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浆过程中铸管原因分析

2014-04-07杨世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1期
关键词:铸管孔内孔壁

杨世华

(成都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72)

在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射浆管被水泥浆液凝铸的事故(通常称为铸管),但又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这里就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铸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1 地质条件原因

灌浆施工是在各种不同的复杂地层进行施工,地质条件的不同,对灌浆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1.1 完整、可灌性差的地层

这类地层由于岩性完整、裂隙细微,存在一定颗粒大小的水泥很难灌入。在压力作用下,只能将水泥浆液中的水分压入裂隙中,而水泥浆液在长时间灌注下自身还存在析水,这样只能出现回浆越来越浓,从而导致孔内射浆管被水泥浆液凝铸,发生铸管。

其解决办法只能是对回浆比重的观测间隔时间缩短,一旦发现回浆变浓,立即将原浆液用同比级新鲜浆液进行更换继续灌注至结束及对孔内射浆管的活动频率加快,减小铸管发生机率。

1.2 完整、可灌性好的地层

这类地层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相对灌注时间较长,一般灌注到后期都是较浓比级浆液,由于浆液的析水、岩体的吸水及浆液在循环过程中的磨擦发热使回浆变浓及回浆温度升高,从而发生铸管。

其解决办法应该是:

(1)更换现有浆液为新鲜浆液;

(2)增加对回浆比重及温度的观测频率;

(3)增加对孔内射浆管的活动频率。

1.3 破碎、松散地层

这类地层裂隙发育,岩粉、岩屑较重,孔壁遇水易垮塌;灌浆过程中由于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对孔壁的冲刷、磨擦,使孔壁局部产生垮塌。孔壁垮塌后产生新的岩粉、岩屑,这部分岩粉、岩屑随回浆反出地面到积浆桶中,从而使积浆桶中的浆液越来越浓,这样的浓浆又经注浆泵送入孔内,如此循环,使得回浆变浓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铸管。

其解决办法首先应该是灌前进行风、水联合洗孔,使孔壁不稳定岩块、岩屑、岩粉在风水联合作用下冲洗出地面;其次是在回浆管上安装过滤网,使孔内返出的浆液不再带有岩块、岩屑;然后是增加对回浆比重、温度的观测频率及增加对孔内射浆管的活动频率,一旦发现回浆变浓即更换新鲜浆液继续灌注。

1.4 软弱地层

这类地层一般岩粉较重,易遇水膨化(泥质砂岩及砂质页岩等)。灌浆过程中由于孔内浆液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并以一定的流速循环,循环过程中浆液会将孔壁岩石颗粒冲刷、附带出地面而使回浆变浓后产生铸管。

要解决发生铸管的办法应在灌前采用压力水脉动冲洗,彻底将灌孔冲洗干净,使其在灌浆过程中不发生回浆变浓现象;如果已发生铸管,则采取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1.5 断层、岩脉地层带

断层、岩脉地层带岩体结构松散,且含泥质物较多。灌浆过程中浆液以一定压力和流速对孔壁进行冲刷循环,不断地将孔内岩体中的泥质物携带到积浆桶而进行二次循环,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浆液比重越来越大,回浆越来越浓而发生铸管。

其解决办法同样采用前面1.3中提到的办法。

2 工艺原因

2.1 钻孔直径原因

灌浆孔孔径偏大(即环状间隙过大),将减缓浆液的上返速度。浆液在上返过程中存在析水、触附在孔壁及析水后沉淀的现象;同时浆液在上返过程中,浆液中水泥颗粒之间、浆液与孔壁之间还将由于磨擦而产生热量促使孔内浆液析水速度加快及浓度增大,返出地面到积浆桶后即表现为回浆变浓。如此经过长时间循环,孔内浆液越来越浓、沉淀越来越多、触附越来越大多,使孔内环状间隙越来越小,最终导致铸管。

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理首先是在灌浆施工前就要选择合理的钻孔结构参数,保证有足够的环状间隙使浆液循环速度达到最佳,减小浆液中水泥沉淀、触附的几率,同時增加对射浆管的活动频次。

2.2 回浆的循环方式

采用灌浆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灌浆,一般采用的是小循环方式。这种方式在灌注到后期,浆液只能作孔内局部循环,由于浆液中水泥颗粒之间的磨擦、浆液与孔壁之间的磨擦,使得回浆变浓及浆温升高的机会增大,从而导致铸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要采用大循环方式进行灌注,其次是要在注浆泵吸浆管外壁冲淋冷却水,使浆温不致升高,同时也控制了回浆变浓,减小了铸管的机会。

2.3 灌注砂浆

遇吸浆量大时,有的技术要求灌注砂浆。灌注砂浆有一特点就是当孔内返浆时(即有回浆时),浆液中的砂容易造成回浆管路的堵塞;且当长时间灌注砂浆时,易造成注浆泵的堵塞。

对于这一问题,应该是当出现回浆时,立即停止灌注砂浆待凝,待扫孔后灌注纯水泥浆液。

3 机械设备原因

3.1 射浆管

(1)灌浆施工中,若选用的射浆管上下直径不一致及射浆管接头外径大于射浆管外径,将导致浆液上返过程中在直径大于射浆管正常直径处及射浆管接头处产生阻力,从而使孔内浆液在这些地方形成触附、凝结,最终形成铸管。

