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前期工作研究
2014-04-06金杰上海铁路局上海金山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金杰 上海铁路局上海金山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前期工作研究
金杰 上海铁路局上海金山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员流动幅度越来越大,机动车增长越来越多,合九铁路道口已不能满足当地群众出行需求,时而发生交通堵塞,经常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给沿线村民生命财产及铁路安全运输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铁路平交道口改成立交(以下简称平改立)已刻不容缓。
道口;平改立;前期对接思路;设计方案
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时速120km以上客车区段要求全封闭,取消道口、人行过道等,上海铁路局将道口平改立工程纳入今年安全重点工作,目标完成200处以上,合九铁路完成45处道口平改立任务,并成立道口平改立领导小组,分前期协调组和工程管理组,前期组主要负责与地方政府宣传平改立重要性,路地双方共同现场勘查,确定初步方案,组织方案审查,督促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明确路地双方投资划分等。现将工作中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分享,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1 前期路地对接
(1)2014年初,根据铁路总公司平改立相关要求,路局立即启动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与相关各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路局道口办按合九铁路沿线涉及的市、县、区管辖范围,发函至当地政府,要求地方政府配合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落实配套资金,制定3年改造计划。大部分市、县主动与路局联系,对道口平改立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随后与各地陆续进行对接,联合合九公司、东华地铁公司、工务段、设计院进行现场踏勘,研究平改立方案,设计院按节点完成可行性研究方案。
(2)道口平改立工程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工作,特别是前期工作的联系、协调。在前期对接会谈中,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得悉既有铁路道口改成立交需地方配套征地、拆迁、引道泵房资金后普遍积极性都不高,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集思广益,针对地方政府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分别解决。主要措施有:一大力宣传国务院颁发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道口改立交既保障沿线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也是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以取得当地政府领导的认可、支持。同时宣传路局平改立项目的优惠政策,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便加快日后协议的签订。二在对接过程中,发现各地政府平改立工作牵头部门不一,有铁路办、经信委、交通局等,容易产生工作分工不明确,出现推诿现象,为此与省经信委深入对接,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的通知,明确经信委负责道口的日常安全管理,交通局牵头负责道口平改立工程,路内各相关运输站段共同推进平改立工作,为前期对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三针对部分贫困县,地方积极性很高但财政的确困难,经路局领导同意后,灵活掌握,适当增加平改立投资比例。四利用地方涉铁工程及需要路局配合事项,将道口平改立工作统筹安排,挂钩协作,加快平改立协议的签订等后续工作。
(3)根据国家颁发《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81)建发交字532号文规定,主要工程投资由铁路部门承担,道路引道工程的征地,拆迁(包括临时工程)工作及其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与地方政府协商时,改建立交尽量选择原位,可减少地方征地压力,引道工程接线短,节省投资;如原道口地势不利,则移位至道口附近,引道接线较长,投资相对较大。在确定立交规模时,首先原规模,原标准,净高尽量满足自然排水要求,减少泵房建设、养护管理费用;其次结合地方规划道路,以提高地方对平改立工作积极性。
2 方案确定
平改立设计方案在平改立设计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平改立工作开展成效,特别是前期调查要认真、仔细,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主要工作有:
2.1 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是非常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对现场地形地貌调查清楚,了解既有道口的功能,是仅仅供村庄行人通行,还是连接各个乡镇的重要通道,道口功能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平改立的规模。
