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建筑的开发实践

2014-04-04张忠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车库山地景观

张忠

(众安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杭州 310000)

0 引言

《西湖旧志》中提及“钱塘之西,表里溪湖”,即指西溪与西湖互为表里关系,中间以丘陵相隔,一阴一阳遥相对应。而小和山板块处于西溪湿地与西湖风景区之间的黄金走廊,北倚素有“城市绿肺”之称的西溪湿地,南面午潮山与西湖风景区相连,灵项溪清澈蜿蜒,常年不断。小和山具备成为理想山居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它那独有的植被和水文条件,加之天然的缓坡山地、树木、河流、山峦、清新的空气,距城市很近但却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满足了城市人群回归田园的梦想。

白马山庄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闲林镇,地处大城西板块人文气息浓厚的小和山高教园区,属于城市空间的山地区域,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缝合区。白马山庄三面环山:北依秀美的小和山,外部有源于西溪源头的灵项溪门前绕过,内部浑然一体的水系的打造,藏风纳气之势浑然天成。

白马山庄项目总用地面积145 265m2,容积率1.2,总建筑面积为223 386m2。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形,处在两山夹一谷的开阔地带,西北两侧环山地势高,南向视野开阔,最高峰北侧山脊113.12m,最低南侧沟谷出口25.56m,相对高差87.56m,沟谷内存在大量块石深回填,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因此,如何在尊重地形地貌的前提下,既满足项目要符合适地性、通达性、安全性的标准,又要符合山地建筑场地人居行为心理需要和城市空间的最佳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条件,是本开发项目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

1 设计理念

山地生态系统所独具的地质、地形、水文、植物、气候等特点,使得该系统常常引发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水文的变化对地形的影响常常造成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致使植物无生存之地等,因此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首要的是治理好水文环境,保护好地表形态。可见,任何形式的地质、气候、植被环境恶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源于水及外力对地形的破坏。因此项目开发伊始,我们将“梳理水道、谨慎动土”确定为基本原则。

1.1 山区防洪

根据林水局防洪要求,在地块中部设计一条长约700m的主行洪河道,河道采用地上河道为主,地下涵道为辅的形式。沿河道主线三处较陡的山坡形成小型瀑布,瀑布下游均新开湖面,面积约1 200m2,以达到减缓河道比降及蓄洪的作用。在每个新开湖面上游均设置沉沙池,避免过多的泥沙淤积在新开湖里,造成蓄水量的减少并对拟开发住宅区环境产生影响。地块周边山坡坡脚处及地块内低洼处均设置接入主行洪河道的截洪沟,下游新开湖面及原有排水渠道一律排入灵项溪。

1.2 总体布局

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小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为骨架,根据地形自然坡度将用地划分成排屋、双拼、叠排、高层4个组团。设计传承山地原有景观文脉,实现建筑与景观的交融,打破了先放建筑再布景观的常规手法。根据山地地形、植被保护及泄洪通道先进行景观的布局,然后再进行建筑布置,让设计的建筑,犹如从地里长出来一样,营造出一种既和谐又有凝聚力的个性化空间。

图1 总平面图

西南端主入口处为小山坡的突出山脊,巧妙利用自然高差,采用传统“梯田”方式平整成四级台阶,利用东侧坡道的不同标高设计“平进平出”的四层地下车库,改善了车库自然通风采光的条件。车库屋顶覆土设计高层住宅架空层的公共景观。车库外圈为依山而建的主题会所及配套商业,进入会所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具有欧洲风情的景观。拾级而上,不同功能的配套空间穿插于主空间序列之中,不同标高的入口门廊,形成一系列富于变化的空间景象。人们信步其间,可深切感受到山地小镇的浪漫。

