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考察

2014-04-07邹进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世纪经济学

邹进文 李 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国现代经济学不是内生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种学术变迁路径决定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在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独特的角色,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①。

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巨变,经济思想亦开始了由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的转型。但在中国大陆经济思想嬗变的初期,由于民国时期留学西方潮的余波的影响,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完全中断与西方经济学界的联系,中国经济学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欧美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学研究及其毕业后所从事的经济学研究两方面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学生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②。

一、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概况

中国自清末开始就有学生在欧美留学,学习经济学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到1949年,中国在欧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且著有经济学博士论文者多达240余人[1]。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终止了向欧美派出留学生。但是,仍有不少在1949年以前在欧美留学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在1949年以后继续在欧美学习,直至完成学业。此外,20世纪50年代也有一部分中国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华侨子弟留学西方国家。以上因素使得20世纪50年代有不少中国学生在欧美国家留学,他们中间有一部分学习经济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具体参看表1和表2。

表1 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的经济学博士论文

二、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的主要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博士论文的研究趋向改变了民国时期注重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路向,转而重点研究外国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民国时期,中国留学生一方面基于关注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考虑,另一方面基于论文写作趋易避难的考量,当时博士论文题目集中在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特别是财政、金融、农村经济问题等方面,很少选用外国题目。20世纪50年代的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除了一部分涉及中国经济史外,大部分是研究欧美及东南亚经济问题,很少选用中国当时现实经济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制度经历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经济体制经历了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轨,欧美留学生在西方国家主要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大陆新的经济形态不熟悉;二是由于冷战的影响,当时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受到严格的限制,留学生获取中国大陆资讯和研究资料非常困难。尽管如此,仍然有两篇论文探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它们是美国艾奥瓦大学王德华的博士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Land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和法国巴黎大学郭福培的博士论文《台湾的土地改革》(La Réforme AgraireàTaiwan)。

第二,有关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其中以发展经济学为重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大国就已经启动了艰难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由于在当时这还不算是一种主流现象,不足以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注意,创建一门分支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似无必要。因此,关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现代化问题,被纳入了经济史学、社会学的范围。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亚、非、拉三大洲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开始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的留学生出于对自己祖国发展命运的关注,自然对当时兴起的发展经济学饶有兴趣,他们纷纷研究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就有张培刚等留学生以发展经济学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并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先驱。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博士论文的数量更多,选题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历史、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如工业、农业、贸易、税收、投资、外资等)及经济发展的国别与区域问题。这方面的论文有:张是我的《人口密集的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问题》(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Densely Populated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侯继明的《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资:1895-1937》(Foreign Capital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1895-1937)、徐益生的《加速中国工业发展的可能性因素研究》(A Study of Possib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李敦仁的《英属马来半岛的经济发展(1895-1938):远东的大英帝国研究》(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ritish Malaya 1895-1938;A Study of British Imperialism in the Far East)、刘崧生的《工业化浪潮中改善中国农业状况的可能性》(Possibilities of Improving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Situation Through Industrialization)、陆宗源的《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应用》(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in an Underdeveloped Country,as Applicable to China)、鲁崇岱的《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Elements of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毛卓亭的《税收和加速工业化:中国1928至1933年税收体系》(Taxation and Accelerated Industrializatio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hinese Tax System During 1928-1936)、麦文绍的《夏威夷的价格管制:一个地方内部工业化方法》(Price Controls in Hawaii;A Regional Interindustry Approach)、王继祖的《东南亚战后对外贸易的发展:1946-1952》(The Postwar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in Southeast Asia,1946-1952)、周开仁的《东南亚背景下马来亚战后资本构成趋势》(The Post-war Trend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Malay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Southeast Asia)、徐维福的《外国投资与中国经济的发展》(Le Financementétranger du développementéconomique en Chine)。

在理论经济学的其他领域方面,浦寿山的《技术进步与就业》一文值得注意。在这篇论文中,除内生技术进步等概念,浦寿山还讨论了集总、预期等后来在经济学文献中得到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浦寿山的论文中可以看出,他不但谙熟古典经济理论、凯恩斯理论和当时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萨缪尔森所开创的静态比较分析和动态比较分析方法。他所运用的数学工具包括微积分、微分方程、拉普拉斯变换等等。该论文对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可能是他在把技术创新作为内生变量的条件下给出的一个形式化的经济周期模型,其研究“前不见古人,后尚不见来者”[2](P14)。

