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实践转向与美的本质

2014-04-05张玉能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本体论后现代本质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美的本质”(或“美是什么”)究竟是“没有意义的”“伪命题”,还是美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命题”,近年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认为其是“伪命题”似乎还是一种时髦观点,颇受一些人的青睐,在一些美学爱好者中间颇受热捧。其实,这种“伪命题论”不过是从西方分析哲学那里贩卖来的一种早已被提出者们都疑惑而抛弃的东西,这种本来是一家之言的哲学观点和美学观点,曾经对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和美学起到了矫枉过正的历史作用,但是,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西方分析哲学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历史作用早在19 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就已经开始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而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作为一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已经扬弃了西方分析哲学的这种偏颇过激的“伪命题论”。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等视为“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这就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现代实践转向”。它不仅在世界美学发展中实现了革命性变革,颠覆和消解了西方古代传统形而上学美学“美的本质观”,给世界美学的发展开辟了实践的关系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的道路,同时还开启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当代理论的“后现代实践转向”,给“美的本质”研究打开了多层累的、多视角的、开放性的视野。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之所以能够如此,这是因为“现代实践转向”与“后现代实践转向”所注重的是“实践进路”,而“实践进路宣扬一种独特的社会本体论:社会是围绕着共有的实践理解而被集中组织起来的一个具身化的、与物质交织在一起的实践领域”[2]。实践转向在美学研究中“转向实践”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由实践理论转向实践分析。而强调“实践分析”,也就是要“少关注理论的范畴,多关注对特殊实践现象的分析”[2]。因此,从“实践转向”的发展趋势来看,“美的本质”不仅不是什么“伪命题”,而且是任何一个美学体系所不可或缺的核心命题,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真对待,即使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这个千古之谜,也可以在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的大趋势中不断发现相对真理,最终接近绝对真理,解开美的本质的秘密。

一、“后现代实践转向”与“美的本质”

在19世纪中期“现代实践转向”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则进一步把“美的本质”引向了多层累、多视角、开放性的研究和探索途径,给“美的本质”打开了新思路。

如前所述,马克思的“现代实践转向”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本体论的根基上,开始了实践认识论的多层累的、多视角的、开放性的“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不过,鉴于当时哲学和美学的发展状况,美学问题并不是“现代实践转向”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改变世界”和对世界的“武器的批判”才是“现代实践转向”的当务之急和专注焦点;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以后整个世界两大阵营对垒的格局,以及世界哲学和美学对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和美学中的唯心主义谬论的批判清理,使哲学和美学的认识论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因而认识论哲学和美学反而在20 世纪上半叶成为思想界的专注焦点和研究热点,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和掩盖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实践转向”的思想成果。随着20 世纪3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现代实践转向”的主要著作文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的发表或重新整理出版,现代实践转向所倡导的社会本体论转向,关系本体论、实践认识论的观点、立场、方法,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同步发展,并且引起了哲学和美学的新的变化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后现代实践转向”,更加明确地拒斥形而上学,反省早期西方分析哲学和美学在美的本质等问题上的矫枉过正和偏激态度,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和奎因的“本体论承诺”的名义下,开启了“美的本质”的多视角主义、多层累突创论、不确定性“异延论”的新思路和新探索。