(2)若下入灌浆孔内的射浆管接头连接不严实,在灌浆过程中将由接头处漏浆,由于此处漏出的浆液与注入岩体的浆液压力相等,孔内浆液在上返过程中于漏浆接头处将由于漏出的浆液对上返浆液的阻力而使上返浆液速度减缓,最终触附、凝结在接头处而形成铸管。

因此,在安装射浆管时就须将射浆管接头有效的连接严实,使其在灌浆过程中不致漏浆而避免注管的发生。

(3)在实际灌浆施工中,很多人未按规范规定将射浆管下入到规定深度,致使射浆管距离孔底距离过大,这样一来就造成水泥浆在孔底部位沉淀、堆积,并逐步处于初凝状态。当孔底水泥浆沉淀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灌入孔内的水泥浆液在压力下通过射浆管直接对孔底部位冲刷,导致后注入的水泥浆液将孔底已处于初凝或接近初凝状态的水泥浆液冲刷后在孔底部位进行搅拌而返出孔口,造成回浆变浓而产生铸管。

因此,在灌浆施工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按规范规定将射浆管下入到规定部位,使孔内浆液具有良好的循环状态,避免回浆变浓,减少铸管。

3.2 射浆管接头及其材质

灌浆施工中所选用的射浆管及其接头的材质也很关键,若材质强度、韧性不够,一旦发生孔内回浆变浓、轻微铸管而活动孔内射浆管时,将发生孔内射浆管脱落、断裂,从而导致严重的铸管事故。因此,灌浆所使用的射浆管必须选用优质材料,接头的加工必须符合灌浆施工需要,必要时可以加工专用的、接头上无槽口的射浆管用以灌浆,以减少浆液在上返循环过程中因接头槽口阻力造成的浆液触附而形成的回浆变浓及铸管。

3.3 回浆管路堵塞

灌浆施工(循环式灌浆)所用回浆管路管径及高压阀门的阀体通孔过小也易造成铸管。这是因为:

(1)当单位注入量不大(小于 10L/min或更小)时,回浆量相对增大,管径或通孔过小将造成回浆阻塞,而此时孔内回浆如前面所述产生变浓现象;

(2)由于管径或通孔过小,阻塞现象越来越严重而造成堵管。一旦发生堵管,孔内浆液即停止循环,此时孔内浆液即开始铸管;

(3)堵管发生后,灌浆势必中断而进行排除堵管。在排除过程中,孔内浆液产生沉淀而导致铸管。

因此,灌浆施工时,一定要选用管径及阀体通孔能满足回浆要求的管路及高压阀门。

3.4 注浆泵故障

灌浆施工中,注浆泵发生故障也是造成铸管的一个因素。

因为灌浆过程中,注浆泵一旦发生故障(尤其是单位注入量不大或灌注浓浆时),孔内浆液迅速沉淀而造成铸管。

因此,在灌浆施工中,一定要保证注浆泵的完好且有备用的注浆泵。

3.5 钻机故障

灌浆施工中,钻机发生故障也是造成铸管的一个因素。

正常灌浆过程中(尤其是临近灌浆结束阶段),孔内浆液由于长时间循环产生磨檫孔内浆液温度升高而导致回浆变浓,需要经常活动孔内射浆管。此时若钻机出现故障将无法活动孔内射浆管而导致铸管。因此,必须保证钻机的完好,以保证射浆管的活动频率,避免发生铸管及发生铸管后的及时处理。

3.6 电动机及电器设备故障

灌浆施工过程中,电动机(钻机及注浆泵)必须保证正常、完好的运行。否则,一旦钻机电动机出现故障将不能保证孔内射浆管的活动而导致铸管;注浆泵电动机出现故障将造成灌浆中断,同时已注入孔内的浆液将迅速沉淀而造成铸管。

4 其它原因

4.1 电力保障问题

灌浆施工过程中,电力保障也是铸管的一个因素。若在正常灌浆过程中,一旦电力不能保证而出现电力故障将造成灌浆中断,中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将导致铸管。因此,灌浆施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供电系统来保证灌浆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操作人员责任心问题

(1)灌浆施工中,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十分重要。灌浆前一定做到以下几件事:

a.检查灌浆设备是否完好,保证在整个灌浆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不能因为设备原因造成人为铸管。

b.检查射浆管是否有裂口或损毁、射浆管接头是否完好及接头的接口处是否平整。

c.检查灌浆管路是否畅通,检查管路的接头处是否牢固、有无破损。

(2)灌浆过程中,操作人员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a.密切注意进浆与回浆的比重、浆液温度变化。

b.经常活动射浆管。

猜你喜欢

铸管孔内孔壁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矿用钻孔成像仪的孔壁模拟实验装置研制
砂土地区钻孔桩孔壁稳定性与评价方法研究
溶(土)洞地区冲孔桩孔壁声波探测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采用超高速离心铸造技术开发耐磨薄壁铸管
矿山地质工程钻探孔内事故处理及预防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