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中的作用*

2014-04-04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海派强国海洋

白 燕

(海洋出版社 北京 10008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日益壮大,海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党和国家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海洋经济将会超过国民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文化大有可为。

1 海洋文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海洋文化建设仍非常薄弱,海洋文化研究起步较晚,加上人们认识的不同和地区差异,海洋文化在我国还没形成主体学科领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海洋文化建设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学术成果还不丰厚,不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相互交流合作比较少,媒体的宣传力度也不够,缺乏全国性的统筹规划和有力的保障措施;加上经费不足,队伍单薄,力量分散,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公众的海洋意识还不够强,海洋文化还远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海洋文化建设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不相适应,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海洋文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何谓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如何作用于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只有在思想上、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弘扬海洋文化,实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才能找准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

2 海洋文化的历史渊源

海洋原本是个自然地理的概念,自然地理定义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自然科学认为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海洋也将是地球生命的归宿。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全球变化也或可认为是因为海洋的变化而导致其他系统的变化。由于人类科技手段的局限,海洋对于人类仍然是非常陌生的,人类的海洋知识和技术仍停留在概貌的、浅层的和定性的程度。虽然局部区域和某些研究也达到了相对精深的程度,但也只不过是管中窥豹。这是因为海洋的复杂和科技水平发展阶段的限制。其一,人类对于海洋的百年尺度观测历史远远晚于对陆地千年尺度的观测;其二,人类对于海洋观测的密度也远远不如陆地。简言之就是人类对于海洋观测,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远远不如陆地。仅举常规气象观测为例,中国有2000多个县,每个县都有气象台,中国有300万km2余的海洋国土,我们现在肯定还没有700个浮标用于海洋气象的常规观测。

在社会文化层面,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海洋也有自己的概念。二千多年前《吕氏春秋》就有 “海外”一词,泛指四海之外、边远之地。久而久之,对于依赖农耕的中国人而言,喜见这样的对子:家有三宝,丑妻薄田破棉袄;人生三好,安居乐业无烦恼。一提 “海”字还会让人联想到不安生、不安定。

在现代中国社会,我们都熟悉中国20世纪的两位名人分别在海南三亚和山东成山头海边的巨石上写下过 “天涯海角”和 “天尽头”,抒发人文情怀之中给人以强烈的已到达边际或是终点的感觉。而500年前葡萄牙诗人在葡萄牙西隅的罗卡角石碑上写下了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表达形式似曾相识,但文化的本义天壤之别,文化的性格大相径庭。海洋文化就是包容文化、探索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个性表达。

因此,中国人对于海洋的边远和穷尽的下意识使得海洋成为中心的可能在中华五千年文化演进中渐行渐远。

3 海洋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深刻碰撞

海洋文化确实因海而起、与海相关,但海洋文化不应该只是沿海地区的文化,这是因为海洋文化还有其特殊的属性。相对于黄河文化而言,的确,海洋文化没有那么长的历史,也没有那么精致。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流不仅产生生命,也孕育和产生了人类文化。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和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一些人类的重要活动离不开黄河的文明。黄河流域地灵人杰,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让我们考察一下海洋文化的标志领域——世界航海史。公元7世纪至9世纪,阿拉伯人、中国人和维京人相继兴起于海上。中国人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的海上交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并造就了明初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阿拉伯人则成为东西方海上交通的中介,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海道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维京人在欧洲中世纪最黑暗的年代崛起,他们的海上探索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并发现了格陵兰等未知陆地,开人类远程海上探索的先例。随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15—16世纪人类的海上探索活动,导致了地球大发现。在这些著名的航海家中,有中国的郑和、葡萄牙亨利王子,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以及后起的库克船长等。由哥伦布所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促进了人类对世界范围的认识,导致地狭的欧洲向外扩张的强烈欲望,欧洲人开始进入东方,打破了以往由中国人占主导地位的亚洲地中海的海上贸易,进行肆无忌惮的殖民活动。为了瓜分世界,经历了近五六个世纪的海上争霸,建立自己的海军舰队,分别经历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称霸的时期。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称霸海上时间最长。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近250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直到美国兴起,其地位才逐渐衰落。回顾世界航海史的发展历程,向人们深刻地提示海洋产业的兴衰维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中国曾经也是一个伟大的海洋强国,但是近几百年来,中国封建王朝执行海禁政策,放弃海洋,导致国门洞开,外人入侵,竟然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英鸦片战争、中法甲申海战、中日甲午战争导致割地赔款,福建海军和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是十分惨痛的历史教训。可见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其海洋产业的发达程度就是最好的晴雨表。相比之下,海洋文化比黄河文化多了不畏自然、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实现到202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所需。

五千年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使海洋文化虽经百年酝酿,仍然处于脆弱、分散的萌芽状态,海洋文化的真正形成和弘扬任重而道远。

谈到海洋文化应该说与海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是中国资本主义输入最早的地区,海派文化可以说是西方海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而成。即便海派文化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但在民间文化交流中,仍能感到海派文化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或说是传统习俗的强烈碰撞,这种碰撞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研究意义。理解了这种碰撞背后的东西,才能理解海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差。