所谓“多视角主义”又被译为“透视主义”,是由世所公认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先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尼采提出来的。尼采曾经写了一个札记题为《原则的革新》,在那里他提出了五条革新哲学的计划,其中一条就是:“用情绪冲动的透视学取代‘认识论’。”[3]“情绪冲动的透视学”亦即“透视主义”,也就是尼采哲学的认识理论。关于透视主义的基本论点,尼采如是说:“世界的价值存在于我们的解释中(也许在别的什么地方,可能有不同于纯粹人类解释的其他解释);迄今为止的解释都是透视的评价,我们藉之而在生命中,即在求强力、求生长的意志中自我保存;人的每一提高都导致对较狭隘的解释的克服;第一达到的强化和力之扩展都开辟了新的视角,唤起了对新的地平线的信念……”[3]由此可见,透视主义的主要论点是:第一,认识就是评价,亦即解释,关于世界的解释必定是多元的,人类对世界的解释只是多种解释可能性的一种;第二,解释就是透视,“透视”概念离不开“视角”“地平线”(视界)等概念,它表明认识都是从一定的角度和范围进行的;第三,生命本能、权力意志、情绪冲动是“透视”的发射中心(主体);第四,透视获得的世界图景不是“真理”,而是虚构、外观,因为所谓“真理”并不存在;第五,透视是流动的,不是凝固的,它的视界随着权力意志的提高而不断拓展。尼采哲学的这种透视主义(多视角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论理论,虽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性哲学、生物还原论的生命哲学、虚无主义的真理观,但是,它强调人的认识应该是从多种视角、视界、范围来进行的,因而是流动的、发展变化的,却是与“现代实践转向”和“后现代实践转向”的本质观和美的本质探讨的精神相一致的,值得我们在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吸取。只要我们能够在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视界和范围来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我们就可能不断达到相对真理,最终接近绝对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转向并没有终结真理和真理探索,而是开辟了达到真理的道路,在实践转向与实践分析的过程中来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是会不断接近解开美的本质之谜的。

突创是奥地利著名科学哲学家、思想家卡尔·波普尔的一个范畴。他认为:人的生命像意识一样是突创的。他以“突创”和“突创论”来反对决定论,尤其反对历史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尽管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的理解并不准确,然而他拒斥形而上学的后现代主义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而且“突创”和“突创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相通的。因此,蒋孔阳借鉴“突创”和“突创论”来加以改造,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美的本质命题,充实了“美在创造中”的命题,更加明确地辩证地提出了“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个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的主要含义在于:一是从美的构成来说,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许多要素多层次的积累产物;二是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聚集与时间上的绵延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三是从美的发生来说,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创造性转化实践的呈现。蒋孔阳还具体分析了这种“多层累突创”的几个主要层次:(1)自然物质层:指构成审美对象的各种物质属性的综合,这是形成和创造美的自然物质基础;(2)知觉表象层:指构成审美对象的客观自然物质属性的外在形象向人的知觉表象转化为人的内在形象的层次,它是美的多层累突创论的内外转化的实践中介;(3)社会历史层:指构成审美对象的社会历史内涵的社会实践层次,它是制约和影响美的“多层累突创”的关键环节;(4)心理意识层:指构成审美对象的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积累层次,它是“美的多层累突创”的主观意识实践因素。美的创造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上述因素的瞬间突然转化。因此,美的“多层累突创”的实践过程,既是一个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积淀过程的瞬间爆发,也是一个个体社会实践的审美意识积淀过程的突然呈现。在美“多层累突创”的那一刹那,人的本质力量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对象化地显现出来,形成了人的本质与对象的物质属性的创造性综合的审美关系,因此,美创造性地生成出来了,人也处在一种“在他所创造出来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本身”的愉悦之中。这样“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也就产生了,这就是审美的境界。因此,只要我们把握住“后现代实践转向”的精神实质及其与“现代实践转向”的同步发展,祛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矫枉过正的偏颇之处,我们就可以运用“实践转向”的时代成果,彻底地拒斥西方传统哲学美学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开放性的唯物辩证法来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问题,像蒋孔阳那样开辟出这个实践美学的新局面[4]。

