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2014-04-07梁大伟

山西建筑 2014年20期
关键词:集料构件裂缝

梁大伟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目前国家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的背景下,混凝土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造价低廉、适用性强等优点,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建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特别是在许多大体积、大跨度、超高层结构中也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混凝土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例如自重较大、容易产生裂缝、养护时间长、冬季施工成本高等,尤其是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在工程上比较常见。混凝土构件长期的带裂缝工作,对结构构件很不利,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2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外观上看,主要表观特征为放射状裂缝、规则等距裂缝、不规则裂缝、网状裂缝、斜裂缝、龟背状裂缝,各种不同原因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裂缝

设计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裂缝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

1)结构构件平面布局不合理。由于结构构件平面布局不合理而导致了结构截面突变,或者是结构构件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

2)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或厚度布置不合理,尤其是对于多跨结构的边跨构件布置不合理,而导致局部混凝土构件受力较大产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

3)设计构件配筋量太小或者太大,或者是施加预应力不当而导致的裂缝;

4)结构构件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温度、变形等原因而产生的裂缝。

2.2 建筑材料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裂缝

这里所说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指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如石子、砂子、水泥等材料。不同强度、不同应用范围和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混凝土,对组成原料的性能、配合比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要求,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有可能产生裂缝。

1)粗集料和细集料方面。

组成混凝土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其含泥量的多少可能会决定混凝土构件是否开裂,如果搅拌前的粗集料和细集料未经过处理,含泥量较高,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养护时收缩增大,产生裂缝;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级配不好,或者出现了间断级配,也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增大,产生裂缝。

2)水泥的品种和性能。

水泥品种的选择也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有较大影响,例如矿渣硅酸盐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其配制的混凝土养护时收缩较大,容易产生裂缝;而粉煤灰水泥和矾土水泥,相比普通水泥,其配制的混凝土收缩更小,更不易产生裂缝。

3)混凝土外加剂方面。

一般混凝土为了改善其性能,都要加入一定的外加剂,但如果外加剂配比不当或者使用环境不当,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产生裂缝。

2.3 施工方面的原因产生的裂缝

1)施工配合比不当而造成的裂缝。

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水泥等级、含砂率、水泥用量、水灰比控制不当,而造成水泥浆体体积较大、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和易性差而产生的凝缩和干缩裂缝。

2)现场施工和养护未达到要求而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振捣棒抽插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导致了容易产生裂缝;对大体积浇筑的混凝土构件,由于现场的降温或保温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外部温度较低,在内外温差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温度裂缝;一般混凝土构件现场养护条件不到位,不能按规定的要求去做,导致混凝土在漫长的养护过程中提前缺水,无法达到保湿效果,产生大面积的收缩裂缝。

3)施工人员的不负责而导致的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一般都设置有温度后浇带,但是施工现场往往为了施工方便,避免二次施工,取消温度后浇带,一次整体浇筑,很容易在后期产生裂缝;对于带裙楼的高层结构,一般裙楼作为商业,层数不是很高,而主楼作为住宅或办公,层数较高,二者相差较大,该种情况一般设置沉降后浇带来缓解沉降差异造成的裂缝,但是个别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避免后浇带二次浇筑和悬臂支撑,往往实际施工中取消该后浇带,导致了在裙楼封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楼沉降一直在发生,在裙楼与主楼交接处产生大面积的沉降裂缝。

施工过程中的违规作业,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例如在夏季施工时,由于高温运输加之交通拥堵,运输至工地的混凝土往往坍落度损失较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和易性较差,工人为了施工方便而直接加水,造成配合比不同于原配合比而产生裂缝。

2.4 其他原因导致的混凝土裂缝

1)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发生变化,很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内部温度较高,如果外部环境由于天气突然降温而导致了内外温差较大,对混凝土抗裂较为不利。

2)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裂缝。例如,在建筑使用多年后,未经设计单位的复核计算,擅自改变建筑或房间的使用功能而导致了外部荷载较大,局部产生裂缝;建筑的局部地基沉降较大,而其他地方沉降较为稳定,在两者相交处可能产生沉降裂缝。

3 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措施

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混凝土构件施工前要做好裂缝的控制工作,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一般控制混凝土构件裂缝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部分。

3.1 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建筑方案布局时,结构工程师积极地参与方案设计,避免不利的结构布局和过于集中的主次构件关系,方案布局时和模型建立时,选择合理的构件截面尺寸和构件主次关系,做到层次清晰、受力明确。

同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合理的设置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等结构措施,尤其是对于超常规的大体积、大面积构件,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对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很积极的影响。

