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014-04-06付绪兵杨桂生赵兴科赵大江

化学与粘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多元醇热熔胶硅烷

付绪兵,杨桂生,赵兴科,赵大江

(合肥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我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付绪兵,杨桂生*,赵兴科,赵大江

(合肥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对聚氨酯热熔胶的分类和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定义做了简明的阐述。分别从合成方法、改性和应用等方面对国内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我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聚氨酯热熔胶;湿固化;改性;研究现状

前言

聚氨酯热熔胶是以聚氨酯树脂或预聚物为主体材料,配以各种助剂(如催化剂、抗氧剂、增黏剂及填料等)而制得的一类热熔胶。聚氨酯热熔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熔胶,即通常所说的聚氨酯热熔胶;另一类是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按反应机理的不同,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可分为湿固化型和封闭型,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polyurethane reactive moisture-curable hot-melt adhesive,简写为PUR)系单组分、无溶剂、环保型热熔胶[1],它是以-NCO端基预聚体为基料,添加不与-NCO反应的各类添加剂组成,加热后熔融,并流动分散涂覆于基材表面,被粘物黏合后冷却并形成粘接,然后由于基材表面含有微量水分或其他含活泼氢的化合物或空气中的湿气,与异氰酸根(-NCO)反应扩链,从而生成具有交联网络、内聚力大的一种热熔胶[2]。由于其使用方便、性能又可与溶剂型热熔胶相媲美,所以发展前景很好,被认为是新一代的能提供优异性能的热熔胶[3]。PUR胶最先是由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研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PUR胶的合成、改性和应用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1 研究现状

1.1 合成方法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机理是:异氰酸酯基(-NCO)与合成的氨基甲酸酯基(-NHCOO-)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NHCONH-),(-NHCONH-)再与(-NCO)反应生成二脲结构,(-NHCOO-)链节和(-NHCONH-)链节具有很高的极性,形成聚氨酯分子链的刚性结构[4],从而使其具有高黏度、耐热、耐水解以及耐化学品等性能,优于一般的热熔胶。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合成的原料主要有多元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溶剂、催化剂、扩链剂、交联剂、增黏树脂、抗氧剂和填料等,依据不同的配比,有不同的合成方法。

TANG[5]等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0g/mol和2000g/mol)、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两种不同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并通过红外光谱、凝胶色谱、热分析、原子力显微镜等对制品的结构和耐温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制品的力学性能、固化时间、粘结强度和耐化学性能等。结果显示:此种方法制备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很好的耐热、耐水和耐酸碱腐蚀性,抗张强度好,但是固化时间较长;与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 PTMG的制品相比,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g/mol PTMG的制品具有更好的粘接强度。徐鼎[6]等则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是以脂肪族聚碳酸亚乙酯多元醇(PEC)、聚己内酯二醇(PCL)、PTMG、MDI、BDO和催化剂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物法合成了几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并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热熔胶中多元醇种类、催化剂及异氰酸根(-NCO)含量对热熔胶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相比之下,PEC型聚氨酯热熔胶具有更好的性能,如拉伸强度和粘结强度更强、耐水性能更好且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胶黏剂。

赵飞[7~8]等以多异氰酸酯(PAPI)和自制多元醇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出了一种具有快速粘接定位功能的新型反应性热熔胶,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对制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此法合成的热熔胶,结构合理,且使用性能和耐热性能很好。

候振龙[9]等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PTMG和M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CO含量不同的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并测试了制品的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结果显示:当-NCO质量分数为5%时其力学性能最好,当相对湿度为70%时,固化时间最佳。唐淑秀[10]等也是以MDI代替TDI制备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提高了-NCO含量,改善了胶膜的物理性能。

罗东[11]等以TPA、OPA、AA、EG为共聚单体聚合出非结晶性的聚酯多元醇,以此为主体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出了有别于传统的聚氨酯热熔胶,利用羟值分析法和核磁波谱(NMR)确认合成的最佳工艺,并测试各种性能,结果显示:非结晶性的聚氨酯热熔胶比结晶性的聚氨酯热熔胶有更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和柔韧性,但是初期强度和固化速度则不如结晶性的聚氨酯热熔胶。

总之,研究者们大多都是通过原料的选取和配比的不同或是工艺的变化来合成出性能不同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由于在合成的方法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现有热熔胶的改性成为研究的重点。