第三,经济学博士论文的作者再次向美国集中。清末民国时期,近代经济学高端留学人才在国别分布上经历了一个从集中于美国到向欧、美均衡分布的过程。北洋政府时期(1911-1926年),内容为经济学的博士论文有39篇,其中美国留学生博士论文28篇,占绝对多数,欧洲留学生博士论文仅11篇。1927~1937年间,内容为经济学的留美博士论文共52篇,留欧博士论文共69篇,留学欧洲的经济学博士论文数超过美国。1938~1949年间,由于欧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留欧人数有所减少,内容为经济学的留美博士论文共48篇,留欧博士论文共32篇[1]。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学高端留学的目的国再次向美国集中,这一时期内容为经济学的留美博士论文共79篇,留欧博士论文仅12篇,其中由于德国的战败,没有一位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德国。中国经济学高端留学人才再次向美国集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全球具有绝对支配地位的经济大国,政局稳定,而当时的欧洲不仅经济地位一落千丈,而且面临战后重建的重任,社会矛盾尖锐;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经济学人才向美国集中,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学人才的集聚地,经济学高等教育大大领先于欧洲,对世界各国留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学生经济思想由经世致用、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转向经济理论的研究,这表明他们已较其前辈在吸纳现代西方经济思想文明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更加积极地面向世界,为现代经济思想、理论的开拓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才华,它是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的新步幅[3]。

三、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专业的留学生对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从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史及西方经济学名著的迻译四个层面考察其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贡献与影响。

1.计量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注重定性分析而后者注重定量分析。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大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得绝对的支配地位,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开始与计量分析渐行渐远,特别是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培养的新一代经济学家几乎与计量分析绝缘。20世纪50年代归国的一部分以计量研究见长的留学生由于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无法施展拳脚,不得不另谋出路,有的转而从事数理统计方面的研究,从而使“计量”的长处得以保全。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再次引入中国以后,他们很快将“计量”与经济学结合,成为中国计量经济学的奠基者,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是林少宫。

1952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林少宫,其博士论文题为《经济理论中估测真实物质收入的指标》(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in the Valuation of Real Material Income),以计量经济研究见长。毕业后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地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任教,1954年回国,一直任教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他主要从事数理统计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著的《基础概率与数理统计》一书,填补了该学科的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引进,他将学术研究的重点转向数量经济学方面,著有《优化数学要义——及在经济学和企业中的应用》(1985)、《微观经济学的数理分析导引》(1985)、《微观计量经济学要义》(2003)等著作,成为中国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方面的学术泰斗,为现代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学术贡献。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以计量经济学著称的经济学者,使以理工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现了海外“经济学群”现象。

20世纪50年代滞留欧美的留学生中计量经济学研究成就最突出的是邹至庄。他的博士论文《美国汽车市场需求:耐用消费品的研究》(Demand for Automobil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Study in Consumer Durables)是在芝加哥大学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指导下完成的,该论文就是用计量的方法来研究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市场。该论文1957年由阿姆斯特丹North-Holland出版社出版。1960年邹至庄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检验两条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系数是否相同》(Tests of Equality between Sets of Coefficients in Two Linear Regressions),该论文发表后几年内成为全球经济学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邹氏检验”(Chow Test),主要是用回归的方法对经济中结构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到经济变动中不同变量的关系,因而成为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2.发展经济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学生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是费景汉。他195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论文题为《总均衡理论中特定问题的图解分析》(A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Certain Problems in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ies)。1964年他与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合著《劳动剩余经济发展之理论与政策》(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Theory and Policy)一书,对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刘易斯模型作出了改进,其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被称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Fei-Ranis model)和“费景汉-拉尼斯拐点”,成为20世纪发展经济理论的经典性成就。

3.经济史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何炳棣、张仲礼、侯继明和刘广京。何炳棣早期留学美国期间致力于英国经济史的研究,其博士论文题为《英国的土地与国家(1873-1910):一个土地改革与土地政策的研究》(Land and State in Great Britain,1873~1910:A Study of Land Reform Movements and Land Policies)。该论文的最大特点是史料翔实,引用了英国议会101种文件,包括1870~1910年间有关土地问题的《议会辩论》、议会关于城乡土地及地方财政等问题的专门文件,以及由英王指令刊印公开出售的指令文件,特别是利用了“罕为人知、幸存于哥大塞里格曼专藏和纽约公共图书馆亨利乔治专室的不少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叶英国主要土地改革会社的章程、会员录、年报、重要公开演讲,以至1906年后向当政自由党政府施压请愿等等的纪事专册”,这些都是“真正‘草根性’的最原始史料”。此外,该论文还引用了“当代”资料142种,主要是1870~1910年间的各种直接间接有关主题的著作以及当时专业性很高的期刊论文[4](P244-247)。

