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

2014-04-06

山西建筑 2014年13期
关键词:装层网片人行道

谢 铭

(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1 概况

三河市泃河新桥桥面系及其附属工程主要包括的工程内容有:人行道,铺装层,伸缩缝,台背混凝土,台背U形浆砌片石挡墙,地梁,搭板,防震坎,人行道装饰板等。

2 施工顺序

按照工程结构的性质,施工的步骤可分为两个,即:桥面部分及附属部分,二者可以互相穿插施工,并行不悖。桥面部分应先做人行道,桥面混凝土铺装,桥面防水卷材,沥青混凝土铺装,铺砌人行道装饰板,最后反开槽安装伸缩缝,浇筑钢纤维混凝土,中线处的纵缝分隔带混凝土。附属工程的顺序是先作台背挡墙,桥墩(台)挡块,浆砌片石U形挡墙,回填台背土,桥头搭板。

3 人行道

1)在施工箱梁混凝土时应预埋人行道上的预埋钢筋1号、2号,同时在人行道地梁的外侧预埋短钢筋头作为支模的支撑点,人行道上的钢筋网片净保护层1.5 cm,上下层钢筋网片的净距为3 cm,全桥人行道钢筋用量 φ8 763.11 g,φ7 589.9 kg。

2)模板。人行道板为厚9 cm内部空芯结构,其内外侧均采用胶合板,方木作为加强肋,在栏杆地袱处外露模板采用的木胶合板要求表面光洁,无坑洼破损,使用时刷脱模剂。内模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成为永久荷载无法取出,应尽可能减少其内模自身的重量,在支模前须将电器预埋管、泄水管、栏杆预埋件、灯柱预埋件、拉杆预埋件安装齐备,在灯柱处的钢筋应切断。栏杆地袱下角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做成圆弧曲线,半径253.1 cm。

3)混凝土标号C30,F200,全桥人行道混凝土方量144.9 m3,采用商品混凝土泵车浇筑,栏杆地袱及人行道板采用30振捣器仔细振捣。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得大于其作用半径,不得漏振,振捣完毕后表面用木抹搓平,拉毛以利于下一步的施工,混凝土养护在其终凝后能承受手指轻压时表面覆盖塑料或彩条布洒水养生。

在栏杆地袱处的混凝土为保证其浇筑质量,需采用分层振捣,分层厚度30 cm,每层浇筑质量应保证表面泛浆不沉落,不冒气泡为止。

振捣效果达到外表无气泡,不漏浆。

4 桥面铺装层

1)桥面钢筋网。钢筋网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搭接拼装的方式,网片采用D10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标准长8.15 m,宽2.25 m,网格为10 cm×10 cm垂直布置,钢筋网片之间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35d钢筋直径,钢筋网片每平方米11.11 kg,全桥共210片标准网片,共重43.7 t。网片在桥两端斜边处,将一端多余部分切割下来,补充另一端不足的部分,网片在两个短边方向应空出30 cm,作为伸缩缝钢筋的位置,长边方向应伸入反开槽部分。钢筋网片下用2 cm垫块垫起。

2)桥面铺装混凝土。桥面C40防水混凝土采用W4。做至桥梁伸缩缝位置,距桥面板端40 cm。采用商品混凝土泵车浇筑,短边方向的模板可采用10 cm×10 cm方木。长边方向在桥中线处可用木胶合板,紧贴预埋钢筋固定。

3)混凝土的浇筑。因桥面铺装对其高程、横向坡度及平整度要求较高,每幅横向宜分成带状区域,沿桥长方向分段施工,每段长度60 m。带状两侧位置设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梁用轨道。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泵送混凝土,振捣梁(振捣梁长度6 m)振捣,滚筒滚压,刮板刮平,人工用木抹子抹压两遍,并及时用塑料薄膜或棉毯覆盖养生的方法进行养生,桥面混凝土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7 d,以防止混凝土铺装层的开裂。浇筑铺装层时,不得在钢筋上搁置重物或运料小车在钢筋网上推以及人行践踏而使钢筋变位,并且在浇筑过程中,随时注意纠正钢筋位置。浇筑混凝土时,依据横坡方向由低至高进行,要求坡度符合设计规定,面层必须平整。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泄水管集水箱与混凝土铺装层高度保持一致。

