现,邀请的意识越强烈就说明被邀请人的地位和在邀请人心中的影响就越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邀请人具有良好的素质。
第三,赞扬言语行为。在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过程当中,赞扬始终是人们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言语交流手段之一,它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般赞扬所使用的范围是在朋友、师生、邻里、夫妻以及相对特定的场合与陌生人之间的赞扬,赞扬在欧美国家使用比较普遍,因为他们赞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交谈,而在中国,中国人并不善于赞扬别人,因为一旦赞扬的话就会被人们说成是阿谀奉承,讨好他人的感觉。中国人有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来说,这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才能更好的融入,避免大量的语言在交际中的失误。
3 非语言交际因素
语言在人类的交际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并不是说语言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人们在实际的交际过程当中,不仅仅是运用语言来传播信息,还会运用自身的动作、表情、服饰等其他的手段来表达所要说的信息,那么在语言之外的这些交际手段,我们统称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它是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之外的对接受者提供的具有较高价值信息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一部分是人为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实际环境出现的。
3.1 身势语
它是指人们在实际的交际过程当中有意或者无意运用自身身体的部位进行相应的动作来表达某种意义的无声行为。身势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身体动作、头部动作、目光、面部表情等。身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所占据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也有的人会把它当做是整个非语言行为的基础。因此身势语也是人们进行交流感情,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身势语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一些是需要我们经过后天的努力而学来的。
3.2 身体接触与身体距离
身体接触是指借助身体与身体之间的接触来传递或者表达某种信息的一种交际的行为,它也是人们比较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而且它的使用频率是整个非语言交际中最为多的。因为身体接触是最敏感的,因此也非常容易的就会产生敏感的反应,但中的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3.3 手势语的文化对比
手是整个人体当中最为灵活的肢体之一,它也是人们经常用来表达情感的器官之一,手势能够直截了当的传递信息,每一个手势动作都能够准确表达想要表达的含义,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是较为特殊的语言。
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习俗等因素的差异,使得手势语在不同地区的含义也是不同的,随着跨地区民族的长期交际往来,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的手势语所代表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了,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手势语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的手势语所表达的意义却是不同的,有可能我们到达一个地方对一种食物进行称赞利用手势语时,这一手势语在一个地方是好的意思,而在这一地区的含义却是无聊、粗俗的意思,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因此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当中也要时刻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最好在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就要对这一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也为跨文化交际的良好交流奠定了基础。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和非语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沟通的钥匙,而且在这一领域将取得重大的发展。
[1] 石定乐,彭春萍.商务跨文化交际[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胡文仲.超越文化的障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