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
2014-04-05马玉秀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262600
马玉秀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仔猪腹泻的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
马玉秀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1 流行特征
腹泻一般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仔猪副伤寒、猪痢疾、仔猪红痢;病毒性腹泻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寄生虫性腹泻主要为猪孢子球虫。
1.1 细菌性腹泻 (1)大肠杆菌:分为仔猪黄痢和白痢,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5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白痢是仔猪在吮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临床上以排泄腥臭的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稀粪为特征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但多数病例有反复,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2)仔猪副伤寒:引起败血性大肠炎为特征,偶尔诱发肺炎,脑炎等,主要夏季多发病。分为急性败血性,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败血症主要多发生于4个月龄以内的仔猪。食欲不振,体温上升41~42度℃,突然死亡。耳,四肢,尾等发紫。急性型主要在育肥猪中多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高热同时出现肺炎及神经症状,重症者皮肤变色。慢性型初期拉黄白色或灰白色软便,至粘液性腹泻,便中混有黏膜。上皮及组织碎片,间或混有血液。剖检可发现盲结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3)猪痢疾:主要在育肥猪群中引起出血性大肠炎排含有血液的粘液性腹泻为特征。晚夏,秋天多发生,因腹痛弓背偶尔踢腹。开始2~3头,1~2周内全群感染。(4)仔猪红痢:C型魏氏梭菌引起,常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l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排红色粘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较高。剖检后发现小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呈红色,坏死肠段黏膜下有小气泡等病变。(5)传染性胃肠炎:主要发生在11月~来年4月,以冬季为中心多发生。临床症状,哺乳仔猪:1周龄以内的严重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乳块,腥臭,一般2~7d死亡。育成猪:初期伴有呕吐,拉灰色或黄绿色粪便,一般腹泻持续5~7d,2~3周龄以上的猪将存活,可能呈僵猪。架子猪: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妊娠母猪:分娩期易感,与仔猪同时感染。
1.2 病毒性腹泻 (1)流行性腹泻: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和传染性胃肠炎在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极其相似,唯免疫学和血清学相互没有交叉反应 。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 ,12月~1月份。幼猪表现腹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过程4~5周。(2)猪轮状病毒:主要发生在哺乳期的仔猪。病猪开始出现厌食,精神迟钝,继而出现下痢,粪色暗黑或黄白色,较腥臭,持续2~4d。个别猪出现呕吐。死亡率不会超过10%。
1.3 寄生虫性腹泻 孢子球虫引起的腹泻,感染的猪3~10日零开始下痢,持续10~15d,排黄白色或白色水样性,黏液性下痢,带腐臭味。母猪舍以同窝单位不规则的发病。断奶仔猪有轻微的拉稀。回肠和空肠粘膜有纤维素性坏死灶。
1.4 营养性腹泻 原因有三:(1)母猪的体质差,奶水少:导致仔猪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害细菌的感染;(2)母猪料饲喂不足:泌乳能力越好的母猪表现的越明显,过度的分解机体储存脂肪,奶水中含有过多的长链脂肪酸,导致拉稀;(3)没有提前叫槽:仔猪肠道发育不良(绒毛,消化酶),断奶前后突然饲喂“人工乳”饲料,消化不良而拉稀。
1.5 断奶应激腹泻 断奶应激主要表现在心理应激(母子分离)、营养应激(从母乳转向饲料)和环境应激(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三个方面,其中以营养应激最为强烈,影响也最大,导致断奶后稀泻。
2 防控措施
2.1 消毒 选用安全、有效、稳定、经济的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
2.2 母猪营养及保健 饲喂高品质的母猪料,尤其是哺乳料。按照优良的饲喂模式饲喂母猪,保证合理的营养,使其分泌出足量健康奶水是保证乳猪成活率的先决条件。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母猪进行定期保健。
2.3 仔猪营养 (1)产前母猪及产床的消毒,用百毒杀稀释后,擦洗全身,并对栏舍进行消毒。(2)尽快吃上初乳。吃好初乳:新生仔猪必须吃到足量初乳,才能保证其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3)提前叫槽。仔猪出生后7天开始补料诱食。特别做好仔猪料的少喂勤添,保证补料槽的清洁卫生。
2.4 仔猪保健 仔猪按照本场的保健预防计划,按时免疫疫苗或者注射补铁制剂、头孢噻呋或者长效土霉素等,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者口服微生态生物制剂等,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S858.23
B
1007-1733(2014)11-0035-01
20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