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工业化为契机 实现散装水泥新发展
2014-04-06于东威
于东威
自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下发《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以来,在全国已经先后建立了27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同时,全国有近300多个国家示范工程项目正在实施,有近260多个住宅小区通过了性能认定。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通过项目引领和示范,正在积极有效地向前推进。
2013年,国家制定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这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行动步入了快车道。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就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宝贵机遇期,发展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与此同时,这一阶段也是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突出期,这个时期,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压力不断增大。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强调了建筑业发展新思路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唯有不懈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住宅建设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的需求。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建筑工业化不等于装配化,也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建筑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具有五大特点:
第一,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化设计的核心是建立标准化的单元。不同于早期标准化设计中仅是某一方面的模数化设计或标准图集,受益于信息化的运用,尤其是BIM技术的应用,其强大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能力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更利于建立标准化的单元,实现建造过程中的重复使用。
第二,工厂化的生产。这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环节。对于目前最为火热的“工厂化”,很多人的认识都止步于建筑部品生产的工厂化,其实主体结构的工厂化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传统施工方式中,最大的问题是主体结构精度难以保证,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比如每个门窗尺寸各不相同;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的还是人海战术,过度依赖一线农民工;施工现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的材料浪费、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一直被诟病;更为关键的是,建筑质量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利于现场质量控制。而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主体结构的工厂化生产得以解决,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同时还实现了装修部品的标准化。真正的工业化建筑,要在生产方式上实现变革,而不仅局限于预制率的多少。
第三,装配化的施工。装配化施工中的核心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层面,特别是管理层面,工业化运行模式有别于传统形式。相对于目前层层分包的模式,建筑工业化更提倡“EPC”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确切地说,这是建筑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倡导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体化模式,EPC实现了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使项目设计更加优化,利于实现建造过程的资源整合、技术集成,以及效益最大化,才能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保证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EPC模式,能真正把技术固化下来,进而形成集成技术,实现全过程的资源优化。
第四,一体化的装修。即从设计阶段开始,与构件的生产、制作,与装配化施工一体化来完成,也就是实现与主体结构的一体化,而不是现在毛坯房交工后再着手装修。
第五,信息化管理。即建筑全过程的信息化,设计伊始就要建立信息模型,各专业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协同作业,图纸进入工厂后再次进行优化,在装配阶段也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同时,构件中装有芯片,利于质量跟踪。可以说,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加速工程建设逐步向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促使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有效地避免各专业、各行业间不协调问题,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脱节、部品与建造技术脱节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并充分体现和发挥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及优势。
我国的建筑工业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住宅产业化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
混凝土预制技术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住宅产业化的途径,可以使住宅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更合理,与现浇技术相比,现场建筑垃圾减少80%,材料损耗减少60%,建筑节能65%以上,住宅的性能更优,质量品质更佳。项目开发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75%,大大缩短了住宅的建造周期。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近十多年来,我国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及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实施建筑工业化。
建造装配式建筑,需要建设许多现代化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利用混凝土预制技术在工厂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上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然后将工厂预制好的楼板、墙面、楼梯、阳台、立柱等运送到工地,进行拼装组合。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根据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性能的需要,预拌不同品种性能的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业化的节能减排效果,建筑工业化为散装水泥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式,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的需要,将发展散装水泥工作重点向现代化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转移,充分发挥散装水泥行业管理优势,抓住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契机,及时做好发展规划,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创新散装水泥的发展模式,实现散装水泥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