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2014-04-06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徐 斌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肉仔鸡大肠杆菌病是大部分肉鸡养殖场最头痛的疾病之一。而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鸡场的出现,本病也没有得到有效根治,并且有许多鸡场出现即使对症下药,疗效也不理想。就这一问题,结合几年的临床经验和实验结果,做一综合分析。
1 大肠杆菌耐药菌群的出现,少有可靠的抗菌药物
从近几年门诊病例实验室化验统计,大部分大肠杆菌对喹喏酮类、头胞类及其它广普抗菌素等均产生了耐药性,而这些药物又是养殖场普遍使用的药物。尤其是在预防用药时投药的种类多和剂量都非常之大,再加上治疗疾病时不做药敏实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管哪种药,先投上几天,不行再换药,这就导致了鸡群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增加。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细菌的获得性耐药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临床上经常遇到在20日龄前的肉鸡发生大肠杆菌感染后,在做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多能找到敏感的药物,并且用药效果有效,这与20d前用药相对较少有关。但在20d后发生的大肠杆菌病药物就难以奏效,多与20日龄后随着疾病的多发用药增多引起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
2 大肠杆菌在体内的存在部位与给药途径有直接关系
即使是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药物,如果给药的途径不对,也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如养殖户一般喜欢拌料或饮水集中投药,这两种方法对肠道细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对于大肠杆菌却不一定有效,因为鸡的大肠杆菌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大肠杆菌在体内的分布也有不同,如初生雏的卵黄囊感染,大肠杆菌集中在脐部或卵黄囊。30日龄左右发生的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表现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大肠杆菌不仅存在于血液,更多是集中在心包膜和肝脏中。产蛋鸡的腹膜炎一是有些鸡不能将卵吞入输卵管伞部,从而掉入腹腔,掉入后几小时内卵黄被吸收,大肠杆菌随之进入腹腔,即发生严重的腹膜炎。腹腔充满淡黄色腥臭的蛋黄水和凝固的蛋黄,肠管黏连。
肿头综合征以肉鸡、肉种鸡面部、眼眶周围出现水肿性肿胀为特征。主要病变在面部皮肤和眼眶周围组织出现胶胨样水肿,结膜囊、面部皮下组织和泪腺出现干酪样分泌物,这些病变部位也是大肠杆菌存在浓度最高的部位。
上述这些类型的大肠杆菌病,有的是全身性感染,有的是仅存在于消化道之外的某些部位,这就要求不仅体外试验要有敏感药物,更重要的是药物能够到达病原体存在的部位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使用消化道难吸收的药物通过口服给药,当然效果就不好。所以用药时要考虑是否敏感和药物能否到达病原存在的部位两个因素,让药物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而有些药物在吸收方面有着一些特性,比如氟苯尼考,内服吸收良好,约2h达到血药峰浓度,有效血药浓度可持续6~10h;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内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对组织渗透力强,分布广泛,易进入细胞内;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二氟沙星等)内服和肌注的吸收迅速和较完全;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小诺霉素、大观霉素等)内服难吸收,肠内浓度高(可作为肠道感染用药),肌注后吸收快而完全;头孢菌素类,一般口服吸收差,需要注射给药,但某些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可以口服;阿奇霉素,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在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
笔者在临床做过试验,同一批鸡分成两组,用同一种肠道难吸收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分别以不同的途径给药(口服和肌注),然后每20min抽取鸡的血液,分离血清后分别做药敏试验(琼脂平板打孔),18~24h后观察结果,发现抑菌圈大小相差很大,口服给药几乎没有抑菌圈,而肌肉注射抑菌圈明显。这说明血药浓度明显不同,所以在用药时应该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实践中经常遇到敏感的药物多难以吸收,限制了大群口服(饮水或混料)给药,而消化道容易吸收的药物多不敏感。
3 混合感染
这是肉鸡场发病的普遍现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甚至同一鸡只出现不同大肠杆菌菌群的感染等,造成了只使用单一的药物或单一的疗法不能彻底消灭病原的现象。
3.1 不同病原体的混合感染 常见的有鸡毒支原体混合感染,表现为发病后病鸡先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液,打 喷涕,炎症继续发展时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可听到呼吸罗音。剖检时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中含有粘液性渗出物,特征性病变是全身气囊特别是胸部气囊有不同程度混浊、增厚、水肿,随着病程发展,则出现心包炎和肝周炎的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主要表现支气管出血干酪样栓塞和肺水肿;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混感,一般4周龄以下鸡常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喷嚏、咳嗽、啰音,病鸡全身衰弱、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昏睡、翅下垂,常挤在一起,借以保暖。
3.2 不同菌群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在实验室内取大肠杆菌病的病料做药敏试验时,有时会出现某种药物已有较大抑菌圈,但在抑菌圈内又生长出一些零星菌落的情况,这时应该考虑多种大肠杆菌菌群混合感染的问题,从而采用针对多个菌群的治疗方案。
4 药物防治大肠杆菌感染的建议
(1)针对大肠杆菌的用药不敏感情况,在用药前一定做药敏试验,并且要同时考虑给药途径。如果药物敏感又找不到其它消化道容易吸收的敏感药物,如需要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最好采用肌注给药,从而确保疗效,一次注射胜过几天的口服给药。(2)诊断时一定要考虑几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应注意低致病性禽流感H9灭活疫苗的注射防疫,定期检测抗体,一旦发病要尽早用上抗大肠杆菌的药物。鸡毒支原体最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并且前者属垂直传播的疾病,应做好支原体的早期药物防控,开食时用3d抗支原体的药物,如环丙沙星、支原净等,特别是在20日龄前后新城疫活苗接种时,用1d的抗支原体的药物,防止疫苗接种激发支原体感染,继而发生大肠杆菌感染。当发生大肠杆菌全身感染(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时,从实践看,如果阿奇霉素对大肠杆菌敏感,最好选用此药,因为阿奇霉素有消化道易吸收、半衰期长(40h)、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高(有称导弹霉素)和对支原体也有效等特点。(3)平常要注意减少用药的次数、遵守休药期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防止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