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对Seminar教学法的认识误区和应用问题

2014-04-07张海燕

黑龙江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研讨教学方式教学法

张海燕

(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中文系,长沙 410004)

研讨型教学(Seminar)在欧美教育体系中是普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现代意义上的研讨型教学产生于德国,1737年,格斯纳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研讨班,首先将这种教学方式引入大学讲堂,随后在洪堡教学改革的大力推动下,成为一种通行的教学方法。1869年,最早留学德国的美国历史学家C·K·亚当斯在密执安大学开设了历史研讨班课程。19世纪70年代,曾在柏林大学学习的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将其引入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历史学家H·B·亚当斯,也在历史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到20世纪,Seminar教学方式为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普遍采用,并成为本科生教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带来了美国大学教育的根本性变化[1]。至20世纪30年代,约1/3的美国高校为新生开设了以研讨为主体的新生教育课程[2]。随着“西风东渐”,这种教学方法也随之传入我国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体系化的Seminar课程仍未实行,而且在教育科研、教学管理、资源配备等方面都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认识层面也存在诸多误区,需要我们一一剖析清楚并加以解决。

1 对Seminar教学法的几种认识误区

尽管不少国内高校的教师已经尝试着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如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但在主观认识或者态度上依然存在以下几种看法。

1.1 全盘否定的态度

纵观Seminar教学法在国内的运用,很明显的是港澳台地区比大陆地区运用得普遍、深入、系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超过70%的教师、超过50%的管理人员都有过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留学的经历,对于Seminar这种教学方式的益处有切身感受。而在大陆地区的高校,曾经有过在西方国家留学经历的教师较少、管理人员极少,对于西方高校的教学方式的了解仅限于杂志、网络以及为数不多的专著,更没有切身经历,所以整体来看对于Seminar教学法持否定态度的人员不在少数。

持否定态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于教学系统及其体制改变的反对,曾任美国Rice大学校长的M.Gillis曾经形象地说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心理上,改革大学的校级课程体系都像是迁移墓地[3],如果要在高校普遍使用Seminar教学法,势必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师资配备和培训、资金分配、后勤保障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变革,特别是资金配备方面一定需要有大幅度的倾斜。研究者在分析Seminar在德国的早期发展时曾经指出“到1910年,大学一半以上的预算直接用于席明纳,还有大量的经费间接用于席明纳”[4],这就会涉及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从而引致相关人员的反对。

1.2 区别对待的态度

另一种对待Seminar的态度是所谓“一分为二”的看法,其认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只是技术性操作层面的东西,所以在有的学校可以用、在有的学校不可以用,在有的学生身上可以用、在有的学生身上不可以用,在有的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在有的课程教学中不可以使用。总之,这种观点着眼于Seminar教学法的限度和局限性,总体而言也是拒斥的,但它强调局部的、小范围的、有区别对待地使用Seminar教学法。

这种观点完全无视Seminar的历史源流和精神实质、理论内涵,它没有看到Seminar的产生是大学独立、科学昌明、学术自由的发展要求和必然结果,它也没有看到其精神实质是科学、民主、自由,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塑造,它没有看到其理论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及反思判断力,使其在课程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可以用来解决其所面对的学术、社会、生活问题。

1.3 无条件接受的态度

也有人把传统教学法贬得一无是处,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单身的、垂直的、机械的教学方式”[5],似乎传统的教学方法应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应当完全摒弃。持这种观点者对Seminar教学法持一种完全开放的态度,全面接收其操作规程并运用于实践。总体看来,这种态度的持有者大多进行过较多的Seminar课程实践,对其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教学效果有较深入的了解。这种观点认为研讨型课程将传统教学方法的主客体倒过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然而从本质来看这种观点对Seminar的精神实质还是有不明之处,Seminar课程里,其实并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分,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中课堂不断自动生成,其进行过程和结果是无法设计的,就像传统教学法中,教学效果是无法预先设计的一样。

传统教学法、Seminar研讨型教学法以及其衍生品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共同构成了大学教学方法体系的复杂面貌,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我们首先应当在认识过程中摒弃以上几种误解、避免以上几种误区,才能更好地指导Seminar课程的实践。

2 Seminar教学法在应用中的问题

2.1 教师和学生准备不足

研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开课之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外,教师还要付出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准备,而这些付出并不会被记入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另外,教师要对课程所涉内容有深入的专门研究,对其核心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对其研究现状有及时的跟踪,对其衍生问题有足够的准备,对其理论体系的运用有足够的思考。因此,在欧美对开设Seminar课程的教师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获得博士学位,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研究方法,有进行学术研究的较长时间的实践。但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完全达到以上开课条件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少。

