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大调查:中小城市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
2014-04-07
两部委大调查:中小城市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
继在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再度联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发力。
中小城市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
6 至 7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显示,四川成都的高强混凝土应用比例较高,2012 年C60及以上强度等级达 6.31%,平均强度等级也较高,达34.86MPa。北京高强混凝土也达一定规模,2012 年 C60 及以上强度等级达 2.73%。沈阳市编制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 9 部地方技术标准。但调查也发现,一些中小城市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如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的平均混凝土强度只有 24.96MPa,较其他城市相差一个等级以上。此前,调研组还对黑龙江省、辽宁省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两部委调查发现,目前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以自有物流为主。据甘肃省兰州、天水、庆阳的统计,90% 预拌混凝土采用自有混凝土运输车,其余 10% 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天津市预拌混凝土运输方式中,第三方物流占 43% 左右。江西省目前暂无第三方物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自备搅拌车达到 3483 辆、泵车达 777 辆,负责 ,403 条预拌混凝土生产线的运输任务。
虽然各地特种混凝土的应用情况差异性较大,但总体来说 2102 年特种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总量占到了预拌混凝土产量的 6.88%,其中纤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重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其他特种混凝土分别占比 31.33%、28.66%、10.66%、8.00%、3.17%、2.92%、15.27%,其他特种混凝土主要包括发泡混凝土、抗渗混凝土、膨胀混凝土、防腐混凝土、早强混凝土等。云南省 2012 年特种混凝土的应用量较大,为 630万立方米,占预拌混凝土总量的 25%,以纤维混凝土、发泡混凝土、抗冻混凝土为主。新疆 2012 年特种混凝土的用量较少,仅为 6 万立方米,占总量的 0.16%,主要是纤维混凝土,还有少量抗冻混凝土。
调研显示:近三年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与 2010、2011 相比,预拌混凝土产能和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截至 2012 年底,在 1831 个具备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生产企业中,贰级资质的有 467 个,产能为 4.22亿立方米,产量为 1.85 亿立方米,叁级资质的有 1364 个,产能为 8.79 亿立方米,产量为 2.91 亿立方米,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3.70%、33.20%,二者合计产能利用率为 36.64%。
据天津市预拌混凝土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民用建筑工程占总量的 71.76%,桥梁工程占 10%,地铁工程占 9.23%,交通枢纽工程占 6%,高速工程占 3%,水利及其它占 0.01%。调研还发现,近三年来,新建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约占 80% 以上。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高层建筑占据主要地位,约占 60% 左右,超高层建筑也有相当的比例,约占10% 以上。
调研组认为,预拌混凝土生产应用的发展速度较快,对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城市噪音和粉尘污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硬件硬、软件软”,出现错位
一是对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理解模糊。二是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规范、政策措施匮乏。三是原材料品质难以保证。目前品质合格的砂石资源尤其是天然砂石日益枯竭。四是产能过剩,市场不规范。五是企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有待提高。六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素质有待提高,存在“硬件硬、软件软”的错位问题。
为此,两部委调研组建议,首先要明晰高性能混凝土概念与评价,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在定义、内容、性能等方面明确界定高性能混凝土内涵,厘清目前在高性能混凝土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避免使用上的盲目混乱。
天津市建议,应将应用于高层、工业厂房、地下工程结构的顶升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抛混凝土、超缓凝咬合桩混凝土、聚丙烯纤维防爆裂抗腐蚀性混凝土等,以及创新性能混凝土如显像透光混凝土、钢渣配重混凝土、生态型露骨透水混凝土、吸水树脂混凝土、纤维和聚合物增韧混凝土等,都列入高性能混凝土的范畴。
其次是加强原材料管理。应加强对砂石产业规划和行业监管,增大对砂石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砂石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装备水平,保障砂石产品质量。
三是整顿市场秩序,做好产业布局规划,控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数量,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避免无序竞争。
四是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在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施工、使用及废弃的全寿命过程中,依靠科技进步,对原材料综合利用、对废弃材料进行利用、对环境实行有效保护,推动企业绿色生产、绿色施工,为绿色建筑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建设的需要,全面促进混凝土行业的节能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
调研组最后建议,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对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应用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尽快制定出台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具体扶持性政策和强制性措施等,优先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在限定的工程类型或工程部位强制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