4)对桥面铺装层粗糙度的要求:a.要求铺装层水泥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小于5 mm(2 m直尺),并有一定的粗糙度(高低控制在小于1.5 mm),当水泥混凝土终凝前用木楔抹平,使其表面达到既平整又有一定的粗糙度(不得用铁板抹光)。b.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含水率小于8%。建议采用以下检验方法:取1 m2卷材覆盖在需要做防水的桥面上,经太阳暴晒1 h后,掀起卷材检查其背面是否有水气,若卷材背部潮湿,则判为含水率大于8%,若卷材背部干燥,则判为含水率小于8%。c.对尖锐棱角等凸出物(大于10 mm),必须打凿棱角,使其与基层面平整,若凸出的面积较大,不易处理至基层面,则应将其棱角打凿后使其缓慢柔和地过渡至基层面。d.凸出基层面的钢筋必须割除至与基层面平。e.凹陷大于10 mm处,应用水泥砂浆将其找平,小于10 mm处可在周边打凿一下,使其缓慢柔和地过渡至基层面。f.水泥混凝土基层面上不得有浮浆。g.桥面达到坚固、平整、不起砂、无浮浆。

5 台背挡墙

台背挡墙在箱梁两端封锚后施工,挡墙的钢筋应调正,与箱梁之间用6 cm厚泡沫板隔开,施工过后将泡沫板取出,形成伸缩缝。另一侧的模板采用胶合板外设木肋斜撑。台背处预埋伸缩缝钢筋与箱梁相同(人行道处与人行道板预埋相同)。台背厚17 cm处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C30,浇筑应分层入模,分层振捣,每30 cm为一层,振捣应从边角开始,仔细振捣防止漏振,振捣要与箱梁混凝土相同,墙背牛腿处应加强振捣。在牛腿处预埋φ28钢筋,间距100 mm,埋入混凝土25 cm,外露25 cm。

6 防震坎

1)模板采用5 cm×5 cm木条拼装,与混凝土外露面包铁皮,与圆端形墩帽模板相似。施工前在箱梁与防震坎的交接面上涂二毡三油隔离层,模板支撑可利用脚手架固定。同一个墩身的防震坎模板,外侧设对拉钢筋箍互相固定。

2)防震坎钢筋。采用φ12箍筋纵向,横向布置,间距10 cm形成网格,净保护层厚度2.5 cm。

3)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车浇筑(可在浇筑搭板时一并浇筑),振捣宜分层进行,浇筑要点与前同。混凝土标号C30,F200。

7 台背U形片石挡墙

采用M7.5水泥浆砌片石,砂浆应有试验确定的配比,分层砌筑,石缝要互相错开,缝两侧的挡墙片石高度做至路面以下20 cm,其间砂浆要饱满填实。片石挡墙做至背墙牛腿。

8 台背回填土

台背回填土高度至路面下40 cm,回填土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6%以上,分层回填的厚度为20 cm~30 cm一层。采用蛙式打夯机夯打4遍以上,保证密实。回填土之上铺20 cm厚12%的石灰土,20 cm厚5%的水泥土压实度均为0.96。石灰土采用人工现场拌和土质采用粉质粘土,土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 mm,并不会含有机杂质,石灰采用袋装熟石灰。摊铺中应适当洒水,保持其最佳含水量。

水泥采用42.5号普通混凝土酸水泥与土混合,洒水摊铺,采用30 t压路机碾压,先静压后振动压。

9 桥头搭板

桥台后设8 m长搭板,宽32.08 m,全桥共设搭板2块,厚0.3 m,搭在台背牛腿上,搭板中间及另一端设地梁,地梁上平应压实抹光。地梁及牛腿上设置氯丁橡胶带。规格4 015 cm×20 cm×1 cm,全桥共8条。与台背的连接采用φ28预埋锚杆,浇筑在搭板混凝土内。搭板侧面安装沥青软木板,规格4 015 cm×30 cm×2 cm,全桥共4条。搭板混凝土标号C25,一块搭板混凝土量90.2 m3,搭板横向中间上下各设2×3沥青软木条,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灌车运输,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先从一个边角开始振捣应严防漏振。混凝土宜一次浇筑成型,表面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表面冷浆后,用人工抹平,拉毛,初凝后即可覆盖养生布洒水养生7 d。