另外,学生方面也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笔者就“西方文论”开设的Seminar虽然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和课前设计、准备,但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效果不明显,而且受到学生的抵制。仔细分析学生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不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前,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们都是在教师讲授加习题的模式下学习,已经形成了学习方式的惯性,改变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第二,懒惰。即使一些著名思想家,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听说其名字和学说,课前阅读量大,许多人没有完成或没有认真完成,在习惯的驱使下,有些人甚至根本没读。第三,表达能力差。在讨论中这一点表露得特别明显,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第四,资源匮乏。一个课堂有20余人,每个人拿到的阅读书目是一样的,比如《纯粹理性批判》,学校图书馆藏书根本就没有那么多。

2.2 缺乏良好的方法论基础

从现有的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行分析,发现Seminar的实践者普遍缺乏良好的方法论准备。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强调开课的技术层面和策略层面的要求,而对课程本身的方法论研习普遍予以忽视。Seminar作为一项新事物、新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技术掌握,对其准备工作、操作程序、评价体系等的研究固然重要,但课程的教学重心还在课程本身,因此,教师首先应当自己对课程内容有良好的研究,并能把这种研究方法预先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拾级而上,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主动性,独立思考并进入课程的核心内容。

2.3 没有设置扩展练习

Seminar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独立思维的表达,但是现在的运用只限于课堂上,课外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即使有组织演讲比赛,但其对于个体的塑造作用远逊于Seminar。而课后无论是学校、社团还是学生自行组织的学术活动极少,所以课堂上锻炼出来的思维能力与方式难以得到良好的运用,Seminar的效果也就在时间递变中冲淡。

3 以上误区或问题的解决之道

为了避免在认识上和应用上的误区,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对策,首先是要在认识上重视它、正视它,并采用相对中立的态度来看待Seminar教学法,既不能对它有偏见,也不能全盘接收不加批判。其次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其研究和应用。

3.1 加强对Seminar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

国内对研讨型教学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从中国知网以Seminar为篇名进行检索,发现其中期刊文章1780篇,硕士论文15篇,会议论文20篇,国际会议论文45篇,报纸文章1篇,学术辑刊文章29篇。从论文的分布来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说明此课题随着国内高教改革的深入在逐步获得大家的重视,研究力量、研究深度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说明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分散、零散,系统化的深入研究还未出现,稍显系统化的成果还只是篇幅比较短小、研究程度并不很深的硕士论文,从其内容来看,有一些个案研究,但理论化、系统化很不够,并不具备全面性的指导意义[6]。

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强对于Seminar教学法的研究,其在西方的发展脉络是:德国——美国——欧洲其他国家——日本。应当根据其发展过程分别研究其发展的轨迹,汲取有益的经验。另外,应当从课程设置、课程操作、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应当根据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学生程度等因素设置相应的、切合实际的Seminar课程。

与此同时,由于Seminar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而大多数授课教师都没有在西方留学或游学的经历,所以,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强的培训。学校本身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统一的Seminar教学纲要和操作规程,并让所有开设这种课程的教师接受培训和测试,这种培训至少要提前1年进行,教师才可能比较完全地掌握这一教学方式并做好课程的各项准备。

3.2 重视基础练习

Seminar教学法本身要求教师和学生付出大量的课外劳动和时间,同时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教学法不太熟悉也是现实。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应当安排大量的练习,这些练习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特别是在课前的准备阶段里,最好将学生以三人小组的方式进行分配,一个小组一个选题,有分工有合作,在搜集文献、分析文献、归纳观点、形成报告的过程中,不断地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选题进行研究,教师适当参与其中,给予引导,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报告、塑造高水平的课堂。

3.3 要有方法论的系统训练

之所以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但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基本的方法论体系,以西方文论课程为例,要教授好这门课程,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对形式逻辑应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样,在这门课程的Seminar准备过程中,笔者也花了两周的时间专门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并要求他们将这些方法在课程中进行应用。

3.4 按部就班地布置课后研究任务

课后的研究任务是作为扩展性练习出现的,它不同于课外作业。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予以提点,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每门课程的教授过程当中,每个学生应当至少有一次当面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选题、兴趣、在课程中的表现等因素,给予学生区别化、个性化的指导,并布置他们进行课后研究、完成扩展性练习,从而最大可能地营造有利于Seminar教学的氛围与条件。

4 结语

Seminar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方式、团队合作精神等,本着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只要我们对这种教学方法认真进行研究、避免认识和实践上的各种误区,循序渐进地推行,它就一定能为我们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才起到极大的良性作用。

[1] 李现平.席明纳小班研讨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2012,(01):23.

[2] 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27.

[3] 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

[4]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 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7):57.

[6] 周美林,李佳孝.近三年我国Seminar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1):12.

猜你喜欢

研讨教学方式教学法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