1.2 改性研究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虽然具有无溶剂、无污染、固化快、耗能少和施工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组分中存在非常活跃的游离-NCO基,所以对于胶的贮存稳定性不利;另外在胶层的固化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碳,产生的气泡大大影响胶黏剂的性能。为了提高PUR胶的贮存稳定性、避免固化过程中出现气泡和进一步改善它的粘接性能及耐热性能,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多种改性的研究。

近年来,对硅烷改性聚合物的研究十分活跃[12],由于硅烷基能替代部分的端-NCO基进行湿固化反应,可以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粘接效果,因而,用硅烷来改性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也较多。修玉英[13]等从原料和工艺两方面出发对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为基础的硅烷改性聚氨酯热熔胶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由于黏度上升太快引起的自聚凝团问题。唐礼道[14~15]等用硅烷偶联剂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硅烷的固化机制代替异氰酸酯的固化机制,通过聚氨酯预聚体法合成出以硅烷偶联剂KH-550封端的聚氨酯热熔胶,同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封端率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通过FTIR表征、接触角测定、熔融黏度和粘接强度测试等研究了封端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硅烷提高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在粘接面的浸润和某些材料粘接性能,并且固化过程中无气体释放,达到了改性的目的。钟汉荣[16]等以baycollxp2458硅烷封端预聚物作基体,添加KH-550、甲氧基硅烷(HC-792)和其他助剂制备出聚氨酯密封胶,测试出其性能和拉伸强度均有所改善。李吉明[17]等以硅烷封端聚氨酯预聚体为基料制备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考察了配方中助剂和填料对制品力学性能和表干时间的影响,对制品的贮存稳定性有所改善。以上的改性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采用了含伯氨基的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封端剂,其反应活性过高,导致反应过程难以控制;另外,某些方法确实改进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部分性能,但是对于整体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周志华[18]等通过选用不同的扩链剂、添加增黏树脂及有机硅烷偶联剂和耐高温填料等方式对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进行了改性的研究。以聚酯二醇、MDI和不同的扩链剂(BDO、1,3-丁二醇、TMP)为主要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加以不同的增粘树脂和硅烷偶联剂来改性,通过对黏度、剪切强度和耐热性的测定,研究了改性剂对胶黏剂粘接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混合扩链剂和硅烷偶联剂能明显提高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粘接性能,但是所用的增粘树脂对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的粘接性能和耐热性能并无明显的提高。

赵飞[19]等将纳米碳酸钙作为填料加入到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中,通过对定位时间、黏性保持期、初黏强度和终黏强度等的测试,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产生的影响,并与普通轻质的碳酸钙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加入纳米碳酸钙,可以提高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速度和初黏强度;虽然纳米碳酸钙与普通轻质的碳酸钙相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它的碱性可能对热熔胶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认为中性纳米活性材料将有望成为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良好填料。高立俊[20]等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然后加入填料对其进一步改性,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强的复合胶黏剂,通过测试,得出结论:经过纳米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改性后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都有所改善,且纳米二氧化硅在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上比二氧化钛效果更好。

高洁[21]等也是用硅烷来改性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与其他科研者不同的是,该课题组以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如Y9669: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和KH-560)等作为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中部分端-NCO基的封端剂,制备硅烷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通过对制得样品结构特征、热性能、剪切强度、硬度、黏度和表干时间等的测试和表征,结果显示:与KH-550和KH-560相比,Y9669的改性效果相对最好,能增加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剪切强度、硬度和热稳定性能,当Y9669封端率为20%时的剪切强度最大,表干时间缩短,并且反应容易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改性效果。此外,高洁[4]还用自制的羟基丙烯酸酯改性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方法是:以甲基丙烯酸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的混合单体为主要原料,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醇(NDM)为链转移剂,制备出改性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经过测试,得出当MMA/BA/HEA的物质的量比为40∶40∶20时效果最好,可稍微提高制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是,由于AIBN的含量和羟基丙烯酸酯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对制品黏度及性能的影响各异,难以调控,导致改性的效果不明显。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硅烷、纳米碳酸钙或是不同的填料等来改善制品某些方面的性能,对于制品整体性能的提高不佳,也缺乏工艺方面的研究。不管怎么说,改性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针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具体应用的研究必将成为热点。

