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正能量 一心海峡事
2014-04-07程朔刘露郭晶晶
程朔 刘露 郭晶晶
她是唯一在与栏目组记者聊天过程中直接表示“今年毕业后马上就会回到台湾工作”的台生。初见,发现她个子不算高,而且身形稍有些单薄,似乎与我们此前在各种相关报道中获得的“女汉子”的印象不太统一。可是,走在一起开始谈话之后,我们从她的言语和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满腔的激情,感受到了她那小小的身体中蕴藏的超强能量的触碰。
2007年的时候,她成为一名北大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她进入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班;顺利的话,2014年秋天的时候,她就要毕业离京了。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台生,大都会亲切地称呼她“海芸姐”,这里面有她在北大求学资历的缘故,更由于她在学期间对于社团工作的热心投入。
因为奥运 结缘北大
罗海芸,家在台湾台北,祖籍在大陆浙江,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现在还能听懂一些上海方言。罗爸爸罗妈妈的工作都是在学校里面,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罗海芸,自小就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后,罗海芸先是工作了3年,2006年前后就开始考虑进一步深造的事情了。恰巧,北京将要举办奥运会的消息在那时候传到她生活的圈子里。北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连带着“奥运”这个词汇,一起进入罗海芸选择深造地的考量范围之内。
“我其实是1995年就到过大陆了。”罗海芸回忆说,家族中一位长辈是很早到上海工作的那批台干之一,在上海生活得很好,也购置了房产。自己曾随家人一起去看望这位长辈,但是由于缺乏对大陆的了解,所以当时除了那位长辈的居所、五星级宾馆饭店以外的地方,她都不敢去,因为很害怕路上被抢啊,或者是被骗。1999年,罗海芸又随旅游团到过北京,因为是团进团出,也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两次短暂的大陆之行,留给她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大陆的“大”——地方大、人口数量大。
“觉得当时台湾社会各方面都在接近一种饱和状态,地域不大、人口也有限,机会并不会有更多,能够做的事情很有限。”罗海芸告诉我们,她那时是希望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更多地服务社会,帮助更大范围的人群,这不只需要自己处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还需要面对一个更大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区域一定是比台湾岛更广,容量一定是要比台湾岛更大。
“留在台湾深造肯定谈不上更高、更大;去欧美留学的话,各方面的成本相对会比较高。”罗海芸在比较中,将眼光投向正在兴起奥运热的大陆。2005年,罗海芸10年之后再到上海,发现这里已经大变样,其繁华程度已经完全不输于任何一座海外的国际化大都市。身边的人也不像以往那么“含蓄”,而是更加直接。这种翻天覆地的改变,让罗海芸惊讶。回台湾后,她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地“阅读”海峡对面的那片大陆了。
罗海芸在“阅读”中发现,“奥运热之外,上海滩之外,中国大陆的其他各个地区、各项社会事务也都在兴起之中”。再三权衡后,她最终决定把几年深造的时间放在大陆,让自己参与进而分享那片大陆的社会发展进程。其时,陈水扁还在台湾执政,台湾学生到大陆读书的路径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为大家所了解。罗海芸是透过长辈的辗转介绍,才了解并通过港澳台联招这一途径,直接在北京报名、考试,得以进入北大。
关注两岸青年交流互通
“我在大陆会感觉每天遇到的环境挑战,都会比台湾来的多,特别习惯了这种心理状态。”谈到在大陆的学习生活,罗海芸表示,还没有到大陆以前,自己会跟很多台湾的年轻人一样,生活是过得很安逸的,比较容易安于现状。到了大陆这边就发现,对北大的大陆学生而言,目标感强、有企图心,很有上进的动力。
“学习对方的优点,才是到大陆留学的重点。”罗海芸一直认为大陆同学是很重要的资源,多与大陆同学交流,就会多一些课业上的协助,而且便于台生真正融入大陆的生活。她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对后辈台生发声,建议大家要与陆生“打成一片”,习惯于大陆学生所习惯的集体生活,比如澡堂、寝室等等在台湾会属于比较隐私的那些,在大陆的学校里面都要花时间适应比较公开的形式,这样才能最充分地用足在大陆校园中的时间和人脉资源,而其收获会是虽无形却巨大的,对于个人视野与格局的打开有很好的作用。
