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评价历史回顾与探析
2014-04-07屈鑫淼厉亚辉
屈鑫淼,厉亚辉
(1.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揭开了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序幕。初创于近代的高等学校既是高等教育的载体,又是先进思想文化吸纳与传播的阵地。西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同样产生于近代,此时也是西方教育评价思想形成时期。教育评价的引入、现代体育的传播以及高校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我国近代高校体育评价的诞生。高校体育评价思想从诞生以来一直与时代背景、政府决策及专业教育紧密相连。在现代高校体育评价还未形成之前,高校体育评价更多地通过相应法规政策、高校体育的实施以及高校体育专业化建设得以体现。需要指出的是,体育过程本身也是体育评价的过程,本研究所指高校体育评价是广义上的体育评价,既包含古代体育评价思想,又具有现代体育评价的意义。更多地是以教育评价的思想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评价的历史进行回顾,挖掘历史的宝藏,探求现代的进展,以便对我国高校体育评价现代化建设有所启示。
1 清末时期(1840—1911年)
清朝末年,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有志之士主张“废科举,兴西学”,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萌芽期即产生于此。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的拟定是清政府新兴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其完成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的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所列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1898年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创立,1902年中国第一所省立新式大学山西大学堂设立[1]。
这一时期西方现代体育开始在中国传播,受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主导,体操(拳术)被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武术也逐渐被认为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此时的高校体育评价仅仅表现为对现代体育观念的认识、对西方体育方法的学习以及作为“自强保种”的工具,更多的是人们情感意志的体现,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的学校体育评价理论。
1.1 洋务学堂与基督教大学体育对清末时期高校体育评价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后,在洋务学堂中体育作为“西艺”被设置为学校课程,据北洋水师学堂学生回忆,当时的体育课程“有击剑、木棍、拳击……此外还有游泳、滑冰、平台……我们那所学校的体操最初为德国操及军操”[2]。20世纪初,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内地开设学堂,基督教会大学得以兴办。在基督教大学里,体育主要以田径、球类等现代运动项目为课外活动形式进行实施。
洋务学堂与基督教大学的兴建加快了我国近代高等学校设立的步伐,其体育思想同样也嫁接到我国近代高等学校发展中。如《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高等学堂每星期安排3个钟点的体操课”,“第一年至第三年,体操均为通习课,教学内容均为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另外,在师范类高等大学堂还要求学生学习体操教授法。这一时期高校体育竞赛影响最大的是1905年召开的京师大学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到场观摩的不仅有清政府的王公大臣、各国驻华使节和大批记者,还有数以千计的普通观众。除学堂各科学生参加比赛外,连国学进士馆的“老夫子”们也都报名参加比赛,给当时的北京乃至全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3]。此时高校体育课程以“中国式体操”为主,西方现代体育仅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在高校中存在。对高校体育的评价多来自师生对体育的
参与与喜欢,更多地体现为“西体中用”。
1.2 军国民教育思想对清末时期高校体育评价的影响
自严复提出“自强保种”以后,尚武思潮在中国流行起来。变法的失败,使人人耻于文弱,“多想慕于武侠……有志之士,乃汇集同志,聘请豪勇军帅,以研究体育之学”[4]。20世纪初,更具理论色彩的军国民教育思想代替了尚武思潮,迅速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有关体育的法令依然鲜见,但体育思想已有一定程度的体现。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宜以兵式体操为主”;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将“尚武”列为教育宗旨之一。张之洞也曾提倡“稍长则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以造成完全之人格。”高等学校体育在军国民教育思想作用下,多冠以“保国强种”的评价,“其虽然未能,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它确立了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同时对除文弱娇惰也有重要意义。”
1.3 体操师范教育对清末时期高校体育评价的影响
1905年,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成立,这带来了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再加之体操作为必修课在各类学校开展,学校对体操教师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一时期高等体操师范大量兴办,如1903年创办的江苏优级师范学堂体操科,这是中国第一所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于1908年正式开办,是中国最早的女子体育学校。此外江苏优级师范学堂的学生通过整理在校日本教习的授课笔记,于1906年编撰有《江苏师范讲义》16册,体操教材就包含其中[5]。体操高等师范学校的价值在于推动了体操在中国的传播,也奠定了高校体育评价科学化的基石。
清末时期,高校体育评价在洋务学堂与基督教大学的影响下,受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主导,以高等体操师范初步建立为背景,通过“中体西用”、引进传播、课外休闲等形式表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这一时期的高校体育评价是无意识的体育评价,但为我国现代意义高校体育评价的形成进行了思想上的启蒙。
2 民国时期(1912—1948年)
中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教育测量运动正处于隆盛期和现代教育评价已经诞生。有志之士将西方先进的教育评价思想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之实情加以运用。高校作为杰出人才的聚集地,最先接触到了这些思想。高校体育评价也在这一时期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研究将从两个阶段来回顾这一时期的高校体育评价历史。
2.1 民国初年至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我国高校体育评价
