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合国际中心超高层设计

2014-04-04马波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每层连廊塔楼

马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太原 030013)

0 引言

和合国际中心项目用地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S6地块,功能集办公、商务、餐饮、休闲、商业为一体,由2栋5A级写字楼构成。

1 设计理念及特点

本设计的前期由德方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师以城市环境的分析为出发点,充分研究了太原和长风商务区的城市肌理、功能特色,特别是文化岛和中心绿地的空间和景观。文化岛上有太原著名的五大建筑,包括“大剧院”“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是太原市的标志性场所之一。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深入分析,运用不同手法将建筑作为一种媒介充分展开同城市的对话,使其融入这一城市文化中心,并形成了城市的焦点。

建筑的两座塔楼的形式从开放的中庭广场上拔地而起展现给世人。2栋塔楼结合裙房布局作了简练的几何构成,平面形式既富于变化又协调统一。建筑总高度150m,塔楼一高一低,仿佛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携手而立,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又寓意太原历史悠久的双塔意象,创造了连续而丰富的城市天际线(见图1)。

办公空间的平面划分则充分显示了使用效率和灵活性的结合,80%以上的楼面空间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能够向业主提供商业销售或者租赁的自由选择范围。所有的不同大小的商业空间及其划分的可能性都经详细论证,需求不同的租赁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小不同的办公空间。同时每座塔楼的顶部都设计一个专属的行政会所,为高端商务人士和商务会议提供一个宽松优质的环境,并将城市周边的壮丽景观纳入其中。

图1 总平面图

由于建筑用地规模较为紧张,本建筑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结合内部广场空间,将建筑物首层抬高形成连廊将内外空间贯通起来。连廊首层挑空7.5m,开放式的空间效应将人群聚集到广场中间,作为进入2栋办公大厦的主要入口。通过对VIP车辆限速,广场形成了一个和谐的人车混合空间,既能满足VIP直接进入大堂的要求,又能保证广场的低碳效应,使车行和步行互不干扰。作为裙楼的连廊和挺拔的高层建筑通过广场有效融合,可作为会展和艺术展览的功能向公众开放,通过人群的聚集产生可观的商业效应。这一处理手法,让广场以增强视图的形式将游客的视角通过建筑引向山西大剧院和太原博物馆等公共建筑所在的文化岛,创造显著的视觉连接,并使自己成为整个文化商务区的一部分;同时也利于不同群体的行人路线和车行路线的自然分流,让所有的建筑使用者和游客能够直接明确的达到各自的目的地。

这一公共广场将促成街区中心的形成,从而以中心的形态向人们展示自身标志性的地位。精心设计的广场室外空间,市民和建筑内部工作的员工将共同享受。无处不在的休闲小品,无处不见的咖啡厅和小餐馆,将城市的功能引入到建筑中来,让人们在畅享休闲美味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远处长风商务区和太原市中心多变的城市天际线,感受城市文化的深层底蕴以及都市生活的无限活力,为自己身在太原而感到骄傲(见图2)。

图2 内部广场透视图

另一特点是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立面以石材和玻璃幕墙作为主要材料。希望通过对材质简洁统一的高效运用,使建筑和广场融合为一体。沿街的外立面主要强调城市环境和建筑的融合,采用深色的石材和挺拔的竖向线条的密肋结构,充分尊重太原的城市特色和历史厚重感,体现了建筑高雅庄重的内在气质。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石材在可持续性和绿色节能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深色的天然大理石也便于清洗,具有历久弥新的效果。面向广场内部的立面则以玻璃幕墙的形式表现,以清新的通透感和沿街的石材外立面产生强烈对比,一实一虚、一阳一阴,手法灵活多变而内在和谐统一,形成了鲜明的立面风格;同时注意2种立面内在的结构和建造方式相互一致,体现了经济和效率至上的原则(见图3)。