平交道口服务区域调查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调查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平改立桥址选定,若平交道口服务区域调查不彻底,未能完全了解居民出行情况及现状道路沟通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对桥址选定就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要。平交道口改造多少会涉及到占用地块,前期必须调查所占用地块属性,若涉及到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尽可能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否则后期土地审批是非常繁琐和困难的过程。
平改立(上跨桥除外)对周边水系影响较大,水系问题是平改立前期调查工作一个重要部分,水系调查清楚与否,直接影响设计工作进行,修建下穿框架桥后,对既有水系影响情况需要现场进行分析,若有影响,该如何恢复影响的水系等。
以上几点是前期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涉及到其他对平改立设计工作有影响的内容也需要调查,如此区域有规划情况,需结合规划情况进行平改立设计。
2.2 设计过程
前期工作作为平改立方案设计的外业工作,那具体平改立设计过程为内业工作,主要工作有:
2.2.1 平面线形确定
平改立平面线形选择是平改立方案设计的基础,也是方案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尽量在道口原位进行改造,选择在原道口位置改造,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就可以对道口进行拆除,并且可以利用既有道路作为引道,减少了占地面积。需考虑此道口周围居民绕行路线或修建临时便道。②尽量选定可以满足自然排水的位置,强制排水需要设置泵房,前期建设费用及后期维护维护费用都较高。③选定下穿位置时,尽量考虑利用既有道口两侧道路,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征地。④选线时尽量线形顺畅,有利于行车及方便引道施工。⑤选线过程中要考虑尽量减少对既有水系的影响,避开既有水系。以上几点原则选线时很少均能全部满足,选线时需要综合以上的原则,确定最优平面线形。
2.2.2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是平改立方案设计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竖向设计纵坡的大小,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考虑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行车安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纵坡控制在5%左右,若设计条件受限时,最大纵坡控制7%左右。②为了减少框架使用净空与结构净空的高差,尽量加大竖曲线半径,但半径不能设置太大,否则会增大引道纵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竖曲线半径。③在设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使引道设计线达到原地面线,尽量使地下部分引道出地面,可增大行车视线。④在选定最低点时,尽量考虑可以满足自然排水的要求。以上几点在纵断面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竖向设计。
2.2.3 下穿框架结构尺寸
下穿框架尺寸拟定主要分为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①纵向尺寸拟定主要考虑既有线路和预留复线的要求,通常主体框架纵向尺寸正长不小于9m,以满足既有线路的要求。开口箱纵向尺寸正长不小于5m,满足预留复线的要求,由于复线的位置暂未确定,通常在两侧都设置开口箱。②横向尺寸拟定主要根据框架规模的大小进行拟定,确定顶底板、侧墙的厚度及结构高度等。由于铁路荷载相对明确,在选定框架横向尺寸时,一般参照以前类似工程的尺寸进行拟定。
2.2.4 排水及水系改造
排水:在选线和纵断面设计时,尽可能选择可以自然排水的位置,若无法满足自然排水的要求,需要设置泵房进行强制排水,以便确保框架引道最低点位置排水顺畅,不能留有积水。
水系改造:在新建框架桥时,难免会破坏铁路侧沟及地方水系,需要对水系进行改造,改造过程中尽量不要设置虹吸涵(虹吸涵后期维护相对较为麻烦),通过绕道的方式恢复破坏的铁路侧沟及地方水系。
2.3 方案完成
(1)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由路局组织相关地方政府、镇,合九公司,东华地铁公司,路局总师室,计统处,工务段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编制设计方案审查会议纪要,最终完成设计方案。
(2)平改立协议交地方政府,进一步明确立交规模,原道口宽度主体投资由铁路投资,引道、挡墙、排水设施、泵房、路面、照明等由地方政府承担费用,路地双方不论谁投资均按固资权属无偿移交。
(3)委托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并组织路地双方施工图审查,对地质要求、线路安全、便梁架设等提出具体要求,由设计院进行修改。
(4)施工图设计审查后,由地方政府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负责施工场地的交付,“三通一平”的落实,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完成主体施工,由地方政府负责引道部分建设。
(5)立交建成后,组织路地双方验收,验收合格后,拆除既有道口,消除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道口平改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与地方政府协调前还需充分了解各地民情、财政收入、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本着路地互赢,先易后难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开展这项任务,并加强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为确保按期拆除道口、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