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运输非正常情况下科学应急处置的思考

2014-04-06李智涛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办事处

上海铁道增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干部职工行车演练

李智涛 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办事处

铁路运输非正常情况下科学应急处置的思考

李智涛 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办事处

当前,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三个共识”,始终把确保旅客列车安全放在首位,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关键环节控制,标本兼治,超前防范,切实提高铁路运输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铁路运输;非正常;应急处置

1 目前铁路运输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所面临的形势

1.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对应急处置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由全力确保运输效率逐步转变为以确保旅客生命财产绝对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逐渐渗透到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但适应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非正常应急处置模式探索刚刚起步,如何在确保旅客安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故障造成的损失仍需深入思考。

1.2 将“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有效贯彻于应急处置仍有大量工作需开展

“三个共识”、“三个重中之重”是抓好全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切实将其精神实质贯穿于各项安全具体工作特别是非正常应急处置中,全力确保客车安全万无一失,需要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认真解决新问题,切实解决运输安全深层次问题。

1.3 建立适应现代化铁路发展的应急处置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经过六次既有线提速和高铁、客专大量投入运营,铁路行车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跃,但由此也对应急处置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于全面熟悉并掌握新设备结构性能,针对性的健全完善与之相匹配的应急处置模式,我们仍有大量课题需要研究。

1.4 社会对铁路的高度关注给应急处置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铁路安全工作高度重视,铁路运输安全仍然是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铁路任何微小的差错都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造成安全被动局面,及时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不容我们有丝毫闪失。

2 当前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本着“抓环节、看细节、查问题”的原则,我们对管内部分站段施工非正常、突发非正常、模拟非正常、实战演练非正常等情况下的作业组织进行了安全监督检查。通过分析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制定、事前准备及作业过程确认报告、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岗位作业人员组织分工、标准化作业执行、干部监控把关等十六个重点环节,目前我局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仍存在较多问题。

2.1 部分干部职工应急处置理念不适应

在日常行车组织中,正常办理接发列车作业对于职工来说是轻车熟路,而一遇到临时非正常,部分设备管理、运营组织、行车调度等作业人员和监控干部则显得手忙脚乱、漏洞百出,只想到如何尽快把列车接进来、开出去,恢复正常的运输秩序,而没有真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设备故障源点正确判断及消除设备隐患对保障运输安全的绝对重要性。应急处置理念的偏差,导致我们部分干部职工在非正常应急处置过程中,看不全、说不准、干不好,与组织平稳有序、落实标准作业程序的要求差距较大。

2.2 适应新技术设备的应急处置模式尚未形成

近年来管内多条高铁相继投入运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短时期内广泛运用于现场,部分核心技术尚未能真正做到完全掌握,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交底不彻底,设备管理单位对设备原理掌握不全面,运营单位对设备功能不清楚,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适应高铁应急处置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同时,部分高铁设备维修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铁站段管理模式和调度指挥方式尚未理顺,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办法套用既有线模式,应急预案演练不够,配套设施不完整,运营安全管理问题依然较多。

2.3 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在非正常情况下办理接发列车作业,考验的是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归根结底是检验干部职工基本功是否扎实。但通过日常应急演练实际和业务技能考试情况看,部分干部职工在非正常处置方面素质较差、能力欠缺,站段层面的班前问、班后考及月考、季考、模拟操作推演等非正常培训仍处于低水准循环状态,没有针对职工“不用就忘”或是“过后就忘”的现象及时开展跟进补强培训。且路局的培训基地能力不强,缺乏设备设施、培训资料和师资力量,培训方式、实作演练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职工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2.4 部分站段干部职工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领导层不重视。大部分站段把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纳入车站安全关键点,但是“关键”只停留在纸面上和墙面上,没有想法设法把这一“关键”抓好控好,不开展演练、不组织培训,即使开展也是抓得不久不实,特别是调度集中区段提倡的“天窗演练”也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其次,职工层不重视。大部分职工认为非正常毕竟机率少,基本上属于“可求不可遇”。因此对非正常行车业务缺乏主动学习的劲头,即使学习也只是掌握个“大概也许差不多”。特别是一部分人认为遇有计划的非正常施工,有车站制定的施工行车安全组织措施,仅需照搬照做;即使遇到临时突发非正常,也有监控干部现场指导,无须劳心费神。

3 非正常情况下实现科学应急处置的对策措施

针对非正常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结合管内高铁普速运输任务繁重、设备运用状况、自然天气影响等实际,探索建立规范、常态、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响应、联系、处理、反馈等各环节实施步骤和要求,并构建联动方案,确保一旦发生行车事故,能应急有备、快速准确地处置。

3.1 正确树立应急处置理念

目前,非正常行车仍是铁路运输重大安全隐患之一,必须高度警惕、防患未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非正常应急处置理念,切实把高铁和客车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正确处理效率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超前做好预想和防范,从细节上抓起,从环节上卡控,严禁在情况不明的前提下盲目放行和臆测行车,确保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差错和闪失。

3.2 规范编制应急处置预案

要深刻吸取“7.23”事故教训,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晰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坚持把编制应急预案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从强化预案的指导功能入手,着力解决好增强针对性、便于操作和提高执行力的问题。要进一步明确风雨雪等灾害天气和各类设备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指挥办法,细化干部上岗监控制度,健全各单位、各工种联勤联动机制,不断完善高铁事故救援预案,尤其是针对大桥和隧道等特殊区段,落实应急救援设备和措施。

3.3 优化应急处置管理网络建设

运输、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系统应进一步完善网点布局,配备现代化抢修机具和足够的运输、通讯工具,实行定置管理,健全路内外资源共享、整体联动、快速反应的铁路救援体系,确保应急所需。要强化各网点的人员配备,将精通设备维修、专业技术精湛的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各级抢险救援队伍中去,提高应急抢修的实战能力,适时研发配置适用于高铁和动车组的专用救援机具与装备。

3.4 常态化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路局与站段均要制定年度应急处置演练计划,并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对综合性的演练和业务处室的专项演练,由路局生产指挥中心派员全过程督导;对基层单位的演练,由路局业务处室派员全过程督导。同时,探索建立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机制,组织考评人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应急预案演练,对应急队伍快速集结、部署、处置及相关单位的联动能力等作出综合评价,切实促进演练水平的提高。

3.5 强化职工队伍应急素质和能力培训

非正常应急处置能力教育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从安全运输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把事故救援、设备故障抢修、站区火灾爆炸、群体突发性事件等作为重点项目,组织干部职工定期集中学习培训,形成制度化,抓久抓实。同时,要加快研发和配置高铁模拟演练设备设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处置实作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总结

当前,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三个共识”,始终把确保旅客列车安全放在首位,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关键环节控制,标本兼治,超前防范,切实提高非正常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4-10-17

猜你喜欢

干部职工行车演练
首次演练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夜间行车技巧
未雨绸缪演练忙
干休所的广播体操是一道风景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