场地中央相对平坦的区域随坡就势布置了排屋区和叠排组团。每栋建筑单体利用原始地形高差营造立体空间,建筑架空部分的地下或半地下空间用作车库,架空层车库出入口根据地形高差设置,在不同标高取消了汽车坡道,同时结合绿化设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北侧东西两山坡处由于坡度较大,每栋采用双拼户型单独设计,以保证其良好的视觉景观和空间感。规划引导建筑与围合的空间发生关系,以最佳地体现景观效果。

1.3 竖向交通组织

高层区的人行入口设在会所大堂,通过景观电梯,住户可直达高层架空层平面,妥善解决了小区主入口到高层入口近20m高差的竖向交通问题。

结合中央生态景观主轴,从人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感受出发,规划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山地步行道,形成生态低碳的慢性交通系统。步行道路布局比较自由,主要由梯步、坡道、水平步道3要素组成,并分布在主干道一侧,由下而上分层至体,所以在设计时注意细部的处理和山地特征的保持,如运用树木、花坛、跌水、建筑小品、岩石等自然或人工要素。曲折的道路给带给人多层次的视觉感受和步移景异的情趣风景。鉴于道路流线长,组团之间设置两部室外小型观光电梯,以解决高差大,路线过长给行人带来的不便与乏味。高层消防车道及扑救面按当地有关部门要求设计,特别是车库屋面的设计,满足杭州地方规范关于消防的要求。

图2 高层部分效果图

1.4 建筑及景观设计

应用多种类型的建筑产品,以适应山地地形复杂多变的特点,并合理地控制了山地开发强度。双拼排屋循缓坡弧度布局,上坡和下坡建筑分别布置在道路两侧,错落有致地建在坡地上,形成前低后高的风格,使每个住户无论从横向,亦或纵向都可一览无余于远处的山。上坡户型首层除车库外,功能房间及庭院均设在2层以上;下坡户型以下采用吊两层局部架空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工程量。

上坡户型设计成L型,1层设计车库减少建筑接地面积,第2层、3层分别设置南北入口,与坡地衔接。每户庭院分4级,入户前庭、后院、侧院、主庭院面积在1~2亩之间不等。由车库的屋顶、客厅、餐厅围合的L型空地构成主庭院。借助上下坡、庭院与道路均处在不同标高的户型设计,保证了院落的幽静与私密,同时结合山地高差和空间功能转换规划景观,利用建筑与自然空间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浑然天成,令人产生“建筑生于山水之间”的感觉。建筑采用赖特风格,以宽大屋檐和流畅平直的线条,营造出延伸与开阔的视野。在建筑比例、尺度、肌理上追求典雅与内敛,立面形象简洁大气,凸现赖特风格的纹理造型,同时满足建筑的健康空间要素——通风、采光自然、视阈开阔,彰显了现代建筑理念,极大提升了建筑质量。

图3 下坡户型效果图

在景观布局上运用“一带四区五点”手法。“一带”即绵延曲折的水景景观带,贯穿整个项目用地。“四区”是以四个品种的植物种植区域区分建筑产品类型,营造四季分明季相景观,做到一个组团一个季相。“五点”指公共区域景观节点的打造。山地景观三维空间的生长性、相对于建筑具有可变性,生长性随时间推移会产生丰富的视觉变化,同时注重景观竖向关系及宏观建筑与山体的背景关系的把握,做到山屋共融。在细节上,通过廊道、观景平台、瀑布、粗犷毛石挡墙等使构筑物与自然资源完美结合。高层车库屋顶利用1.5m覆土设计一个无边界泳池,远眺群山,令人遐想无限。利用景观植物营造一个安宁的环境,辅之以曼妙的灯光设计,在夜晚更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游泳者在月光下尽情地畅游。

图4 上坡户型效果图

2 结语

从山地住宅的开发建设情况看,遇山开山,遇海填海的“愚公移山”式的处理方法早已被时代所淘汰。根据产品类型定位,本着保持原有生态地形地貌的原则,做出适当的规划布局,严控开发强度,才不失为创造一个怡人可居的山地住区的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车库山地景观
山地草甸
景观别墅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妙趣车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