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被失语”现象探究及对策
2014-04-08徐梦吟
徐梦吟
“失语”原义是指不会说话。它分生理性失语和社会性失语。生理性失语一般是指大脑的语言中枢受到了破坏,从而失去了语言能力。社会性失语往往不是不说话,而是他们的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不是自己想说的话。这是本文所说的“失语”。“被失语”则是被动式的失语,非本人所愿,是一种“被绑架”了的失语。在课改十年之后,我们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仍然会看到种种令人痛心的学生“被失语”现象。
一、 学生“被失语”现象面面观
1.在“质疑问难”中“被失语”
“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学习环节。但有些教师是怎么让学生质疑问难的呢?一位教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课一开始,让学生针对“母亲的身体这么轻,我很难过。”这个句子提问。课堂一片沉默。于是老师开始“引导”:“你们看,这儿有两个词,一个是‘轻,一个是‘难过,根据这两个词,你能提什么问题呢?”一个学生举手:“我想问,母亲的身体为什么这么轻?”老师面露喜色:“不错,你很爱动脑筋。”另一个问:“母亲的身体这么轻,我为什么感到难过?”老师如获至宝,大加赞赏:“你很会提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下面我们翻开课文,边读边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无疑的,但教师必须要他们提问,此乃一类“被失语”。
2.在“合作探究”中“被失语”
“合作探究”是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容易凸显课程理念的一种标志。于是“合作学习”便成了当下阅读教学课堂的“宠儿”。然而在如此多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或者是合作探究的内容不适切,或者是教师的组织安排不周到,或者是学生不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被失语”了,课堂被少数成绩优等而又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独占着,大部分学生则成了观众、听众,游离于学习之外,他们是彻彻底底地“被失语”了。
3.在“个性化解读”中“被失语”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在揭示本文寓意的环节上,教师请学生谈一谈学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我懂得了人不能骄傲。”“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教师对每个人的答案都表示认同,而对于本文的主体价值“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利用其自身特点,就能发挥作用”,教师则不引导感悟。在这种教学中,虽然学生在说,但他们的“说”得不到引导,在这种放任式的“个性化解读”中,学生陷入了另类的“被失语”境地。
4.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被失语”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的三个学段都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詹天佑》一文中有一处对詹天佑的心理描写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请看一位教师的指导过程:
师:为了突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朗读的时候我们要突出一些词语。(教师在这段话中的一些词语下打上了着重号:“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只有把这些加点的词语重读才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来,我们一起试试。
于是,课堂上响起了整齐划一的突出“重点词语”的朗读声。可以说,这时的学生是教师情感的代言人,在这种标准化的朗读中,学生“被失语”了。
二、 学生“被失语”现象的本质探究及对策
1.时时牵着,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质疑问难”应该是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有了疑问或不解,而自己不能解决,于是向老师或学习同伴求解的过程。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疑问”,其答案在课文中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学生对这句话无疑可言,之所以“有疑”,完全是迎合教师的需要,是教师牵着学生沿着他的教学流程走。事实上《第一次抱母亲》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强烈的震撼。因为在孩子的生活中早已习惯了母亲无数次的“抱”,但小小年纪的他们却从没想过母亲也是需要“抱”的,儿女也应该抱抱母亲。但教师设计这个质疑环节,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既没有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也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认识基础。其实质是传统的“教师中心说”作祟。因此要解决学生的“被失语”现象,首先要消除“教师中心说”,在课堂上置换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变原先的教师牵着为跟着,跟在学生身后,适时地推一推,恰当地拨一拨。
2.虚假作态,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突出的是以生为本。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实践的机会。然而,审视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恰恰忽视了绝大部分学生的个体需要。只是追求对全班学生用了这种方式,而不去思考需不需要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个体有没有得到发展,即不考虑用的效果,从而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被失语”,“以生为本”的理念仅仅蜕化成了一种装点门面的形式而已。
长期以来,教师上课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教师关心的是课好不好听、好不好看。课堂设计注重包装、作秀、表演,一个本该安安静静思考的学习场所,变成了热热闹闹、追求听课者的视听效应的表演舞台。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则被边缘化了。因此,要杜绝学生“被失语”现象的发生,就要从根本上扭转教师的教学观,让每个教师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唤醒学生”[2]。语文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课堂上让学生真读、真说、真问、真写,不要虚晃一枪,不要虚假作态,做到不装、不演、不做作。
3.“主体”放任,无视学生的发展需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3]。很多教师片面理解了这些理念,在课堂上将其演绎成了一种主体放任、主导放弃的教学过程。学生说来说去、学来学去,始终在前理解的水平上徘徊,错误得不到纠正,偏颇得不到拨正。教师一味地想着“个性化解读”,退化或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质是无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可喜的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专家、学者也充分认识到了这种现象的危害,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特别加了一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给“主体”和“主导”进行了合理定位。
4.讲究“标准”,轻视学生的情感表达
目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使有些教师步入了“标准化”的泥潭。为了让学生读出教师认为的“文本味”,教师便不遗余力地进行细致化的指导,乃至重音、高低、停顿要读到教师满意为止。这种唯教师的情感表达为标准的“有感情朗读”,是对学生个体情感表达的轻视。
事实上,“言语作品的节奏是自然的,无一定规律,依随着每一个表达主体的心声而变化,是每一个心灵的旋律”[4]。感情朗读应该是学生个体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情感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然后引导他们“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5]。所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尊重、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教师没有权利去“绑架”学生的情感。
总之,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学生“被失语”现象,其根本是根深蒂固的“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在作怪,是“虚假语文”的产物。只有“学生主体”的真实回归,才有“真语文”的课堂,也才能彻底根除学生“被失语”现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孙双金.公开课,到底为了谁?[J].语文建设,2013(2).
[3] 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J].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