后现代主义在“实践转向”及其“语言学转向”的大趋势下,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言语、话语和文本的不确定性问题。语言本体论是后现代实践转向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社会本体论的形式,它把一切的社会存在的本原和存在方式都归结为语言的运用即言语,语言的意义表征即话语,语言的表述存在即文本。奥地利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把语言视为人的认识的边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把语言作为人的存在的家园,德国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就是认识的存在,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就更是明目张胆地宣称世界上除了文本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这些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把社会的存在问题转化为语言问题,从语言的特性出发来论述社会存在及其意义的不确定性。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把语词的意义归结为语词的运用,同一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或者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语词的运用就是一种语言游戏,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只有无法确定的“家族相似”。海德格尔的基本解释学,把解释学哲学从施莱格尔、狄尔泰等人的认识论解释学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改变为本体论解释学或存在论解释学,否定了言语、话语和文本的所谓“固有的”“原义”,它们只有在读者、听众“先入之见”基础上所理解和诠释的意义,因此,言语、话语和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伽达默尔进一步发扬了他的老师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提出了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读者的“视界融合”的思想,因此不同的读者或听众,对于同一个文本或言语、话语,由于传统的历史效果所形成的“视界”不完全相同,就必然会产生与文本或言语、话语的“视界”相融合的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出来的意义。那么,也就是说,言语、话语或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因为这种意义是“视界融合”的历史效果。在德里达那里,这种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的观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出现了所谓的“意义异延论”。德里达在世界文本化的前提下,把世界存在的意义转化为语言游戏,这种语言游戏由于语言的差异性本性和时间性本性而产生出语言的接连不断的空间上的差异性和这种差异性在时间中的绵延,也就是所谓的文本的“异延”,于是文本的意义永远不可能确定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美的本质”问题的意义同样是一种不确定性,因而是不可能有所谓的固定不移、一成不变的“美的本质”的,有的只是不断“异延”的“美的本质”的“痕迹”。如果抛开后现代主义关于意义不确定性思想的社会本体论假设,我们认为,“后现代实践转向”对“美的本质”是可能进行“实践分析”的,在这种实践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得到关于“美的本质”的意义“异延”“播撒”及其“痕迹”,也就是人们关于“美的本质”的“实践分析”所达到的一些相对真理的观点理论,这些“痕迹”的积累和沉淀,或许就可以使我们不断接近绝对真理。因此,我们当然不同意后现代主义美学完全消解“美的本质”问题,而是在它彻底地拒斥西方传统哲学美学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上,辩证地统一“飞矢不动”的运动痕迹与“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的实践过程,这或许是我们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个可能的选择。

二、新实践美学与“美的本质”

新实践美学是在“现代实践转向”和“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大趋势下,主要受到“后现代实践转向”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和挑战而兴起的一个中国当代美学的新思潮和新流派,其中主要包括易中天和邓晓芒的“新实践美学”、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和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2002年第1 期《学术月刊》发表了易中天的《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与杨春时先生商榷》,正式打出了“新实践美学”的旗号。2007年张玉能等人的《新实践美学论》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加上这中间朱立元所主张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被学术界归入“新实践美学”之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三个美学流派都是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的基本方向,又吸收了“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实践分析方法,既坚持实践美学的基本原理,又把实践美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所以被人们统称为“新实践美学”。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给“美的本质”的解密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和途径,新实践美学对美的本质也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实践美学的三个流派,虽然在坚持“实践转向”的总方向上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他们对美的本质的具体看法却是不完全相同的。朱立元认为,美是人生存在的境界。易中天和邓晓芒则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化。张玉能主张,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下面我们通过张玉能关于美的本质的具体观点来看新实践美学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现代实践转向”和“后现代实践转向”的方法论。