1.3 具体应用的研究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在汽车工业、制鞋工业、织物、木材工业、电子工业和书刊装订行业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的化学活性使其可粘接的材料范围广泛,如塑料、橡胶和金属等。目前,学者们依据不同材料的粘接需求,已经研发出部分应用领域的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

詹中贤[22]等研制出家具封边用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以多元醇和MDI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的增黏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增塑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填料,合成了不同-NCO含量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测试了其性能并解释了固化机理,结果显示:自制的多元醇,当-NCO质量分数为4%,添加的萜烯树脂和EVA弹性体的总质量为聚氨酯热熔胶质量的25%时的性能最好,基本上可以满足家具行业封边的要求。另外,詹中贤[23]本人又研发出了汽车内饰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重点研究了多元醇结构、-NCO/-OH物质的量比、增黏树脂和催化剂对热熔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CO/-OH=3∶1时,加入适量的EVA和萜烯树脂,制样的表干时间、拉伸强度和初粘强度等性能较好,可以满足汽车内饰用的要求。

桐木拼板在我国目前发展的比较迅速,其所用的胶黏剂主要是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双组分胶黏剂,存在耐水性差或定位时间长的缺点。赵飞[24]等研制出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拼板胶弥补了原有拼板胶的不足,以PAPI、纯MDI、多元醇A、活性碳酸钙和萜烯树脂等为原料,制备出湿固化聚氨酯热熔拼板胶,并通过性能测试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异氰酸酯指数、萜烯树脂和碳酸钙等三个主要因素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开放时间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进而研究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拼板胶的合成与配方设计。杨树竹[25]等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API)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木材用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并研究了-NCO含量、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温度和扩链系数对木材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CO质量分数为12.29%、扩链系数为0.2时,制品具有最好的性能;但是该方法没有很好的解决反应过程中,因有气泡的产生而使制品强度降低的问题。

在传统的车灯粘接应用中,通常使用普通热熔胶与单组分硅酮胶,普通热熔胶属于热塑性产品,在较热的环境下强度显著降低,造成漏水和开胶问题;而单组分硅酮胶的初粘力差,给施工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叶青[26]等研发出汽车车灯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以热塑性聚酯、聚酯多元醇、高结晶性聚酯、催化剂、抑泡剂、萜烯树脂和抗氧剂等原料合成了车灯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测试了其黏度、稳定性和初粘力等性能,并与国外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当高结晶性聚酯和热塑性聚酯用量在10%和15%时,性能最好,基本满足了车灯灯具密封与装配的要求,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书刊装订常用的EVA热熔胶在粘接材料时会发生掉页、折断等问题,聚氨酯热熔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使用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使用工艺高、性能不够稳定和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书刊装订中的应用。张荣军[27]等以PBA为软段,以BDO和MDI为硬段辅以多种添加剂制备了书刊装订用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这种热熔胶耐水性强、开放时间短、柔顺性好,并且价格适中,满足了书刊装订用热熔胶的需求。

朱成伟[28~29]等以聚酯/聚醚多元醇和混合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用于织物或PET薄膜材料粘接用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并对-NCO含量、熔融黏度、开放时间和剥离强度进行了测试,考察了R[R=n(-NCO)/n(-OH)]值、多元醇种类及含量、制备工艺和催化剂种类及含量等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适合于织物和PET薄膜材料粘接用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最佳配比。

2 研究趋势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作为新一代环保且性能优异的胶黏剂,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30]。目前在国外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是在国内主要还是依靠进口[31]。虽然研究者们已经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速度、贮存期、耐热性初始强度和最终强度、熔融黏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地拓宽应用领域,适应更苛刻的使用条件,未来我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趋势将是:首先是着重于提高其综合性能(如降低熔融温度、缩短定位时间、进一步提高初粘性和熔融态黏度稳定性,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低蠕变性、物理力学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和透湿防水性及阻燃性等性能),因此,对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改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其次是组建快速、自动、省力、无溶剂的生产线和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实践表明,阻碍我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大量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制备工艺和涂胶设备的不完善,缺少实用的生产、输送、贮存和施胶的设备工具[32],因此,优化制备工艺,完善生产和涂胶设备等也是我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最后是扩展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应用领域,如既可以用作胶黏剂也可以用作密封剂等。

[1]黄世强,孙争光,吴军.胶粘剂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37.