10 桥面防水

桥面防水层选用“YN-自粘性改性沥青桥面专用防水卷材,做防水层”。

1)施工基面必须平整、干燥、无毛刺并将基层上浮浆,浮灰处理干净。2)在干净基面上涂刷一道自粘卷材专用清洁剂,可采用滚刷。3)从铺贴结合部的最低处开始铺贴,逐步向桥梁中心最高处收拢。4)铺贴时,使先折起的一半卷材平坦地铺在原位置基面上,按此方法将另一半卷材铺贴完成后,用橡皮压辊按卷材纵向方向压实。

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前准备:a.按“对钢筋混凝土桥面粗糙度的要求”对桥面板进行查验。其层面能满足防水层施工要求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b.防水材料按工程面积及施工进度要求进入施工现场。c.防水层施工主要技术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后才能上岗操作,确保工程质量。d.施工设备、动力、运输工具应经全部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2)施工基面处理:a.用硬扫帚将细石、浮灰扫掉。b.用钢丝刷对桥面进行细部处理。c.用高压吹尘机将浮灰吹干净。d.在清理好的基面上涂刷一层“自粘防水卷材”基面专用处理(清洁)剂,施工时可采用滚刷进行涂刷。涂刷的主要目的是将基面上残留粉尘达到固结,提高卷材与基层粘结强度。用量:4 m2/kg左右,不得漏涂,也不宜过厚。基面专用处理(清洁)剂表干(大约0.5 h~1 h)后,即可铺粘卷材。3)铺粘防水卷材:a.应顺沿水流坡度由低向高处进行铺粘,并且由边缘向中间进行。b.铺粘时,应先将防水卷材展开,排放在要做防水原位置基面上。c.用压辊按卷材纵、横向铺粘方向压实。d.卷材端头搭接应交错排列,错开距离应大于50 cm,并满足搭接宽度8 cm~10 cm。e.搭接处可用胶锤轻锤接口,或用专用压辊压实,使其相互间粘结牢固。f.在边口处可用热风枪吹软后密贴或用密封材料将上口密封。

11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桥面沥青混凝土厚9 cm,依次采用4 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5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铺筑范围宽至人行道边缘共27 m,长至伸缩缝装置处共119.5 m,施工方法如下:

1)每幅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铺装宽度为13.50 m,采用两台摊铺机按全宽一次铺筑方法进行施工,每次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长度为桥梁的全长。搭板处与道路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衔接。铺装层的厚度采用摊铺机上安装滑靴的方法控制。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者中途停顿,摊铺速度一般应该控制在2 m/min~6 m/min,具体可根据沥青混合料供应、机械配套情况以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

2)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碾压。

3)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铺筑和碾压宜从下坡向上坡进行,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不准停留在新铺筑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也不准柴油之类的油料滴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以免引起沥青软化、壅包。

4)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前,宜在花岗岩缘石侧面涂刷石灰或粘贴保护纸张,以免沥青混凝土污染缘石。伸缩缝处理:伸缩缝处宜用黄砂等松散材料临时铺垫(且需压实)与铺装层水泥混凝土顶面相平,沥青混凝土面层可连续铺筑。铺筑完成后再按所用伸缩装置的宽度,划线切割,挖除伸缩缝部分的沥青混凝土后再安装伸缩缝装置。泄水孔的处理:距泄水孔收水格栅边缘15 cm的范围内,设置喇叭形斜坡,并采用捣实工具确保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密实。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出厂温度:140℃~160℃。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10℃~14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沥青混凝土铺装完成后,用路面切割机反开槽浇筑C40,F200桥面中线处分隔带的混凝土,及伸缩缝处的C50钢纤维混凝土。

12 桥台伸缩缝

伸缩缝采用GQF-80型桥台伸缩缝布置,合龙温度为15℃,B值取4 cm。要求伸缩缝后开槽安装,在桥中线处断开,人行道板全包式伸缩缝应按照人行道板尺寸订制,并与行车道伸缩缝焊接固定,安装完成后浇筑C50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为50 kg/m3。

13 桥梁纵缝分隔带

桥梁纵缝每边宽20 cm,混凝土采用C40,F200,在沥青混凝土铺筑完成后,反开槽浇筑,混凝土铺装完成后,槽内应清理干净,用高压水冲洗,中间设1 cm宽缝填充HM199工程胶深4 cm。

猜你喜欢

装层网片人行道
跟踪导练(一)
桥面铺装层对中小跨径桥梁基频影响分析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高速公路桥面铺装层施工要点
空隙形态及分布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层断裂行为的影响
旧空心板桥水泥铺装层改造方案研究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