为了推动两岸学生的交流,带动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与往来,罗海芸在学习之余,加入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家庭教育以及所学专业的熏陶,罗海芸有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灵和一股超级强大的亲和力,她常会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周围的一些朋友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其乐于助人的精神早已赢得了周围同学们的信任,罗海芸因此被选为协会的主席,任职三年。
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是由两岸四地学生自行发起、由北京大学支持并正式登记的学生社团,会员中既有台籍的本科生,也有台籍的硕士生、博士生。成立以来,协会成功组织了多次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公益活动,成绩斐然。罗海芸回忆自己在2010年牵头组织的大学生与玉树地震灾区孤儿联谊活动时表示,“每次活动都不只是一次付出之旅,都同时是体验之旅。就以与玉树灾区孤儿联谊活动为例,参与活动的这些大学生们不单单照顾了孩子,更从这些孩子身上收获一些感悟和感动。希望未来两岸青年在致力公益事业、服务社会发展中付出更多共同的努力。”
“我毕业后会回台湾,到学校教书,同时会投入到一个协会的工作中去。这个在台湾举办的协会,名为‘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我主要的心力会投入进去,继续为两岸交流作贡献”。罗海芸表示,从读心理学到学习社会管理专业,自己的研究对象从针对个体变化到了针对人群,这让她联想到,为他人提供帮助,也要从面向个体上升到面向社会。为此,就要拥有一个平台,向更多人提供服务,而这需要一个团队。毕业后,希望继续推动两岸交流,在台湾成立一个机构,自己做两边沟通交流方面的事务就更方便,“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便由此而生。
慧语评说“反服贸”
“在大陆感受很深刻,大陆是那么积极地投入资源在做很多工作,台湾人应该看到更多东西,我觉得两岸各类型的群体从青年交流到文化交流,都需要更专业的对口交流。”罗海芸表示,两岸的未来在青年人手中,因此希望两岸更多青年人能够了解彼此。
聊天中,罗海芸对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关注之情溢于言表。她特别针对不久前发生在台湾的大学生“反服贸”事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向我们谈起心中很深的感触。她说,除去事件中政治人物的表现以及作用不谈,就学生这一群体自身而言,学生们参与“反服贸”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彷徨,二是由于岛内“反中”意识形态的影响。
关于第一点,罗海芸表示,台湾的政治运动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功能,就是排解大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大家生活的压力大、烦恼多,可是不一定都有排解抒发的管道。碰到了一个集体爆发的机会,部分年轻人先没有进行法律或者政治层面的考量,就参与到集体事件中去,参加一个集体疗愈。“这次反服贸,也有这方面的因素。”罗海芸认为,事实上,由于台湾近年来发展瓶颈带来的经济低迷,尤其台湾年轻人对台湾的未来就会感觉很彷徨,对自己毕业以后马上可能就要面临工作薪水相对较低、出路不好寻找的一种焦虑。而这些不良情绪,在被用一种比较激烈的行为在一个契机中呈现出来。
罗海芸解释说,从以前的“反共教育”到陈水扁、李登辉的去中国化教育,让许多台湾年轻人一直对共产党治理下的大陆有误解。前些年,很多人以为大陆人很穷,饿殍满地,甚至都没有干净的卫生间可用,他们觉得自己本来的生活很舒适,一旦有了“服贸”,两岸间的经贸往来就会越来越密切,到有一天两岸已经不可分割的时候,自己本来的优越生活就有可能会被影响。这正是缺乏理解甚至了解所带来的思维逻辑。
罗海芸认为,这些人的错误逻辑,源于对大陆的不了解,而从这个角度上说,觉得还是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亲自过来大陆走走看看,甚至真的有在这里居住生活过,让他们了解到大陆里面原来不是像某些人、某些媒体宣传的那个样子,他们才会有新的感受。
“所以我才会决定回台湾去。”罗海芸告诉我们,她回台湾后会继续在学校教书,她会告诉学生们自己了解到的大陆。同时,她要运营好“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因为自己觉得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沟通对于台湾太重要了。“只有推动两岸更加了解、理解对方,彼此间才能越走越近,两岸的经济社会才能共同发展,两岸民众才能都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