[2]王萃萃,张彪,张海龙等.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机理与应用[J].粘接,2009,30(11):68~71.

[3]MASAHIKO TAKAHASHI.Analyzing new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non-solvent polyurethane adhesives[J].Adhesives Age,2000(12):28.

[4]高洁.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及改性[D].广州:广州工业大学,2013.

[5]TANG Q H,HE J Y,YANG R J,et al.Study of the Synthesis and Bonding Properties of Reactive Hot-Melt Polyurethane Adhesive[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3,128(3): 2152~2161.

[6]徐鼎,贾德民.聚碳酸亚乙酯多元醇制备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9,37(8):59~61.

[7]赵飞,顾继友,李晓平.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胶粘剂,2006,15(8):14~15.

[8]赵飞.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技术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9]候振龙,朱长春,张玉清.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聚氨酯工业,2006,21(3):40~42.

[10]唐淑秀.MDI型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J].河北化工,2010,33(4):24~25.

[11]罗东.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D].上海:东华大学,2010.

[12]马仁杰,王自新,魏克超,等.有机硅改性密封剂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5,3(1):22~27.

[13]修玉英,王功海,罗钟瑜.硅烷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6,15(8):1~3.

[14]唐礼道,杨建军,张建安,等.用硅烷封端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7,16(4):37~39.

[15]唐礼道.硅烷改性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07.

[16]钟汉荣,王刚.单组分硅烷端基聚氨酯密封胶的研制[J].粘接,2008,29(4):23~24.

[17]李吉明,薛纪东,钟汉荣.单组分湿固化硅烷封端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2,34(1):13~16.

[18]周志华,帅红海,张宏元,等.单组分反应型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2009:149~150.

[19]赵飞,顾继友,李晓平.纳米碳酸钙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中的应用[J].粘接,2005,26(6):24~25.

[20]高立俊.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3.

[21]高洁,曹有名.硅烷Y9669改性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13,22(3):39~42.

[22]詹中贤,朱长春.家具封边用反应型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J].粘接,2008,29(1):18~21.

[23]詹中贤.汽车内饰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J].聚氨酯工业,2008,23(6):25~28.

[24]赵飞,顾继友,杨光.湿固化聚氨酯热熔拼板胶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6,15(7):27~29.

[25]杨树竹,宫涛,白贵锋.单组分湿固化木材用聚氨酯胶黏剂研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7,5(3):55~57.

[26]叶青,陆振飞,李健,等.汽车车灯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J].上海化工,2009,34(9):11~14.

[27]张荣军,彭丹,张利,等.书刊装订联动线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9,18(12):29~32.

[28]朱成伟,蔡海元,林星,等.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J].中国胶粘剂,2012,21(1):6~9.

[29]朱成伟.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与应用[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12.

[30]赵飞,顾继友,李晓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发展近况[J].中国胶粘剂,2004,13(2):54~58.

[31]唐礼道,杨建军,张建安,等.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近况及展望[J].聚氨酯工业,2006,21(5):9~12.

[32]叶青萱.国外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技术进展[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2000:196~199.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 of Moisture-curable Polyurethane Hot Melt Adhesives in China

FU Xu-bing,YANG Gu-sheng,ZHAO Xing-ke and ZHAO Da-jia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polyurethane hot melt adhesives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moisture-curable polyurethane hot melt adhesives were expounded.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moisture-curable polyurethane hot melt adhesives wa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synthesis,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respectively.At last,the research trend of moisture-curable polyurethane hot melt adhesives in China was discussed.

Polyurethane hot melt adhesives;moisture-curable;modification;research status

TQ436.4

A

1001-0017(2014)03-0207-05

2014-03-21

付绪兵(1980-),男,安徽合肥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学方面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杨桂生,博士生导师,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猜你喜欢

多元醇热熔胶硅烷
爱吃豆豆的小黄鸭
聚丙烯蜡对EVA 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超支化聚碳硅烷结构、交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硅烷包覆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改性粘胶纤维的研究
影响EVA热熔胶性能的因素探析
巴斯夫推出全新聚醚多元醇产品 帮助减少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材料及工艺对EVA热熔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基于植物油基多元醇的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
不锈钢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应用研究
蓖麻油基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