文化学者余秋雨对上海的 “地域文化”曾提出质疑。“上海不必对海派文化执迷不悟,永远唱着越剧、沪剧、滑稽戏,上海文化大不了”。余秋雨解释说,并不是说石库门、越剧、沪剧、滑稽戏不好,但是在守住现有文化的格局上,上海应该想想如何创造影响力更大的文化。真正的上海文化代表,他们的成功恰恰是因为超越 “海派”,走向了更大的格局。譬如说,在上海,鲁迅、巴金代表了最高的文化,但没有人会把他们归为海派文化。“其实,越是大的文化,越没有地域性,上海应该早点走出地域迷雾”。在笔者看来,余秋雨先生质疑正是海派文化中一种对外兼收并蓄的力量在抵抗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同化的反馈。从现象看,这种反馈正是使海派文化时髦、洋气的内在原因。从本质上说,这种反馈正是海洋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总能够吸收外来文化得以涅槃自我功力,虽然吸收有时是被动的。

一面是海派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格格不入;一面是海派文化没有走向更大格局的抱怨,这种碰撞也将会是海洋文化发展中常常看得到的局面。

世界大国不必有世界的胸怀,而世界强国则必须有世界的胸怀。所以强国必须有海洋的眼光、海洋的胸怀,所以强国必须先有全民海洋意识。有了全民海洋意识才能逐渐形成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培养全民海洋意识。“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笔者认为海洋意识的简单释义就是知道海洋。仅仅知道海洋,进一步就意味着可以积极对待海洋也可以消极对待海洋。但海洋文化则不同,海洋文化具有依赖海洋、作用海洋的主动自觉,具有明确的喜海倾向性。在 “十二五”期间,在谈及海洋事业发展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叫 “陆海统筹”,几乎海洋界主流人士多认为比起之前海洋一次写不进政府工作报告来说,“陆海统筹”已经是认识上的巨大进步了。事实是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之极不相称。即便如此,现实的中国社会是谈及海洋的发展还被强调要冠以 “陆海统筹”。政府的决策部门用“陆海统筹”提醒主张发展海洋的人们:你们谈发展时要注意国家是要考虑与陆地的发展统筹规划的。在笔者看来,作为国家顶层规划谈“陆海统筹”没什么不对,但在谈海洋局部时还要强化提醒 “陆海统筹”,这无疑表达出一种倾向,能看出其意识上根深蒂固的仍是 “陆本海末”,而不是 “海陆同本”。有钱就发展海洋与有了钱就发展海洋,毫厘之差万里之谬。所以说知海者不少,懂海者少,有海洋文化者少之又少。

4 海洋强国是历史的必然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为理清海洋强国的内涵,这里不妨做一望文生义的浅析。从文字上,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应该理解为对于海洋的认知能力、利用能力和保护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目的和经济驱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理念和前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原则和国际政治驱动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最终目标。对海洋强国表述也可以有两个角度的解读:一是海洋要为全国的强国战略服务;二是要同步建设强国的海洋。两种解读的结果虽然目的有所区别,但最终是辩证的统一,因为能够为强国战略作出贡献的海洋就应该是强国的海洋。

刚刚忧患海洋文化脆弱单薄之后我们又开始庆幸了,国家决策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是一个英明之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称之为国家级战略的,只曾有过 “科教兴国战略”和 “西部大开发战略”,如此即便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只算半个国家战略也已经是实至名归的了。

海洋强国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在地理空间方面,海洋强国除应拥有较大的自主支配的海洋疆域外,还应拥有根据国际条法能够为我所用的国际海洋空间。在技术能力方面,应具有实现海洋空间、资源的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和环境保护的能力。在海洋事务方面,应对管辖海域拥有有效的管理力,还应具有对国际海域各类事务的影响力、控制力甚至主导权。此外,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就是时间这个维度。因为时间是单向的。从另一角度看,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欧洲在文艺复兴后通过殖民主义手段崛起后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格局的事情。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此意义上讲,中国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从海上来的鸦片、坚船和利炮。中国将面对更多的是如何实现现代化高科技、现代经济管理、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等人类形成的文明的理念和智慧。从此意义上讲,海洋文化的深刻历史背景赋予了中国的海洋文化更加厚重、丰富的内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正呼唤着中国海洋文化的日益丰厚。在浓郁海洋文化气息弥漫中,蕴涵了强国海洋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将呼之欲出。

当我们分析了海洋文化与海洋强国后,我们很难再想象没有海洋文化的国家也能够成为海洋强国的逻辑了。换言并简言之就是:没有海洋文化就没有海洋强国。

5 结束语

海洋文化是一种胸怀世界的大国观。对中国而言,海洋文化所侧重的探索精神、包容精神和创新精神恰恰是黄河文化的补充,建设海洋强国将是全民族的共同责任。然而,中华民族几百年来或闭关锁国或国运衰落,全民海洋意识已经淡漠,海洋文化基本变成舶来品和装饰品,建设海洋强国在很多人的意识还只是空洞的概念。因此,传播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1]曲金良 .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海派强国海洋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海派剪纸
秦晋争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