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形成性评估在视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07李智王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口译评估教学模式

李智,王跃

初探形成性评估在视译教学中的应用

李智,王跃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本文探讨了形成性评估教育理念与英语视译教学相结合的课堂特点,讨论了形成性评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研究如何指导视译教学,监测学生学习的效果,辅助教师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绩效。

形成性评价;视译教学;教学过程

1.引言

“形成性评价”是由斯克里文(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万宏瑜,2013)。在早期研究中,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的定义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相对出现,终结性评价一般指在学习结束阶段对学业的成绩报告,用来总结学到的只是和掌握的程度,区分学生。形成性评价特别关注教与学的有效性(Black&William 1998);形成性评估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不停、进步不止的过程(Buck&Trauth-Nare 2009);形成性评估的主体既有老师,也有学生(Black&William 2009)。

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教学是口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基础。翻译实践中,视译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即边看文章,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译员将书面源语言转换成口头形式的译语,就像自己用目的语流畅地“读出”原文一样。整个过程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将书面文字用口语表述出来。这种纯粹的边看边译,在实践中使用的频率较低,但在口译学习中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字到声音的转换。视译有效地把口笔译联系起来。

另一种视译则特指在会议的场合中,同声传译时边看文稿边同步口译,即“带稿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with text)。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或者其它相关文字,边听发言、边看原稿、边用目标语进行传译。弗里西博格认为,视译是“普通口译的一种特殊情形,译员凭借书面文本,而非口头文本,用会议或听众的语言朗读出来”(Frishberg,1986)。

2.形成性评估视译教学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视译作为口译教学的一门基础科,是典型的技能培训型课程,蔡小红认为要作出这样课型的评估“既要考虑科学客观,又要照顾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技能;既要关注普遍的水平,又不能忽视个人的需要;既要把握训练进度,又要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蔡小红2007)。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等级鉴定,这正符合本研究侧重个体技能发展的差异和提高整体教学绩效的目的。

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传授知识,操练语言,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视译教学比其他口译教学对文本的依赖性更强,这样的技能操练更偏向于口头笔译课。形成性评价辅助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有最初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变成了课程的参与人之一,在参与课程的同时还要监督反馈及评价学生(也同是参与人,但角色不同);学生的角色由最初的接受操练知识转变为参与课堂任务设定学习目标,选取学习方法,同时对教师及同学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课程还包括课外训练;教材的角色也由固定使用多年的精品教材变为无固定教材,师生共同确立教学内容,教师推荐多种教学参考书等;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视译教学不仅仅包含每次课程的任务,而是变得更为灵活,师生可以共同设定学习评价并以学生为主体设定学习内容进行评价,并随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调整教学任务;最后是评估体系与最初的终结性课程评价不同(阶段性测试,期末考试等),形成性评价更关注整个教学过程,重视课堂环节,考察学生的努力程度,教师对学生视译实例进行点评,学生间互相点评及自我评价,学期末的总评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根据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学习档案、录制的语音、转写材料等作为依据。

3.研究方法及操作过程

预测形成性评价在视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通过视译教学的平行班进行。

第一,可以选取同年级进行视译教学的班级,其中一个班级运用传统评估方式进行教学,另一个班级采取形成性评价教学方式,在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之后,比对学习效果,从而可以看出在视译教学中形成性评估与普通教学评估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数据收集时对照班级主要进行教学前进行的视译水平前测,期中教学测试和期末教学测试。样本班级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师监督、同学互评、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手段,同样进行视译水平前测,期中教学测试和期末教学测试,对于数据结果,教师收集之后可以利用数据软件如EXCEL,SPSS等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前测的成绩,在期中测试时学生成绩是否有显著的变化,在期末测试中学生成绩是否有显著的变化,从而考察出哪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除了通过测试来考察评价效果,还可以自建小型学生视译练习语料库,利用语音分析软件,如CoolEdit等分析视译过程中学生的停顿时间和频率(万宏瑜2013)。录音由学生转写成文字,教师反复听录音后标注停顿,再由学生对自己的停顿重复或纠正进行反思,发现其中的认知或翻译困难。教师最终整理原文标注译文,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批语。

第二,在进行试验时也可以选取不同年级进行视译教学研究,如本科视译教学班级与研究生视译教学班级,这种采样有一定时间跨度,对于学习效果研究更有价值。进行实验研究时,可以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袋,可以利用传统的纸质学生作品集合,也可以让学生把翻译内容听写出来,还可以利用多功能同声传译实验室补充学习记录档案袋,将全班同学的视译活动的实时录音记录下来,教师可以选择同步监听。同时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情况。最后通过学生学习态度,网上评课等因子综合分析比对普通教学模式与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差异。

4.视译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估的困难及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来说,教师和教材是中心,即使是技能操练为核心的视译课学生也往往会依赖教师进行技能传授,如视译中的快速阅读技巧、英汉语言差异、以及在视译过程中运用的顺译、断句、转换技巧,句式套话等。进行形成性评估时要求学生对自己对其他学生的译文进行评估时,学生往往觉得这种“额外”的评价任务意义不大,不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曹荣平,陈亚平2013);当教师安排课后练习,转写成文字,再进行评估时学生对于这种首先会表现出不耐烦。另外在语音实验室中,进行视译这种高强度的技能训练,学生可能会对同步录音感到畏惧(曹荣平,陈亚平2013),听到其他同学的翻译时个别同学会产生自卑情绪,有时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些问题都存在但是教师没有办法及时发现,教师也不能及时关注到有问题的同学;在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室同时监控所有学生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学生转写的材料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考察。适当的评价可以逐步改善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悲观情绪。

总之,课堂的评价策略在视译教学课堂中的恰当灵活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状态及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公平的分配评价机会对于学生发展、教学进程都十分有益。

5.结语

视译是技能培训的口译类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由传统型向形成性评价模式转变,涉及到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材、教学任务设计和评估体系的转变,形成性评估能够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与学习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监督管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任务的即时性、互动性,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和目的性(曹荣平,陈亚平2013),调整教学方案,增加相应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高强度的视译实战训练中,评价手段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悲观情绪,只要能够选择恰当的评价语言及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1]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2]蔡小红.论口译教学训练评估[J].中国翻译,2005(6):58~62.

[3]曹荣平,陈亚平.形成性评估及其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翻译,2013(1)45~50.

[4]万宏瑜.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口译教师反馈——以视译教学为例[J].中国翻译,2013(4):45~49.

[5]王炎强,冯超,何刚强.视译基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李智(1984-),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口译及英语语言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学习性评价在英语专业四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编号1253219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口译评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评估依据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