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令》,次年又陆续颁布各种学校令,史称“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体操科,其宗旨为“使身体各部分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兼养成守纪律尚协调的习惯”;要求师范学校除要遵循“健全之精神宿于健全之身体,故宜使学生谨于摄生,勤于体育”的“教养学生之要旨”外,还要求“解悟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体操教授法”。由此可见,民国初年,军国民教育思想仍存在于学校体育中。此时基督教大学仍然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其体育活动对民国教育部门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191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宗旨》虽仍以军国民教育为道德之辅助,但也认为“专门以上学校,体操不列正课,尤宜组织运动部,随时练习,以免偏用脑力。每年春秋两季,宜酌开学校运动会,互相激励”。这种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育课和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并存的局面被称为“双轨制”。此时高校体操虽已“不列正课”,但其影响尚存。直到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自行废除兵操,有的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内容以普通体操和田径、球类、游泳等项目为主。1929年颁布的《国民体育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高级别的体育法令,也是当时最权威的体育评价标准。如第六条规定:“高中或高中相当以上之学校,均须以体育为必修科。与前经公布之军事教育方案同时切实奉行。如无该两项功课之成绩,不得举行毕业。”1931年的国立中央大学体育系开设了“人体测量学”和“体育测验”课程,这也是我国高校开设体育评价专门课程的开端,在高校体育评价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一时期体育专业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16年设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是当时南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场所;成立于1917年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修科,在北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为高校体育评价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西方现代体育为教育部门所重视,现代体育日益走进高校课堂,体育在高校的“双轨制”逐渐变为“单轨制”。体育相关法规政策的实施与体育评价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及体育师范教育的不断专业化,使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评价具有了现代意义的体育评价思想。
2.2 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的高校体育评价
2.2.1 国民政府治理区的高校体育评价
国民政府治理区的高校体育评价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的专业教育上。抗战期间的教育方针是“战时教育平时看”,其后果是大批高校内迁,体育专业教育在内地得以发展,使我国的体育教育和西部的体育事业得以延续。体育专业教育在高校的延续,对高校体育评价的理论与体系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2.2 沦陷区的高校体育评价
沦陷区的高校体育多为满足奴化教育需要,体育专业教育多为效仿日本的体育模式。抛除其奴化教育思想,新模式的运用的确带有现代体育的思想成分,其先进性同样不容忽视。
2.2.3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高校体育评价
这一时期为加快培养地方和军队干部,苏区创办了一批大专学校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红军大学等。在这些学校中安排有体操课,有的把体育列为常识科目,有的结合军事训练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各校内外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活跃。
在陕甘宁边区,延安各高校十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球类及田径运动得到广泛开展,1941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发行了凌之编写的《体育游戏教材》。苏区的体育专业教育同样没有停止,1941年创办的延安大学体育系,虽然仅持续了一年,但却对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体育政策法规的实施、高校体育评价课程的开设、体育教材的编写都为高校体育评价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实践。高校体育专业教育的沿袭,同样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至今)
建国后,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高等学校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接管与改造、“左倾”冒进影响、“文革”灾难洗礼的曲折发展历程;高等教育评价也经历了“全盘苏化”思想下成绩考评法时期、中苏交恶之下无所适从时期的曲折阶段。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与国外的差距不断拉大。高校体育评价同样在曲折中前进,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80年代初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正式启动并迅速发展”和“90年代高等教育评价进入规范化并得到深入发展”两次评价高潮的兴起,高校体育评价也重新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1 高校体育评价在曲折中前进
1951年和1952年毛泽东多次指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要学生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51年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对学校体育的开展做出了具体规定。1952年体育处的设立,使高校体育管理更加规范,同时教育部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正式规定体育为大学一二年级必修课,每周两学时。1954年《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和1956年全国统一使用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及《体育课教学参考书》的制定,是高校体育评价制度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这一时期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性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称上海体育学院)于1952在上海诞生,1953年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改称北京体育学院,如今的北京体育大学)在北京西南郊出现,它们的出现在解决体育师资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使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在左倾思想和“大跃进”的影响下,高校体育出现了激进式的发展,但违背客观规律的后果只能是弊大于利。“文革”初始,高校体育被荒废,结果是造成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直到1971年一些体育院校和大学体育系才恢复招生。
曲折发展中的高校体育评价,虽然也取得一些成就,如专门性体院的成立、各种体育法规的颁布等,但更多的集中在实践上,高校体育评价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与西方国家教育评价及体育评价方面在此时期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高校体育评价的现代化建设与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2 高校体育改革时期的体育评价
“文革”以后高校体育重新步入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1979年10月《高等学校体育暂行规定(试行草案)》颁布,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正式开始。1990年原国家教委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高等教育评估思想也被学者迅速引用到高校体育评价中。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其中体育课被分为基础、选项、选修、保健体育课4个基本部分。在保留一定竞技体育项目基础上,融入民族与娱乐体育。2002年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课程的建设三个方面,并分别对这三方面的评价内容给予了原则性规定。
对于高校体育改革时期的体育评价,我们可以从我国学者的研究动向梳理其思想脉络。
