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岸一家亲"理解台湾学运

2014-04-07

台声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运一家亲政党

自3月18日以来,岛内社会历经多次震撼:30秒审议闯关、学生攻占台“立法院”议场、警方强行驱离占领台“行政院”的学生引发流血冲突、与台当局对话破局、学运团体号召近50万民众走上街头、中华统一党总裁张安乐(即白狼)与占领议场的学生们互呛、台“立法院长”王金平进入议场承诺“先立法、再审议”,这一连串政治戏码,其铺陈与张力堪称高潮迭起,岛内民众虽感意外,却并不陌生。如同岛内很多人士指出的:这次“太阳花学运”,不过是岛内近年来累积问题的总爆发。

当“我是林飞帆,我主张‘台独”被媒体大量报道时,当网络社交群落上充斥大量“反中亲独”的情绪言论时,当“太阳花学运”中出现类似“逢中必反”的口号标语时,从外部来看,这场学运中的“台独”色彩似乎更为浓烈,也确实激起了某种程度的统“独”对立。毫无疑问,这场学运的主导人物确实有相当程度的“台湾民族主义”色彩。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太阳花学运”进行统“独”归类,完全视之为“反中亲独”的政治运动,却容易造成观察的失焦、判断的失误。

回到学运爆发前,就在3月13日,民进党自行公布的民调显示,民进党两岸政策最不能让岛内民众接受的前3项依序是“逢中必反”、“对中国大陆经济政策保守”、“台独纲领”。民调中还有7项问题:“哪个政党对大陆的经济政策跟你比较接近”、“哪个政党对大陆的社会政策跟你比较接近”、“比较支持哪个政党与大陆的交流态度”、“哪个政党的两岸政策让你比较安心”、“哪个政党的两岸政策对台湾比较有利”、“哪个政党的两岸政策执行成果让你比较满意”、“哪个政党的两岸政策跟你比较接近”。结果显示,民进党只在“对大陆的社会政策”,一题上赢过国民党,其他6项皆输。这份民进党自己做的民调很值得注意,其中唯一民进党占上风的“社会政策”,以及不容易在各种民调中被测出态度的年轻世代,恰恰是点燃这次“太阳花学运”的核心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化、自由贸易的利弊得失、贫富差距扩大、金融动荡、失业与就业不稳定蔓延、青年世代贫困化、环境恶化问题、核能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正是在此全球大气候之下,岛内年轻世代对自己生存的焦虑感、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岛内政党政治现况的不满、对本土的关爱、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加之对中国大陆崛起的不理解、不适应与惧怕糅杂在一起,汇聚成了这次“太阳花学运”爆发的社会心理背景因素。可以说,以左右思辩为主轴的社会议题以及世代议题,是这次学运中更值得重视的要素,也只有观照这些面向,才能对这场学运有全盘的理解。

年初,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在一番“两岸一家亲”的谈话中,特别强调“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大陆方面“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也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希望今年上半年赴台访问,“了解台湾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基层民众和中小企业的想法”。甚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希望能够直接和台湾学生对话。

如果从“两岸一家亲”的立场出发,此次“太阳花学运”也凸显出两岸关系发展及各领域交流、合作都需更全面、更深化、更细致。相信大陆方面也能完全理解学运中岛内年轻世代的所思所想,并以最大的耐心与信心来共同促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能够走长走稳。

猜你喜欢

学运一家亲政党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国画《一家亲》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动物一家亲
“太阳花”周年,台严阵以待
浅谈安源工运与萍乡早期学运
陈为廷搞学运交到女友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
动物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