新实践美学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就是按照“实践转向与实践分析”的启示,从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本体论出发,多视角地、多层次地、开放性地揭示美的本质。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美是一种与人相关的价值属性。本体论是研究世界的存在的本原和方式的哲学。美的事物虽然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但是美的属性却不是一种实体存在,而是一种与人相关的属性,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属性。所谓价值是对象的存在与人的需要相关的属性。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七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或伦理需要)。这七种需要又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实用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也称为物质需要,或者叫作缺失性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这后三种需要可以总称为精神需要,或者叫作发展性需要。人的需要是在长期的人类进化和实践过程中,由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由实用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到精神需要或发展性需要不断提升和发展的。正因为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都在实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审美需要,才促使着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与对象的某些自然属性发生了审美关系,从而生成出来物质生产产品的美的属性,并形成人类的生产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社会实践还从物质生产分化出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同时形成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成为决定性方面,从中生成出来的美的属性也就成为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本质属性。所以,美的属性是一种为人而存在的属性,是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属性,是在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所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客体显现的属性,是一种离不开人和人类社会的属性,也就是一种价值属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经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第二性质”学说我们可以引申出“美是第三性质”的观点。洛克认为,事物的性质可以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所谓事物的“第一性质”是事物的固有的自然性质,如形状、大小、运动、广延、变化等。而所谓事物的“第二性质”是事物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属性,如颜色、声音、温度、气味、味道等。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就可以把真、善、美、圣等价值属性称为“第三属性”,也就是依赖于人的需要和情感的事物的属性。因此,美是一种必然满足人的需要和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第三属性”。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美是人类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的产物。所谓发生学是研究事物的起源的哲学学问或具体学科,因而有哲学意义上的发生学,也有具体科学意义上的发生学,如生物发生学、地球发生学、历史发生学、人类发生学等。对美的本质的发生学角度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是一种哲学发生学意义上的研究和探讨。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之中自我生成的,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五官感觉由普通的感觉器官转化为审美器官,自然界和对象世界转化为人化的自然或者属人的世界,人与对象世界生成出了审美关系。人类的实践自由,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具体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统一。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类实践都会生成审美对象及其美来,只有达到一定自由程度的人类实践(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产物,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而具有美的价值。由于人类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历史进程,因而实践的自由也是一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因此,随着人类实践的自由程度的变化发展和提升,审美对象及其美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发展和提升,所以,美具有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个体性,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及其自由程度的变化发展和提升而不断提升和发展变化的。

从现象学角度来看,美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感性形象之上的,因而也就是一种感性显现的现象。所谓现象学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感性现象或感性形象显现的哲学。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实核部分,也有其外在的现象显现部分,还有其形象显现和假象表现部分。现象学就是要研究一个事物的种种外在的现象显现、形象显现、假象表现的具体状况,以分辨事物的各种构成要素,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对象事物。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不仅对象事物的外在现象会发生形式和外观上的改变或变化,而且形成了能够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即人的感觉或者感觉的人类性,因此,能够感觉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也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或者对象事物的形象显现过程中形成起来或产生出来。所以,对象事物的美的性质主要显现为外观形象的各种感性因素和感性现象,与人类的各种审美器官相对应,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具体形象显现。因此,一方面,美的性质与事物的外观形象及其性质状态不可分离,另一方面,美的性质也与相应的人的审美感觉器官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美学从鲍姆加登命名开始就选用了希腊人的“感觉学”或“感性学”这个词,不过,鲍姆加登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规定美的本质的,所以把美规定为认识的完善。如果从现象学角度来看,美确实离不开对象的感性性质、外观形象和外在现象及其相应的感觉器官。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所谓认识论就是研究人的认识的起源、过程、构成要素、检验标准等的哲学。在实践认识论看来,人的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一般说来,认识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识就会从感性认识,经过知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人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认识真理、把握真理的过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同样也是一个认识审美对象的过程。因此,审美对象是审美认识的对象,是可以离开审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人们不仅要从审美对象之中获得感性的认识,还必须从审美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运作过程中把握审美对象的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就是审美的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果。在知性认识层面上,美的本质表现为审美对象的一些特性的分析,如康德美学对美的四个要素(契机)的分析所得出的美的四个方面的特性(无功利的令人愉快性、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令人愉悦性),黑格尔美学关于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无限和有限的统一等特性的分析;而在理性认识的层面上,美的本质则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特性的综合或者美的定义,如康德美学的“美是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和“美是道德的象征”,黑格尔美学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新实践美学从实践认识论的观点、立场、方法来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审美对象上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它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把握),却不能被任意抹杀或篡改,检验审美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仍然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在知性认识层面上,美具有超越功利性、情感感染性、外观形象性;在理性认识层面上,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

新实践美学就是这样在“现代实践转向”和“后现代实践转向”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引下,对美的本质进行了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的研究,以多层累的、多视角的、开放性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和探讨,只是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种可能得到的结论,它并没有终结真理,而是开启了达到真理的道路,人们必将在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不断变换研究和探讨的视角和层次,对美的本质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前进,不断地接近美的本质的绝对真理。

[1]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美]西奥多·夏兹金,[美]卡琳·诺尔·塞蒂纳,[德]埃克·冯·萨维尼.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3]尼桑.权力意志[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4]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本体论后现代本质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