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西干道技术创新为工程保驾护航
2014-04-06路桥技术网
日前,城西干道草场门隧道、江东北路龙江隧道竣工通车,城市快速内环的最后一个节点实现闭合,这标志着南京快速内环全线贯通。
技术创新为工程保驾护航
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全线范围内既有高架桥和隧道的拆除,又有新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供电照明工程、通信监控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管线综合工程等。工程东倚明城墙、西临秦淮河、上下有运行中的各类管网,并与地铁线(规划、新建、既有线)交叉,工程建设中要确保道路、各类管线、地铁等正常使用。工程建设规模之大、环境之复杂、技术难度之高,均为南京市政工程建设之最。工程中运用了不少技术创新。
六大新技术
大体积桥梁爆破技术。城西干道需完成6座高架桥共3次爆破拆除工程,因城西干道地下存在大量的地下设施,如地铁隧道、人防工事、排洪涵洞、大直径排污管及自来水管道等,两侧存在较多的商铺及居民楼等,桥梁爆破过程中基于以上情况对地下设施保护的城市桥梁精细爆破设计、复杂环境条件下城市桥梁爆破飞散物控制的机制和技术、桥梁塌落冲击作用下浅埋管线的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城市桥梁爆破拆除塌落冲击地面作用的动态测试与分析进行了研究,并在爆破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对地下设施和居民楼保护的目的。
“虚拟现实”设计技术。由于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涉及专业多、线路长,为直观展现改造后的效果,首次在大型市政工程中采用“虚拟现实”设计,即采用三维设计的概念,在空间上展示各单项设计综合后的效果,便于设计人员及早发现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及时调整设计,避免了返工的损失。
名胜古迹保护技术。集庆门隧道东侧为明城墙、西侧为秦淮河,均为南京市的名片,保护好明城墙和秦淮河是每一个建设者的责任,在设计上采用了双排桩的设计,老隧道采取分段破除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城墙的扰动;为了减少对秦淮河的污染,采用拉森钢板桩+模袋沙吹填的围堰工艺,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减少了污染。
大口径管道不停水切换技术。城西干道规划污水进水管位于城市污水主干网的末端,水量巨大,如果在管道接驳过程中污水下河,将直接影响秦淮河的水质,所以在方案论证阶段就确定了管道接驳期间污水不能下河。针对不同的管道接驳要求,确定了设骑马井分仓施工、套管暗挖法、插板导流、管道旁路等多种技术措施保证污水不下河,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通过布设监测设备,监测隧道特殊地段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化,对隧道在运营期的结构行为及影响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对隧道的健康状况以及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判断隧道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安全性以及指导运营;同时可以合理配置隧道养护资源,降低成本、及时高效保证隧道的运营状态健康和安全。
隧道群集成管控技术。项目建成后实现对内环隧道群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改造后主系统与分系统层次分明,系统可靠,实现多专业综合,多功能集成,多系统信息互通,且具有开放性好、可扩展性强、可维护性高等特点;同时实现隧道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在新建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础上,根据运营单位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进行二次开发,叠加土建、机电、车辆等信息,通过系统集成软件处理后以图文的形式反映土建、机电设备、管养车辆,以及运营、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实现对所辖隧道土建及机电设施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