此外,结构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对建筑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构件,结构上积极地采取不同的措施,设置温度钢筋,减小裂缝发生的概率;地基基础设计时,认真考虑建筑地质情况,选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避免由于地基基础沉降问题而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开裂。

3.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责任到人。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设计,严格按图施工,如果要产生变更,必须通过设计单位书面同意才能更改;施工过程中各班责任到人,不符合操作规程的施工工序,一律不得施工,出现问题及时通报,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施工中由于外界原因造成的材料浪费,不得应用于工程项目,绝对不能为了节省材料,而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用于工程中。

3.3 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目前大多是由于施工过程不当或养护不及时造成的,故控制施工质量对于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尤为重要。

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的控制、配合比的控制、施工养护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进场控制,要根据结构构件的特点和结构设计的要求,选择恰当合适的原材料。尤其是水泥、石子、砂子等材料。水泥要根据结构构件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合适的水泥品种,避免使用早强剂。石子和砂子等集料的选择,应选取级配条件好,含泥量低,优良的原材料进场。对需要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要求商混厂家提供合理的外加剂掺入量,切勿盲目添加。

混凝土结构是由粗集料、细集料、胶结体、水等物质混合搅拌而成,各物质在其中占有一定比例,如果配合比不当,即可能造成混凝土构件收缩性过大,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施工配合比确定时,混凝土设计人员应该是深入现场实地考察,根据材料的具体性能、工程构件截面、施工单位水平高低、现场施工操作条件等,选择设计合理的坍落度,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必要时做好前期的实验室配比工作和现场的前期实验工作,避免不合理的配合比而产生裂缝,造成安全隐患。

提高施工养护水平对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养护过程中,为了控制裂缝的产生,早期养护控制尤为重要,养护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构件早期的裂缝产生,严格按照有关养护条件安排专人进行养护。在构件振捣过程中,做到快插、慢拔,掌握不同构件、不同部位合理的振捣方法和振捣时间,提倡二次振捣。混凝土结构构件养护过程中,积极做好保温和降温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水化热,采取表面覆膜养护,定时浇水降温。

此外,对于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设计、施工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施工时,避免在天气条件恶劣,大雨、大风、低温、高温环境下浇筑混凝土。

4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不同的裂缝对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结果不同,有的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有的可能产生渗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有的裂缝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内部的钢筋产生锈蚀,影响其强度的发挥。不论混凝土结构产生哪种裂缝,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裂缝,就应该积极地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1 正确分析原因

混凝土构件一旦产生裂缝,应该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避免盲目的处理。裂缝分析时,首先查阅当时的设计图纸,查看结构构件设计是否合理,结构布局是否合理,设计时是否采取抗裂措施;认真分析施工浇筑记录,所用材料化验单,确定所用材料、配合比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查看当时施工记录和天气情况,确定有无不良的施工环境条件;查看裂缝产生的部位,查看上部是否有结构荷载超载情况,是否由于使用不当而导致;此外还应该仔细分析裂缝的继续发展是否会影响结构构件的安全,以及影响严重与否。

4.2 表面修补法

对于不影响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裂缝,一般只进行表面修补处理。该种裂缝必须建立在前期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在确定了裂缝对混凝土结构构件不产生承载力影响时,可采用表面处理密封法。当裂缝较窄时,可以在裂缝处的表面涂抹细实砂浆或者化学材料,使材料充分渗入裂缝内部,填补裂缝。当裂缝较宽时,可以将裂缝表面处开凿成槽,将裂缝处人为扩大后再进行处理。

4.3 加固处理法

当结构构件产生的裂纹位于主要受力构件的关键部位,且对结构构件造成安全影响,裂缝的继续发展会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此时必须采用加固处理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粘贴碳纤维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喷浆加固、增大面积加固等方法。

4.4 内部密封处理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的裂缝对混凝土防渗产生影响,一般在结构内部采用密实的砂浆或化学原料进行灌缝、抹面处理,使密封材料渗入裂缝内部,并在裂缝表面形成一层新的保护膜,达到防渗的目的。

5 结语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相当普遍和难以避免的问题,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在施工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构件面积和施工方法,在施工前控制裂缝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施工质量和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技术水平,避免裂缝的产生;施工完成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养护混凝土构件,减少由于养护问题而产生的裂缝。

[1]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胡 亮,韩建国.浅谈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置措施[J].工程科技,2010(5):71-72.

[3]曾凡峰,谭 军,郑文忠.混凝土裂缝的几种修补办法[J].低温建筑技术,2007(6):54-55.

[4]林 健.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福建建材,2006(4):105-106.

猜你喜欢

集料构件裂缝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性能研究
地球的裂缝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