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城市化的建筑师能干什么?

2014-04-06本期客座编辑沈书勤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建筑师城市化台北

本期客座编辑:沈书勤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提供的数据,2008年底世界上已有半数的人口为城市人口。预计到2050年, 分别有64.1%和85.9%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发达国家人口将成为城市人口。这个数据的背后是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时至今日,随着城市化不断地深入,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城市化。当城市硬件已经基本定型,建设量逐渐减少,建筑师的使命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这一期世说新语我们将会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师们在后城市化时期的建筑行动—— 在巴黎,台北,巴特亚姆,斯图加特,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缺乏对人的考量的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并认识到城市化并不能确保给人们带来舒适宜人的栖居环境。与之相反,过度依赖工业化以及盲目追求效益的城市扩张,带来的却是人与土地的割离。这样的割离发生在巴黎的塞纳河畔,巴特亚姆的工业厂区,斯图加特的中央火车站,台北的宝藏岩历史聚落,也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城市空间。于是城市里的人们开始寻找解决对策,该如何改变城市里的问题空间成了建筑师们面临的新课题。

与此同时,城市中的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但城市建筑本身却因受限于其永久性与非可逆性,总是落在变革的最末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往往耗时冗长,缺乏实验性与可变性,且容易忽略空间使用者的真实诉求。于是一些建筑设计师们开始思考新的建筑操作的可能性。在这期世说新语所收录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在欧洲与亚洲范围内的一些可贵的尝试。在这些尝试中,临时性与可逆性的建筑方式不约而同地成了这些建筑师们的首选:建筑师们不再受制于建筑永久性的概念,将自己从层层的规范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出具有前瞻性与想象力的建筑可能性。建筑师们也不再是埋首于图纸与电脑之间的“专业设计人士”,而是成为了一个人与土地之间“沟通协调者”,城市里“舞美设计师”与“社会工作者”。这种新型的建筑行动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空间其实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并且能够被迅速的改造。

一旦挣脱了传统建筑实践的桎梏,建筑师们像是获得了新生,一个个美丽的梦想也由此照进了现实: 浪漫的巴黎人在塞纳河畔拉开了“城市剧场”的帷幕;芬兰建筑师马可•卡萨格兰用“城市针灸术”让台北宝藏岩起死回生;十二名“在路上”的法国年轻建筑师环法骑行一周实践着建筑梦想;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在短短72小时内改造问题城市空间,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而在城市化之后的中国大地上,建筑师又能干什么呢?

猜你喜欢

建筑师城市化台北
胖胖的“建筑师”
当建筑师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台北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