张仲礼在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以中国绅士问题的研究见长。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中,“士”的地位最高,但中国历史上对这一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尚付阙如。1948年张仲礼在华盛顿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着力研究19世纪中国绅士的经济地位,1953年完成博士论文《19世纪中国绅士:从他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论证其经济地位》(The Gentry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Their Economic Position as Evidenced by Their Share of the National Product)。1955年和1962年,他又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撰成《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和《中国绅士的收入》两书,相继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直至今日,这两部著作仍被中外学术界认为是对晚清中国绅士的开创性力作”,“美国、欧洲、日本的一些大学还将两书列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课程的重要教学参考书。”[5]1958年回国以后,张仲礼继续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研究,在中国资产阶级、近代在华外资企业、中国近代城市史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侯继明是研究中国近代外国对华投资史的专家,他195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资:1895-1937》(Foreign Capital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1895-1939)。他认为“外资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并无阻碍与破坏,相反地确有‘促进’、‘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外资企业阻碍了华资企业的发展,并统治了中国经济。侯继明将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整理成《1895~1937年外国在华投资的压迫论》一文,发表在1961年《亚洲研究杂志》第20卷第4期上。该文“从中外企业的财力、管理、盈利能力、再投资方针、税负、管理的勒索以及民族主义、抵制外货和爱用国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列举了外资企业的一些不利条件和一些有利于华资企业而为外资企业所无法享受的条件,以此来反对上述的压迫论”。同年,他还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第10卷第1期)上发表《对外贸易、外国投资和国内发展:1840~1937年间中国的经验》一文。该文从“外资引起的‘抵制’作用”、“外资的‘培训’与‘示范’作用”和“外资引起的‘连锁反应’”等方面“论述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作用’”[6]。正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侯继明1965 年出版了《外来投资与中国经济的发展:1840~1937》(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一书,该书被列入哈佛东亚系列丛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中国经济史的经典之作。费正清主编的名著《剑桥中华民国史》有关民国时期的外国在华投资部分的统计资料几乎全部引自该书。

刘广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致力于中国航运史的研究,其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的两个轮船公司:1862~1877》(Two Steamship Companies in China,1862~1877),这一研究方向奠定了他一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他后来继续研究中国晚清航运史,1962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英美航运势力在华的竞争》一书,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经典之作,该书1988年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他还与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主编了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晚清史》。

4.迻译西方经济学名著。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博士论文获得者由于具有良好的外语条件和深厚的经济学根底,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及时翻译西方经济学名著,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是高鸿业。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为数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最具代表性,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为数众多的西方经济学专著中是经典著作。应商务印书馆之约,高鸿业先后翻译了这两部西方经济学名著③,对中国读者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起了积极作用。为了使读者更全面深入了解以上两部西方经济学经典名著,高鸿业还分别撰写了《评萨缪尔森﹤经济学﹥》和《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两书。

20世纪50年代留学西方的经济学博士,其去向主要有三:一是回到中国大陆;二是进入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三是滞留欧美。其中回到中国内地的留学生经历了中国由西方经济学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转型。特别是1953年的院系调整和向前苏联派遣留学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升为主流和正统,成为大专院校和广大干部的必修课,而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则成为经济学界资产阶级思想的代名词,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西方经济学一直处于挨批判、被取缔的境地。很多在革命成功感召下从欧美回国的经济学家没有受到重用,有的成为各种运动批判的对象,现代经济学薪火在中国大陆几近失传。但由于他们青年时代在欧美打下的深厚的经济学根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经济学再次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

注释:

①有关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经济学(1949年以前)的发展,作者已经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参见拙作《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②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留学潮由欧美转向苏联,由学习西方经济学转向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文不涉及留学苏联问题,该问题拟另撰专文探讨。

③《经济学》一书在我国首次被译为中文是196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高鸿业摘译的该书第5版中的部分章节(原著第5版出版于1961年)。后来商务印书馆于1979年再次出版该书第10版(原著第10版于1976年出版)的全部内容,仍由高鸿业翻译。199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第12版(本版由保罗·A·萨缪尔森和威廉·D·诺德豪斯合著,1985年出版)的中译本,高鸿业教授负责总翻译和校阅。高鸿业翻译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邹进文.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10,(5):83—102.

[2]余永定.浦山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邹进文,黄爱兰.移植与创新:中国近代经济学百年变迁鸟瞰[J].江汉论坛,2013,(6):52—57.

[4]何柄棣.读史阅世六十年[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陆兴龙,张忠民.张仲礼先生的学术成就[J].学术月刊,2004,(7):105—112.

[6]程宁龄.侯继明著文掩饰与美化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4,(7):31—34.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世纪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世纪赞歌
简明经济学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My School Life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