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
2014-04-05丁元霞苏秀娜单玉云
丁元霞, 杨 静, 苏秀娜, 单玉云, 张 华, 尹 严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赣榆, 222100)
临床上前臂损伤的患者,在保守或手术治疗后需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常采用悬吊带以悬吊固定。目前国内外悬吊带种类繁多,临床传统常使用三角巾、颈腕吊带或用绷带来抬高或悬吊患肢,大多通过颈部悬吊患肢于胸前,悬吊着力点集中在颈部,对颈椎压力大,可使颈部血液循环受阻[1],出现颈部酸痛等极度不适症状,常导致患者中途放弃悬吊,从而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近5年国内出现的上肢悬吊活动托板套及闫宁[2]设计的上肢悬吊背心(2013专利),虽都能避免颈部受压,但前者采用双肩带在背部用粘贴条连接,有使用不方便、粘贴条使用效果差的缺点,后者背心胸部横行插袋,位置不能上下调节,拉链设计在背部,穿脱需要人协助,使用不便。此外,刘云等[3]设计的背带式前臂悬吊带,虽结构设计为背带式避免了颈部受压,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悬吊患肢位置与力量的变化,肩背带交叉点易滑动至颈部致颈部受压不适。综上所述,笔者自制了一款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达到了舒适稳定固定上臂并处于功能位悬吊前臂的目的,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1.1 材料
35 cm×30 cm夹层网眼布2块,3 cm×35 cm丙纶吊带2条, 3 cm×25 cm丙纶吊带2条,尼龙吊带调节扣4个,可插式调节扣2个。
1.2 制作方法
用夹层网眼布(夹层有海绵)1块,对折做成含肘关节在内35 cm×15 cm靴型手臂托,至肘上10 cm, 手臂托上下缘各有2只吊带调节扣(近腕部为可插式调节扣);另一夹层网眼布做成20 cm×15 cm长方形背部减压垫,在其四角缝制4条丙纶吊带,上端2角吊带为3 cm×35 cm,下端2条吊带为3 cm×25 cm。
2 使用方法
使用时先将患侧手臂放置在手臂托内,患肢侧肩背带套在肩部,背部减压垫穿置背部(注意不过肩),健侧2条肩背带通过肩及腋下与手臂托的近腕部可插式调节扣连接,根据悬吊治疗的要求调节长度,使悬吊上肢呈贴胸固定位。
3 讨 论
一体式上肢悬吊带优点: ① 背部减压垫,利用4个角缝制肩背带通过双肩及腋下与手臂托连接,将悬吊的压力由双肩及背部承担,避免悬吊时着力点集中在颈部,增加舒适感(注意背部减压垫悬吊时不过肩,避免着力点集中在颈部); ② 靴型手臂托至肘上10 cm, 将肘关节包含在内,增加制动稳定性; ③ 肩部悬吊带可个性化调整前臂位置,保持患肢悬吊功能位; ④ 腕关节处2条肩背带采用可插式调节扣,便于操作;⑤腕关节处前后2条肩背带可个性化调节,根据治疗需要调节患肢位置;⑥靴型手臂托与肘部前后2条肩背带相连为一体,稳定性强,左右侧前臂通用,利于患者穿脱。
[1]陈伟惠, 全常群, 黄扬云. 上肢悬吊型活动托板套的制作与应用[J]. 护理研究, 2011, 25(3A): 632.
[2]介玉姣. 前臂悬吊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8, 23(4): 73.
[3]刘云, 杨菊萍, 杨文珑. 背带式前臂悬吊带的制作与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16):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