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排水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探讨
2014-04-06张东艳
张东艳
(叶县农业局,河南 平顶山 467200)
水产养殖排水与工业排水有所不同,水产养殖一次性的排水量很大,而且污染物的含量低,这样就使解决难度增大。在水产养殖排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就是氮磷营养物和一些溶解性有机物,解决这些污染物才是我们研究净化技术的重点内容。下文主要探讨了水产养殖排水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
1 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也飞速发展。虽然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水产养殖业的种类已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只有加大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这样才可以扩大水产养殖业的消费市场。然而,这样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水产品的种类不断地减少,质量也不断地降低,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过度使用一些化肥等也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人们食用之后会引发安全问题,这就是我们水产养殖业的一些主要的问题。为确保人们的安全,我国水产养殖业也做出了很多措施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水产养殖业排出的废水量比较大,而且浓度高,处理起来也相当复杂。
2 水产养殖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
水产养殖废水中存在着很多的污染物,如果这些污染物不能快速地解决掉,就会对水产品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更大的问题就是造成了水污染,导致环境慢慢恶化。所以,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到合适的解决水产养殖业排污水的办法。
2.1 有机物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有的是可以溶解的,有的却是不可溶解的,那些不可溶解的有机物不断地积累沉淀就会大量的繁殖,这样就会使氧气消耗量增大,从而让水产品因缺氧而死亡。死亡的水产品又会产生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导致水质量开始恶化,阻止水生物的不断繁殖。
2.2 氨氮
在废水之中氨氮是一种很常见的污染物,在水产养殖中氮主要是由于一些饲料和水生物的粪便等分解而形成的。而氨却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氨气很容易和水反应形成NH3·H2O。氨氮在水体就会使得水体营养化丰富,这样就会使水生物大量的繁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使鱼的生活空间变得狭小,影响了水产品的生长和繁殖。在水体中,当氨的含量高于0.5mg/L 时,就会影响到鱼的生存,对水产养殖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水生物不仅不能生长而且还会面临死亡的危机,这都是会影响水产养殖的发展和环境水污染的。
2.3 其它污染物
在水产养殖中,如果养殖的水生物大量增多,养殖业主就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样就会导致水的质量出现问题,从而让环境也受到极大的污染。当水质量出现问题时,水体里面就会出现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鱼类死亡,酸碱度减低,对鱼类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3 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
3.1 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的原理
水生物组合净化技术就是利用水生植物的根、茎、叶来吸收一些水中的污染物。植物的根茎叶是可以吸附大量的气体的,比如说我们常常说“保护环境,就要多植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就是因为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出氧气,人们呼出二氧化碳被树木吸收,而它释放出来的氧气还是我们所需要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让生态平衡。而在水产养殖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水体里面,这样就可以很直接地降低水体的污染。而且,水生植物还可以将水里面存在的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磷等有效除去,让水质量得到改善。
3.2 水生植物组合净化组合技术
水生植物组合净化不仅成本比较低,而且操作比较简单,这样就能提高经济性。在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中,水生植物有一些沉入水里的、漂浮在水面的、还有飘在中间的。对于沉入水底的植物来说,它主要的作用就是抑制一些水藻类植物的生长,抵制水藻类植物对水体空间的占据; 漂浮在中间的有净化水体质量的作用,还可以供消费者们观赏,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一定的收益;漂浮在水面的水生物,一般生命力极其旺盛,繁殖速度也非常的快,这样就会降低很多的成本而且也达到了净化水污染的作用,可以吸收水里的氮、磷等,根系也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场所。这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物一般都是水葫芦,能为水体提供富营养化。这种水葫芦生长速度快,所以我们就要不时地为水葫芦进行修剪,不能让它无限繁殖,不然也是会影响到水产养殖发展的。
4 结语
如今,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为了不让环境受到水产养殖业排水的污染,我们就要不断研究出更好的减少污染的方法,这样才能减少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累积,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运用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技术可以减少成本,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改善排出水的污染程度。
[1]李晨光.凤眼莲净化治理滇池蓝藻污染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2,31(3):64-68.
[2]贾悦,李秀珍,唐莹莹,等.不同采收方式对富养化河道浮床空心菜生物产出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30 (6):1091-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