3.2.1 课程改革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评价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评价也不断变革,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热点,学者们分别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及课程建设给予高校课程评价以高度关注。张学研和王崇喜提出“探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建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评价系统与教学模式”;徐焰、汤韶敏等从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入手,以多元化评价为优化目标,“以求达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学者们分别从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与普通体育方面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评价的完善。在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方面,学者也给以了高度关注。周小敏将“胜任特征”引入体育领域,以探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指标评价体系;陈轩昂指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一直沿袭着行政组织手段和传统的经验定性方法,缺乏科学性”,以求完善与建立新的高校体育教师质量评估与标准体系;还有学者从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综合素质、人文素质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评价研究,更多的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9]。
在课程建设上,学者们分别从内容、目的、方法等方面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意见或建议,如高升、蒋先军等人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闻兰的“普通高校体育评价目的”等,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校体育评价理论体系。此外也有学者关注“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式”(林向阳、黄汉升)等。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关于高校体育学生层面的评价理论研究,相对于教师层面的研究显得极其匮乏,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相违背。课程评价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会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造成严重的后果,提示研究者应对这一方面更加关注。
3.2.2 多元化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评价
定量评价一直在高校体育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高校体育评价的深化,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魏彪、刘晋森强调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估中应加入教师的自我评估,并对应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李伟对高校体育中个体评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邱建刚、李鸿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叙述了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论述了形成性评价对师生教学过程的影响”。不同评价方式在高校体育中的运用,使高校体育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思想的多元化同样在高校体育评价中得以显现,不仅有学科间的,而且有经济、文化上的。张晓东,周勇等在评价中引入模糊数学理论,王刚将Fuzzy积分评估体系运用到评价中。有学者也开始关注经济效益在高校体育评价中的运用,刘守谷、谢国卿等认为“高校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同于物资生产部门投资,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其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应当全面地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评定”;邵金英、汤起宇等认为体育投资效益是高校体育评估必不可少的部分,应结合高校特点,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同样也有学者从陶行知体育思想中窥探其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意义,从终身体育视角下看高校体育评价的发展等。思想的活跃,使高校体育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对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建设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3.2.3 元评估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评价
元评估属于教育评估范畴,即对教育评估本身的评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元评估标准化,并被有前瞻性眼光的学者关注和使用,但我国对其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学习与起步阶段。高校体育评估中元评估概念已被极个别学者引入,但更多研究仅仅是元评估思想的体现。如“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赵玲)、“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反思”(杨家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不公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张建新、段爱明等),但概念的表述与界定,标准与理论的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4 结语
高校体育评价的历史与我国高校的发展交相呼应,与我国的近代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清末时期是我国高校体育评价的萌芽期,外部思想为我国高校体育评价的现代化做了思想上的动员;民国时期是我国高校体育评价发展时期,高校体育制度的完善、体育评价理论的传播、师资队伍的建设共同促进了我国高校体育评价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体育评价经历了全盘苏化、停滞甚至是倒退的曲折发展,并最终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再次焕发生机,多元化的高校体育评价格局推动着我国高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理论缺乏公认化等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开放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1]王保华.高等学校设置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恩溥.谈谈六十三年前的体育活动[M]//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三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3]罗时铭.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欧榘甲.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N].横滨:清议报,1899-09-15.
[5]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杨军,闫建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9):64-67.
[7]李小融,唐安奎.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8]孙崇文,伍伟民,赵慧.中国教育评估史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邵威,刘超,李国.高校体育教师评价研究述评与反思[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