图3 外观效果图

2 专业设计及技术措施

2.1 功能分区及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最终将2栋塔楼分别设置在用地的东南角和西北角,两者之间沿用地用四层连廊连接,连廊首层架空。地下部分,设置3层地下机动车库,其中地下2、3层局部设置甲类核6常6人防物资库;地上部分,1层除主楼部分,其余为架空的连廊,2、3层为员工餐厅,4层为会议及展厅,5层以上全部为商务办公。

总建筑面积:149 840m2(不包括屋顶部分)

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16 650m2

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112 070m2

北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2 021m2

南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 495m2

裙楼建筑面积为:4 580m2

地下部分建筑面积:33 190m2

其中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10 746m2

地下2层建筑面积为:11 222m2

地下3层建筑面积为:11 222m2(见图4)。

2.2 竖向设计

地下车库层高为4.2 m(地下1层局部为4.8 m,6.0 m),地上 1层(含架空连廊)层高为7.5m,地上2、3层层高为5.0m,标准层层高均为4.1m,顶层层高为4.8m,南北楼的屋面最低点高度分别为145.60m,125.10m(见图5)。

图4 1层平面图

图5 剖面图

2.3 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一直以来都是设计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本项目经多次专家讨论分析,在确保功能使用的前提下,采取了以下相应技术措施:

1)耐火等级: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均为一级。

2)消防车道:沿建筑周边设置4m宽环形消防车道,建筑物主体四边全部落地,除建筑物入口处及架空连廊与主体连接处外其余上空无障碍物,消防车道的设置满足荷载与扑救要求。

3)疏散人数:结合现有《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甲方对使用的要求,设定每层人数按15 m2(建筑面积)/人计算。北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2 000m2,经计算每层疏散人数按140人考虑;南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 500m2,经计算每层疏散人数按100人考虑。

4)避难层设置:北塔楼在15层和30层分别设置避难层(含部分设备用房),按规范要求避难厅的有效面积为400m2;南塔楼在15层设置避难层(含部分设备用房),按规范要求避难厅的有效面积为300m2。

5)建筑防火:地上1层仅有作为主体的南北塔楼落地,其余部分为架空连廊,层高为7.5m,南北塔楼各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小于2 000m2,且设有2部疏散梯;2~4层每层设置3个防火分区,其中北塔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南塔楼与西南侧架空连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东北侧架空连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再往上南北塔楼主体每层各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2000m2,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由2部防烟楼梯间,南塔楼设1部、北塔楼设2部,梯速为4m/s、载重量为1 600 kg的消防电梯;地下部分每层除去设备用房按照1000 m2一个防火分区划分,其余部分按建筑面积均小于4 000m2,分为3个防火分区(依据平层机动车库的要求划分),同时设置有2个直通室外的防烟楼梯间。

2.4 人防设计

依照太原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下达的人防工程设计告知单要求,需建甲类核6常6人防物资库建筑面积:7 150 m2。实际设计人防建筑面积:7 268m2,设2个防护单元,其中地下3层人防建筑面积为:3 393m2,地下2层人防建筑面积为:3 875m2(见图6)。

图6 人防平面图

2.5 结构设计

结构上采用了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在承载力、刚性、延性、抗震性各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地减小构件截面,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使建筑的美建立在扎实的力学基础上,体现了力与美的协调。

2.6 设备专业设计

给排水系统结合避难层的布置,合理的考虑了竖向分区,确保系统的安全、卫生、经济、节能。场地绿化充分利用区域中水系统这一再生水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采暖与制冷系统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将可再生能源的地热能充分利用,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通风系统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热回收系统,保证了室内空气品质和新风量的要求,实现了健康性、舒适性的完美结合。

车库、走道、楼梯等公共空间采用了智能型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空调机房、水泵房、楼层配电箱等设备机房内设置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主机及泵类设备做到实时运行监控。

以上设备专业都严格按照美国LEED认证标准进行设计,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3 结语

该项目的设计在我院“高标准、精细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实现了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

[1]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S].

[3]DBJ04—241—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猜你喜欢

每层连廊塔楼
高层建筑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设计分析
攀登脚手架
智取钻石
多塔连廊人行荷载TMD 舒适度减振控制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每层球有多重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连廊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非对称己型连体建筑连廊风载动力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